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像漢奸的漢奸,明末名將祖大壽的墓為何在加拿大?

張瀾_ATM


祖大壽明明是明朝將領,為何死後墳墓在加拿大?說他是漢奸,又為何說他是最不像漢奸的漢奸?這還要從他的“奇葩”經歷說起,還要講到他死後的悲催後人。



祖大壽自稱是東晉名將祖逖之後,這沒什麼,因為當時很多人都喜歡和古代名人攀親戚,但是同時他還是吳三桂的舅舅。吳三桂何許人也?明朝的遼東總兵,這可就不一樣了。

祖太壽最早是熊廷弼的部將,後來孫承宗主事,任左參將。自1626年起,祖太壽就一直與將士戍守寧遠、遼東、錦州和大淩河13年之久。

後來在寧遠大捷當中,祖大壽因為守衛寧遠地區有功,被朝廷封為前鋒總兵官,後來又被被派去駐守錦州。

在這沒多久之後,袁崇煥接到朝廷命令,被調回京城保衛京師。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崇禎皇帝受了皇太極的反間計,懷疑袁崇煥有私心,於是把袁崇煥打入大牢。

而當時和袁崇煥一起回到京城的祖大壽,因為擔心自己因袁崇煥一事被牽扯進去,連夜山上海關逃出,投奔到了清政府,當然了當時還不是清朝,這是第1次做“漢奸”。


不過由於祖大壽當時負責守衛山海關,如今連山海關大將都跑了,對士氣影響不小。為了穩固局勢,崇禎皇帝讓袁崇煥寫了一封招撫信,勸他趕緊回來,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

1631年(崇禎四年),千軍和明軍打的水深火熱,其中的大淩河之戰當中,因為後勤支援不濟,祖大壽糧盡援絕。為了讓跟在身邊的兄弟能夠活命,祖大壽決定詐降。

詐降之後的祖大壽,後來逃到錦州城對抗清軍。雖然清軍在後來知道了祖大壽是詐降,但是也認為祖大壽是一個鼠膽之輩。於是清政府對祖大壽不斷招降,結果都沒能成功。

直到1641年(崇禎十四年),明朝也眼看著堅持不下去了,在當年農曆三月的松錦大戰中。被圍困多日的祖大壽,在眼看援軍無望到達的情況下,率部降清。

再到後來,跟隨清軍入關,直到順治13年,病逝於北京城。這一次,也是他第三次投降。縱觀三次投降來看,第一次和最後一次都是迫不得已,第二次則是詐降。


享年77歲的祖大壽,死了之後埋葬在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那為何現在祖太壽的墓會出現在加拿大呢?

大約在祖大壽死後的260多年,即1919年左右,當時正值清朝和民國交替時期,帝國列強在中國橫行霸道,欺壓百姓,但是也出現了很多的賣國賊。

國人只知道在兵荒馬亂中逃亡,完全來不及顧及歷史文物,更說不上不知道死了多少年祖先的墳墓了。在這個時候,有一批賣國賊聯合外國奸商,偷偷販賣中國的歷史文物。

各國列強猛如同獸一般不停地瓜分中國,加拿大也不例外。當時的加拿大的一個民間組織,委託了皮貨商克羅夫茨幫他們挑選中國明清高官的完整顯赫墓葬,然後轉運到加拿大。

經過克羅夫茨精心考察,最終選擇了祖大壽的墓及墓前的所有文物(墓前的石桌,石人和石駱駝等)。最後這些文物飄過太平洋,全部賣給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如今,一走進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祖大壽墓。


史之策


明末名將祖大壽的墓是英國商人掘墓倒賣到加拿大的。

祖大壽1656年病逝於家裡後,本來葬在北京清河附近,宅子改成了祠堂,而祖大壽的墳墓遷到加拿大,則是20世紀的事了。

晚清和民國時期,列強在中國橫行霸道,奸商無數,大約在1918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想擁有一箇中國貴族的墓葬,於是,在經過一系列周折,他們找到了皮貨商人克羅夫茨,克羅夫茨是個英國人,克羅夫茨是個在中國發國難財的人,他瞄準了祖大壽的墓,得到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認可後,他開始盜掘祖大壽的墳墓,於是,祖大壽的墳墓整體被運到了加拿大。



