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全球車市的影響

很顯然,當前的疫情已經嚴重影響到中國車市。作為疫情的核心區域,湖北省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而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又是全國四大汽車生產基地之一,在2019年汽車產量佔全國總量的8.8%。在疫情之下,湖北面臨著比其他地區復工延遲更久的現狀,影響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新冠疫情對全球車市的影響

而除了湖北之外,其他區域的復工情況都不甚理想。以豐田為例,工廠全面復工基本上都暫定於17號以後。在終端銷量上,疫情的影響也開始逐步顯現。2月10日晚,比亞迪公佈了1月份銷量成績,其在1月份銷量共計25173輛,較去年同期的43920輛同比下降42.68%。預計1月銷量下滑是個大趨勢,其它品牌也同樣存在。

而疫情除了對中國車市產生影響,對全球其它車市的影響同樣也是巨大的。

日系品牌

中國在售的日系單一品牌中,東風日產的產銷量都是最大的。這一方面反映出中國消費者喜歡日產車,另一反面也反映出日產深耕中國市場和對中國市場的依賴。而除了東風日產,在日本本土,其實日產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很高。

新冠疫情對全球車市的影響

據外媒報道,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日產日本工廠將暫停生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原來,受疫情影響,當前從中國採購零部件正在變得越來越困難,日產日本工廠最先受到影響。從2月14日開始,日產九州工廠內的兩條生產線將會關閉,同時日產還有可能會在2月17日暫停另一條產線。預計本次停產可能會對大約3000輛汽車的生產造成影響,這也顯示出了該公司在供應方面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韓系品牌

由於對中國市場過度依賴,所以日產日本工廠暫停生產。而相比日系品牌,其實韓系車對於中國汽車零部件的依賴性更強。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15.6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韓國相關人士表示:“(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現代和起亞受到的影響可能更大,因為他們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數量大於其他大型汽車製造商。”

新冠疫情對全球車市的影響

當前,現代汽車在韓國設有7家工廠,本土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40%左右,其中部分產品還會用於出口。就在不久前,現代汽車剛剛發佈兩年來表現最好的季度利潤,並且表示公司有望實現更高利潤率。但是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來自中國的零部件出現缺口,現代汽車已經暫停生產其廣受歡迎的Palisade車型,其餘車型零部件供應吃緊的情況也在逐步顯現。無疑,這對於其整體銷量和利潤都會有不小的影響。

德系品牌

2019年,絕大部分車企在中國市場都不好過,德系和日系卻是個例外。所以不難想象,既然日系品牌都受到了這麼大的影響,疫情對於德系品牌的影響也可見一斑。那到底德系品牌受疫情的影響有多大呢?

新冠疫情對全球車市的影響

據德國媒體報道,德國汽車公司和供應商在中國工廠因疫情而停產,每天因停產損失7200萬歐元,預計德國車企2月或因疫情損失25億歐元。數據顯示,德國車企2019年生產了1590萬輛汽車,三分之一的銷量來自中國。因此德國相關人士呼籲,“德國和歐盟應該向中國提供醫療援助。這不僅是人道問題,更關乎於我們的經濟命脈”。

歐系品牌

FCA(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雖然在中國市場表現一般,但是在全球其它市場,特別是在歐洲,FCA旗下車型可是廣受歡迎的。同樣因為疫情導致零部件出現缺口,預計在未來兩週到四周內,公司旗下的一家歐洲汽車工廠可能因為零部件中斷而面臨停產威脅。

新冠疫情對全球車市的影響

雖然目前FCA仍未發佈海外工廠因此停工的消息,但隨著中國市場假期的再次延期,FCA集團高層表示,若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和發貨中斷,預計在今年2月底或3月初,公司的一家歐洲工廠就不得不宣佈暫時停產。

寫在最後:

可能不少人都覺得中國車市只是以量取勝,與全球其它成熟的汽車市場差距還很大。但是這次疫情反饋出來的是,其實全球其它的汽車市場也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的汽車零部件,甚至已經到了沒有中國市場的供應,就完全“開不了鍋”的狀態。側面來看,疫情之下,“中國製造”在全球汽車供應鏈的重要性也得以凸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