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意味着大清已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控制了吗?为什么慈禧不追究?

摇把子65450140


东南互保意味着清王朝已经对东南的汉族权臣失去控制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并没有!“庚子国变”之后,清王朝并没有失去对东南半壁的控制权,慈禧太后依然是整个清王朝的实际主人。就说一点,如果真正失去了控制,慈禧太后后来还会给已经“退休”的李鸿章那么高的待遇、让他代表清王朝“出国访问”吗?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至少在慈禧太后心中,李鸿章等人当初搞出来的所谓东南互保她是能够接受的,此举并不等同于“谋逆”!

东南互保的历史背景

清德宗光绪帝主导的“戊戌维新”严重损害到了慈禧太后和旧官僚们的切身利益,在推行了仅仅一百来天之后,慈禧太后果断发动了“戊戌政变”、幽禁了清德宗。不久之后,慈禧太后将小叔子惇勤亲王奕誴的孙子溥儁过继给了自己已故的儿子清穆宗同治帝,名曰“大阿哥”,企图用溥儁取代清德宗,甚至连新皇帝的年号都已经想好了,叫“保庆”!

也就在这期间,“义和拳乱”爆发了。义和拳民虽然内心上是爱国的,但行为上却是不折不扣的乱民!溥儁的亲生父亲载漪出于攫取更大政治利益的需要,伙同一部分保守官僚在慈禧太后面前对义和拳民的行为大吹特吹,以至于让慈禧太后的认识发生了严重偏差,认为义和拳民民心可用、是对抗列强不可多得的利器,于是开始默许和纵容义和拳民对列强的暴力行为。一时间,华北地区的“义和拳乱”愈演愈烈……

随着“保庆元年”脚步的临近和“大阿哥”溥儁生父载漪势力的迅速崛起,庆亲王奕劻和荣禄等人也隐隐感觉到了自身将要面临的危机。为了阻止“保庆元年”的到来,奕劻、荣禄等人捕捉到了列强在此事上的不同看法,炮制出了一份所谓在京列强各国公使的“外交照会”,要求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以此向慈禧太后施压、企图阻止“大阿哥”上位,从而抑制载漪的势力。

可此举却适得其反,听到“归政”两个字,老太太彻底不淡定了!“谁要夺我的权,我就和谁拼命”,被“归政”气昏头的慈禧太后作出了一个至今看来依然惊世骇俗的决定——一个弱国同时向十一个强国宣战!结局可想而知,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带着一大家子人仓惶出逃,经直隶、山西一直逃到了陕西……

何谓东南互保

早在“义和拳乱”爆发之时,搞洋务出身的东南督抚们便看出了“不对劲”。以清王朝举国的力量尚不足以对抗列强,一群暴民就能抵御列强了?只能是老太太“头脑发昏”了!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华北地区的“义和拳乱”愈演愈烈,东南半壁的督抚们却在极力抵制“义和拳乱”!为此,彼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带头,由“红顶商人”盛宣怀牵线与列强谈判,最终由上海道道员余联沅出面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

在慈禧太后向列强十一国宣战之后,与列强达成默契的东南督抚们纷纷表态:慈禧太后的宣战是在义和拳胁迫下发出的“矫诏”。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更是说得干脆:“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见一众督抚取得了难得的一致,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迈出了走向“谋逆”的一步,提出:一旦北京政权不保,东南督抚将公推两广总督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李鸿章甚至借幕僚刘学询之手向身处海外的孙文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孙文史返粤相助!史称“东南互保”。如果搁在“庚子国变”之前,此举铁定是可以被定性为“谋逆”了……

东南互保仅限于汉人疆臣吗

东南互保发生在汉臣担任督抚的东南诸省,那么满臣呢?难道就没有“明白人”了吗?还是有的。在东南互保发生时,一些满臣督抚虽然没有公开附议,但也表示了支持。如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就曾经公开表示了支持。广东巡抚德寿更是直接站到了李鸿章一边,后来李鸿章赴京与列强议和时,德寿直接署理(代理)了李鸿章的两广总督。由此可见,德寿应该是明确附议东南互保的。

地方如此,中央呢?难道都是“糊涂蛋”吗?也不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姥爷荣禄就是一个头脑相当清醒的人,早在“义和拳乱”发生时,荣禄就深知慈禧太后支持义和拳民会出大乱子。但荣禄这个人是一个相当圆滑之人,他没有公开反对慈禧太后的决定,而是私下里以慈禧太后的名义对被义和拳民围困的列强使馆予以了物资上的支持并对列强宣称慈禧太后对形势已经失控,某种程度上为慈禧太后“撇清了干系”。私下里荣禄甚至知会参加东南互保的督抚:“不必重视北京的谕旨”,这实际上就是在变相支持东南互保了。

庆亲王奕劻是个只管自己搂钱的家伙,清王朝的灭亡,他“功不可没”!他的所谓“庆那公司”卖官鬻爵、人所共知。但是,在东南互保期间,这位“满清第一巨贪”头脑还是比较清醒的,不仅没有反对,甚至还予以了默许。其实也好理解,东南是清王朝的财源,东南各省乱了、清王朝亡了,他奕劻去哪里搂钱?更何况,义和拳是载漪的“势力”,支持义和拳不等于是支持自己的政治对手载漪吗?奕劻不傻!

