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故居值得旅遊嗎?

早春記憶


蒲松齡故居非常值得去旅遊

蒲松齡故居位於淄博市淄川區的蒲家莊,是一座幽靜古樸的院落,在門楣上懸掛著有郭沫若所書寫的“蒲松齡故居”幾個字,院內錯落有致、山石水池都相輝映。

蒲家莊是典型的宗族型古村落,被選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蒲家莊之所以這麼有名,是因為蒲家莊出了個才子,這個才子寫了本書,讓這個地方變得有了分量。這個才子叫蒲松齡,這本書叫《聊齋志異》。

對!沒錯這裡就是你們想象中的聊齋!這裡就是蒲松齡的生前住所,他在這裡創作了無數佳作。來到這裡,你可以全身心的感受,當年聶小倩與寧採臣的那段“人鬼情未了”!

在蒲松齡的書房掛有“聊齋”兩字,這裡懸掛著他74歲時的畫像,還有他親筆題的字,沿著蒲松齡故居向東走100米就是聊齋園了,它佔地360餘畝,園內主要有蒲松齡藝術館、狐仙園、滿井寺等重要的景點,建築非常的新穎,宏偉壯觀,非常值得遊覽。


魔女看世界啦


非常值得旅遊!

旅行——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其中歷史是最重要的一頁。每道風景何嘗不是一個故事,不是一段過往歷史的展現。

旅行來到山東淄博,一定要去看看全國重點保護單位的——蒲松齡故居(國家3A級景區),適合四季遊玩。

蒲松齡——是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因《聊齋志異》名聲大震,享譽世界,有口皆碑。

蒲松齡故居,位於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佔地5000多平米,設有五個展廳。

故居是一座恬靜的院落,1962年郭沫若題寫的“蒲松齡故居”的金字門匾,高懸於故居大門

穿門北折是一正兩廂的庭院,正房兩側的檜柏、石榴以及廂房前面的迎春花、百日紅等

故居正房為磚石、土坯結構的普通民房,木欞門窗。

房內路大荒手疏的“聊齋”匾額,迎門高懸,匾下懸掛著蒲松齡的畫像。

他的誕生地蒲家莊(也稱滿井莊)。至今還保留著明清建築風格。建有滿井寺,飛簷螭首,畫棟雕樑,軒敞疏明,典雅大方。

院內月門花牆,錯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

柳泉——又名滿井,因井周有翠柳百株,後人又稱為“柳泉”。蒲松齡酷愛此地,經常在這裡招待過往行人,蒐集創作素材。

邂逅不同的風景,在這裡慢下腳步,細細體味歷史,享受不一樣的旅行。


紫色花的旋律


作為被稱為“魯中”的淄博,有著眾多的文化和歷史。下面便是幾處山東淄博的著名景點。

一、周村古商城(周村大街)

周村古商城也叫大街,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素有“旱碼頭”、“金周村”、“絲綢之鄉”、“天下第一村”的美譽。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周村大街

周村古商城歷經數百年風雨至今仍保留完好,景區內古蹟眾多,街區縱橫,店鋪林立,建築風格迥異,中西文化合璧,為山東僅有、江北罕見,被譽為“中國活著的古商業建築博物館群”,具有很高的旅遊觀光價值。如果去周村大街,那你一定要嘗一下這裡的特色小吃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

二、潭溪山風景區

潭溪山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淄博市。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及山東省重點風景名勝區。潭溪山不僅山色秀美,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據史載,明昭陽太子曾在此避難讀書,昭陽洞由此得名。

玻璃橋

美女峰,觀音寺,龍風臺以及山間步道都是一道道的風景。較為著名的還有自醉亭,登亭可俯視九龍潭,遙觀美女峰,眺望祥雲橋,因“景不醉人人自醉”而命名。潭溪山的玻璃橋為世界首例無背索斜拉弧形玻璃橋,橋面跨度117米,懸空高度110米。該項目填補了山東全省山水景區高空項目的空白。

還有,如果正好趕上冬天潭溪山的冰瀑節,那一定是別樣的感受。

冰瀑節

三、齊國曆史博物館

齊國曆史博物館位於臨淄區齊都鎮政府駐地。從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齊建國,經春秋桓公稱霸,戰國威宣稱雄,開創稷下學宮,倡百家爭鳴,至西晉廢齊,臨淄作為諸侯王國的都城累計1300餘年。

齊國曆史博物館

齊國曆史博物館以齊國故城大城與小城相互銜接的特殊形制作外形,青磚砌壘,形似古城堡,別具一格,系中國十大異型博物館建築之一。充分反映了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技、軍事和禮俗,顯示了齊文化在華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古街道

四、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故居“聊齋”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是一座典型的北方農家建築。有蒲松齡生前的文物和各種版本《聊齋志異》以及蒲學研究的論文、專著等,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蒲松齡故居院落坐北朝南,北院的三間正房就是著名的“聊齋”。走進正房,可以看到蒲松齡的畫像。畫像旁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的對聯。

