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疫情防控经费实际支出13亿元

2月10日上午,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在合肥市尚都酒店(屯溪路317号)8楼尚泽厅举办,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王召远到会介绍相关情况。安徽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武潇主持发布会。

“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省财政厅深入学习贯彻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王召远介绍了统筹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医疗救助政策、开辟应急绿色通道、落实有关税费优惠、支持做好金融服务、加强统筹联动推进等六方面工作情况。

据介绍,通过统筹预算资金、调整优化结构、动支预备费、争取中央支持等渠道,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截至2月9日,安徽省各级财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资金57.8亿元,实际支出13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33.8亿元,省级财政安排10.9亿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专项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疫情防控等方面。

在医疗救助方面,安徽省明确了确诊患者及疑似患者治疗费用的相关政策,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确保假期工作平稳有序

明确对参加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可享受工伤待遇保障政策;明确对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给予临时性补助等。

为开辟资金支付和政府采购绿色通道,安徽采取预拨、垫付等措施,优先保障疫情防控资金拨付。省财政对疫情防控任务重、库款保障水平偏低的县区积极给予库款专项调度支持。针对疫情防控物资的政府采购,简化程序,实施应急便利化采购。

按照财政部等相关国家部委的文件要求,安徽大力落实有关捐赠税收政策、个人所得税政策、增值税政策等,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比如,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2020年1月1日后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对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防控产品,免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费;对捐赠用于疫情防控的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对卫生健康部门组织进口的防控物资,免征进口关税,等等。这些都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相关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加大防疫物资和医药产品供给保障力度。”王召远介绍说。

当前,各类企业都面临疫情带来的压力,基于此,安徽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费率。此外,安徽还明确对感染新冠肺炎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展期一年,继续享受财政贴息政策;财政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给予融资及贴息支持,重点保障企业可享受人民银行低利率专项再贷款信贷支持,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进行贴息。“昨天,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我省也进行了周密布置。”王召远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召远表示,当前,安徽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大、统筹资金方式活、下达资金效率高,譬如安徽省财政厅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保持战时状态,财政资金的安排、下达、支付各个环节落实专人值班值守,做到了“指标随时下、资金不过夜”,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国际商报记者/许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