祖大壽,明末名將,是吳三桂的舅舅,自稱是晉代名將祖逖的後代,“寧遠大捷”之後,他被派往錦州,抵禦女真來犯,後來崇禎皇帝中了反間計,將袁崇煥下獄,祖大壽怕受到牽連,於是逃出山海關,後被招撫返回明朝,1631年,大淩河之戰,祖大壽彈盡糧絕,只得詐降,然後逃亡錦州,繼續對抗清軍,清朝屢次招降不從,1641年松錦大戰,因援軍洪承疇兵敗,錦州已成死城,祖大壽只能投降清朝。

後來,祖大壽隨清軍入關,1656年病逝家中!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更多文史野趣請關注潁州小史官!】


無筆


加拿大有諸多中國名人的墓葬,且屢經各地華人考據,信息翔實準確。這些名人,有張國燾,胡蝶,任援道。

但加拿大的祖大壽墓不是墓葬,而是館藏。上圖,我在現場看過。這座完整的古墓,是一件完整的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博物館展品。古墓被標誌為The Tomb of General Zu Dashou (Ming Tomb)。這現代漢語拼音還挺不含糊的。

需要強調的是,這座古墓,是歐美博物館中難得不是盜掘甚或明搶的大型中國文物。據館方記載,1900年代,皇家博物館到中國購買文物,一位自稱祖大壽後人的,就把這座古墓賣了。1921年裝船運抵加拿大。

可但是,祖大壽墓在他的故鄉,他血戰過的遼東寧遠古城,今天的遼寧錦西興城,當地有祖氏墓群,記錄自祖大壽下葬的順治迄今完整無缺。祖大壽墓已於文革中被平毀,但墓碑殘塊從2010年到2013年陸續出土,考據完善。

這是怎麼回事?

應該說,加拿大買墓,是個仁義局,雖然這個墓非常完整的真品,核心的墓穹卻是複製品,地宮和屍骨沒有從中國挖走。諸事之餘,留了德行。加拿大買墓,又是個殘缺局,地宮沒有動,地下的墓誌銘肯定沒有。奇怪的是,地上的墓碑也沒有!

現有證據表明,皇家博物館的墓,規制龐大,可以認定是清初高官的墓葬。文物工作者及祖家後人認為,墓主人是祖澤潤或祖澤溥,這是祖大壽的義子和兒子,分別是子爵和一品高官,也夠資格享受這樣的厚葬。

從技術角度,加拿大皇家博物館的巨墓,是相對完善的文物異地保護,墓主及後人大可心安。日後法律可以重新定義當年買墓是否合法,也可中加兩國坦然面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發掘與研究,不再驚擾先人。

至於祖大壽是否漢奸,自袁崇煥至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如何評價,明末清初的山河歷史,是另一回事了,大可繼續討論。

吳三桂是三姓家奴,這個是道德評價,改不了。至少我不同意改。

(全文完)


李牧


特殊的漢奸祖大壽

對於清太宗皇太極來說,北京的崇禎天子並不是他的敵人,反而是他最好的朋友。因為如果沒有崇禎皇帝在北京瞎折騰,單獨依靠滿清的國力,斷乎是不能在順治元年,就能開始對華夏將近三百年的統治。

祖大壽的事蹟,就是這種現象最好的說明。


明朝崇禎四年(西曆1631年),祖大壽在大淩河同清軍交戰。對於大淩河,清朝方面極為重視,為了能拔掉大淩河這個據點,皇太極可以說動用了清朝所擁有的大部分力量,來圍攻大淩河。城外援助大淩河的明軍,也被清軍以逸待勞擊退,逐漸的,大淩河據點陷入彈盡糧絕的狀態。

祖大壽無奈之餘,只好宣佈投降皇太極,不過,這次祖大壽是詐降,在取得皇太極信任後,祖大壽詐稱自己妻兒老小還在錦州,需要接出來安置,從而從皇太極那裡巧妙脫身,迴歸明朝。

不過,上天註定祖大壽和滿清有深厚的淵源。崇禎十五年,祖大壽在錦州,又一次被清軍圍困,大淩河的歷史在錦州重演。祖大壽無奈之餘,只好再度投降清朝。

對於前次詐降,皇太極並沒有過於追究,反而贈予祖大壽高官厚祿。當然,皇太極這麼做目的有二:一來,皇太極的理想是征服華夏,而想征服華夏並且建立統治,就需要有大量的華夏人才支持,所謂以漢制漢,事實上,這個執政方針,一直延續到晚清時代。二來,祖大壽的外甥,正是鼎鼎大名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因為山海關的攔截,滿清的入關之夢,總顯得遙遙無期,而倘若能通過祖大壽策反吳三桂,山海關將形同虛設。



