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美系、法系同級別汽車,哪個上高速更穩?

如意52225126


我現在是法系車車主,也曾經是美系德系車主,這三種各有千秋,高速穩是共性,日系接觸的少不做評價。


忐乒凹乓凸忑


在0幾年前,由於經濟條件不好,很嚮往自己有輛汽車,所以看了不少的汽車雜誌,有期介紹雪鐵龍C5和C6的,對它的魔毯底盤很是羨慕(國外C5C6是升降懸掛),遺憾的當時沒有國產,進口價格賊高,沒有那個能力。O6年中購置了人生中的第一輛車(B級),直到11年才知道C5己國產了一兩年了,於是11年四月買了我的第二輛車一一C5(2.3),用了六年後經濟條件有所改善,在17年又購了臺所謂的豪車(新改款,縱置機,2.0T),本想以它更換C5,試駕時試的是運動版的,試駕距離有限,感覺不錯,買回來開了兩個月,特別是在高速上壓抑的不得了,雖然是多連桿前後懸,高速轉彎側傾嚴重,總的來說底盤舒適卻缺乏韌性,有種莫名的傷感,只好又換回C5。

法系中級以上的車除DS7外全開過(508,DS5、6、C6,50O8),法系的底盤調教真的有功夫,但動力和油耗是短板。最近想為自駕遊購置臺SUV,曾考慮過5008,由於全系車型缺少我的一個必備條件(四驅)而遺憾放棄。

C5己跑了十二萬公里了,底盤依然很緊湊,壞過一個啟動機,基本上沒壞過什麼東西(車窗升降機除外),幾乎所有的長途都由它完成,包括川進青出,平時通勤用的不多,必竟城市使用不是它的強項。

總之,法系中級以上的車型在舒適,操控,安全和用料的厚道的,對得起價格,不講究品牌和保値選擇不會後悔。


縱橫天下137


看了睜眼說瞎話似的回答,你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真是毫無底線。

事實是PSA的底盤世界第一!是高速上最穩的!一直令寶馬超羨慕。

PSA在世界上對標BBA,在歐洲與BBA同價位。

是世界賽車冠軍車,具有百年文化底蘊,在世界上一直大賣特賣,還連續多年增長。

中國是PSA的大股東,與歐洲同步開發的。

東風標緻雪鐵龍獲得國家汽車行業唯一全國質量獎等多項大獎。

無數要錢不要良心的自媒體職業法黑,你們惡意矇騙阻擋善良的人失去擁有安全性和性價比,是所有車系中最高的東風標緻雪鐵龍的機會,應該吃牢飯!

平安是福!開車關乎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真心希望滿大街都是超高性價比的安全良心好車東風標緻雪鐵龍,並遵守交通規則,人人平安快樂!

我常回答問題,說的都是可以查證的真話實話。


用戶66096703133


德、美、法系車,同級別哪個跑高速公路更穩?這個範圍太大,關鍵是在於哪個級別?高級別車型法系、美系沒有,所以只能是德系車更穩,這個道理懂吧?同級別比較沒錯,但得有相比較的對象,寶馬七系一出,美系、法系無同級車型,視為自動棄權;可以這麼說價錢給到位,跑高速都穩。。。


簡單說下美系車,現如今的美系車早已經變的歐化,純種的美系車操控性能一塌糊塗,走直道沒問題,但過彎時的性能與歐系車相比就差了好多,美國沒有歐洲那樣的多山路、多彎道的環境,所以對操控依賴不多;而後期的美國車企收購了不少歐洲車企,比如通用與歐寶的關係等,所以主打運動的別克君威跑高速如同坦克一般穩,但實際上它是純正的歐系車;而福特同樣收購了不少歐系車企,還融入了馬自達的一些基因;所以如今的美系車與歐系車同樣很板正,只不過更加厚實!