东南互保对于慈禧太后的意义

东南互保,地方不听中央号令,甚至连公推“总统”这样的话都已经出来了。如果是在“庚子国变”之前,汉臣搞出这样的事情来,不是“谋逆”还能是什么?别说是已经有行动了,就算想想,那也是“谋逆”!但时易则事易,在“庚子国变”之后,慈禧太后也不得不对此进行重新审视。

首先,东南的督抚们并没有公开宣布独立,他们仍然是清王朝的疆臣!这与“谋逆”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些人给出的理由是慈禧太后受到义和拳“胁迫”,这才向列强宣战。那道宣战诏书是“矫诏”!这等于是为慈禧太后洗白、撇清了战争责任。“庚子国变”之后,列强要求清政府处理“罪魁祸首”,“罪魁祸首”是谁?自然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想要撇清干系就只能认东南督抚是对的,她是被“胁迫”的。虽然谁都知道这是假话、列强也心知肚明,但在台面上,大家都需要这个理由就坡下驴。因此,慈禧太后必须认可东南互保。

再就是东南互保保住了清王朝的财源、经济命脉。在认清了无法像吞并印度一样吞并中国的事实之后,列强的对华政策已经发生了转变。既然无法将中国变成殖民地,倒不如通过扶持清政府以获取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但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扶持清政府有利可图。一旦东南财源不保,清王朝就真的成了一个“烂摊子”!通过清政府无利可图了,列强还会留着慈禧太后吗?说到底,东南互保实际上是帮了慈禧太后一把。否则,慈禧太后凭什么让李鸿章去与列强议和?又凭什么不被列强追究责任?就是因为她对列强还有用。平心而论,慈禧太后冷静下来之后也想明白了,她是领这份人情的,自然不会去揪住小辫子不放、清算东南各省的那些督抚们。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现实和最紧迫的问题,派谁去议和。慈禧太后对列强十一国宣战之后,清政府已经与列强撕破脸了,派谁都不合适。只能由与列强保持良好关系的那些东南互保的督抚出面,最后李鸿章成了慈禧太后的“替罪羊”、签署了《辛丑条约》。说到底,慈禧太后想要“擦屁股”就只能依靠李鸿章这些曾经参加东南互保的督抚,她别无选择!又如何追究?

东南互保的后遗症

从以上种种来看,虽然东南互保发生时东南各省督抚不听清政府号令,但他们一直都没有宣布自己脱离清政府,他们仍然是清政府的疆臣,他们反对的只是那份“矫诏”而已。慈禧太后回銮了,他们自然还是清王朝的臣,清王朝又怎会失去对东南各省的控制呢?如果这些人真“谋逆”,恐怕李鸿章早就是“李大总统”了!

但东南互保也是有后遗症的,首先是东南各省督抚的态度让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看到了机会,清王朝的疆臣并不是铁板一块。其次,清王朝的地方实力派们也看清了一个现实,一旦国家发生动乱,“地方自保”是可行的,这也为后来的军阀割据提供了一个大前提!“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清王朝各省督抚纷纷宣布独立,实际上就是东南互保的一个最显著的后遗症,江苏巡抚程德全居然只挑掉了巡抚衙门屋顶上的几片瓦便成了民国的“开国元勋”!如果没有当初的东南互保,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综上所述,所谓东南互保只是清王朝疆臣们的“权宜之计”,并不是“谋逆”。彼时的清王朝并没有失去对东南半壁的控制,即便是东南互保期间,东南各省名义上仍然是清王朝的行省而非独立单元。东南互保虽然涉嫌“谋逆”,却为慈禧太后保住了与列强讨价还价的最后筹码,保住了清王朝和慈禧太后的地位。在冷静下来、头脑清醒之后,慈禧太后又为何要追究呢?那岂不是在自我否定?如此一来,慈禧太后算什么?“庚子国变”的“罪魁祸首”吗?想要撇清责任,慈禧太后就只能认同东南互保,把义和拳和载漪等人推出去当“替罪羊”!本来想着能当“皇帝他爹”的载漪,最终只能被慈禧太后牺牲、落得个发配新疆的下场……


农民工歪说历史


导语:

所谓东南互保,其实也就是东南各省的巡抚总督们,在清末时期,做出的一个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的策略。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就已经失去了南方的统治权。尽管湘军、淮军和楚军奋勇努力之下,将江南地区收归清政府掌管,可是各地总督巡抚已经全都变成了汉人,满人的统治已经过不了长江了。

尤其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两江总督,更是差点被推举成为了东南各省的总统。不过在名义上,东南各省依旧受到清政府掌管,毕竟李鸿章对清朝是非常忠心的。