因此,皇太極厚待祖大壽。

順治十三年(西曆1656年),祖大壽去世,被安葬於北京清河附近。

祖大壽的喬遷之旅

美洲大陸,對於古代華夏來說,是一片和華夏風馬牛不相及的大陸。儘管近年來網上流傳殷商東渡美洲的說法,但對於歷史學界來說,這種說法僅有娛樂價值。

在明末,西方傳教士將《職方外紀》一書傳入中國,該書中對美洲大陸有著一定的介紹,但是,祖大壽在世的時候,是否知道美洲存在,已經不得而知了,不過,祖大壽絕對想不到,那裡是他的長眠之地。

民國六年(西曆1919年)左右,加拿大某博物館打算收藏一些中國文物,其中包括明清高官的墓葬,用來收藏。

受博物館委託的商人,看上了祖大壽的陵墓,最終,將祖大壽的陵墓以及附屬產品(比如墓門、貢桌甚至墳丘)都全部買走,運到了加拿大。

從此,祖大壽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開始長眠,這算是真正的埋骨他鄉吧!


藤樹先生


在我看來,“移民”加拿大的祖大壽簡直就是幸運神獸,死了死了還能漂洋過海去旅遊,最後“定居”在加拿大才安生下來。其一生多少次遇難成祥,當真讓人瞠目結舌。

比如,崇禎絕不是個大度的人,但他偏能忍祖大壽,袁崇煥第三次平臺召會被抓,祖大壽大軍開拔,走了!崇禎被嚇得肝顫,這也讓袁崇煥在大牢裡都不得清靜,一個人來勸不行就一群人來勸,最後袁崇煥煩的不行,也是礙於面子終於修書一封把祖大壽調回來了。

捋一捋,皇太極兵臨城下,祖大壽“臨陣脫逃”,沒事......這算是把崇禎擺了一道。

首次降清跑回來,崇禎還信任他,就像這事從來沒發生過一樣,不僅沒有降罪,反而升祖大壽為左都督,領錦州。崇禎真的那麼幼稚麼?當然不是,我覺得所謂的升官其實就是打消祖大壽的戒備之心,所以才有了後面的三次京師召會,祖大壽自帶幸運神獸的光環,不去!

再說皇太極,祖大壽初次投降,皇太極高興瘋了,與代善、莽古爾泰及眾貝勒眾大臣,一齊隆重迎接,並以女真人最高貴的禮節抱腰禮相見。對其十分信重,哪怕祖大壽假意內應,返回錦州,皇太極還就同意了,祖大壽剛到錦州反手就把監督他的清兵殺了,直接擼起袖子,一如既往的大戰清軍。

皇太極不太急,反反覆覆沒完沒了的寫信給祖大壽,讓他守諾,祖大壽嘴上還找著藉口,手裡可沒閒著,大刀猛砍清軍,即便這樣......後金軍營中的祖大壽之子祖可法等人不單沒事,一群人還被以禮相待。

皇太極真的奈何不了祖大壽?當然不是,大明式頽,不是一兩個名將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明崇禎十五年,被圍困了整整一年的錦州糧盡,城中殺人相食的慘狀再度重演。祖大壽無奈開城出降。

祖大壽被抓後,自己還沒找藉口,皇太極就找了一大堆漂漂亮亮的光鮮理由給他:

“你上次背叛我是為了你的主子,為了你的妻子兒女和宗族。我曾經對大臣們說過,祖大壽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後再次投降,我也決不會殺他。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只要以後能夠盡心盡力地侍奉我就可以了。”

真不知道明清這兩個皇帝到底欠了祖大壽什麼^_^

曾經有一句很矛盾的話:祖大壽既對得起大明,也對得起大清。

歷史上最不象漢奸的漢奸,雖然不能擺脫漢奸的定位,但如果排名漢奸捱罵榜的話,如無意外,祖大壽鐵定墊底,連個露臉的機會都沒有。兩次降清的祖大壽捱罵真的比較少,我是說比較......大多數人對他抱以同情的態度,祖大壽真盡力了。

出於什麼原因只是投降,而沒有殉節,這我們不知道,他本人也沒深入剖析過自己的心理歷程,但作為降將,至少他不似洪承疇、吳三桂這類超級漢奸。您想吧,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都能混個王爺噹噹,憑祖大壽的能力,真的盡心當奴才會比這三塊料差?

