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疯狂的减半行情,我们该如何操作?

随着一轮/<font>BTC减半行情的起动,币圈躁动了,甚至是沸腾了。/<font>

在这个饱受冠状病毒骚扰的特殊春节里,每天早上,我们只关注两件事。第一件自然是疫情的发展情况。第二件便是BTC领衔的主流货币交易行情。不信?去看看早上力场的微力吧,十有八九都与两者有关。

大家好像已经忘记了,一个半月前,BTC曾经6433U时的极度恐慌与悲观。那时的力场,每天都在讨论,底在何方?BTC的价值何在?而现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往往是:这波行情会走到多高?哪些币种会后发制人?哪些币种又会是这轮行情的耀眼明星?你踏空了吗?是不是该加仓了?是不是要调仓了?等等等等。

的确,热度上来了,气氛火热了,均线走好了,牛也就自自然然走来了。牛来了,稍微冲淡了人们对冠状病毒的负面情绪。涨总归是好的!毕竟,人心思涨啊。我们这些在币圈混的人,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囤了一些现货,谁不想自己手里的币子价格增长,甚至翻个几个跟斗呢!

回望过去,短短一个半月,币王BTC已经从6433U低位上升了近50%,甚至摸了9576U的高点。涨势喜人,财富效应显现。从K线图上看,5日、10日、30日均线多头排列,支撑明显。如果现在说是数字货币的小牛市,恐怕没几个人说不同意吧。是不是有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得意的感觉呢?


但是,牛市里赔钱的人太多了!这波50%的涨幅,又有多少人把握到了呢?后续的牛势又会有多少人能笑到最后?

我发现,力场的有些新人,买币时完全凭感觉、凭热情、凭信念,甚至是凭他人喊单的影响。“我感觉到底了”,“这个项目有优势啊”,“某大佬说是铁底”….等等。一点也不看大势,不看K线,如果这样的人不赔钱,那绝对是运气王。

牛市赔钱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1) 胆小型:这类人有恐高症。均线走好了,涨势确立了,他却认为价格太高了,“多少多少点时我都没买,现在才不买”,不敢上车。就像现在的BTC价位,你敢上车吗?于是,等啊等,等到跌下来了,你觉得价格便宜了,买入时,发现牛市结束了。

2) 骑牛找牛型:牛市中,几乎每天都有币种表现优异,今天这个创新高,明天那个平台突破。而自己所持币种却一动不动,干着急。于是,追涨杀跌,乱调仓。这种这山望着那山高、骑牛找牛的操作方法,不赔钱才怪。市场上涨总是轮动的。就好像有人监视你账户一样,每每你一卖,它就涨。你一买,它就调。

3) 预测型:涨不言顶,跌不言底。预测,就是给自己下套。行情刚启动,你却认为涨到了止盈点。下车后,发现它还在涨,而且可能越长越凶。反之,下跌途中,你认为跌到了你的预测点位。 你买,它还跌,你再买,它再跌。怎么办?底下有底,地下还有十八层。所以,不要预测。从长周期看,预测的人,都会输。



牛市应该如何操作呢?我给大家几个操作建议,也是我二十多年在股票、期货、合约上赔出来的经验总结吧。

1) 如何选标的

一定记住,在资本二级市场,一定是强者恒强。一轮牛市下来,龙头币种,一定是累积涨幅最大,最强势,最抗跌的币种。它的每次上涨, 会带动整个币种一起涨。它稍微回调一点,别的币种就会深调。当然, 一轮牛市, 可能在不同阶段,出现不止一个龙头。但考虑到BTC无可替代的币王地位,BTC一定是贯穿整个行情的第一龙头币种。其它如EOS、ETH等也可作为第二梯队龙头备选。

2) 如何买入

在牛市确立后(比如现在),等回调至五日均线处就可买入。相对于股票而言,数字货币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可能回调时会临时击穿5日均线,但没关系,谁也不能保证买到最低。

另外, 买入的资金一定要分批进场,不能梭哈。梭哈是赌博的表现。建议三分之一仓,或者半仓入场。如果对本轮牛市特别有信心,最多可考虑增至六七层仓位。剩下的仓位以应变市场的变化。

3) 何时卖出

在牛市中(前提是牛市),买入后的操作,就是持股不动。一直到头部信号出现。当币价跌破十日支撑时,小头部成立,可果断离场。有些行情有反复,跌破十日均线后, 可能再次起动, 当币价再次上穿十日均线时,再考虑进场。

4) 非龙头币如何操作

如果你持有的是非龙头币种,就一定要时刻紧盯龙头的走势。

在牛市中,上涨一定是轮动的。只要牛市未结束,就一定会轮动到你持有的币种上。除非你拿的是一丁点价值都没有的空气币。

有一句话,叫“春江水暖鸭先知”。更有一句话,叫“弱股先知跌”。一旦牛市结束,进入调整回落阶段,跌的最快的、跌幅最深的,一定是这些非主流币的弱品种。所以, 要时刻做好落袋为安,撤退的准备。


总之,做交易时,一定记住要顺势。牛市买涨,熊市卖跌。千万不要在牛市早早下车,更不可在熊市中去接飞刀。

当然, 以上所言,仅仅是我个人多年的经验总结。曾经赢的很嗨,也摔的很痛。如果以上所言与各位大佬的投资理念相违背,请大佬忽略。我仅希望这些经验能帮助到一些刚入门的小白,把握行情,小有斩获!

更多好文在力场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