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二本分数超过一本?

张二木


看每年的大学专业录取,会发现不少二本大学分数超一本,不少非211院校的分数也远超211,为何呢?

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一本,二本,三本

一本和二本,三本

一本,二本,三本这个目前基本已经成为历史了,为何呢?当年我上大学时候,没有三本,只有一本和二本。

一本院校院校,当时只有全国重点大学和211院校才有资格进入这个一本院校招生。当然也有极少数实力不错的非211和非全国重点大学进入一本。

当时能考上一般,那基本上百分百上个211是没有压力的。比如河南,只要你上一本线,上个郑州大学毫无压力,当然这都是20年前的事了。

现在的一本院校基本上,原来的二本都划进来了, 而现在的二本,20年前基本都是大专或者中专。

后来又开始流行三本,三本基本上就是各种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

招生批次合并

2014年9月,国家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来要各个省份逐步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减少招生批次

截至2019年06月,已有北京、上海、内蒙、重庆、贵州、河南、安徽、山西、陕西、广西、湖北、江西、辽宁、广东、云南、西藏、新天津、河北、浙江、甘肃、江苏、山东、福建、四川、疆、宁夏、吉林,27个省(市、区)取消第三批次本科

另外上海、福建、山东、辽宁、江西、湖南、河北、海南、浙江、北京、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合并;这些省份已经没有二批本科了,都是一个本科批次。

一些分数非常高的二本院校

因为现在招生批次合并,所以二本大学已经失去了命名方法,我个人说一个判断:没有博士点的高校,可算二本高校。

南京审计大学,是审计署直属的唯一院校,审计专业是特色专业,分数可是相当的高,在这个带动下,所有专业分数都很高。而且南京审计大学因为特色明显,审计就业比不少211院校就业都好。南京审计大学没有博士点,所以个人认为这仍然是个二本院校,不过在不少省份是一本招生。

原来电力部直属的六所院校,以前不少省份都是二本招生,但是分数普遍超过一本线不少分,热门的电气工程,专业基本达到211水平。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非常有特色,所以这个大学的专业分数也非常高,2019年河南省分数高达580分。达到中等211水平了。

另外一些高校,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分数都非常高。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9年河南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567,上海应用技术大学554,上海海关学院571,上海经贸大学583。这些分数都可以上个普通211 了。

一般专业好,地理位置好的大学(尤其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分数都非常高,在二本招生,分数能超一本,在一本招生,分数能超211。

老铁们,你们怎么看呢


高校专业那些事


一本和二本都是政府办学,毕业证书是一样的,永远不会显示出你上的是一本还是二本。

所说的一本是指第一批次录取的大学,也就是公认的重点大学;二本是指第二批次录取的大学,多为普通(综合性的)大学;三本是一些大学自主自办的,学费比较高。例如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既有一本、也有二本,学生毕业证是一样的,根本无法区别。

证书没有区别,学习有区别。①学校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有区别。②教学的硬件配套和师资上有区别。③一本录取的学生分数比二本录取的分数较高,学习氛围比二本浓厚,与高中的重点班和普通班一样。④一本是保研名额,二本是考研。二本分数超过一本的分数原因有两个。

(1)、学院的原因。①如果一本的学院地址远离城市、僻壤,生源较少。为了招到学生,一般来说录取学生的分数要低。二本学院地址在热闹繁华的大都市,生源充足,录取学生的分数相对来说要高过一本的分数线。②即使是国家的重点(一本)大学,也有前景不理想的专业,学生学习了此类专业,就业选择性较窄。所以录取学生的分数相应较低。即使是二本院校,所开办的专业是国内专业的中流砥柱。学生毕业后,有更广阔的平台施展自己的才华。

例如南京信息大学中的气象专业,在国内首屈一指,是国内气象专业的奠基石,学生毕业以后,前途无量。所以即使是二本,录取学生的分数,也会相应的高。

(2)、学生本身的原因。①一本录取是按照学生人数的比是1:1.2,也就是说有20%的学生不能上一本,要滑档到二本学院求学。那么,上二本的分数一定会高于一本的分数线。②学生本人考取的分数在一本录取分数线附近,与其上一本中的孬专业,不如挑选二本中的好转业,保证自己在毕业以后,就业渠道宽广。