在歷史上,祖大壽為何投降滿清後就銷聲匿跡了?

因為銷聲匿跡才能少缺德。皇太極那麼器重祖大壽,祖大壽降清後沒有任何消息才是最好的消息。

大明頹勢已不可逆、崇禎傻瘋了也不會再相信他第二次、器重、照顧自己的袁崇煥“無辜”被殺、等待支援錦州?援軍覆滅、親人充當人質留在敵營、城內的一切資源殆盡,兩次降清都是錦州城內已經開吃人肉的時候,他才開城投降,他是漢奸,這沒錯,但他保全城內絕大多數人,為了全己名節犧牲全城真的好麼,而城都沒了,尋死於事無補,殉節何益?已然不能為國,那便為家吧。

1656年(順治十三年),祖大壽在病死於北京祖家街的府宅,葬於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 大約1918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委託英籍皮貨商克羅夫茨在中國採購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顯爵墓葬,克羅夫茨最終選擇了祖大壽墓,經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認可後,克羅夫茨掘墓後整體倒賣給了加拿大。

本文並不是祖大壽的翻案文,對他持基本同情和有限程度理解的同時,我們要知道,他的降將身份並沒有變,而其後來也曾寫信給吳三桂,勸其投降,同時也獻計方略,議計攻取關外四城。

不單祖大壽,他的兄弟祖大樂、祖大弼,在滿清入關後,也基本都銷聲匿跡了。


古今通史


民國年間,祖大壽墓地漂洋過海來到加拿大。

祖大壽是明朝末年著名的軍事將領,曾取得寧遠大捷。在松錦大戰中,因洪承疇降清,祖大壽不得已降清,後隨清軍入關。後病逝並葬於北京。

1919年左右,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委託英籍皮貨商克羅夫茨,採購一整套完整的明清高官墓葬。由於但是社會動亂,可能是當地官員或者村民,或許文物販子,最終克羅夫茨選擇購買祖大壽墓葬,並運往加拿大。

在加拿大的祖大壽墓葬包括精美石雕的石門、石供桌、高拱的墳丘、成對的石人和石駱駝等。


五味社


祖大壽是明末時期抗擊滿清入侵的主要將領,在祖大壽鎮守寧遠期間,先是炮擊努爾哈赤使其身亡,接著又敗皇太極取得“寧錦大捷“。為明朝取得了赫赫戰功。

但是隨著袁崇煥被殺,祖大壽為了生存只能出逃。接著被召回之後,又帶領著明軍抵抗滿清入侵。


大淩河之戰中,祖大壽彈盡糧絕只好投降。但是祖大壽仍然找到機會出逃,接著又率領著錦州軍民繼續抗清。

在皇太極發動錦州大戰後,祖大壽因為援軍降清,不得已苦守一年再次降清。

祖大壽兩次降清,最終病死與北京城中,但是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少有漢奸一詞這是為什麼呢?

一:祖大壽在抗擊滿清的過程中作戰勇猛,足智多謀,為明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明朝晚期大廈將傾之際,祖大壽以及一派良將鎮守邊疆,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為了保存漢人盡了最大的努力。

祖大壽不是為了降清而降清,他找盡了辦法,只為了能夠保存民族抵抗異族。雖然最終投降,也是被逼無奈。但是他的功勞不可磨滅。

二:晚明政權腐敗無能。在明朝晚期,中央政權有心做為卻無能為力。

中央朝廷忙於黨爭,地方百姓民不聊生,農民起義不斷地情況下,祖大壽為了抗擊滿清地入侵已經用盡了全力。

在第一次投降皇太極已經得到了認可信任,並且給與了高官厚祿的情況下,祖大壽依舊奮不顧身回到錦州領導抗清運動,這已經證明了祖大壽的赤子之心。雖然最終投降,但是已經不能對他再有抨擊之語。