看到不少答友提到法系,鄙人簡單說下法系車的性能、操控到底體現在哪;對於底盤的打造可以細分為兩個層面,分別就是軟實力、硬實力;軟實力是對於底盤的調校功底,硬實力則是看配備的是什麼樣的懸掛,比如扭力梁、麥弗遜、雙橫臂、五連桿(筷子三就別往多連桿行列湊合了,雖然它也是多連桿),軟、硬實力間可以實現互補;也就是調校功底強,可以彌補硬件的不足,硬堅強可以彌補調校功底的不足;而法系車企,強就強在了它的軟實力之上;大家都用最入門的硬件,那麼肯定是法系調校的最好。。。上等的食材做的美味,不算本事;白菜、豆腐做的色香味俱全,才能算是大廚,法系工程師就是這樣的大廚。。。

入門級車型跑高速,法系很強。。。

入門級車型,由於受制於成本,所以硬件的選擇都很一般,所以這個級別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用扭力梁;扭力梁的痛點在於,通過硬件能約束的車輪自由度太少;不像五連桿,直接用硬件約束住五個自由度,極大的降低了調校難度,而法系車則可以用積累多代的調校功底彌補硬件不足的劣勢,所以法系車願意用扭力梁懸掛,因為它敢用唄;鄙人記得夏利後懸掛都是雙叉臂,這並不是實惠,而是沒辦法徹底掌握扭力梁,造出的車就沒法開了(沒技術連省成本都做不到)。。。


所以這個級別車型中,用扭力梁的很多,性能最好的還是法系車,玩扭力梁的調校,法系車幾乎是無敵的;實際上法系車底盤的精髓全在小型車上,在歐洲熱賣的款式也全是小車,造大車並不是法系歲擅長的,而小型車在咱們這又競爭不過大眾、兩田一產!所以這就是法系車尷尬的局面,這個級別車型中,操控、高速性能最好的就是標緻206,這款車子是一款具有靈性的作品,雖然小、但真穩,操控好的離譜;不過這些年來法系車的一些精髓也逐漸的消亡了,比如後輪轉向、魔毯等技術已經淡出了視線,所以法系車的操控對比當年還是有了一定的下滑。。。。

B級車型,難分高下。。。

在這個級別中,法系車操控優勢不大;幾大豪牌都不弱,比如前後五連桿的奧迪、主打操控的三系、兇獸ATSl,哪個都不弱;到了這個級別的車子,硬件配備上來了,列舉的這幾個後懸掛都是多連桿,所以對調校難度的要求已經降低;這就是大型懸掛的好處,可以彌補調校能力的不足,所以在這個級別,法系車的操控優勢幾乎沒有;A4l、3系、Atsl、別克君威等等,跑高速都很穩,這一點是絕對不輸法系車的,法系車強大的底盤軟實力表現的不在那麼明顯!所以這個級別歐系之間不分伯仲(君威也是歐系)。。。


C、D級車型必然是德系強唄

在這兩個級別中,法系車目前沒有所能對應的車型,所以也就沒法說它好壞了;而美系則有CT6,不過平心而論,這個大傢伙沒有寶馬五系靈活;五系鄙人常開,所以還是覺得要比凱迪拉克CT6的操控好,至於跑高速,這個級別的車型跑高速都穩;錢都出到這了,想不穩都難,較真去比較無意義了;至於頂級車型,則是德系車操控更好,這是必然的,美系、法系目前都沒有d級車,所以在d級單位內,還是德系操控更好!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有些偏,現如今上到b級的車型,無論哪個車系跑高速都穩,所以沒有比較的意義;而A級車中,還是法系車要更為強大一些;因為法系車企對扭力梁的理解太精神了,可以說徹底吃透了扭力梁;所以法系的那些入門級小車,跑高速肯定比同級別的歐系美系要強。。。


非專業車評


自從中國的汽車市場開始高速發展以來,關於哪個國家的車更好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過,在所有這些爭論中,以底盤方面的問題最為激烈。至於原因,主要還是因為無論是外觀內飾,還是用料做工,這些明面上的東西我們都能看得到,唯獨底盤還有懸掛之類的東西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是非常“玄”的,對於大家而言,在沒有太多機械知識也不能把車升高具體研究底盤的情況下只能靠感覺來對比不同車的底盤感受了。