例如江苏医科大学中的麻醉专业,是国内麻醉专业的坚强后盾,毕业以后基本上是在北上广等大都市就业,前景喜人。所以,即使分数高于二本分数线很多,也主动放弃了一本,进入二本中的好专业求学。也就形成了,二本分数线高于一本。

总之,一本和二本的毕业证书是一样的,单位招聘时起到相同的作用,同等条件下,进入企事业以后,要靠个人的实力在企事业闯出一片蓝天。


周文生WS


我是“升学与考试”,很高兴能为您答疑解惑。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参与本科二批次录取,最终的投档分数线却高于一本的院校,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财经、经贸、技术、工程,等热门专业方向命名的大学。

2.北上广深等一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区域知名大学。

3.在部分省份参与本科一批次录取,而在另外一些省份参与本科二批次录取。


1.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本大学与二本大学。

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一本大学,二本大学,我们平时说的一本、二本指的是高考录取批次。

一所院校在一个省份,是参与本科一批次录取还是二批次录取?并不是由院校的实力所决定的,而是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区域位置,学校的知名度,生源质量等。

就拿西北师范大学来说,西北师范在师范类院校中,还是很有知名度的,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除了在甘肃省是参与本科一批次录取之外,在其他大部分省份都是参与本科二批次录取。

甚至有些院校还会出现,在某些年份是参与本科一批次录取,而在另外一些年份是参与本科二批次录取,这主要是因为有些省份每年的考生数量波动较大。

目前对于院校体系划分比较权威的就是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院校;211、985院校等。

虽然在志愿填报时,大部分省份都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专科批次的省控分数线,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都是会区分学历层次,也就是本科和专科,如果要区分院校层次,一般是会注明211、985院校毕业生优先。

2.为什么要划分省控一批次、二批次分数线。

在高考成绩统计完毕之后,省教育考试院或者省招办,会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高考成绩情况,来划定当年的各批次省控分数线,大部分省份都是按照招生计划的120%以内,来划定当年的批次分数线。

也就是说,如果当年某省的一批次招生计划数是6万人,理论上会有7.2万人成绩是超过一本分数线的。

省招办之所以要划省控批次分数线,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投档,提高高校招生的效率,特别是在依靠人工投档的时代,分批次投档可以减少招生过程中的工作失误。

另外一方面划分录取批次有利于保护高分考生。目前,在高中阶段,很少有学校会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大学,不知道不同的大学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

比如,浙江省合并高考录取批次的第一年,就有一个高考成绩还不错的考生,错把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当成,同济大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院,实际上这个学校是一所独立学院。

这种根据招生人数划定录取批次性的做法,带有严重的“计划”色彩。很多人觉得先划定录取批次,然后根据录取批次进行投档,不仅不利于普通高校的发展,而且限制了考生的选择范围,让一部分处在分数线附近的考生,为了选择更高层次的院校而放弃了专业。

随着合并录取批次的呼声越来越高,从2011年开始,很多地方陆续合并了本科二批次和三批次,而后山东、天津、辽宁、海南、上海广东等地,相继合并了本科一批次和二批次。

3.院校、专业还是城市?

虽然,现在有一部分省份已经合并了所有的本科录取批次,但还有一部分省份高考录取时,还是区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

更重要的是,高考的录取依旧是以院校为单位,院校和专业捆绑在一起,考生选择了某个院校就必须选择这个院校的专业。

有专家曾建议,高考录取应该采用“专业+院校”的方式,比如一个学生可以选择5---10个专业方向,每一个专业方向下面选择5---6所院校。比如经济学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计算机类(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科大、电子科技大学)。

但这个建议并没有被采纳,现在的高考录取,依旧是分为“院校录取”和“专业录取”两个过程,考生的档案被投递某院校之后,要么填报的专业录取,要么同意调剂,如果不同意调剂,很有可能会被退档,退档以后只能等征集志愿或者下一次录取。

在这样的录取模式下,很多成绩不太高的考生,都会纠结应该是优先选择院校,还是应该选择城市?

