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中就业情况最差的专业有哪些?

鲤伴枕边人


你好!

看到你这个问题,其实稍稍有点诧异。

因为在开始毕业的前几年,你的专业确实会影响你的就业发展,但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后,就会发现专业背景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想转行去学习计算机,或者金融,其实也是可行的。

我记得我准备考研那一年,有一位讲授考研的指导教师,他是思想政治专业出身,如果在平常人看来,这个专业很难就业,就算就业了,收入也不会很高。但是他却能年收入100万。

有的时候,别全怪专业了,而是看你怎样利用你的专业和优势进行努力。好好加油吧!


CC学姐


中国大学里面的专业有热门有冷门,也有容易就业的专业,也就有难以就业的专业,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就业情况比较差的专业。

生物工程

我上高三的时候就感觉生物工程专业是一个很不错的专业,你想啊,可以把小小的细胞培养成一个成体这得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参了 高考,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我就准备填报生物工程专业,但是好在当时一个已经毕业的堂哥及时的阻拦了我。他的理由是他有一个同届同学当时学习成绩特别的好,后来高考考上了陕西省最好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结果毕业后根本找不到什么正经的工作,现在是在一家调味厂里面上班,工资只有一千多(11年前)。鉴于这样的情况我后来该报其它专业了。

上了大学后,慢慢的对一些大学里面的专业有了大概的了解,根据我在网上查到的生物工程专业的情况,才知道现实情况的确是和我那堂哥说的差不多,也是挺感谢堂哥的阻拦的,让我没有跳入“生物工程”专业的“坑”。

根据了解,生物工程专业在国外是容易就业的,但是在国内相关的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国内很多大学盲目招录这个专业,导致每年培养的那么多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难以找到专业对口工作的窘境。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专业,也是一个容易出科学家的行业,也许这个专业在将来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行业,但是目前这个专业在国内的就业情况真的是很一般。很多生物工程本科生毕业后不得不另谋职业,有的则是选择跨专业考研更换了行业,有的则是通过读研、读博也许能找个好工作。

应用心理学

我上大学的时候,和我们一起上英语课的一个班级是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根据我的了解,这个专业的很多毕业生毕业后面临难以找到专业对口工作的窘境,他们不得不考虑更换行业,那个班的很多学生选择在大学考取人力资源从业资格证,然后毕业后去当人力资源师了(HR)。

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西方国家是很成熟的,但是在国内并没有发展起来,很多有心理问题的人不会去找心理医生的。试想,如今的中国人刚过了温饱阶段,现在还在为买房、买车发愁,所以即使是有心理问题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纾解。

历史学

历史学专业的就业途径比较狭窄,要么是去博物馆工作,要么是应聘历史老师。现在很多高校设置了历史学专业,特别是那些师范类院校,其每年培养出来的历史学毕业生还是很可观的。然而博物馆、历史老师的需求量真的没有那么多,毕竟中学里面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并不像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课程那么的显要,可能一个老师就带了4、5个班级的历史老师。

哲学

我在大学时候还认识两位哲学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也真的是想不出来能找到什么专业对口的工作。据说这个专业除了难找工作之外,其在大学里面所学的内容还是比较难学的,这真的是一个令人崩溃的专业。

哲学专业是13个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单独的门类,很多综合性高校为了“集齐”其所谓的学科门类,就设置了这个专业,也根本没有考虑过哲学专业毕业生将来的就业情况。


饕餮视听


我一直觉得关注专业就业情况的人是很理智的,因为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味的追求名校,而轻视专业,最后虽读了个名校,但由于专业就业情况不好,不得不去考研。

相反,很多重视专业的家长和学生,虽然可能只读了一所相对普通的学校,但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实在不行的话,即使轻轻松松考一所二本院校的研究生,也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我曾经有同学就是这样,本科一所二本的工科专业,后来读了一所二本的研究生,都能进入人人梦想的研究所上班,而且这样的同学还不少。总的说来,就是大学很重要,但专业同样非常的重要,要进行适当的权衡。

说到这个就业情况,真的不能只看就业率,老实讲,我觉得任何专业只要你认真找工作,那么长的时间,怎么可能找不到,大不了好学校的找好一点的,差学校的就找差一点的。很多学校公布的各专业的就业率,哪个不是90%以上,你要不信,就去看专科学校的,100%就业率的一大片。

可我经常看到很多专科生对未来发愁,因为薪酬以及未来发展都实在不理想。所以说,对于各专业的就业,我一直认为薪酬跟未来的发展是最重要的。

说到我国就业情况最差的专业嘛,其实没有最差,只是差的有很多,具体有哪些,其实很容易就能想到。我国的工作偏实际产出,说白了,偏技能的专业就业要好一些,比如计算机、软件、通信、金融、大数据等,这些也就是俗称了“绿牌专业”;而偏文理的则更差一些,比如历史、政治学、哲学、心理学、法学、生物学等等“红牌专业”。

每年考研的时候,这些“红牌专业”的考生要么很多,要么极少。很多是因为本科毕业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得通过考研来增加就业竞争力,虽然有句话说“行行出状元”,它们也能出现发展得极好的学生,但这些专业出状元的概率真的不高;很少的原因是本科就没有几个人学,比如哲学、佛教学、皮革等专业。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历史专业的学生毕业当老师教学生,学生今后又当老师,。当然,也不得不说,学历史、政治的当公务员倒是很对口。

不过啊,学什么专业,个人兴趣还是很重要的,只要喜欢,都可以选。各高校既然开设了它,说明它一定有它的市场,好好把握,努力成为那个状元,那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红牌专业”了。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绿牌专业”其实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体力活”,虽然工资高,但付出得也多,今后的发展也并不一定比“红牌专业”好,一切都是公平的。你怎么看?欢迎评论,方便的话点个关注,感谢~


