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魚!新一輪強降雨即將來襲!附初春魚塘管理要點

據中央中央氣象臺報道,今天,南方新一輪降雨過程拉開帷幕,明天起南方雨勢逐漸增強,預計2月11日至13日,貴州南部及江南、華南等地自北向南將有較強降雨,其中,貴州南部、湖南南部、江西、浙江中南部、福建、廣東、廣西等地有中到大雨,福建東部沿海、廣東中北部、廣西東部等局地有暴雨。廣東、廣西等地將有短時強降雨,局地雷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最強降雨和對流時段均出現在12日夜間至13日夜間。

另外,預計14日至16日將有強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中東部大部地區將出現大風、劇烈降溫和較大範圍明顯雨雪天氣。

春季,向來都是萬物復甦的時節,但這往往也是病害多發的高峰期之一。隨著氣溫升高,池塘裡魚類活動能力增強,新陳代謝加快,池塘各項水質指標也隨著天氣和水溫的變化而變化。而且,今年華中、華東地區很多池塘的成魚沒有銷售,部分池塘中補充了魚種,池塘的水體氮磷負荷增大,各項水質指標不穩定,水質惡化、魚類病害的隱患加大,所以初春時節魚塘管理一定要不可懈怠。

初春時節魚塘管理要點

1、防寒防雨

開春氣溫尚低,降雨增多,首要任務是防寒防雨:加高水位,保持在2米以上,加固塘基,提高池塘保水能力;經常檢修防寒棚,氣溫回升後或中午前後可揭開棚蓋,以利通風透氣增加溶氧;於上風處搭防風障,防止冷風直接吹襲池塘;圍養水葫蘆,阻止塘水上下對流,推遲塘底降溫的時間。

2、低溫時不宜捕魚

網捕時魚群被迫劇烈活動,增加其體力消耗,加快其體質下降;有些品種魚會於水底集群以相互取暖,捕魚時會使魚群受驚散開,造成凍傷。

3、挖溝排水

寒潮天氣雨水比塘水溫度低且偏酸性,故要在魚塘的四周挖一條深0.5米、寬0.7米的排水溝,方便及時排除雨水,防止塘內溫度和酸鹼度進一步降低。

4、開春患病率升高,越冬池需殺菌消毒

入冬時水溫下降,致病菌的致病性降低,魚病減少,養殖戶減少或不再採取防病措施,致使致病菌存活於魚體內或水體中。越冬期間致病菌長時間慢速繁殖,並在入春後水溫回升期繁殖速度加快,數量陡增,致病力增強,危害增加,再加上越冬後魚體體質下降,魚病發生增多。

開春碰上氣候不穩定的時候,降雨量增多,淡水養殖魚類的水黴病、愛德華氏病和纖毛蟲病等的發病率與死亡率將會升高,要對越冬池實行殺菌消毒。

5、改良水質

春季低溫陰雨和忽冷忽熱的天氣導致池塘內的藻類大量死亡,水體溶氧減少,水中有益菌群活性降低,水色變黑。水質的惡化造成塘魚浮頭,甚至死亡。遇到上述情況應及時換新水(換水15-35釐米為佳),並將生石灰(每畝7-10千克)稀釋後的澄清液全塘潑灑,以殺菌消毒、凝集懸浮物和適當平衡酸鹼性,改善水質。水溫較低時施用水質改良劑要適當加大用量並給水體增氧。

另一方面,浮游植物的生長跟不上浮游動物的繁殖速度,被大量吃掉,致使原來青褐色的塘水變清變透。其對策是:及時注入新水或使用增氧劑,以增加水中溶氧;每畝水深1米用晶體敵百蟲0.1-0.15千克兌水潑灑;追施發酵過的有機肥或其他促進浮游植物生長繁殖的製劑。

除以上措施外,還要注意隨氣溫變化適時、適量投餌,並添加免疫增強劑和定期投餵藥餌,增強體質,提高抗病禦寒能力。此外,要及時撈出凍傷、凍死的魚防止水質被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