三:祖大壽的墓被轉移到加拿大無非又是清朝晚期直至民國時期政府腐敗無能的又一個象徵。

在清朝晚期以及民國初期,國家仍舊是一片混亂,帝國主義勢力在中華大地上橫行。

各種勢力忙於爭奪地盤,根本無暇顧及文物的流失。在這種情況下,祖大壽的墓便以50大洋的價格賣給了外國文物偷竊分子,最終被運往加拿大。

祖大壽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多次抗擊清軍並且取得卓越戰績,雖然兩次投降滿清,但是赤子之心依舊不可磨滅。

最終病死與北京,在近代中華的混亂之下,墓也偷偷的被運往加拿大。


小司馬遷論史


即便是在現代,在加拿大這個國家之中仍有許多中國古代人的墓葬,且經過學者考究,其中大部分都屬實,在如此之多的墓葬之中,明代將領祖大壽的墳墓尤為引人關注,身為中國明代的將領,他的墳墓為何現身於加拿大呢?

抗擊清朝,屢建奇功

祖大壽一族自古世襲寧遠衛的職位,祖輩在明朝為官都十分勤懇,明朝末年國家時局動盪,各種農民起義數不勝數,在這危難之時,祖大壽在此職位上擔負責任挺身而出,前往平定叛亂。

公元1622年,努爾哈赤大敗明軍,朝廷任命袁崇煥為大將前往戰場抗擊敵軍,在此期間,祖大壽被提拔,在孫承宗的正確領導之下與軍隊緊密配合打了不少勝仗,也為當時頹廢的明朝帶來了一絲生機。

天啟七年,在明軍的合力部署下,寧錦戰役大捷,祖大壽也得到了升遷。當時皇太極看到明軍的勢頭越來越猛,於是改變戰略繞過明朝大軍直達京師。當時朝野一片恐慌,袁崇煥查明敵情後率領祖大壽立刻班師回朝。

屢次勸降卻不理睬,大軍壓境只得投降

由於增援不力和皇太極的挑撥離間,使得當時的皇帝和袁崇煥之間早已有了隔閡,在返回朝廷救援之後就被立即下獄,祖大壽見狀立刻逃脫,這也是他常為後人所詬病的一點,主帥被擒自己卻倉皇逃竄,但與此同時也為當時的明軍保留了有生力量。

袁崇煥死後,遼東戰局徹底陷入緊張之中,皇太極不肯放過祖大壽這等人才將領,於是開始運用各種手段勸降祖大壽,可多次被勸降其仍舊不理不睬。

在公元1631年,祖大壽奉孫承宗之命修復河城,才剛剛過了半個月,皇太極的大軍就將他們包圍,面對如此敵情,祖大壽雖然奮力反抗但由於人數差別太大被困城中,皇太極這時仍舊勸降他。雖然祖大壽依舊不理睬,可是城中的糧草實在有限,幾天的口糧實在擋不住數量如此巨大的後金軍隊。

經過幾次的增員失敗後,祖大壽只得選擇閉關不戰,可由於糧食稀缺,城中每天都有人死亡,在如此巨大的折磨下,祖大壽終於選擇投降了後金,這也是他漢奸名頭的由來。在提出作為內應的要求後,皇太極將其放回了錦州。當時明朝的君王與臣子之間早已分崩離析,再多無謂的努力也只是苟延殘喘,最終迎來的只有滅亡。

去世後葬於北京,隨後卻被掘墓倒賣

在公元1656年,時年77歲的祖大壽在京城的家中離世,在去世之後,他被後人下葬於清河附近,原來居住的宅子也被重建成了祠堂,那為何在200多年之後的今天,加拿大博物館之中出現了他的墓呢?

在加拿大的祖大壽墓是以館藏的形式存在,原來在晚清與民國交替的時期,列強在中國的活動十分霸道,許多奸商也瞅準了這個商機,開始倒賣中國的一些文物給外國人,然後從中謀取利益。

1918年,加拿大博物館想收藏一箇中國的墓葬,並且要求最好是貴族的,在經過一系列的牽線搭橋後,找到了一名叫做克羅夫茨的英國商人,將這個任務委託給了他。

在走訪多地之後,克羅夫茨把目光轉移到了祖大壽墓上,於是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加拿大博物館,在得到認可之後,他開始秘密的盜掘祖大壽的墳墓,在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完成,至此,祖大壽的墳墓也就備運往了加拿大,儲存於其博物館之中。