蒲松齡故居

為了更好地讓遊客瞭解《聊齋志異》的故事內容,蒲松齡故居的工作人員在彩塑展室裡精選了十則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以泥塑的形式將其主要情節立體地、形象地展現給遊客。泥塑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能更生動的將遊客帶入一個神奇且妙不可言的狐鬼仙妖世界……

蒲松齡故居

五、開元溶洞

開元溶洞是因洞內有唐、開元年間的摩崖石刻而得名,洞內大而高,長1100餘米,分六個大廳,洞內各種石鐘乳等自然景物玲瓏剔透,形象逼真,令人目不暇接。洞內新石器時期、唐、宋等各時期的摩崖石刻更令人稱絕。

開元溶洞

開元溶洞被譽為“山東第一洞”。天下溶洞,不盡相同,但開元洞的奇妙壯觀,足以和廣西桂林的蘆笛巖媲美。開元溶洞是一條廊道廳堂式洞穴,全長1280米,最高和最寬的地方達30米。各廳中均各具特色的採用中國先進的電光源技術進行燈光佈局,給人們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






旅行的大山


喜歡的人就值得去,不喜歡就不值得去。你問一個不會唱歌的人喜歡周杰倫嗎?我想他不認識。

蒲松齡故居還是值得去的,但你要喜歡歷史,要了解他這個人物,要知道他的故事。不然去了就是走馬觀花。

蒲松齡故居簡介:

蒲松齡故居“聊齋”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是一座典型的北方農家建築。蒲松齡故居在抗日戰爭中遭日軍焚燬,1954年依原貌修復。

1958年政府設立了管理機構“蒲松齡故居管理委員會”,對其進行妥善保護。“文化大革命”時期,故居一度被佔,但文物遺失不嚴重。1973年故居被重新收回,1977年公佈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擴建為蒲松齡紀念館。該館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設有五個展廳,館藏文物13000多件,有蒲松齡生前的文物和各種版本《聊齋志異》以及蒲學研究的論文、專著等。2006年5月25日,蒲松齡故居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故居東西兩廂

茅簷低小,狹窄簡陋,又作重修。院內之東北隅,尚有一隙之地,蒲松齡撰文和與其有關係}的3塊碑記置於此。蒲家莊外,還有著名的柳泉和墓園。柳泉在蒲家莊東門外的“滿井溝”底。泉口青石砌就,約0.6米見方,旁立沈雁冰書的“柳泉碑”。柳泉本是一眼地下泉井,傳說他曾在此設茶待客,蒐集創作素材。

墓園

墓園在蒲家莊東長40米、寬38米,內有古柏37株。蒲松齡及其父親、長孫的墓均葬於此。1980年,蒲氏始族蒲璋之墓碑也移存墓園中。

此外,故居中還收藏有當代名人題詠蒲松齡及其故居的墨寶,共計200餘件,其中郭沫若的“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對蒲松齡及其作品作了比較正確的評價。


大小胖墩兒


蒲松齡故居位於淄博市淄川區的蒲家莊,是一座幽靜古樸的院落,在門楣上懸掛著有郭沫若所書寫的“蒲松齡故居”幾個字,院內錯落有致、山石水池都相輝映。在蒲松齡的書房掛有“聊齋”兩字,這裡懸掛著他74歲時的畫像,還有他親筆題的字。

離蒲老先生故居僅百步遠的地方,當地政府在1989年耗資3000餘萬元,按照《聊齋志異》的故事建造了一個“聊齋園”,也是一個4A級旅遊景區了。園內除了有蒲松齡藝術館、狐仙園、石隱園、滿井寺、觀狐園、柳泉和蒲老先生墓地外,還採用燈光 、音響 、電影特技 等現代科技表現手法,又打造了一座“聊齋宮”,裡面再現了蒲老先生筆下《羅剎海市》、《席方平》、《畫皮》、《嬌娜》、《屍變》等聊齋故事的藝術雕塑作品和神鬼狐妖的藝術形象。

蒲松齡故居值得去旅遊的幾大理由,

這裡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故里,山東省五大旅遊景區之一。

聊齋城旅遊景區內的蒲松齡紀念館,較為完整地保留了蒲松齡當年居住的原貌。

聊齋城現立有沈雁冰題寫的“柳泉”石碑。青石砌就的泉口,泉水四溢,令遊人流連忘返。

聊齋城園內怪石林立,綠樹成蔭。此園移到蒲翁故里,再現了蒲公舌耕筆耘的生活經歷。

淄博聊齋城的組成分藝術陳列館、狐仙園、石隱園、聊齋宮、滿井寺、觀狐園六部分。

所以說蒲松齡故居是一個非常值得去旅遊的地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壹點視界


我覺得值得去旅遊。主要從蒲松齡人物本身和故居遺址的價值兩個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出生於公元 1640 年,卒於 1715 年,終年 76 歲。蒲松齡一生屢試不第,貧困潦倒,後人用 8 個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讀書、教書、著書、科考。他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由於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蒐集精怪鬼魅的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

