南和猫粮狗粮登上现代产业大雅之堂

南和猫粮狗粮登上现代产业大雅之堂

自2002年第一家企业转型,到如今拥有规模宠物食品生产企业40家,注册宠物食品品牌逾330个,宠物食品年产销量达65万吨,年产值逾52亿元人民币的南和县,从名不见经传的内陆小县,一跃成为占据中国宠物食品市场份额超60%的宠物食品产业基地。2017年,南和获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宠物产业委员会授予“中国宠物食品之乡”称号。

南和猫粮狗粮登上现代产业大雅之堂

一、成长历程

1.龙头带动,宠物食品驶入快车道

南和县宠物食品行业起于2000年初。在这之前,曾有猪鸡鱼等各类大小饲料生产企业50多家,年产量450吨,传统饲料加工业较发达。

河北荣喜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是南和县较早生产宠物食品的企业之一,公司前身就是一家鸡饲料生产企业。2002年,公司投资近亿元转型生产宠物食品,并迅速发展壮大。荣喜宠物食品成功后,南和宠物食品产业逐渐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南和宠物食品产业发展迅猛,华兴、伊萨、派得、柯尔、诺贝等宠物食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

2.就地转化,助力产业提档升级

邢台博美宠物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是由板材厂“就地转化”而来的。在南和县,原来有很多板材加工企业。做板材生意,污染环境,效益也一年不如一年。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南和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南和县企业转型扶持方案》,引导小板材厂向宠物行业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兴行业转型,鼓励小板材厂“就地转化”生产宠物用品,实现新旧产能的顺利转换。

如今的博美宠物食品有限公司,年产量2万吨,产值1.6亿元,打造了咪咖、魅O、忠仆、象族、萨牧乐等多个品牌。

南和县围绕品牌化、科技型、全链条、集群式的发展方向,编制了《南和县宠物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18-2022年)》,构建了“政府+科研院校+企业+研发(质检)中心”发展模式,高标准启动了宠物产业园区建设。全县共规划“一核、两区”的三个宠物园区,分别为:宠物产业核心区、高品质宠物产业园区、小微宠物产业园区。此外,还大力推进“实体代理+电商销售”营销模式,目前全县从事宠物产业销售的网店达1万余家,网上日平均销售宠物食品500余吨。

3.科技金融支撑,提高宠物食品品质

南河宠物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虽然迅猛,但品牌缺失、管理分散、产品和服务缺乏标准直接影响南和宠物食品产业的优化升级。2014年,南和县政府牵头成立南和县宠物饲料协会,规范企业生产,企业抱团闯市场。标志着南和宠物食品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南和县支持宠物食品生产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与此同时,政府积极促成各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荣喜的德国科研团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华兴生产流程全部采用国际顶尖设备,全国最大宠物实验基地、共建中国宠物食品产业研究院在华兴设立。仅2018年,南和宠物食品行业成功研发出30余项新技术。

其中,华兴宠物食品公司从瑞士引进国际顶尖生产设备,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很高,整个车间只需几名工人即可,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自动全封闭进行。冷加工产品通过管道与主生产设备无缝连接,彻底杜绝了中间环节污染,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华兴重视产品质量和新品研发,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研发中心,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宠物食品研究院,不断推出新产品,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2006年10月,华兴打造的第一个品牌——奥丁成功上市,之后又陆续打造了迪尤克、力狼、朗仕、冠邦、爵加等五大知名品牌,2016年一跃成为全国十强宠物食品企业。

在南和县政府推动下,华兴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国宠物食品产业研究院”和“中国农科院科研基地”,建立了质检中心和饲养千只犬猫的宠物实验基地。2019年2月,中国农科院成立了华兴宠物营养(北京)研究中心,有力支撑了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升级。2019年,华兴品牌成功入选国家品牌计划,科技引领产业升级进入国家品牌梯队。

南和启动建设“中国宠物食品之乡”,河北省宠物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北方特色宠物小镇正在打造,1.11平方公里的宠物产业园开工建设,“5·20”中国·南和首届宠物产业博览会给南和宠物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南和县政府注重金融服务产业发展,近年来财政列支1.9亿元,成立了产业发展、产业引导和科技中小企业孵化三支基金,重点扶持宠物食品产业发展。每年还安排100亩新增建设用地专项指标,专项用于宠物食品、用品等企业建设。

4.全链条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2016年,南和宠嘻宠物用品加工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主要是从事宠物产业行业商品的加工分销,并提供完整供应链的宠物用品分销服务平台。合作社免费为社员提供宠物衣服、宠物床、笼子等用品的制作技术和用品模型,社员在家加工生产。

南和县启动“中国宠物产业之都”共建工程,力促“中国宠物食品之乡”逐步迈向“中国宠物产业之都”。目前,南和县宠物产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由单一的生产合作方式逐渐拓展到集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经营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县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宠物食品产业基地,还形成了由宠物主食到零食、用品、美容、培训、寄养等多业态拓展的全链条式发展模式。