所謂“更穩”,真的就是底盤實力更強嗎

開過高速的司機都知道,在高速上車的方向盤會隨著速度的升高而變得“重”起來,因此在高速情況下打方向會比低速情況下要困難得多,整臺車似乎也沒有低速時的靈動,而變得沉穩了起來。但是同樣的一臺車為什麼會在低速和高速的時候呈現不同的狀態呢?這其實就要談起現代車輛的轉向助力了。

如今的車型絕大多數都採用的是電子轉向助力,其本質是發動機根據轉向傳感器和車速傳感器的信號來確定助力的大小,然後通過控制單元輸出信號驅動電機增加轉向助力從而實現車輛轉向,因此當我們在轉動方向盤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向轉向機構直接施加力量,而是將“轉向”這個動作發給了車輛控制單元。所以轉向助力的大小其實完全是由廠家調校風格來決定的。

為什麼在高速上我們會感覺一臺車更穩,其實說白了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它的方向盤助力更重,需要改變它的方向你需要向方向盤施加更大的力量,而對於駕駛者來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這臺車非常沉穩。反之,如果車企將一臺車的電子轉向助力系統調得過於靈巧,即便是在高速行駛的情況下也很容易轉向,那麼對於駕駛者的直觀感受就是這臺車不穩,高速有點發“飄”,方向盤輕輕一撥車子的方向就動了。

因此,在同級別車型底盤結構大體類似的情況之下,是不存在說一臺車底盤穩定性好過競品車型太多的情況的,也很少有車型會在這方面大幅落後於同級別其他車型,不同車型最大的區別更有可能是由於系統設置的問題帶來感受上的差異,這一點在奔馳車型上最為明顯,奔馳車型的不同駕駛模式下轉向助力的感受相差很大,如果你對此有所瞭解的話就會發現所謂的“高速更穩”至少有一半是偽命題。

除去轉向助力設定之外,卻是也存在著個體差異,這是實實在在的底盤調校功力

除去剛剛上面我們提到的不同車型的轉向助力設定的差異之外,其實不同的車型之間確實也存在著底盤實力的差異,這也與廠商在這一塊的功力有關係,比如我們眾所周知的德系車的代表奧迪還有法系車的代表標緻都是底盤調校方面的專家,他們的車在底盤穩定性方面有口皆碑,但是這個穩定性很多時候和普通消費者口中的“高速更穩”其實並不是一個概念,這個穩定性更多的時候是在高速行駛狀態下做緊急避讓之類動作的時候車輛動態表現,這個穩定性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麋鹿測試”成績。

“麋鹿測試”是國際上衡量車輛安全性的重要標準。這個測試的名字來自麋鹿,這種動物分佈於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北美大部分地區。它們經常會在車輛前出其不意地跳出來,與高速行駛的車輛相撞,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麋鹿測試”中要檢驗的就是車輛迴避障礙的能力。車輛通過“麋鹿測試”的車速越高,說明車輛的底盤動態穩定性越好。

如果要討論德系、法系以及日系車誰在底盤調校這一塊更好,我們就用三個代表車型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分別選取德系車奧迪A3、法系車標緻308以及日系車本田思域來進行對比,我們通過相關媒體的測試可以發現,在麋鹿測試中,奧迪A3的通過車速為72km/h,標緻308的通過車速為82km/h,而思域的通過車速為76km/h。

應該說在這三臺車當中,我們可以根據測試成績大體得出標緻308的底盤動態穩定在它們當中最為優秀,而奧迪A3在三者當中成績是最差的一個。但是這個成績也僅僅只能代表這三者的對比,並不能直接以這個成績說明某一個品牌的水平怎麼樣,例如全新奧迪Q5的麋鹿測試成績就達到了82km/h的水平,在同級別車型裡面絕對是非常出眾的存在,因此這個方面無法一概而論。

如果對於車輛的動態穩定性非常看重的話,最好的選擇還是直接查詢麋鹿測試成績

很多消費者對於自己所選車型的安全性非常重視,這裡面就包含車輛在高速行駛中的穩定性,對於有這種關注的消費者我表示非常理解,但是在我們無法改變車型的轉向力度調校的情況下,我們只能來看看自己所夠車型的動態穩定性如何,至於這個參數的具體體現就是直接查詢對應車型的麋鹿測試成績,但是千萬不要以偏概全,一概而論的說奧迪的底盤就好或者標緻的底盤就好,因為每臺車的底盤調校都是不一樣的。


