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賺錢為目標的創業,往往到最後卻賺不到錢!原因值得你深思

有可能你會說,創業,不以賺錢為目標,那為什麼還要創業?請你別誤會,那是因為:賺錢,只是一種創業的結果;而創業生意經營的過程才是創業者更應該關注的問題。

以賺錢為目標的創業,往往在最後賺不到錢!(這篇文章只談談做實體店生意要注意的地方)

很多人創業做生意的最初動機無非就是幾個:

1、看到別人做這個能掙錢,我也得這麼幹。

2、手裡面有點閒錢,就考慮做點事情。

3、上班受到約束,自己創業做生意比較自由。

4、認為創業做生意賺錢更快、更多。

緊接著就開始創業:

1、找一個門店,設計,裝修......

2、找一個項目或者產品,要麼就是加盟、要麼就是代理......

3、進貨、陳列,開始經營自己的生意......

經營的方式就是坐在店裡面等著客戶上門,坐在店裡面幻想賺了大把的錢,然後買房買車......

經營一段時間,突然發現,好像不是那麼回事,好像不是傳說中的那麼容易賺錢,然後就開始做活動、打折、促銷......

陷入了惡性競爭,生意越來越難做:開店,關店,轉讓,再開店,再轉讓,生意好像就是在這個無休止的循環中進行?

以賺錢為目標的創業,往往到最後卻賺不到錢!原因值得你深思

一、其實都是結果式思維所誤導

先值錢,再賺錢!創業如此,生意如此,職場也是如此!

1、賺錢,只是一種結果。

錢,是你做事情之後的一個計數器。它是一個指標,並不是目的,錢只是一個順帶的、自然發生的結果。

錢是一個結果,什麼結果呢?你為別人付出價值,你會得到應有的回報,錢在這會做為一個結果而出現。舉個例子,就像很多人都糾結的“薪資待遇”,工資只是我們付出勞動後的收穫,與我們的創造的價值成正比,也即是說隨著我們給企業創造的價值越多,自己也就是自然而然越來越值錢,工資也就會越高。如果只是以工資的高低作為目標,而忽視了自身價值能力的提升,也就是當你把獲得錢作為目標的時候,你發現你入了魔道。

創業也是一樣的。

2、創業,必須迴歸商業的本質,每一件事背後都有其商業邏輯。

真正創業成功的點子是你有沒有用創新的方法,站在市場的角度,站在目標消費者的角度,本質上就是消費者有沒有因你的產品或者服務而獲益,這是一切商業的出發點。也可以理解成你有沒有幫助目標消費者解決問題,帶來好處。

特別喜歡一句話:今天中國的創業者,都應該從套利思維走向創造思維,每一個產品,都值得被重做一遍。

什麼是創業?唯有創新滿足需求,創造出新客戶,才是創業。不創新,無創業。

什麼是企業家?同樣資源,用創新的方法組合利用,創造更大價值。

企業家,就是把使用經濟資源的效率,由低轉高的那群人。無高效率,不企業家。

那什麼是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的靈魂是創新,因此,你就能做別人根本做不了的事。

唯有創新,才有不同,唯有不同,才有高利。

很多時候,並不是不可以改進,只是很少有人願意用極致的效率來挑戰自己。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不會做到極致,而是我們沒見過到底可以做到多極致。

二、不管是什麼樣的生意,都值得我們重新梳理一遍。

去年11月份,我們在做2020年的年度經營方案,有幾個客戶讓我也幫著給做好他們的年度經營計劃,因為以前他們從來就沒有做過這樣的方案,我給他們發了幾個表格,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整理數據,因為一切的經營方案都是基於數據出發,數據本身是一個閉環系統,記錄、統計、分析、歸納、演繹,只有通過這樣的閉環參能找到規律,但是絕大部分的生意人,只有一個數據的記錄,卻從來就沒有分析過。

有的客戶當看到表格後無從下手,因為以前從來就沒有過,但是在做好分析後,才發現,以前的生意做得有多麼的不到位,這才明白,不是生意難做,是自己壓根就不會做:

有一個做產後護理的客戶這麼跟我講:當我們在分析完客戶後,才發現,將近有300多個客戶做完一次項目服務後,就沒有進行升單後期的跟蹤,如果能夠把這300多個客戶都服務好,就這些客戶一年就可以帶來金百萬的銷售額,那我們就根本沒有必要天天糾結新客戶的開發。

的確,生意難做,但大部分時候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做生意的方法,只有自己才是最瞭解自己,只有自己才是最懂自己的客戶,我們為什麼不對我們的產品、我們的客戶進行重新的梳理呢?總是整天糾結新客戶開發,糾結成交,這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結果式”思維。

如果你一開始就糾結於賺錢,肯定會掉入一種“陷阱”,這個“陷阱”就是:

1、所有的產品都要保持較高的毛利。因為你總是以為毛利越高,賺錢越多;卻沒有定下心來仔細想過,決定賺錢的,不是產品的毛利,而是資金的週轉速度。

2、糾結在產品的價格,一定會陷入與競爭對手的惡性價格競爭當中,賺錢一定是越來越難!那是因為,現在的市場是不缺產品的市場,而你的產品僅僅能夠滿足客戶的一小部分需求而已,有比你價格更便宜的,也有更高的。

因此,創業,首先是讓自己做到“極致”,也就是讓自己值錢!