01满清从太平天国时期,就开始失去了南方的控制权。

南方尤其是江苏浙江地区,是清政府赋税的重要来源之地,可是太平天国太牛了,他们打不下湖南长沙,所以绕开这里,一路东进,将金陵城给打下了。

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清史稿》

打下了金陵以后,太平天国就在这里建都了,而整个江南地区,几乎也都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地盘。这对清政府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没有江南地区的赋税,清政府根本无力支持各种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满清八旗的战斗力又显得不堪一击,所以慈禧太后在万般无奈的时候,选择将练兵权交给了汉人曾国藩。

  1. 这是在满清历史上,第一次将招募士兵的权力,交给一个汉人来掌管。曾国藩回到湖南已经,开始招募乡勇,训练出了一支足以跟太平天国相抗衡的湘军。
  2. 这帮人当然也不代表正义,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清政府发不出军饷,曾国藩又没有钱,所以答应士兵们打下一座城池,就抢掠一座城池,打来打去,伤的还是老百姓。
  3. 后来李鸿章和左宗棠也都相继创立了淮军和楚军,这些人马共同出手,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然而对清政府来说,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兵权始终都在汉人的手里。

满清是从关外入主中原的,所以他们在统治天下的时候,丝毫没有安全感可言。这就是为什么清政府不放心汉人掌兵的重要原因。

曾国藩是一个接受儒家教育很深的人,他主动解散乡勇,自己不久也被架空。可是湘军的那些将领,包括淮军和楚军的各路将领,都成为了封疆大吏,在南方各省做官。所以说南方从这个时候开始,基本上全都被汉人控制住了。

02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南方各省表示不奉诏。

1900年,这是在历史上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正式进入了20世纪,也正是这一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圣旨,表示要向11国宣战。

大乱之后,公私荡然。鸿章奏陈善后诸务。开市肆,通有无,施粥散米,中外帖然。并奉诏行新政,设政务处,充督办大臣,旋署总理外务部事。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事闻,两宫震悼,锡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入祀贤良祠,安徽、浙江、江苏、上海、江宁、天津各建祠以祀,并命於京师特建专祠。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清史稿》

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有人说这就是慈禧太后本人的意思,而且是有明诏的。有人说这是慈禧太后随口一说的事情,不具有可靠性。还有人说慈禧太后对各省总督巡抚下发了密诏,并没有公开宣布。

不管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调查清楚了。当时有这么一种说法,密诏是通过邮电局发出去的,而邮电局的管理者是盛宣怀。

  • 盛宣怀是谁呢?继胡雪岩倒台以后,清王朝的首富,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曾经的李鸿章大秘书。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盛宣怀是地地道道的李鸿章门人。
  • 盛宣怀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立刻秘密将这些密诏发往南方各省,所以张之洞、李鸿章等人,是率先知道这个消息的。
  • 大家都表示先不表态,都在看李鸿章的意思。李鸿章作为当时的两广总督,第一个表态,表示不奉召,认为这是假诏书。

从这儿开始,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一个个都表示不奉召,认定了这是假诏书。与此同时,以张之洞为首的江南各省总督巡抚,开始支持李鸿章作为江南地区的总统。

一旦清政府与十一国正式宣战,那么李鸿章就可以领到江南各省采取自保行动,以此避免一场中华浩劫。

03东南互保到底是为了民族大义,还是个人利益?

现在很难讲清楚,东南互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当时李鸿章被推出来成为了江南地区的领袖,其实并不合时宜。

因为清政府还有11年的统治时间,而李鸿章对慈禧的忠诚又是旁人难以估量的。所以这件事有两个错误。

  1. 首先不应该在这个时间段提出来东南互保,毕竟清政府依旧对这里拥有管辖权。所谓东南互保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独立,又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呢?
  2. 其次东南互保的领袖不应该是李鸿章,他虽然是汉人大臣中的佼佼者,可是他对清政府非常忠诚,这就无法真正构成东南互保的局面。
  3. 所以说这是把李鸿章往火坑里推,至于谁能真正获得好处,没有人知道。这次行动的背后,到底谁是始作俑者,后来也没有人去调查这件事。

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东南互保并没有构成现实意义,只是名号叫得响亮罢了。慈禧太后对东南地区依旧掌握着控制权,这是不可忽视的。

清政府的这些总督巡抚,对当时的清政府还有多少感情?或者说他们早就想要推翻清政府了?只是表面上不敢表达出来而已。

十月,出督两广。二十六年,赏用方龙补服。拳匪肇乱,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诏鸿章入朝,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有“此行为安危存亡所系,勉为其难”之语。鸿章闻警兼程进,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后皆敌军,日与其使臣将帅争盟约,卒定和约十二款。二十七年七月,讲成,相率退军。---《清史稿》

至于民族大义,我认为这里面是有一部分拥有这方面情怀的,但是这不代表所有清政府的官员。这帮人里面有投机者,他们想要通过这次东南互保成为地方上的诸侯,那也未尝不可。

总结:东南互保之后不久,李鸿章就去世了。

作为东南互保的领袖人物,其实李鸿章并不想造成这样的局面。虽然太平天国被平定以后,汉人逐渐掌握了南方的政权。

可是这不代表汉人就一定要反叛满清政府,在李鸿章看来,汉人依旧可以效忠满清政府的。毕竟他的老师曾国藩,曾经完全可以推翻满清,不是也解甲归田了吗?