這位封建時代的求學志士,代表了封建時代文人墨客的諸多訴求。其身上流露出的文人氣質,文學作品價值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所以這樣的文學前輩值得我們去瞻仰與弔唁。

蒲松齡故居位於山東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故居遭受了日軍焚燬,“文革”時期故居被佔等災難,後於1977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的建築、雕塑、人物傳說、作品陳列等流露著重要的價值。

既然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和旅遊景點,就有其存在的價值,必然會有遊人去旅行。故居作為展現蒲松齡的人物風貌、生活遺蹟、文學成就的重要載體,以及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總之,蒲松齡故居無論從蒲松齡這個文人角度來看,還是故居文化遺蹟價值的角度來看,均有其觀賞價值和旅遊價值,文化傳承的意義。所以對於我們現在人來說,很有必要去蒲松齡故居旅遊,接受文化洗禮,傳承傳統文化。


樂遊人


當然值得去了,雖然地方不大,一般上午8點後就可進入參觀瀏覽

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城東約8華里的地方,有一個至今還保留著明清建築風格的古老村落,就是這個偏僻不易被人發現的村落,卻因一部《聊齋志異》飲譽海內外而名聲大震,傳遞到五洲四海大江南北,這就是清代著名文學家、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的誕生地-蒲家莊。蒲家莊,原名三槐莊。始建於宋代,以村內三棵古槐而得名。明初,村東溝壑內有一水井,古時常滿而溢為溪,故村名稱滿井莊。據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蒲松齡撰寫的《重修龍王廟碑》記載:"淄東七里許,有柳泉。邑乘載之,忘勝也。水清以渝洌,味甘以芳,釀酒旨。瀹增茗香。泉深丈許,水滿而異,穿甃石 出焉,故以又名滿井。"這是尚能找到最早"柳泉"和"滿井"稱謂的惟一文獻記載。

蒲松齡故居院落坐北朝南,前後四進,西有側院,院內月門花牆,錯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的三間正房就是著名的“聊齋”,這座農家小院是蒲松齡當年居住的地方。正房的東西方向各有兩間廂房,是典型的北方農家建築。蒲松齡故居在蒲松齡去世後一直由他的後人居住,後因故被毀,房主出走東北遼寧,這是五十年代重新修復的。走進正房內,您可以看到蒲松齡的畫像,這是蒲松齡74歲時,他的小兒子蒲筠請居住在濟南的著名畫師朱湘鱗畫的。畫像上還有蒲松齡的親筆題字。畫像兩旁懸掛的是現代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於1962年題寫的對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西面則是蒲松齡先生的會客室,這裡有他當年用過的坐榻,客室中間擺放的小矮桌,可以盤腿而坐,當年蒲先生就是在這裡會客、聊天的。南窗下還有先生用過的書桌、硯臺,它們看上去簡樸而平凡,卻彷彿能告訴我們先生滿腹才華和懷才不遇,以及他的落魄與執著。東側是蒲先生的臥室,1715年正月二十二,蒲翁就在這個炕上“倚窗危坐而卒”,炕頭上擺放著一盞錫檯燈,是蒲翁墓裡出土的。

1980年建蒲松齡紀念館,對故居、柳泉、墓園進行了修葺、擴建,徵用民宅,改建了著作版本、書畫題詠展室,資料室,接待室,辦公室,增設了南大門,使故居的管理日趨完善。故居已成為一處初具規模的蒲學研究陣地和馳名中外的旅遊點。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蒲松齡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最早是靠手抄本流傳的,蒲松齡生前沒錢出書。那時出書,成本很高,這對當時窮困潦倒的蒲松齡是難做到的。一部偉大的作品總是有其雄厚的生命力的,《聊齋志異》在他去世51年後得以印刷出版,並陸續被20多個國家翻譯出版,流傳很廣,影響深遠,所以他被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


嚮往自由的追夢人


值得一去(地方不大)

蒲松齡紀念館,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坐落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是為紀念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而設立的文化名人紀念館,,有六個小院、七個展室,佔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展覽面積2000多平方米,屬比較典型的明清風格的北方農家建築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清代傑出文學家,優秀短篇小說家

蒲松齡一生的文學生涯,搖擺於傳統的雅文學和民間的俗文學之間主要流轉在世的就是聊齋志異系列(愛寫女鬼呵呵)但是後人對他評價很高!

沫若於1961年為蒲松齡故居題寫對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老舍題詞: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原副委員長鬍厥文題詞:落落宏才未得申,揮筆弄墨染風塵。意彌性摯開金石,天順人和狐鬼馴。繡口錦心有若無,生花彩筆假猶真。千篇恩愛悲歡劇,易俗移風勸世人!

票價40元

開館時間早8點-下午5點








家裝工裝蟈蟈


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蒲松齡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後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學歷提升合夥人


當然。如果你喜歡聊齋,對他情有獨鍾,那就更要去了!松齡故居“聊齋”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是一座典型的北方農家建築。蒲松齡故居在抗日戰爭中遭日軍焚燬,1954年依原貌修復。另外淄博還有很多不錯的景點,比如魯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染坊等,祝您旅途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