四眼学长


大学专业种类繁多,其中有热门的也有冷门的。但是很多高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由于对某些专业不是很了解,父母和长辈也无法提供比较合理的意见。所以很多人就瞎选,看着这个专业的名字还不错就选了。结果等到毕业的时候就欲哭无泪,发现根本找不到工作。真的是报考专业一时爽,大学毕业火葬场。

那么在大学,有哪些专业是热门,比较好找工作的,又有哪些专业是比较冷门,就业率比较低的呢?根据权威大学生就业调查机构麦可斯报告,对15万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进行了调查,公布了2019届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前20以及就业情况最差的五大黄牌专业和六大红牌专业。

这20个专业是就业率最高的20个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占了12席,包括软甲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管理、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其中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这七大专业为绿牌专业。

那么就业情况最差的五大黄牌专业和六大红牌专业有哪些呢?其中五大黄牌专业分别是:心理学、美术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应用物理学。六大红牌专业分别是:绘画、历史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化学、法学。这11个专业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较低的11个专业。

现在的就业压力本来就大,如果大家再报考上面这五大黄牌专业和六大红牌专业,真的是强行给自己增加难度。除非你家里条件非常好,你学这些专业只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兴趣,不是为了找份工作,那么你可以报考。如果你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我劝大家还是报考那就业率最高的20个专业吧,尤其是那七大绿牌专业。我就说这么多,希望能够帮到大家,谢谢!


象小姐的搬砖日常


教育部公布消息,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20万人,与2017年的795万人相比,毕业人数又创新高。各地求职季拉开大幕,而“最难就业季”、“史上最难就业年”这样的字眼频频进入我们的视线。

应届生起薪持续增长

根据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收入情况,得出他们的月收入为4317元。跟2008年相比,有较大增长。以2014届为例,三年后工资涨幅较大,全国整体增长82%。其中,金融、互联网和建筑行业应届生平均起薪最高,生活服务、机械/制造、广告/传媒行业的应届生起薪垫底。应届生起薪一直在涨,是利好态势。

2017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774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60元,均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

金融行业应届生以6980元/月位居榜首,互联网行业应届生以6430元/月紧随其后,而广告/传媒行业应届生起薪仅为4420元。

2008~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133元增长到4774元,增幅为124%。考虑到通货膨胀,在根据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进行调整后,2008~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2133元增长到3914元,增幅为83%。

2008~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1647元增长到3860元,增幅为134%。在根据CPI进行调整后,2008~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从1647元增长到3164元,增幅为92%。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十年来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接近翻番

<strong>

2014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相比毕业时增长87%,高职高专增长76%。高职高专毕业三年后薪资增长放缓。



就业红牌专业/绿牌专业解析

本科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高职高专的市场营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连续三届是绿牌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

本科的美术学、音乐表演,高职高专的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


哪些公司招聘项目不限专业?

1. 行政/人事等文职

这类岗位更重要的是细心程度和情商,是对于人心的判断,以及琐事的耐心。

行政或者人事往往需要与各个部门协调工作,这中间并不会得到所有部门的支持和理解,所以需要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让各个部门能够有条不紊的按照公司的节奏去发展。

行政或人事在大部分企业都属于服务部门,所以服务意识、主观能动性也是这个岗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而且行政或人事的工作往往很杂很琐碎,涉及到的面也比较广,

所以需要有自己的条理和逻辑,不然工作就会像一团乱麻一样困扰着你。

2. 管培生/销售

外企招聘的管培生,很多不限专业,更重注能力的培养,会对大家一系列能力进行训练。

还有销售,在以销售为核心、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够努力,加能力和技巧,薪水一定不会低。主要需要有大局观,想成功,并且能做到为了成功努力奋斗。需要有很强的表达欲望,有一颗帮助他人的心。

3. 互联网行业

如果你对新媒体、互联网方面的事物感兴趣,市场部也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因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需要具备永远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

产品经理在互联网公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做市场调研,并根据用户需求决定开发怎么样的一款产品,是一个很容易获得高薪和更好发展前景的职业。

还有互联网运营,需要懂产品、会分析性数据、熟悉用户的阅读习惯,能够运营好产品的内容板块、需要你了解用户,设计出好玩的创意活动等。


2018大学就业差的五大“红牌专业”

第一名: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是每个人上学必学的科目。但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学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应用,所以大学所学的数学则毫无用武之地。买个菜完全不需要微积分,数学与应用数学毫无用武之地。

第二名: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

这两门科目虽然名字不同,但是所学的内容却极其相似,看似学的是生物,却把所有可能学到的科目都学了。每位选择这两门专业的学生都会有着较高的知识底蕴,但是这些对于找工作却一点帮助也没有,而且这两个专业在我国当前还是处于萌芽阶段,本科毕业找工作只能选择转行。

第三名:环境工程

虽然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环境治理,但是这门专业却没有好单位,唯一对口的选择那就是考公务员与事业编,但是公务员考试比高考还难,被不少大学生称之为最“心酸”的专业!

第四名:法学

提到法学一词,你脑海中蹦出来的肯定就是港剧中的帅气法官。但是现实很残酷,法学不仅难学而且竞争大,学习法学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招考的人数,就业将是一大难关。

第五名:市场营销

听起来高大上的名字,说白了就是一个会推销的专业。虽然就业率很高,但是工资确实不稳定的,需要跟业绩挂钩,如果你的能力不行,那么只能看着别人赚钱吃好的喝好的,自己喝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