因此,在志愿填报时,有些学生可以会“牺牲”院校,而优先选择专业,这就造成一些有专业特点的院校,录取分数远高于其他同类院校。

比如,2018年河南省的理科一批次分数线是484分,而参与本科二批次录取院校中,广东财经大学的投档分数线是523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投档分数线(512分),广东金融学院投档线(512分),四川外国语大学投档线(511分)。

还有些学生会优先选择城市,不论是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北上广深的区域知名大学录取分数普遍比较高。

比如,2018年河南省文科的一批次分数是516分,而参与二批次录取的院校中,北京联合大学的投档分数线是529分。


总结一下,有些院校参与本科二批次录取,最终的投档分数线高于一本,主要是因为高考的录取带有明显的“计划色彩,部分学生为了选择一个好的专业,或者是为了选择一个好的城市,而选择“牺牲”录取批次。

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如果你有其他志愿填报的问题,也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升学与考试


这个问题提的好,有的二本大学的录取分数的确超过一本重点批次的大学,是因为这些二本院校虽然是二本的层次,但是它的专业特色非常鲜明,专业实力绝对强大,在就业和发展方向有的甚至超过了不少的211工程大学,也超越了不少一批本科大学,这些院校都是应用型特色非常鲜明的院校,考生如果选择这类院校的特色专业,在就业和发展方面绝对具有比较强大的竞争力,因此,才导致它的录取分数一路上扬普遍偏高。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实行高考招生的综合改革,有的地区合并了本科批次,只设本科和高职大专的录取批次;有的地区合并了本科二三批次的招生,只设本科二批本科一批的招生批次;所以,从根本上很难界定同一所大学究竟是一批本科大学,还是二批本科大学。所以,我们只能从一般情况来推荐和介绍这些录取分数高于一批本科大学的院校;这些院校是;

北京物资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锦州医科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上海海关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大学

烟台大学

集美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长春大学

齐鲁工业大学

临沂大学

聊城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金牌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这里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的!分析如下:

第一:录取比例。经常关注高考的人都知道,高考的录取人数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的。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年在某个省总共招收一本人数10000人,但是为了补足志愿滑档,退档,放弃填报志愿的那部分学生,那我今年就把本省的第11000名的那个同学的分数定为今年的一本线。同样,二本分数线也是按照此规律划分的。这也就说明,某些高一本线5分-10分的同学本身实际上是考不上一本的,所以就滑落到本科二批了!



第二,地域因素。我们都知道位于发达地区的大学录取分数线是普遍高于贫困地区的。无论是985,211,还是普通一本,二本都是如此。比如说,哈工大的分校(深圳校区)就超过了哈工大(哈尔滨)校本部的录取分数线!这便是地域因素的影响。此外,发达地区资源丰富,比如说高校聚集,人才密集,在这里机会更多,就业前景更好,这是不发达地区所比不了的。



第三,专业因素。人们常说一本看学校,二本看专业。但是二本中一些好的专业收分是非常高的,需要你达到一本线以上,甚至几十分才能考上的。好的专业,对学生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人们常说企业只看985,211,其实这种情况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大学,无论好坏,一定有混的好的,也一定有混的差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很多时候和自己也有关系,大学给了你一个平台,重要的是你如何利用这个平台,更好的发展自己。自家学艺不精,莫怪外界因素!

无论如何,高考加油,考出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磨扎特


因为什么学校在一批招生二批招生是官方定的,而填报志愿却是民间的、非官方的,是由考生和家长们决定的。

来看看来之官方对一本(第一批本科)、二本(第二批本科)的界定:

虽然这只是某一省的规定,但实际上分批录取的,差不多都是如此进行分类的。

实际上,有的院校都说不清算一本还是二本,因为有些专业会在本科一批进行招生,而有些专业呢,又跑到了本科二批中招生。

所以,就算是从官方的角度看,一本和二本的区分,是不是那么非常明确的。

而且,像上面的本一批B类和本二批A类之间,有多大的区别,本来就不是那么明显。

但无论如何,官方都是根据这个条件来公布本一批和本二批分数线的。

考生填报志愿,除了分数,还是要考虑院校、专业、地域等因素的

考生不可以做的,是分数只够二本的,不能去填报一本院校的志愿;但并不能限制一本线以上的考生去填报二本院校的志愿。

而考生为了去到心仪的专业或者是地域,高分的考生就可能去报考划归到二本院校的那些学校。

所以考生们就经常能看到,北上广地区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院校,经常能以高过一本线的分数录取到考生;还有的专业比较好,同样可以二本院校的身份,却录取了够一本分的考生。

