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這兩天,一個小男孩在網絡上火了。

因為在家裡待得太久,孩子特別想到外面玩。

可是媽媽講外面有病毒,不讓他出去。

小男孩說:“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小男孩兒的話既天真又可愛,網友們紛紛表示對他的理解,特別是有娃兒的家長們。

這段時間,孩子們確實不容易呀!

可這病毒卻一點也不可愛,即使家長再理解孩子,也不能讓孩子真跟病毒去玩呀!

所以,現在很多家長的研究課題就變成了“如何讓孩子開心地宅在家裡”。

今天,豆媽也從心理學的角度給家長們出出主意。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焦慮和恐懼:適度有益,過度有害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大部分的人都會感到焦慮和恐懼。

焦慮和恐懼是人類正常的心理應激反應,每個人都會有焦慮和恐懼的時刻,但一般都是持續很短的時間,而不會保持很久。

焦慮、恐懼和其他情緒一樣,都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它的出現是為了讓人類有更好的適應性。

在遠古時期,人類如果沒有對死亡的恐懼和飢餓的焦慮,就不會努力地尋找食物和躲避野獸。正是因為焦慮和恐懼才讓人類得以生存下來。

就像在這次疫情面前,正是因為有了對病毒的焦慮和恐懼,人們才能更積極地做好防控和隔離工作。

而缺乏焦慮和恐懼的人,可能沒有戴著口罩就到大街上晃悠,可能還湊在一塊兒聊天打牌,結果成為令人厭惡的“不安定分子”。

所以說,適度的焦慮和恐懼是有積極意義的。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但是,凡事過猶不及。

過度的焦慮和恐懼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會讓正常生活受到影響,甚至還會發展成心理疾病。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新聞報道中的這位周先生顯然已經過度焦慮和恐懼了,這肺炎沒有得,倒先把自己嚇得半死,搞得老人家都得為他擔憂。

另外,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報道,最近的疫情確實引發了一些人的特殊心理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有兩種。

  • 總是懷疑自己被感染,結果過度恐慌焦慮。
  • 因為宅在家裡不能外出,生活規律被打亂而產生抑鬱情緒,情況嚴重的還引起了失眠。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鑑於這段時期大眾心理問題增多,很多醫院和心理平臺都開通了免費諮詢熱線,而且在新聞電視中也多次安排醫生講解“心理免疫力”的重要性。

家長的情緒會影響孩子

一開始講到的小男孩,他之所以能說出“與病毒一起玩”的話,我可以分析出是因為他的父母比較積極樂觀,他們沒有給孩子傳遞病毒非常可怕的概念,也沒有在家中表現出惴惴不安、恐懼擔心的樣子。

為什麼我會這麼分析?

因為家長的情緒是可以轉移給孩子的,特別是壞情緒。如果家長天天在家中恐懼害怕、焦慮不安,這種壞情緒會像細菌、病毒一樣很快地傳染給孩子。

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對情緒的感受並不亞於成人。而且,連小嬰兒都能夠感知成人的情緒。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情緒專家伊扎德的研究表明,人類嬰兒在出生時就展現出了五種不同的情緒,他們是驚奇、傷心、厭惡、最初步的微笑和興趣。

  • 嬰兒在5~6周時,就會出現對人的特別興趣和微笑,即社會性微笑。
  • 3~4個月時,嬰兒出現憤怒、悲傷。
  • 6~8個月時,嬰兒出現對最熟悉、親近者的依戀,並隨之產生對陌生人的焦慮及分離焦慮。
  • 1.5歲左右時,伴隨自我意識和交往認知的進一步發展,孩子會產生羞愧、自豪、驕傲、內疚、同情等更高級的複雜的社會性情感。同時,原始最初的情緒反應,如笑、哭、恐懼等也不斷分化和發展。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所以,很多家長會發現幾個月的嬰兒就開始看“好壞臉”。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次經歷。大寶一歲左右時,有一次我心情非常不好,平時喜歡鬧騰的她坐在我身邊,不停地看我的臉,乖乖地守著我,也表現出一副傷心的樣子。

所以,不要小看家長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怎樣讓孩子情緒愉悅地宅在家

<strong>1.家長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不要過度的焦慮和恐懼,適當地進行“信息過濾”。比如,不要成天拿著手機去查各種疫情信息,只要關注官方的報道和數據就好,尤其不要相信一些謠言,沒事嚇自己。再比如,瞭解正常的預防知識就好,沒有必要總去找一些偏方和“怪招”,增添自己的煩惱。

保持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不要讓自己頹廢和抑鬱。

家長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不將負面情緒傳染給孩子,就是為孩子豎起的一道心理屏障。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strong>2.高質量的陪伴

宅在家中本身對孩子而言就是難熬的事情,家長要通過高質量的陪伴來化解這種“難熬”。

第一,儘量要讓寶寶最熟悉的照顧人陪伴孩子,尤其是媽媽。能有熟悉的人陪伴,孩子就會有安全感,也不會感到孤獨,更容易忘掉去外面玩這件事情。

第二,在家中開發一些有益孩子身心的遊戲。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而且要想讓孩子吃的好睡的香,必須每天把他多餘的能量都消耗掉。以前在戶外這件事很容易做到,可是現在在家裡需要家長花費更多的心思。

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做三類遊戲:

運動類:跳舞、跳格子、傳球、躲貓貓、人體滑梯、人體鞦韆等等,如果家長不知道怎麼做,可以刷刷某音,很多有創意的家長都分享了他們的做法。運動可以不僅能夠讓孩子身體更健康,能量得到釋放,而且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讓孩子心情更愉悅。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動腦類: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玩一下拼圖、搭積木、小貓釣魚等等。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多玩一些棋類遊戲,軍棋、五子棋、跳棋都是比較簡單易上手的。

動手類:穿珠子、剪紙、畫畫等等。最近我的一個心得就是:家中的紙盒子不要扔,可以和孩子一起動手改造成很多有趣的玩具。

第三,多陪孩子讀書、讀繪本。這個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好處。

有了親密家人的高質量陪伴,孩子每天在家裡邊也能夠玩得開心、學得有勁,想要往外跑的心自然就少了。

小男孩“我想跟病毒一起玩”,父母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開心宅在家

<strong>3.幫助孩子正確認識疫情和生命

對於小一點的孩子,自然很難理解疫情和病毒到底是什麼東西。但是對大一點的孩子,他們已經開始對世界和人生有自己的認識,家長就必須正確地引導孩子認識這場疫情,避而不談肯定不行。

我們不要給孩子看一些呼天搶地、悲悲啼啼的場面,可以選用正面的科普類圖片或視頻。比如,我家大寶是給她看了李永樂老師的病毒科普,不僅知道了這一次肺炎病毒的知識,還了解了歐洲黑死病的慘烈。同時,每天的新聞我們也會讓她一起看。這讓她對生命和疾病有了深刻的認識。所以,宅家十幾天,她也沒有嚷嚷要出去玩。

另外,現在很多媒體已經制作了有關這次肺炎的科普圖片,也有一些是專門針對孩子畫的。家長們可以針對孩子的接受能力選擇。

豆媽逗娃寄語:

宅在家裡的日子,對孩子和家長都是挑戰。但是,想一想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那些患病的人,我們所面對的真的不是什麼大困難。

帶著孩子好好宅在家,多花一點心思,孩子會配合我們渡過這段時間的。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贊、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