《祖大壽》《清史稿》等


汗青正浩


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中,的確有一座完整的清朝勳貴墳墓,它是在民國年間被無恥商人整體盜賣給博物館的。一直以來,人們都相信這是祖大壽的墓葬,但近年來通過考證,這座墳墓的主人,應該是祖大壽的兒子祖澤潤。


祖大壽家族世襲明朝寧遠衛(遼寧興城)的軍職,逐漸成為寧遠當地的名門望族,祖大壽的父親祖承訓因為作戰有功,更被朝廷任命為遼東副總兵,這樣的家庭背景,讓祖大壽從軍後直接被授予遊擊將軍。祖大壽屢次參與對滿清的作戰,在從軍八年後即被升任遼東前鋒總兵。

祖家在遼東軍隊中的影響力在這時候達到了頂點,祖大壽自己是前鋒總兵駐守錦州,他的兄弟子侄們也都在軍隊中擔任重要職務,分別駐紮在寧遠、大淩河(今凌海市)等地,祖家已經成為左右遼東戰事的重要力量之一。


敵我雙方的最高領導,對於祖家的重要地位都有清醒的認識。崇禎皇帝即位後,曾下旨在寧遠修建功德牌坊,表彰祖家世代鎮守遼東的功勳,而在這之前,皇太極也曾向祖大壽伸出橄欖枝,給祖大壽寫信表示希望建立聯繫,結果被祖大壽回信拒絕。但在1629年,崇禎皇帝犯了一個低級錯誤,使祖大壽的心理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當年十月,皇太極繞過明軍重病把守的山海關,從薊門突破長城防線,進逼北京城下。袁崇煥急率祖大壽馳援京城,後經連番苦戰最終逼退清軍,解了京都之圍。而就在這時,崇禎卻聽信讒言,認為是袁崇煥有勾結後金的嫌疑,不由分說將袁崇煥下獄,祖大壽驚懼之下當即率領部隊返回遼東。後來崇禎命令獄中的袁崇煥給祖大壽寫了一封信,祖大壽這才帶著部隊回到了京城。


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已經回到錦州的祖大壽也變成了驚弓之鳥,輕易不邁出軍營一步,很怕自己被東廠特務暗中抓捕,落得和袁崇煥一樣的下場。這個時候的祖大壽,雖然沒有投降後金的想法,但對崇禎皇帝的忠心,肯定也沒剩下多少了!

1631年七月,祖大壽正在奉命修復大淩河城池之時,皇太極親自帶領大軍,出其不意地包圍了祖大壽。在圍城之後,深知祖家影響力的皇太極展開了勸降工作,祖大壽據城堅守,屢次拒絕了皇太極的招降。在圍城三個月之後,城裡的部隊吃光了糧食,只好殺軍馬果腹,軍馬吃光了之後,只能殺城中老百姓做軍糧。


在這種情況下,祖大壽只能選擇投降,他到了皇太極軍營中後,受到皇太極的熱情招待,雙方甚至還祭天盟誓,永遠團結不搞分裂。祖大壽隨後對皇太極說,家眷都在錦州城內,他願意趁著明朝還不知道他投降的情況下,帶領一支人馬進入錦州,和後金裡應外合奪取錦州。皇太極不虞有詐,放祖大壽去了錦州,誰知道祖大壽到了錦州後,馬上組織防禦,並在此後 連番抵抗後金軍隊。

這時候的祖大壽,對明朝和滿清的態度都十分曖昧,崇禎皇帝數次命祖大壽進京覲見,祖大壽都藉故不去,皇太極也不停地派使者來,催促祖大壽踐行前約,祖大壽也是推脫搪塞,始終堅守在錦州城裡。

1641年三月,皇太極再度圍攻錦州。薊遼總督洪承疇救援失敗後被俘,投降了清朝。祖大壽在錦州城裡孤立無援,當年殺百姓做軍糧的一幕再次上演,祖大壽無奈之下,在堅守一年後,於1642年再次降清。他被送到盛京(瀋陽)後,皇太極不計前嫌,安慰她不要有思想包袱,要盡心盡力地輔佐自己。隨後,祖大壽被任命為漢軍正黃旗總兵,隨清軍入關後病逝於1656年。