可是这次的事件将李鸿章推向了风口浪尖。慈禧太后立刻将李鸿章封为直隶总督,成为清政府中官位最高的封疆大吏。

这是在试探还是在拉拢?亦或是真正的信任?李鸿章都不愿再考虑了。因为没过多久,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就带着遗恨离开了人世。


江湖小晓生


东南互保意味着大清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了控制?事实当然并非如此,东南互保只是在特殊情况下,东南各省为自保不得已而为之。



那东南汉族为什么要东南自保呢?

原因就在于慈禧太后向列强们同时宣战了,慈禧太后没有看到清廷的腐败不堪,还仍是觉得大清实力强劲,能够同时应付的了诸国列强。

当然,也有说法是慈禧太后在看了义和团表演的刀枪不入的节目后,自信以义和团的神通能够抵御列强们的欺侮,于是便下定决心同时与列强们开战。


不得不说,面对列强一向软弱的慈禧太后,这一次在抵抗列强这件事情上,确实表现出了较为强硬的态度,展示了大清的骨气。

然而,这种无视现实的盲目自信却给大清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慈禧太后宣战后,诸国列强同时向清廷进军,仅仅数日,北京天津一带多地相继沦陷,慈禧率队出逃,一时间清廷统治岌岌可危。

在这种情况下,大清还是有一些头脑清醒点官员的,比如东南地区的诸多汉族封疆大吏,因为长期跟洋人打交道,他们深知大清国与列强们之间的真实差距。


因此,当北方列强在北方如火如荼的侵略时,东南地区提出了向列强宣战乃太后听信谗言,故东南地区不予执行,仍与列强们交好。

在这里必须说一下,在东南自保了,荣禄也出了不少力,太后下旨宣战后,荣禄给东南地区执政者写信,让暂缓执行宣战旨意,不得不说荣禄在此时还算是个明白人。

所以,东南互保实际上是指东南地区官员在深知大清无力与诸国列强同时交战的情况下,暂缓或拒不执行大清慈禧太后旨意的这件事情。

但是,从事后来看,东南地区仍然受大清管辖,所以并没有题主说的大清国东南权臣自立的情况。

当然,在当时,如果东南决心自立,清廷也是毫无办法的。


史海钩沉


东南互保是晚清的标志性事件。自此以后,清朝再也无力控制东南的各省汉族督抚,只能听之任之。

东南互保的背景在于义和团运动。清朝借着“扶清灭洋”的机会对外宣战,导致京津地区沦为战火。

然而,并不是所有清朝官员都赞同和洋人开战。

这些大臣主要是那些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地区的督抚。包括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等。

由于义和团运动愈演愈烈,八国联军即将侵略中国。面对如此纷乱错杂的时局,东南督抚坚决反对卷入战火。

1900年6月,为了阻止英国借机占领长江,于是刘坤一和张之洞等人决定联手,这就是“东南互保”的背景。

6月26日,张之洞、刘坤一等人赶在北京和八国联军开战前,提前与各国的驻沪领事相商议:

上海租界准各国保护,长江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在这一呼吁下,领事馆和东南地区的官员签署了《东南互保条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

这两个章程的签署,标志着东南互保的完成。于是,东南地区保持了与中国北方完全不同的和平,没有卷入到1900年的战火。

为什么说“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呢?

这是因为在过去,任何的条约都是由清朝的中央政府所批准签订的。现在,东南地方居然越过朝廷,与敌对的国家签署和平协议,使自己置身事外。这就意味着地方利益压倒了国家的宏观意志。

“东南互保”,是地方的士绅们首次公开反对朝廷决策,使清朝的威望扫地。因此,慈禧当然不可能追究什么,因为已经无力追究了。


HuiNanHistory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方面去理解。

一、首先解释一下何谓东南互保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北方兴起了义和团运动,主旨刚开始是“反清灭洋”,后来是“扶清灭洋”,对清政府的态度有所软化,但对侵略者没变过。各国列强也对义和团深恶痛绝,逼着清政府剿灭义和团。

对于胆敢犯上作乱的义和团,慈禧最初的态度也是剿灭,但左剿右剿都剿不了,便改为招安。希望利用他们去对付洋人。和义和团比起来,洋人对清政府的威胁无疑更大。

之后慈禧又知道了一件事,列强们认为心向西学的光绪帝更好打交道,有意让她还政于光绪,不由得大为光火,一不做二不休,于1900年6月21日向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帝国、荷兰殖民帝国、比利时王国等十一国同时宣战。

