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校長通知老師們開會,老師可以拒絕到會嗎?

綠蘿綠蘿


我覺得在這非常時期,校長們不敢通知老師們開全體大會,因為這是聚集性活動,是非常危險的。如果要開會,也會是小範圍的,一般主要是領導們,涉及不到普通老師吧。如果真的涉及到普通老師,老師拒絕開會也是可以的吧。

我們學校高三原定是正月初七開學,因為這次疫情只能推遲開學,可是當時留的作業不夠,領導就通知部分老師分頭到各村發放作業,當時,有位老師就明確表示當前形勢這麼嚴峻堅決不去,因為我們這裡已經有確診病例了,各村也都設崗不準隨意出入了。領導解釋說只是送到村口,不會進村,可是這位老師依然拒絕,領導沒轍,只好臨時換人。後來考慮到形勢的確嚴峻,老師下鄉可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這次行動也就取消了,改為網上佈置作業了。

在疫情面前,我們應該以大局為重,校長通知開會,那要看是開什麼會,如果對防止疫情不利的事情,老師們可以拒絕;如果是別的事情,比如安排家屬院或校園值班等任務,我覺得不應該拒絕,畢竟特殊事情總要有人擔負責任,大家同舟共濟才能戰勝困難。


道道快談


如果人人都像你,因為服役期間,都不願意開工或者是不願意開會,不願意以到單位,那麼我們的防疫工作如何開展?

我接到單位的通知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讓我們在初一早上必須要到單位報到,而我當時是在離單位1000km以外的家裡面,接到通知以後我只能是儘快趕過去,

因為我要坐火車,高鐵,地鐵,汽車,公交還有私家車,這一路過去到達單位至少需要20個小時。所以我在大年三十晚上就改簽了火車票,改簽到大年初一早上的。

等我到了單位以後是大年初二早上。而一到單位就開始各種各樣兒的防疫工作,比如說到村裡面去宣傳,到村裡面去統計到村口去封路。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都是為了當地疫情。

所以對於校長來說,他們也有一定的任務,校長讓你去開會你能不去嗎?你能因為有疫情就不去嘛,如果人人都像你這種想法,那麼我國的疫情肯定得不到遏制。

因為對於我們現在防疫工作最重要也是最麻煩的,就是群眾不理解不支持,還經常三三兩兩聚會賭博。因此,我們一區要組織人員對這些場所或者人員進行權說,這都需要人員。

所以我建議即使有疫情做好防護工作就可以出門帶好口罩。還是可以工作的,不能是因為有一球我們都找藉口不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你看那些護士們,

尤其是那些自願申請到武漢一線的那些護士們,他們也知道有疫情,可是他們願意。而且主動的申請去一線,難道他們不知道危險嗎?但是如果每個護士都像你所說,那麼我國的防疫工作如何開展?


公考遴選寫作大講堂


疫情期間,特殊時期,若是校長通知老師們去開會。我想大部分老師的反應就是憤怒,不去。因為明明國家讓在家不出門,還讓上班開會,不是增加風險嗎?

但是,我想說,在疫情期間,雖然出門很危險,但是若是學校真的有事情,還是要出門的。你看,我們身邊的公務人員,醫護人員都是在每天上班。

但是,開會可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防護。對於病毒,我們要了解,那麼在非去不可時,首先要帶好口罩。瞭解每位同事的接觸情況,若是出現發熱,有接觸史那麼還是安心呆在家裡,哪都不去。為自己好,也為他人好。

帶好口罩,去單位時,儘量自己騎車。在開會時,不要摘下口罩,不要面對面交流,儘量每個人離遠一點。

開完會回家後,首先要做好消毒。酒精消毒,衣服,手機,鑰匙,最後洗手。

我想在這麼特殊的時期,學校領導也不會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大家去開會。畢竟不出門就是最大的貢獻,領導也不會冒風險讓大家去開會。

但若是真的有事非去不可,大家做好防護的同時。也要清楚瞭解每位同事的具體情況,為自己負責。


暖萌肉肉


目前全國形勢這麼嚴峻,哪個不開眼的學校真敢如此,我想校長估計也該辭職了。

前天看報道,杭州一家企業,開了個會,30裡面有11個人感染了。僅僅開會一會時間,就傳染上了11個,還不夠可怕嗎?

目前學校最主要的任務是保護好老師,保護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聚堆,不開會。

第一:老師只要有一人感染,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一人感染,全校老師必然都被隔離,背後牽涉多少個家人也會被隔離。不說這麼多人隔離會給國家增加多大的負擔。關鍵是,這麼多人隔離了,該開學沒老師怎麼辦?

全校老師都沒隔離了,學生怎麼辦?都不開學嗎?

第二:這個病潛伏期太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這個病目前潛伏期至少15天吧。如果老師剛好開學了才發現被感染了。那麼全班那麼多學生是否都要被隔離?還有天天接觸的那麼多老師?

真如此,後果誰能承擔?

當然,目前的學校,也會組織一些老師開會,不過都是行政幹部,沒幾個人,全體老師開會,至少我們這裡,是沒有的。

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了,微信通知,電話會議,視頻會議都是可以的。為什麼一定要全體聚會呢?

校長的一般覺悟還是有的,我相信,沒有哪個領導會冒著被處分的危險給老師們開會的?真敢開,現在哪裡不能舉報?

大家說呢?