我們接下來再看看,“祖大壽墓”是怎樣被盜賣的。



這件事發生在民國之初,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希望收購完整的明清高官墓葬,並把這件事委託給了英國皮貨商克羅夫茨。克羅夫茨經過實地考察,認為位於北京清河永泰村的一處墓葬比較合適,博物館方面經過考察也認可收購。於是克羅夫茨這個無恥之輩用金錢買通了當時的清河縣長,堂而皇之地對陵墓進行了整體拆遷,然後在塘沽裝船入海運到了加拿大,後在安大略博物館進行了復原。

克羅夫茨為了抬高墓葬的身價,故意把墓葬的主人說成是祖大壽,安大略博物館也承襲了這個說法,沒成想卻鬧了個烏龍。

在2013年,遼寧興城祖氏墳塋出土了祖大壽諭祭(帝王悼念臣子的祭奠文章)碑,證明祖大壽死後是葬在興城(寧遠),而不是上述的永泰村。同時也有學者考證,安大略博物館裡的墓葬主人,應該是祖大壽的兒子祖澤潤。


李飛叨


據說加拿大有不少中國名人的墳墓,比如張國燾、胡蝶等,他們都是死在加拿大,有墳墓在加拿大不足為奇,至於明朝名將祖大壽並沒有死在加拿大,為什麼他的墳墓也出現在加拿大?


但加拿大的所謂祖大壽墓不是真正的墳墓,而是館藏,裡面並沒有祖大壽的屍骨,只是一件在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博物館的展品。

1656年,祖大壽在病死於北京祖家街的府宅,葬於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 1921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委託英籍皮貨商克羅夫茨在中國採購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顯爵墓葬,克羅夫茨最終選擇了祖大壽墓,經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認可後,克羅夫茨掘墓後整體倒賣給了加拿大。

祖大壽是明末名將,被稱為最不像漢奸的漢奸,他是大漢奸吳三桂的舅舅,自稱是東晉名將祖逖的後代,祖大壽可謂中國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福將,在明清之間幾次反覆無常卻能逢凶化吉壽終正寢,可謂中國歷史上最讓人同情的名聲最好的漢奸。

眾所周知,明朝亡國之君崇禎帝朱由檢是一個刻薄寡恩多疑殘暴的皇帝,他自毀長城殺害了袁崇煥、孫元化、熊文燦、鄭崇儉、範志完、趙光汴、賀人龍等很多名將,讓明朝將領人人自危離心離德,最終導致明朝滅亡。


但崇禎帝偏能忍祖大壽,北京保衛戰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率領九千關寧鐵騎浴血奮戰打退皇太極的十萬後金軍主力,卻因為滿桂誣陷袁崇煥軍炮火打傷他,加上皇太極一夥的反間計,導致袁崇煥在第三次平臺召會被崇禎帝逮捕下獄,但一起參加平臺召會的袁崇煥愛將祖大壽,崇禎帝卻網開一面。

心有餘悸的祖大壽帶領關寧鐵騎離開北京!崇禎帝被嚇得肝顫,這也讓袁崇煥在大牢裡都不得清靜,一個人來勸不行就一群人來勸,最後袁崇煥煩的不行,也是礙於恩師孫承宗的面子終於修書一封把祖大壽調回來了。

作為東林黨領袖的孫承宗對含冤下獄的袁崇煥不聞不問,帶著祖大壽等四十萬勤王大軍打敗阿敏的後金軍,取得遵永大捷。而袁崇煥卻最終被崇禎帝千刀萬剮,留下“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的絕命詩。

袁崇煥提到的這個在他死後守遼東的名將就是祖大壽!

1630年北京保衛戰,因為主將袁崇煥含冤下獄,憤怒的祖大壽“臨陣脫逃”,沒事,這算是把崇禎第一次容忍祖大壽。

1631年大淩河之戰,因為被皇太極長期圍困,城裡糧絕人吃人,祖大壽被迫決定投降後金,只有抗金名將何可綱反對,祖大壽殘酷殺害生死與共的戰友何可綱投降皇太極。

祖大壽殺害何可綱投降後金跑回來,崇禎帝還信任他,就像這事從來沒發生過一樣,不僅沒有降罪,反而升祖大壽為左都督,領錦州。這是崇禎帝第二次容忍祖大壽。

崇禎帝真的那麼幼稚麼?當然不是,所謂的升官其實就是打消祖大壽的戒備之心,所以才有了後面三次京師召會的鴻門宴,祖大壽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袁崇煥血的教訓讓他記憶猶新,無論崇禎帝怎麼召喚,祖大壽死豬不怕開水燙,就是不去北京!崇禎帝哭笑不得,拿祖大壽毫無辦法,這是崇禎帝第三次容忍祖大壽。