战斗的主力就是义和团“刀枪不入”的大师兄们。

对于慈禧这种不考虑后果的决定,不只汉族权臣反对,有点见识的满清贵族也是反对的,荣禄就曾说“不必重视北京的谕旨”。

宣战诏书下至各地,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

(慈禧太后)

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有他带头,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等人纷纷跟进,在盛宣怀的牵线、策划下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了“保护东南章程九款”,史称东南互保。

主要意思就一个,我们不奉朝廷的乱命,只要你们不来打我们,我们就不参战。

陕西巡抚端方(满清正白旗)、四川总督奎俊(满清正白旗)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亦是支持东南互保的。

(李鸿章)

慈禧宣战以及东南互保的结果,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千年古都遭受重创,百姓流离失所。并直接导致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东南互保的积极意义,是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之乱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保存了实力。

史学家雷颐的看法是:“使中国最富庶繁华之地、为数不多的新式工商业最集中之区局面大体平静,免于战火破坏,人民生命财产得以保全,同时也阻止了列强势力在长江流域更迅速、更强烈的深入。”

(李鸿章)

二、早在东南互保之前,清朝对汉族权臣已经逐渐失去控制

东南互保,是汉族权臣首次公然聚众反抗满人朝廷,虽然还加了一层掩饰,说这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但实际上谁不知道这就是慈禧的意思?不奉诏,就等于是在和朝廷对抗。

事实上,大家已经做好了清廷灭亡的准备,连如何收拾残局都想好了,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主持大局,李鸿章的幕僚还奉命邀请孙中山先生去广州共商大事。

所以,东南互保的确意味着清朝对东南汉族权臣失去控制。但这并不是一步就达成的,早在东南互保之前,曾国藩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清廷对汉族权臣已经逐渐失控。

腐朽的满清,负担不起江山。早已腐化的八旗军,再也不能成国满清统治天下的威慑力量。军权意味着一切。

对于各位权臣的抗旨,慈禧是很恼火的,怎么可能不想追究?但她不敢也没有这个能力去追究。不追究,还能维持表面上的朝廷,一旦撕破脸皮,权臣们公然反了,她又能如何?

而汉族权臣们最终没有反,也不是看在慈禧的面子上,更不是对清朝还有什么幻想,是因为谁都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最有利于国家的,谁都拿不出最有效的办法。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东南互保,在现在的历史角度来说是大清失去对东南地区控制的标准;但在当时的时间点而言,东南互保是给慈禧太后留下半个大清江山的后备方案

在八国攻打北京的时间点上,谁也不知道事情会如何发展,北方省份会不会被西方国家直接占领。如果北方战事持续几年,大清存活的方案就是作为大清财政基础的东南省份。

这就是东南互保对于大清的意义——就算北方省份被占据、脱离大清,大清还有东南半壁江山。

北方和八国联军作战,不管胜败,还有东南省份作为最后的生存基地。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不会背叛大清,更不会背叛慈禧太后。

这就是慈禧太后不会惩处李鸿章、张之洞等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是背叛,而是基于现实而理智进行的迫不得已的后备方案。

东南互保对于大清灭亡没有太大责任

大清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慈禧死后大清再也没有一个全国性威望的人物,来平衡和协调南北省份、各派治理思想。

即便是作为大清最后的实权人物袁世凯,也没有如此能力。这就是南北和谈的基础:南方迫切需要变革,北方愿意按步骤进行改革。

这是南北方对于国家建设的根本观点对立,和东南互保是没有关系的。

慈禧太后活着时,基于慈禧太后的威望,大家都不敢公开对着干;慈禧太后一死,就没有人有能力控制全国局面了。

慈禧死后的思想冲突局面,并没有因为大清的灭亡而消除:

南北和平,只是南北方合作治理的一个脆弱协议,但随着宋教仁的死,而破裂。面对南方省份的反叛,袁世凯再次使用武力征服南方省份——上次袁世凯放弃使用武力征服而有了南北和谈,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这次使用武力解决。


历史哨声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历史哨声


20世纪初年,八国联军侵华,东南各省与列强协约互保,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各省“保护”,而自处于战局以外,是为“东南互保”。

清政府对列强宣战后,清廷中央不予余力地进行战争动员,而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 在东南一隅苦心维持中外互保,两头拧的显然不是一股劲,却微妙地保持了平衡。

显然“东南互保”与中枢意志背道而驰,那么,清廷对“东南互保”是什么态度呢?