以賺錢為目標的創業,往往到最後卻賺不到錢!原因值得你深思

三、創業,首先必須具備生意經營的系統思維

現在的生意,千萬不要再用20年前的生意模式來經營今天的生意。淘汰的永遠不是實體生意本身,而是淘汰落後的生意經營模式以及淘汰還在用落後經營模式經營今天生意的人!

賺產品的差價、做店等客、死命推銷、試圖教育客戶、打折促銷等等,這些經營方式,20年前叔叔阿姨那一輩的人做生意的方式,但是今天,如果你還在用這樣的方式,或者還在幻想用當年叔叔阿姨做生意的賺錢的方式,我只能說,你想錯了年代。

何謂生意系統經營思維?

1、只有當你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意系統經營思維以後,你才能夠對自己生意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或者現象,有自己獨立的思維判斷;才有可能根據自己生意的實際情況作出適合自己的生意解決方案。

而不會人云亦云,也不是被目前市場上一些聽起來高大上的新名詞所迷惑,更不會去套用一些聽起來很好的案例。任何的方式,包括管理、銷售,對於具體的生意,只有合適的,沒有最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生意系統經營思維,這個就是構建你賺錢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最重要的。賺錢只是一個結果,而過程就是構建這個思維,這個系統思維過程包括3個部分。


以賺錢為目標的創業,往往到最後卻賺不到錢!原因值得你深思

2.1、第一個就是:你的賺錢模式。

這個世界上有3種賺錢模式,就是因為賺錢模式的不同,有的人的生意看起來是在虧本,而實際上卻在發大財;有些人每天辛辛苦苦,賺的卻是隻能養家餬口的小錢。

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別人的生意“維度”就比我們高,這種降維度的打擊才是你的真正對手。

3種賺錢模式:

掙錢模式:掙的永遠是養家餬口的小錢;

賺錢模式:賺錢的速度會比掙錢模式快得多,可以過上小康的生活;

借錢模式:用別人的錢做自己的生意,賺錢是靠賺後端的錢,這樣的賺錢方式才是高手的賺錢模式。如果你要想賺錢,你必須首先突破你的賺錢模式。

在《實體店活動營銷》中的第一部分第3節和第6節,詳細的告訴了你如何構建自己的生意賺錢思維。


以賺錢為目標的創業,往往到最後卻賺不到錢!原因值得你深思

2.2、經營模式。

在賺錢模式下才會演變出生意的具體經營模式。不同的賺錢思維就會演變出不同的經營模式,這也就是解釋為什麼你看到或者聽到別人的生意好像做的很好,但是當你自己操盤自己生意的時候,卻發現用不上,不合適,這個才是根本。

比如說,如果你的生意的賺錢模式是“掙錢模式”,那麼你的經營模式就是:進貨-賣貨賺產品的差價,總是糾結產品的利潤,上游供應商的價格和銷售的零售價,帶來的後果就是陷入無窮無盡的惡性價格競爭當中。

再比如說,如果你的生意賺錢模式是“賺錢模式”,那麼你的經營模式就是:組建一個團隊,招牌自己的業務員、店員幫自己做事,這個經營模式賺錢速度會快於掙錢模式,但是伴隨來的就是無窮無盡的煩惱和壓力:資金的壓力、人員的壓力、管理的煩惱、產品的煩惱.....

所以,真正的中小企業的老闆才是最辛苦的一群人,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強掩自己的壓力。

再比如說,如果你的生意賺錢模式是“借錢模式”,那麼你的經營模式就是:前端構建自己的客戶資源,把看得見的錢分出去,最終賺看不見的錢。

在《實體店活動營銷》中的第三個部分,就是告訴你利用18種方式來進行拓客,讓客戶充值成為你的會員,當你擁有足夠的會員群體以後,你就可以脫離目前的產品來賺錢,可以點擊下面這張圖片的鏈接瀏覽一下總共90節課的目錄。

試想想,你的產品是不是僅僅能夠滿足客戶的一小部分需求,而客戶的需求是多樣化的,比如,你是開餐飲的,你只能滿足客戶“吃”的需求,他們還有“玩”的需求,還有“穿”的需求,如果你有足夠的客戶資源,你是不是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務或者產品,賺錢的渠道是不是更多?

2.3、生意的操盤模式。

生意的操盤,就是具體的操作“術”的層面,這個都是根據你上面的經營模式演變出來的,這也就是我為什麼一直說,只有合適的沒有最好的。

前面提到的《年度經營計劃》就是具體“術”,包括我們的人員管理,在人員管理中“術”就包括:招聘、面試、績效、考核、薪資等等.....

因此,賺錢只是一種“結果”,而決定賺錢的,就是這樣的系統生意經營力,這個才是你真正應該仔細研究或者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