如图,南通大学在河北属于本二招生,但最低分却都在一本线之上。

2018年河北本一分数线,理科511分,文科559分。

而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录取的分数就可能会更高;

而浙江工商大学的理科录取分最高为594分,这和学校在杭州肯定是分不开的。

书生综述:虽然官方规定了各种院校分批录取并公布了不同的投档线,但考生和家长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地域要求等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如此,就会造成二本院校,却录取到了高分考生的现实。


一介书生945


地域和专业的原因。


现在很多省份都取消了一本和二本之间的界限,考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也就是倒逼高校加快自己的学科建设,使高校更有危机感。

那为什么有些二本高校的分数会超过一本高校呢?

地域

首先地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先看有哪些二本学校在湖南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一本分数线的?

2018年湖南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为文科56分,理科513分。其中高于一本分数线的二本院校(文科:类院天津外国语大学588分,北京联合大学584分,上海政法学院593分,上海海关学院597分,江苏师范大学580分,浙江工商大学597分,中国计量大学590分,集美大学594分,广东金融学院583分等。理科:江苏警官学院516分,浙江工商大学552分,中国计量大学536分,浙江财经大学542分,安徽医科大学550分,广东财经大学567分,重庆医科大学535分等。)

可以看出沿海城市的二本院校投档线一般都会高于一本线。这点很好理解,因为沿海城市好就业,你在哪里读大学,就会有一定的概率会在这个省份就业,大家都想去就业机会多的省份。

专业

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专业性较强的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也会很高,比如财经类,医学类。因为这些专业很好就业,毕竟这类高校的专业性很强,学校虽然是二本,但是其专业的实力并不会输于某些综合性一本大学相应的专业。

总结

北京,上海这两个地方的二本学校,大部分在外省的招生分数都会很高。广东,浙江这两个省份的二本学校,只要是以某某大学为名称的学校,一般在外省招生的分数都会很高。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喜欢往有钱的地方跑。

我是小唐,一个热爱生活的在读研究生,在头条分享我的学习经历,也想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人。欢迎关注,点赞。你的点赞,将是给小唐最大的鼓励。👍👍❤❤❤

小唐学姐


为什么有些二本分数超过一本?

我们先来明确何为一本二本,一本也是重点本科,是指第一批次录取的重点本科院校,一般一本基本上都是985或者211类型的重点大学,二本也是普通本科,是指第二批次录取的本科院校,一般是省属本科类院校,当然还有提前批次类院校,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因为跟问题没关联。那么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按理来说,一本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二本的,可是我们经常在往年的大学招生中看到一些二本类院校招生的分数线却是达到甚至超过一本,那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专业!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于地域的划分,很多人也知道这个原因,就不详细的描述了。是的,就是专业,全国的大学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等等不同性质的大学,而部分师范类的学校是二本,可是她们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等专业在全国排名都是靠前的,所以,她们在招收这些专业的学生时就会按照一本的录取分数线录取。很多人会认为二本院校的专业再强能强过一本吗?其实错了,一本只是综合的专业以及教学水平会好一点,但是只论某一项专业来说的话,一本不一定会强过二本类的院校,有些二本类院校的专业是一本类院校比不上的。


举例:浙江外国语学院,二本外语类院校,它的某些专业强度绝对要强过一本类的某些学校的,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而说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也是入选了国家的“双一流”大学,这个大学除了气象学等专业以外,其他的专业真的不强。当然有些专业不强是指跟一些专业类型强的院校比。(有些人可能会说再不强也强过某些学校的专业,只是举例)

所以,有些二本的分数要强过一本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谨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懵懂的考拉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小西在高校工作,之前曾多次参与大学湘西招生宣传组。今天是2019年6月6日,7日的明天将有千万考生走进考场。高考查阅成绩后,考生们都会面临不少的烦扰,如"东部211元和西部985高校如何选?"、"一本线上10分选一本普通院校或二本实力院校?"或"学校、专业和区域如何选?"。