“东南互保”对当时的清政府而言,谈不上什么咪咪咪。在京的中下级官僚,对此事不仅有所耳闻,而且做过议论。比如,山西巡抚毓贤所代表的意见是希望“上能办之”,这和朝中主战大臣的呼声非常一致。

但事实上清政府终究未能办其罪,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了默许的态度。随着时局的演变,后来不仅不“办”,反而将“保护”的意思接过自己手里。1900年7月24日,批谕表示“与该督等意见正复相同”,这道上谕必然是经过慈禧太后本人同意的,而她的意见也就是把“东南互保”的给保护起来,而不是问罪。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当时天津陷落的消息已经被证实,对使馆区的围攻也暂告中止,朝局正发生微妙变化。东南督抚入奏适逢其时,“互保”在政治层面终获认同。

“东南互保“顺利得到承认,除战局变化的影响,北方政府战时所需军饷、军械都依赖东南供应,刘坤一、张之洞等大吏的能力和政治影响力,也是不容低估的因素。

另外,一些看似微小的偶然因素也可能改写历史,比如东南督抚的会奏赶在李秉衡之前到京,就带有一些运气成分。

尽管后来“东南互保”在朝野上下仍引起非议,比如有言官追论“君父战于西北,臣子和于东南”之罪,声言“弃宗社于度外,委君父于死地,臣节之亏大矣”。但这些条奏都没有获得上意,反被斥为沽名钓誉的“书生之见”,批谕“毋庸再行渎 奏 ”。

不久,清政府明谕将上年“矫擅妄传各谕旨”全部查销,刘坤一闻信“不禁拍案叫绝”,认为“不仅外人之责我围攻使馆系奉内谕等语可以消弭,即持异议者以东南保护之约为不遵朝命,甚至指为海外叛臣,亦无所施其毒蛰矣”。

辛丑条约告成后,清政府论功行赏,刘坤一赏加太子太保衔,张之洞、袁世凯、盛宣怀均赏加太子少保、“东南互保”的几位重要当事人以“卓著勋劳”,得到了朝廷的肯定。

事实上,东南互保看起来是搞分裂,不尊朝廷旨意,甚至是“僭越”。但均不能掩盖这些疆臣们忠于清政府的另一面,只是其中多了“权宜应之”、“因势利导”的"达变“成分。”

而东南督抚们策划“东南互保”同时,对待中央也一直进行拉拢,比如当时位居中枢,慈禧十分信任的荣禄,就是主要拉拢对象。他们对排外势力造成了牵制,并反向为地方提供情报。有材料指证,“互保之约”出于荣禄的授意。此说法与历史事实不尽相符,但不可否认荣禄发自京师的电信,对互保之局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其信内透露“两宫。诸邸左右,半系拳会中人,都中数万来去如蝗,万难收拾”,“虽两宫圣明在上,亦难扭众”的实情。无疑加强了地方对朝中分裂的想象。

东南早已经自成体系,东南督抚们无论是在地方内政,还是外事上都有极大的自主权,而清廷财赋,军械皆依赖东南,根本不可能与其翻脸,种种因素加之一起,慈禧太后再昏聩也不可能去动这些地方实力派,这无异于自掘坟墓。


江畔初见月


东南联保又称东南自保,是指庚子年义和团运动期间,以英国为首的八国联军分裂中国活动的一个大阴谋。其主要目的就是维护列强在长江流域的利益,阻挠义和团运动。

期间,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騤、山东巡抚袁世凯等总督巡抚为保全自己不与列强开战。

经盛宣怀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大,与各国驻沪领事达成《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使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列强不在长江流域登陆用兵等内容。章程签订后,列强达到了集中兵力对付义和团的目的。

至于慈禧太后为什么最后没有追究,应该不是不想,而是已无能为力了,当时主要军事力量都在他们手上。最讽刺的是,最后张之洞还能成为托孤大臣,历史有时不经意间也会开个玩笑。

培根说过:“”读史可以明智”墉上闲人愿和朋友聊聊历史。





墉上闲人


满清在东南互保的背景,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妄自尊大,居然盲目的向所有的列强宣传,结果被八国联军打入北京。而慈禧太后希望南方的封疆大吏们能够勤王,但是那些人知道自己不是列强的对手,所以都说慈禧太后所发布的命令是乱命,不肯奉诏。

事实上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湘军崛起,当时满清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就已经远远没有当年那么强大了。地方上以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的崛起,不过李鸿章等人名义上还是奉朝廷的命令,而满清中央朝廷还具有一定的实力,所以对地方上有一定的掌控力,只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强而已。

而且慈禧太后本身是有比较强大的政治才能,所以她通过手腕能够把这些人控制住。一般情况下,只要慈禧太后的命令不出格,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们基本上还会听她的。只不过向所有的列强宣战这件事情实在是太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李鸿章等人只要一看这个命令就知道慈禧太后简直就是发疯了,哪敢听慈禧太后的命令去和列强交战。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满清对地方的控制力确实削弱到了极点。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回到京城之后,也不敢追究那些督抚们的责任,甚至还嘉奖他们。当然,烂船还有三斤钉,慈禧太后的威望还在,所以还是能控制住那些地方实力派,但是她一死,满清的控制力基本上就不行了,很快就发生武昌起义,满清也走到了末路。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1901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李鸿章在条约上签字后,回到府内就开始吐血不止,不论是医官如何医治,都不能止住李鸿章吐血的情况。李鸿章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临终前给慈禧上了的最后一道奏折,原文较长,摘其要语。