人生如夢LLH


我覺得不應該。

如果是我,我不會拒絕!

你想想,校長都要去,你以什麼理由拒絕?做好防護就可以了,這時候校長肯定也是有緊急事情要安排和佈置,不然也不會冒著這麼大的風險在這個特殊的時候開會,相信他一定是全盤考慮過了。

開學在即,教育局會有各種文件和安排下來,有時候不集中說,光網上通知,效果和作用沒有當面強,尤其是教育局現在要求停課不停學,號召教師網絡授課,大多教師平時這方面的經驗很少,怎麼辦?要組織培訓,有問題怎樣才能做到及時指導和解決呢?這方面網絡效果可能沒有集中培訓強!

最後說一句,在關鍵時候,大家都要作好防護,保護好自己的同時,齊心協力,渡過這個難關!


一線老師的教書心得


今年的假期很特殊,正好爆發疫情。從1月25日開始封村,外地人一律不得進入村子。特殊情況需要量體溫,登記等等一系列手續才能進去,很麻煩。外地老師連村子都出不了,更不用說到學校了,值班就是笑話,安排的領導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我們這兒是農村學校)校長通知開會也只能電話會議了。


孤影83539184


這個還真是不可以拒絕的。

非常時期,校長一通知開會,你就立刻想到是否拒絕,說明你對當前役情認識充分,執行上級關於不集會的指示堅決,而切防範意強。這些都是好的表現,是值得肯定的。

但必須得想到另一面:校長對於役情和上級指示精神肯定比一般教職工吃得更透,之所以現在通知開會,肯定是不得已而為之,一定有什麼重要精神向你傳達。

你還應想到的是,當前情況下,醫護人員,警察,各級領導,環衛工人,甚至快遞小哥……他們都奮戰在抗擊武漢肺炎的第一線。在職教師是國家在編的工作人員。是否有緊急任務需要自己參與?是否佈置非常時期怎樣對學生進行心理撫慰?是否安排下一段網上補課的事?這些都不得而知。

因此接到通知,不必猶豫,做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馬上出發才是正理。

我是天涼好個秋A,關注我,分享教育教學工作經驗。誠邀朋友評論、批評指正。不勝感謝!


天涼好個秋A


我們四川這邊,還沒有聽說哪個校長通知老師開會呢,至少我市統一發出了通知:各學校不得補課,包括高三,開學延後,以通知為準!

現階段,如果校長通知老師開會,可以說不懂疫情防控的常識,可以委婉一點,請假吧!

看看我們學校,是四川省一級示範學校,有初中部和高中部,4000多師生的規模,這一段時間根本不組織開會。因為上級要求推遲開學,學校教導處安排工作要安排,就在學校微信群裡安排:初中部教導處找到初中電子課本,發到學校的微信群裡,再通知班主任發到班級的微信群。看看吧!分分秒秒就把工作任務就安排下去了!


就這樣,班主任、任課老師馬上用微信群安排,學校工作馬上就得到落實。我們早就習慣了在微信群裡領任務,學校雖然規模大,初中部+高中部,4000多人,即使是正常情況,學校也兩週才開一次會,每一次不超過一個小時,這就是因為學校管理井井有條,不需要領導過多強調強調再強調,老師們都知道什麼時候做、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


(上圖就是我校教導處昨天在微信群安排工作)


可能有些學校,習慣了開會,好像不開會老師就不重視,工作就沒有辦法推進一樣,這樣的學校我認為平常的管理就不怎麼樣。

現在各學校的校長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讓老師儘量待在家裡,不要走親戚,儘量不要坐公交車,等到疫情過了,再出門吧!


平淡是真oymlq


疫情期間,校長通知老師們開會,肯定是通知部分負責學校行政管理和後勤人員,不可能全校教師回校開會。因為全部回去開會,屬於聚眾性行為,不符合防疫有關規定。

事實上,題主的問題有答案了,如果你是學校中層及以上的管理,或者是後勤人員,接到學校通知後,就需要返回學校開會了。在會上校長會安排部署防控疫情的有關事宜。如果這時你拒絕到會,恐怕待疫情過後,你就會有麻煩事找來了。

有些教師在大事大非面前,往往缺乏敏感性,考慮問題總是隻考慮自己。在這場肺炎疫情的防控戰役中,只要是有單位的人,都應該服從單位的工作安排,但同時必須要做好自身防護工作,相信在這方面大家都會學習一些防護知識。

當然,回學校開現場會並不是唯一選擇,完全可以藉助網絡召開會議。如QQ群網絡教室和微信群多人視頻,釘釘等都可以把網絡會議正常召開。不管怎麼說,都要盡力避開人流聚集。我相信,作為一名校長肯定會首先考慮通知老師回校開會的是否妥當,是否會違反疫情防控期間的有關規定。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恐怕他會有麻煩。


寒石冷月


我確得不用拒絕,作為校長對疫情的情況比誰都清楚,更知道這個時候召集老師開會意味著什麼?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通知老師開會的。我想開會的目的有二個,一個是要開學了,有很多工作需要傳達,網絡電話通知費時費力又說不清楚問題。最有可能的是開會研究怎樣預防疫情,預防疫情是大家的事,校長一個人也做不了,如果到開學才開始做預防,會手腳忙亂,每個學校的學生都多,來不得半點疏忽。可以選擇空擴的教室開會,戴上口罩,避免近距離接觸,做好防範措施就行了。當然去不去自己可以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