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冬季與初春路亞翹嘴的標點與判斷

淺談冬季與初春路亞翹嘴的標點與判斷

我是來自南京溧水的路亞愛好者(王順生),只是想把自己在做釣翹嘴的經驗和感受和大夥兒一起交流分享,拋磚引玉。關於深冬與初春很多路亞人都因為天氣的寒冷很少出釣,對於這個季節是否適合做釣有著很多的說法,大多釣友都有很多困惑,這些困惑和當初的我一樣。

在六七年前我這對於路亞還挺陌生,溧水這一帶也沒多少人玩這個,特別對於路亞翹嘴大家還都侷限或習慣夏天有炸水了才開始揮竿尋魚

一次偶然機會我跟漁具店老闆聊天請教,談到冬天可否能路亞翹嘴。他說理論上是可以的,翹嘴一年四季都會進食、但在溧水,冬季還沒有人玩過。我回去後看了很多視頻與資料、印象特別深的一篇鴨壩河冬季路亞翹嘴那段視頻。有五六個人在大冬天穿著羽絨服你一竿他一竿的,幾乎竿竿中魚,看得我熱血沸騰既然別的地方可以-------那麼在我們溧水應當也行。

接下來的很多天我都會去水庫找標點找結構、慢慢的中魚也越來越多。通過實踐和摸索總結出了幾點心得:

下風比上風好、網邊比光水好、有結構比灘好、路底比水上好、不怕損失比怕損失好(指擬餌在水下有障礙和結構的地方)。

到了早春,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個水庫,一個是我們這兒的中山水庫,另一個是安徽的馬場水庫和三彎水庫。 魚諺裡總說春釣灘,而且隨著氣溫逐漸回升,中上層的水溫在日照下可能會比底層溫度有所上升。基於這些考慮、我當時把標點選在了長灘和帶灘的洄灣處。水層定在中上層。然而每每都以空軍收場,偶爾會有那麼一口半口,但也是少得可憐!有那麼一個星期總是找不到方法,非常苦惱!讓我豁然開朗的那次是在三彎水庫。那天記得是東北風三四級,陰天。我在一個半島邊,左邊是長灘,右邊是鍋底結構。朋友問我

路底如何操作,我把餌拋入鍋底,正準備教他。剛做了一個動作,便給了很重的一口,拉上來一看是翹嘴!我以為是巧合,然而接連都有口,原來那天魚在那個位置聚集,通過那次後,我注重把標點鎖在冬季模式上,包括泳層也是以冬季模式為主,每每都有不錯的收穫。

淺談冬季與初春路亞翹嘴的標點與判斷

淺談冬季與初春路亞翹嘴的標點與判斷

淺談冬季與初春路亞翹嘴的標點與判斷

淺談冬季與初春路亞翹嘴的標點與判斷

早春溫度還是較低,仔細觀察水裡的餌魚,大多不在灘裡和水草裡,它們還是願意躲在結構中,躲避天敵並且待在溫度比較舒適的位置。

至於中上層也能有口的情況,記得有次冬季路亞,天氣,氣溫,風都比較合適,標點也是同樣的標點、兩個多小時下來一口都沒有。正準備放棄回家了,偶然看到水面有很小很小的小魚在時不時的跳出水面,要不注意都看不到,白白的非常小的那種。我想餌魚跳了是不是魚層上來了?試著拋了幾竿夏季模式,第四竿就中魚了!不管是冬季也好、早春也好、魚還是喜歡呆在結構裡,可能是保暖,最主要的應該是那裡有餌魚有吃的。至於有時候在中上層能中魚,應該是(孤狼)或者餌魚群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在路亞學習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驚喜也會有很多的困難,無論驚喜或者困難在一次次的經歷和出行都會帶給我們收穫,而收穫的未必僅僅是魚,很多的時候路亞能帶給我更多思考和體驗,控餌的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正如排骨老虎說的在正確的位置(有魚活動的位置去控餌),會讓你事半功倍。

希望越來越多的朋友們一起來分享釣技,分享快樂在我看來快樂大部分來自分享,謝謝來自溧水的釣友---王順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