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扶贫村的疫情防控“守门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1日讯(通讯员 唐汇刚 黄楹)“大婶,今天又来看您,顺便给您送几副口罩,疫情防控期间,请尽量别出门,出门办事一定记得戴上口罩啊!”“你都快把我当作你的亲娘哒,我这老婆子真有福气!”。2月10日,当熊文虎再次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谭非挑家里时,这位70多岁的老人见到熊文虎高兴不已。

当好扶贫村的疫情防控“守门人”

熊文虎,是国网慈利县供电公司驻慈利县杨柳铺乡宝景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春节期间,他原本打算与家人团聚,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计划。一边是家庭,一边是疫情防控,在这个特殊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精准扶贫的第一书记,我更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熊文虎毅然返回工作岗位,与村支两委一同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据了解,宝景村春节期间共有湖北回村务工人员13人,其中武汉返乡1人。熊文虎发动村支两委自费购买了口罩,并组织村里党员义务巡逻队及部分退伍军人、志愿者一起,将口罩免费送到村民手中。对湖北回村务工人员,由村里安排人员驻守,一天测量三次体温,建立台账,现在都过了观察期,且均无症状。

值得提及的是,2月4日还是他的生日,尽管妻子给他准备了一番,等他晚上回来过生日,但他始终心系全村百姓,把村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争做带领群众防控疫情的主心骨,同村干部一道,同群众一道,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忙完这天手头上的事,已经很晚了,最终他还是没有回家,住宿在村部。事后,他跟妻子打电话解释:“对不起,我亏欠了你。疫情当前,我是党员,就得做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驻村第一书记的担当作为。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慈利县杨柳铺乡荷峪村、宝景村,三合镇关岩村、风鹤山村四个村的精准扶贫任务总联络人张铖昀身上。

当好扶贫村的疫情防控“守门人”

张铖昀,被当地群众形象的比喻为扶贫路上的“张陀螺”。2016年底,他主动请战扶贫工作,担任国网慈利县供电公司扶贫点荷峪村的第一书记,2018年又被派驻到慈利县与石门县交界的三合镇关岩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他就像“陀螺”一样,在几个村之间来回转圈。工作量增大,在不影响驻村的情况下,他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主动担负起该公司的脱贫攻坚协调工作,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特别是2019年11月份慈利县开始迎接省检、国检以来,他连续加班加点,12月份由于工作强度高,一时身体不适,仅仅只是在医院开了一些药,带病坚持工作。通过努力,关岩村于2018年脱贫摘帽,全村78户贫困户,284名贫困人口,2019年底除1户1人未脱贫外其余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4.5%降至0.12%,人均纯收入连年增长,2019年底已达到9500元。

2020年春节期间,本来是可以休息的,但是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为了做好几个村的防控工作,他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1月26日,他小姑因病逝世后都没有见上最后一面。1月27日,他的爱人向春霞因急性胆囊炎和胆结石住进了县人民医院,但由于关岩村田友欣家屋后山体滑坡,造成三间房屋损坏,他顾不上照顾爱人,坚持在山体滑坡现场协助村支两委处理险情。在他的带动下,国网慈利县供电公司驻点的3个贫困村和1个非贫困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都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好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