……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

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李鸿章在晚年参与策划的一件事,让在北京的慈禧一直如鲠在喉。李鸿章健在之日,朝廷虑及影响,亦缺少实际本领,不能问责。一旦李鸿章驾鹤西去,朝廷日后追究起来,李家难保有平安之日。于是,李鸿章在奏章中追述起40余年来兢业体国,及至故去仍然心系朝廷,以此来取得朝廷谅解。李鸿章确实达到了效果。这份预期说是奏章,不如说是遗书,据说慈禧太后读罢,大为动容,心里的梁子也就解了。

(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就去世了)

慈禧与李鸿章晚年的一点恩怨,就起源于“东南互保”事件。

东南互保的始末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的逐渐加深,阶级压迫越来越沉重,普通的贫苦百姓饥寒交迫,他们在反对外国教会势力的旗帜下秘密结社,最终形成了义和拳的民间结社组织。他们大肆攻击教会、西洋人、西洋事务(如电线、电报、邮局等都在毁坏之列),信仰基督教的中国人也在攻击之列。鲁西北的义和拳被袁世凯铁腕镇压之后,转而向河北发展,在1900年的时候蔓延至京津地区,自称“义和团”。

(袁世凯曾铁腕剿杀义和团)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一开始防范查禁,到控制利用,一直到最后的剿杀。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对义和团始终存在严重的分歧,以至于朝廷下发各地的命令都是含混不清。他们一方面让地方督抚们不能放纵义和团行凶闹事,又交待他们不能一意剿杀,免得激起更大的民变。这样的上谕让地方官员无所适从,最终也能以一句“自当悉心设办”敷衍过去。这种情形最后导致的结果即是义和团越闹动静越大,直到闹进了外国人势力扎堆的京津地区。

慈禧本意向借义和团民意向洋人施压,结果发现义和团进京之后,已经根本没法控制,不但连京城治安被义和团全盘接管,连朝政都已经有失控的走向。义和团的种种行为,彻底激怒了列强,西摩尔联军磨刀霍霍,准备直接开进北京。洋人还放出话来,对慈禧准备废帝表示不满,准备干涉,这让将废掉光绪另立新君看作自家家事的慈禧感到怒不可遏。多少年来,饱受洋人欺压的痛苦一齐袭来,使得慈禧在那一瞬间成了爱国愤青的总代言,她几乎立刻获得了舆论和道义上的制高点。随后,慈禧下达了对11个国家的宣战书。义和团在清朝政府如此的支持下,立刻进入了战场,对外国使馆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围攻。

(义和团围攻外国使馆数月不下)

其实,现在说慈禧发布的是宣战书,从字词来看,顶多是一份对国民的动员令,而且宣战之后宣战的作战方式和作战地点都很难说是正常的战争动员。在华使馆被义和团围攻(义和团几万人围攻一百多人驻守的大楼一个多月毫无进展),各国政府即以保护使馆侨民的理由出兵,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打响。

战争在酝酿的阶段,英美等国就已经在考虑如何在群情激愤的中国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尤其是英国,他们在长江流域的商业利益要比其他国家大的多。英国驻华总领事在取得本国政府同意后,率先向中国长江流域的地方督抚伸出了橄榄枝,“去通知两江总督,假如他采取了维持秩序的方法,他将获得帝国海军的协助”。

(东南互保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

英国人为何急着向中国地方政府表态愿意协助维持秩序呢?这是因为英国当时深陷在布尔战争(也就是这场战争把英国打成了债务国),国内无兵可调。一旦中国事态发展巢湖预期,乱城一锅粥,其他列强必定乘机而起,英国人无力维护其既得利益。同时,富于殖民经验的英国人对于挑拨殖民地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是行家里手,他们希望扩大地方督抚与清朝的矛盾,实现分而治之,因此对地方督抚提出的“东南互保”的偏安主张推波助澜。

李鸿章主政的广东,对慈禧太后的诏命答复了八个字“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李鸿章的财经助手盛宣怀积极奔走,串联了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一起与西方列强商议出了一个“东南互保”的方案来。由于这三个总督的分量之重,他们发起的号召,也引起其他地方督抚(主要是南方省份)的跟风。这使得清政府在于列强拼命时,实际上只是靠着直隶一个省的军力来作战。西方列强因为分化瓦解了中国最富庶的省份不参与战争,不仅使清政府断绝了军饷来源,他们也无需分兵去应付南方的勤王军队,从而可以专心在北方攻战。慈禧被赶出紫禁城,一路仓皇西逃,惶惶然犹如丧家犬,其心里的真实想法,自然恨极了洋人,却也对自己阵营的背叛者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东南互保省份)

英国人要派海军协助的主张引起了地方督抚的极大警觉。他们认为其他列强也觊觎长江流域的商业利益很久,只是畏惧英国而不敢去争夺,英国人亦顾虑各国干预也不敢强占,以免此例一开,其他国家纷纷跟进,英国的整体商业利益将会受损。所以,有着列强的互相牵制,这三个封疆大吏就是事情做圆满了,不仅与英国谈“互保”,还跟美、俄、日、法、德等国都谈了“互保”。

互保的内容是中国方面拟写,主要内容包括了《东南保护条款》以及《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即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意思就是,列强与各督抚两不干涉,各守一方。

地方大员为何与清政府唱起了反调?