祖大壽雖然對崇禎帝不愚忠,拒絕崇禎帝的命令,但卻實實在在盡心盡力為明朝守錦州抗擊清軍十年多時間,一直到1642年松錦大戰洪承疇全軍覆沒,祖大壽彈盡糧絕不得不再次投降皇太極。因此祖大壽雖然是漢奸,卻對得起明朝,沒有辜負信任他的主將袁崇煥的遺願。

再說皇太極,祖大壽殺害抗金名將何可綱第一次投降後金,皇太極高興瘋了,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四大貝勒一齊隆重迎接,並以女真人最高貴的禮節抱腰禮相見。對其十分信重,哪怕祖大壽假意內應,返回錦州,皇太極還就同意了,祖大壽剛到錦州反手就把監督他的清兵殺了,一如既往的大戰清軍。

被祖大壽玩了一把的皇太極一點不恨他,反反覆覆沒完沒了的寫信給祖大壽,讓他守諾,祖大壽仍然為明朝堅守錦州,大炮猛殺清軍,比如1640年七月,清軍進攻錦州,祖大壽出城拒戰,擊斃清軍將領穆護薩、覺羅蘭泰、宏科。即便這樣,清軍營中的祖大壽之子祖可法等人不但沒事,還被皇太極以禮相待。

皇太極真的奈何不了祖大壽?當然不是,崇禎帝自毀長城,不是一個祖大壽就能力挽狂瀾的,1642年松錦大戰,崇禎帝逼迫洪承疇統帥明軍主力與皇太極決戰,結果十幾萬明軍全軍覆沒,被圍困了整整一年的錦州糧盡,城中殺人相食的慘狀再度重演。祖大壽無奈開城出降。

祖大壽第二次投降皇太極以後,自己還沒找藉口,皇太極就找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光鮮理由給祖大壽: “你上次背叛我是為了你的主子,為了你的妻子兒女和宗族。我曾經對大臣們說過,祖大壽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後再次投降,我也決不會殺他。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只要以後能夠盡心盡力地侍奉我就可以了。”

真不知道明清這兩個皇帝朱由檢與皇太極到底前世欠了祖大壽什麼,要知道這兩個皇帝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主,崇禎帝朱由檢殺了很多文臣武將,最後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帝連自己的女兒都能砍死。皇太極把自己親姐姐哈達公主都千刀萬剮,把親兄弟莽古爾泰德格類都害死,偏偏對祖大壽心慈手軟。

據說有這樣一句話:祖大壽既對得起大明,也對得起大清。事實是,祖大壽既不愚忠大明,也不愚忠大清,反而得到了明清兩個皇帝的尊重與善待。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不象漢奸的漢奸,雖然不能擺脫漢奸的定位,但如果排名漢奸捱罵榜的話,如無意外,祖大壽鐵定靠後。兩次降清的祖大壽捱罵真的比較少,也讓人匪夷所思,他畢竟殘酷殺害了抗金名將何可綱。

而祖大壽的主將民族英雄袁崇煥卻因為殺了企圖勾結皇太極夾攻明朝的軍閥毛文龍而被罵最多,至今還被一些勢利文人詆譭汙衊為漢奸,可見“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而“好人九九八十一難也未必成佛”的確存在,袁崇煥與祖大壽就是明顯的例子,雖然祖大壽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壞人,但歸根結底也是兩次投降皇太極的漢奸。

現在大多數人對赤膽忠心的民族英雄袁崇煥不屑一顧甚至汙衊詆譭,卻對漢奸祖大壽抱以同情的態度,認為祖大壽對明朝真盡力了。祖大壽 只是投降而沒有殉國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他以自己個人與家族生命及利益為第一位,效忠國家效忠皇帝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排在第二位。

但作為明朝投降清朝的降將,祖大壽雖然沒有吳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孫可望等大漢奸那樣被清朝封王,或者像范文程洪承疇等大漢奸那樣被清朝拜相,但祖大壽無論人生結局還是在歷史上留下的名聲都比這幾個大漢奸好得多,墓葬移居加拿大其實也是上天對祖大壽的一種獎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