十几年前高考后的小西也曾遇过类似的疑惑,总恨自己分不够高。博士毕业后,小西在高校工作,之前曾多次参与大学湘西招生宣传组,对于这个问题有点自己的见解。

"一本线"的存在与消失

要聊到"二本、一本院校的分数线"高低的话题,必须提及"一本线"。

在纸质投档时,批次线的存在有效降低录取工作中的"无效投档",简化流程。但是,不少考生一志愿未中时,二志愿可能不是太好,也导致不少大学时常发生"大小年"现象。当年,小西有个表哥差浙江大学5分,最终被二志愿的上海电力学院录取。

在"电子投档"技术引入后,不少省市已合并二、三批次,或者山东、广东等区域直接合并一、二、三批次为本科批。结合平行志愿填报,考生们选择余地更大,有机会"不浪费一分",倒逼学校重视教学和发展,提升名气和吸引力。

为何二本院校的录取分数线高过部分一本院校?

近20年高校扩招后,预估2019年的本科、专科录取率将逼近90%。录取分数线不一定能反应出某个院校的综合实力,只能侧面说明某个院校是否"受考生欢迎程度"。小西认为二本分数线高于普通一本的原因是:学校位置、专业等因素中某个或2个对于考生有"致命"的吸引力。

首先,一本线在划定时,会按一本院校在某个省市的招生计划的120%划定。这意味着将有20%的过线考生最终未能被一本院校录取,掉入二本批次、未录取等。甚至,会有高于一本线几十分的考生志愿填报失误进入二本批次,这部分20%的生源是推动二本院校分数线高于普通一本高校的主因。

其次,不少学校位置好、专业强,如上海、北京地区的财经类、医学类的二本院校分数线就没有低过一本线。在高于一本分数线分值不大的情况下,轻学校而重学校的考生数量不少,不算是吃亏。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读研、读博,本科毕业求职中专业差异非常严重,好的专业毕业生往往是用人单位抢着要。

同时,院校选择时不少原因很特别,如跟女朋友读同一大学,一本分数去二本的不少。或者说,舍不得离家,就选家门口的二本院校挺好的。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分享呢?

结语

其实,在小西看来,"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存在的前提是"一本线",其已不适应高等院校的发展,已开始退居幕后。在志愿填报时,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优先侧重位置或专业,毕竟就算入学时是二本大学,读着读着就是一本大学的学生啦!

别不信?比如2019年6月5日,湖南省教育厅发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和衡阳师范学院进入一本批次招生,学校的在读学生满满的幸福感,"躺"进一本!加油!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帅小西De


2019年高考已经结束,高考成绩公布在即,接下来考生们将会面临着志愿填报,如何有效填报志愿也会成为考生们能否获得进入高水平学校机会的重要因素。在每年的填报志愿中,我们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部分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学校的分数要高于部分一本批次招生的分数。

从目前的教育实践来看,大学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二本和一本之分,除了国家985工程大学和绝大多数国家211工程大学属于绝对一本之外,很多学校仅仅属于部分省份的一本而已,并不是在所有省份都能以一本院校的身份招生,很多院校在本省属于一本大学,但是到了其他省份就只能以二本的分数线进行招生,比如:济南大学在河南、安徽、广东等省份属于一本院校,但是在北京、上海等地就属于二本院校,只能以二本分数线进行招生。

部分二本院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往往会超过一本院校的分数,这在当前的高考志愿填报与大学招生录取中经常出现,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地区因素成为二本院校的分数超过一本大学的重要原因。虽然部分二本院校的整体实力不如一本大学,但是他们在招生录取分数线上占据比较大的优势。往往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地区优势,如果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与贵州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相比,相信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肯定更有吸引力,尤其是像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当地的学校往往在本地招生录取时属于二本院校,但是到了其他省份招生时就会出现以一本的身份进行招录,这就是城市魅力的影响。

学科实力成为二本院校的分数超过一本大学的关键资本。很多时候二本院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会超过一本大学,主要是在几个比较关键的专业方面,二本大学也有实力比较强劲的学科,他们的王牌学科经常会出现超越一本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的情况,当然这仅仅是在部分优势学科上的表现,并非二本院校所有的学科实力都能超越一本大学。

综合来讲,一本和二本之间存在着判定上的区域差异,并不会因为全方位多层次的产生绝对性优势,只能在一定程度下或者区域内形成相对优势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