东南一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自宋代开始就已经是中国最大的钱袋子,与北方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由于靠近沿海,受资本主义冲击较早,当地的人们经世意识很强,对西方文明的接受程度要高过北方。虽然也会有列强资本侵略下,小农经济破产,可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又给了那些毫无生活出路的农民“工人”的身份,社会秩序较为安定。

与此同时,自太平天国动乱结束以后,清政府启动的洋务运动的主战场就放在东南一带,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已经颇具规模。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开始放松对民营经济的管制,中国民族资本有较快发展。到义和团运动前夕,全国新设工矿企业多达300个,这些工矿企业需要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

由于投资地方上的各种项目,市场受到限制,银行业发育的不充分,中央财政资源不足,加上外国资本的激烈竞争,民营企业家往往地方官合作,建立起工商业的保护体系。自然而然地,地方督抚大员们有利益牵涉其中,不管是官办还是民营,在清政府给予他们的顶戴花翎之外,他们又有了民族工商资本的代言人的身份。在这个意义上,真正赋予他们权力的,是地方而非中央。如果没有地方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他们在朝廷的位置也不会如此稳固。


(洋务运动使地方具备了经济实力)

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以及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中国社会政治格局也发生的重大变化。汉族官僚和买办阶级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力量,同时,从前文所述,他们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地位。他们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且还利用地方自筹的资财购置军火,发展军事工业,有了更为雄厚的军事实力。此时该着慌的,应该是清政府了。当清政府下令沿江各口岸原来准备给西方列强的赔款银两,转而用作军饷解运北方时,东南督抚直接抗命拒交。因此,在“互保”事件前后,反映出来的是东南地方在经济上已经崛起,使得他们能够脱离清政府中央集权控制,从根基上动摇了慈禧太后几十年苦心经营的满汉和权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

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满清政策在西逃的过程中,已经窥探到这样一个落后的末日政府,已经没有统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了,他们甚至都不能提供国民安全保证,作为一个外来政权,他们还能够争取的仅仅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后来的辛亥革命能够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革命党的理念多么深入人心,而是南方地方大员们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同时作为立宪派的他们也对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骗局不抱希望,从而才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南方省份在2个月内几乎全部独立,成立革命政府,满清统治顷刻间瓦解。

“东南互保”公案,做的对吗?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之后,淮军系基本被打压一空(袁世凯接手的即是整编后的淮军系),李鸿章个人承担了几乎全部罪责。在马关被日本暴徒枪击伤了脸颊,御赐的黄马褂沾染了血迹。归国之后,慈禧太后听到了,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难为他了,还留着呢”。后来李鸿章几乎赋闲,直到1900年4月重新启用广东,用他的雷厉手段打击黑社会,维护南方稳定。李鸿章在半年时间,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也杀了很多人(德媒称李鸿章铁腕扫黑,杀了有5、6万人)。他在遗奏中说的“冒暑北上”,说的就是在广东地方工作半年之后,回到北方主持和谈大局的事。

李鸿章能够在广东杀人,这也是得到广东立宪派和维新派的默许支持,如梁启超就曾经说过李鸿章在广东杀戮过重,但盗匪也因此收敛很多,广东地方赖以小安。当时,有维新派人士甚至找到李鸿章,意图劝说他割据岭南,乃至于江南,众人推举他做“大总统”。只是李鸿章年级太大,一辈子仕于朝廷,不愿意接这个茬子。实际上,李鸿章当时的能量未必能够号召一些督抚共同抵制“乱命”,却未必能够让他们俯首称臣。

(李鸿章主政广东时梁启超曾拜会)

所以,在这里就可以看出,东南互保事件前后,南方一带已经有了足够实力与意愿与清朝决裂了。而东南互保事件本身,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他确保了中国江南的半壁江山没有牵连到庚子拳变的战乱中去,使我国东南地区成长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以保存和发展,并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尽管,东南互保事件本身有保护自己,不顾全局的弊病,但是东南互保合乎民心,顺应民意。同时,互保事件,还为战后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助力。

从这个角度去看,慈禧太后也不能说地方大员们做的不对,在下发的诏命中,承认了此前各地督抚的做法正确,清朝政府的盘子虽然是千疮百孔,慈禧有满腹怨气,却也只能隐忍图存,徐图后事。清朝在后面的十多年间,编练新军,用以维持专制统治,却不想执政的摄政王年轻气盛,朝廷内部纷争不休,腐朽败坏,革命党在东南一带日渐崛起。

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