围绕全链条发展,南和县还创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推进宠物产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鼓励、引导企业发展宠物乐园、宠物主体酒店、餐饮等经营模式,以宠物+文化、宠物+休闲农业为主体,打造具有南和特色的全域旅游精品示范区。

5.“丝路”上的“宠物粮仓”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给这个小县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宠物食品”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目前这个县的宠物食品不仅走俏全国,还出口到了巴基斯坦、印尼、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推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南和县紧抓这一战略机遇,鼓励引导优势饲料产业提档升级、研发新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河北荣喜宠物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国首个引进法国汉森宠物食品生产线,宠物食品年生产量达3万多吨,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印尼、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甚至美国。

当前,县里正规划建设大型宠物食品生产园区,以聚集先进生产要素,致力打造成全国产能最大、品质最优、品种最全的宠物食品产销基地,立足产业优势,搭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力争通过“走出去”,把宠物食品打造成为“丝路”上的“宠物粮仓”。

可以说,南和县宠物产业发展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分散到集中、由企业到产业的蜕变之路。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宠物食品生产企业积极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如今全国宠物食品十强企业中南和占两家,拥有省级著名商标9个,在悄然不觉间,南和宠物食品行业已经走上了高端化、品牌化之路。

南和猫粮狗粮登上现代产业大雅之堂

二、产业观察

如今,“吸猫”“撸狗”已逐渐从家庭的消遣方式,转换为城市中产的象征,而随着“低欲望社会”的来临,90后、95后都市空巢青年更为宠物市场补充了源源不断的消费生力军。国内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已经接近2000亿,中国宠物市场正在吸引着国内外大批企业的布局。

1.提升研发技术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当前国内宠物食品企业还处于小而散的状况。随着宠物产业竞争进入深水区,细分化、个性化产品成为发展趋势,面对外资品牌加速布局,内资品牌却遭遇了新一轮信任危机,面对每年动辄营收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外资巨头,国内宠物行业连上市公司都极少。

面对强势的外资品牌,本土宠物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鲜宠机密创始人郭渊涛认为,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高有很多原因,国内品牌想要突围的话还是要走差异化,并且要有足够竞争力的差异化才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提升研发技术优势则是实现差异化的关键。

2.宠物食品行业市场竞争升级

这些年,各行各业都在提消费升级,宠物行业也不例外。

近日,全球宠物食品巨头雀巢普瑞纳旗下品牌冠能发布了一款冠能老年犬粮BRIGHT MIND赋聪(下称“赋聪”),这款产品的发布意味着宠物食品乃至整个宠物产业竞争已经升级。

这在很多刚刚养宠的人士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事实上,宠物食品不仅可以按照年龄来分,还会根据不同品种、体型、功能等来划分,这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经如此,如今,随着国内宠物产业进一步发展,宠物食品细分化、个性化已经是大势所趋,不过目前来看,外资品牌凭借多年研发经验占得先机。内资品牌尚在修内功。

3.消费升级推动细分、定制化主粮发展趋势

消费升级代表宠物食品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而宠物食品消费升级的核心原因则是追求健康。首先,从“普通主粮—中高端主粮—定制化主粮”的消费升级路径来看,宠物主粮产品也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追求健康是主粮消费升级的关键因素。

可见,更为细分、个性化的定制化主粮已经成为下一阶段发展趋势,而发展定制化主粮背后靠的是研发技术。外资品牌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以此次雀巢普瑞纳发布的老年犬粮,是全球第一款可以预防及改善“犬类阿尔茨海默症”,提升犬大脑功能的宠物产品。

据悉,普瑞纳从1986年开始,就组织科学家对犬类的衰老问题进行研究。兽医学博士,美国兽医执业委员会(犬/猫科动物)专科医生艾米莉·克劳斯(EmilyCross)介绍:“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后最终发现,当在食物中加入MCTs(中链甘油三酯)后,狗狗的肝脏可以通过分解MCTs而产生另外一种替代葡萄糖分解物质的神经元能源——酮体。这种物质不仅可以滋养犬类的大脑,甚至可以恢复和更新大脑中的神经元和神经功能损伤。”

有着多年发展经验的外资品牌已经在科研方面打下很好的基础,如雀巢普瑞纳宠物食品自1926年在格雷萨米特成立第一家研发中心开始,普瑞纳拥有5项工艺突破和13项科研突破。1926年研发世界第一款膨化犬干粮,奠基世界宠物食品行业,1961年首次在猫粮中添加牛磺酸,1998年,首次在猫粮中添加益生元,调节猫的肠道菌群平衡,2005年首次添加牛初乳,弥补幼犬的免疫缺陷,提高肠胃免疫力。

不仅仅是这些营养学方面的研究,即便是对于日常饲喂量这样的细节,普瑞纳的科学家们也有发现。2001年,通过一项历时14年的科学研究,普瑞纳发现:从幼犬开始,在一生中合理控制饲喂量,使其保持理想的体型,可以平均延长健康寿命1.8年。这些研发成果都为外资品牌推出更细分的产品提供了基础。