以上


當然,大家也可以直接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汽車三國,查看更多更全汽車資訊以及評測文章


汽車三國


法系車是高速車,跑高速確實很穩,但低速性能要差一些,油耗較高。05年一分公司辦公室主任來玩,他做過多年的駕校校長,駕齡40多年,在山區開了幾十年車,我上高速開車,還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呢。知道他酒量好,但要開車,限制他只能喝兩瓶啤酒。喝完後一上高速,愛麗舍就一路過關斬將,將奔馳、寶馬、途觀、馬六等,遠遠的甩在後面,很快飆到205公里了(設計最高時速190),我坐在副駕上,感覺車頭有點飄了,忙提醒他減速……,多年沒見他了,挺想念的,懷念與他交往的歲月😊


黃漁舟1


本人C5車主,家中有奔馳GLA,豐田RV4,親戚中有途觀,帕薩特,邁騰,奧迪A6,Q3,凱美瑞,寶馬X5,昂科威,還有日產逍客。家庭外出旅遊有機會試駕各品牌車型,我個人體會,C5除了動力稍差高速體驗是最好的,特別是山區多彎路況下。因而外出自駕旅遊愛暈車或不習慣長途自駕遊的親戚都選擇坐我的C5,時間長了,每次出遊在高速收費站集合,大家都調整好座位再出發。


老貓_丁丁外婆


我只知道法系車和美系車在國內被嚴重低估,所以這兩個車系目前在國內的性價比最高。廠家為了銷量必然降價和多努力討好客戶,就是這麼簡單。

至於底盤能力,一般來說法系車是最強的,基本沒有什麼異議,第二在節油和皮實耐用方面,法系車一點都不比日系車差。

歐洲人的習慣和日本人一樣,都喜歡節油皮實的小車,但是這類車型在歐洲雖然都是主流,日本車卻遠遠打不過法國車。

在美國卻是特殊,美國人喜歡大排量的皮卡和SUV,法國車企卻沒有刻意迎合這個喜好,日本人卻為了美國人制造了很多美國專供,因此法系車在美國賣的不如日本車。

至於中國市場,一切都在發展中,但不可能學習美國走大排量路子,小而美將來必然成為主流,目前看到的虛榮心等等都會改成實用主義,因此從這個方面講,法國車在國內的未來潛力還是要超出日本車,因為比起法國車,日本車確實不佔優,雷諾收購日產絕不是平白無故發生的事,日本車無論安全、油耗、品控、操控、設計和性價比法國車都沒有突出的地方,尤其安全、操控、設計和性價比四個方面不如法國車。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車在新能源方面發力不足,需要儘快追趕。


宗立11


標緻車主路過,13款的308,開了不到七年13萬公里,第一年電瓶壞了,變速箱嘯叫,剎車盤異響,我都忍了,隨後油浮子壞了,這兩年冬天開始出現標緻“神燈”,早上抖動缺缸,熱車消失,一直在陸陸續續的排查修理!火花塞,點火線圈,碳罐電磁閥都換也不行 這會兒還在修理廠放著呢,因為要換水溫傳感器,再次清理噴油嘴等積碳,說實話,內心已經對它放棄治療了!呵呵,一輩子不會在碰法系車!我以我全家人的姓名發誓:如果我說了一點假話,全家不得好死!


小小屁民一個


我是10款標緻408車主,手動2.0版本,現在公里數17萬多公里,高速真的不要太穩,高速跑120車子就像是在蠕動一樣很穩!油耗8.5左右畢竟2.0排量可以接受,馬上十年的車了從來沒把我丟在路上,這點真的比較感謝小四!車子比較愛惜除正常保養外換過一個機腳架,一個前輪球頭,一個風扇保險絲,9年維修費用沒超過500元,正常保養磨損件除外,動力也很好,材料用的真的很良心,絕對對得起這個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