4.本土品牌谋求突围 亟待加强研发技术

就在外资品牌针对中国市场不断推出更细分化产品的同时,本土品牌却还在为建立品牌信任而头疼。

近期,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进行了一次狗粮抽样大检查,选取了市面上常见的48款狗粮,涵盖皇家、比瑞吉、宝路等知名品牌,针对狗粮是否受到污染、毒素是否超标、卫生是否达标、营养成分是否虚标等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大量本土品牌被检测出问题来,检测结果显示,疯狂的小狗、琼纳斯等4个品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超标,凌悦、怡亲等5个品牌菌落总数超标,斯堡露、贝倍明、罗大卫等7个品牌营养成分含量虚标,琼纳斯、罗大卫两个品牌还涉嫌虚假宣传。

国内品牌的困境不仅来自于自身,也可能来自于制度的不够完善。

国内宠物食品市场规模虽然已经接近2000亿,但国内宠物食品企业还处于小而散的状况。中宠等仅有的几家上市公司大都是以给海外品牌代工为主,虽然这几年也在发展自有品牌,但尚未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也并不高。更何况还有很多不够规范的中小企业,把本土品牌形象搞坏了。

事实上,一直以来,由于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较早,以普瑞纳、玛氏为主的国际宠物食品巨头占据了中国宠物食品六成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国内宠物食品大都游走在中低端领域,靠着低价或性价比才从外资品牌口中抢得一点市场份额,即便如此,国内宠物食品品牌也往往面临不信任危机,由于产品技术、品牌影响力不足,以及市场过于分散,良莠不齐,很多消费者宁愿多花钱买进口品牌,也不愿意买本土品牌。

下一阶段,国内宠物食品行业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整合,淘汰落后企业,并在技术研发上进一步加强。

当然,政策也应该及时跟进。产品菌落数超标,企业的确存在问题,但菌落数超标背后的原因是我们添加了益生菌,随着宠物食品产业竞争加剧,各大企业都在推出更为细分化、个性化的产品,包括怡亲等本土品牌都在学习美国宠物市场经验,在宠物食品里添加益生菌,从对猫狗健康角度来说,益生菌的添加是没有问题的,但却可能导致产品菌落数超标。

一面是企业认为做了对猫狗健康有益的事情,一面是不符合相关标准。这到底是为何?虽然我们的标准是2014年制定的,但中国宠物市场发展太快了,随着宠物食品竞争加剧,细分化个性化的产品越来越多,无疑会有很多新的原料和配方出现,相应的标准也应该及时跟上,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中国宠物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迎来了一个转折点。消费者越来越专业,对宠物产品的营养、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这必将影响生产端向更加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未来质量好,有口碑的产品将获得更大市场。如果达不到消费者需求的将被淘汰。头部企业无疑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资金及各类资源集中,宠物行业小散局面将得到改变。

南和猫粮狗粮登上现代产业大雅之堂

三、头部企业

1.华兴宠物食品公司

华兴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南和县工业开发区,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以为宠物提供营养、健康、安全的食品为己任,专注于犬粮、猫粮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与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已通过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现已拥有员工700多人,占地7万多平米、年产能25万吨的生产规模。

华兴公司旗下奥丁、迪尤克、力狼、朗仕、冠邦、爵加已经成为国内市场上知名品牌,其中“奥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公司建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1200余只犬猫的宠物试验基地,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成立“中国宠物食品产业研究院”和“中国农科院科研基地”,在北京中国农科院成立华兴宠物营养(北京)研究中心,与邢台学院联合创办华兴设计学院。有力支撑了产品的研发,创新和品牌设计升级。目前已形成干粮、湿粮、处方粮、保健品、零食等多种品类产品组合。

2.河北荣喜宠物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创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宠物食品企业。公司以专注健康宠物食品事业为己任,以专业品质和雄厚实力作保障。先后获得ISO9001、ISO22000国际质量双项认证,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质量打假维权重点服务单位”、“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河北省著名商标”“消费者满意十佳(行业)品牌”等荣誉称号。

公司历经15年长足发展和行业沉淀,已成为员工达200多名,总资产2亿多的现代化宠物食品企业。公司利用自身多年宠物食品生产、营销的经验,借助法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生产的“艾尔”、“靓贝”两款系列产品。在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等都有运营和销售,业绩可观。

3.伊萨宠物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21日,公司占地40亩,注册资金5000万元,现有员工四百余人。旗下有伊萨、欧嘉、欧圣、艾潍等二十个宠物食品品牌,产品畅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是一家集宠物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伊萨公司以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采用澳大利亚、美国、秘鲁等进口高端食品级原料及有机畜禽肉,创造了功能性强化宠物品的先例,并在业界首创宠物养生文化,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宠物健康理念。公司产品严格按照ISO9001和ISO22000的标准精心研制,确保了爱宠的营养需求,改善了爱宠健康的表现,促进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使爱宠更健康,皮毛更亮丽。真材实料伊萨造,公司产品使用冷鲜肉加工而成,部分高端产品采用生态散养的有机畜禽肉,为公司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