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是现代家长最大的误区

老大幼升小时,我作为家长,参加某小学面试。

现场的孩子按照编号,十人一组去教室面试。

家长也十人一组,去另外一个教室面试。

家长面试总共两题。

其中一题是:社会上的教育理念千千万,其中有一种是静待花开,意思是:孩子都是花朵,但花期不同,所以对待孩子只需静静等待,自然花开。说说你的想法。

然后每个家长按座位顺序轮流作答。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静待花开"四个字,用教育理念解读。

后来又陆续从其他家长嘴里听到,媒体上经常看到这个热词,专门去查看了下这个词。

静待花开:本意为慢慢等待花开时刻,引申为等待某些重大或者美好的事情或结果。

静待花开?是现代家长最大的误区

01、 静待花开是孩子向内看的成长方式,不是家长的

静待花开是孩子指向内在的自我成长方式,并不是家长指向孩子的。

静待花开?是现代家长最大的误区

即在家长的尽心培养,用心引导后,我的孩子,你慢慢来,别着急,别气馁。

家长面对孩子的各种反应,别催、别急、别气,而不是家长从头到尾的不闻不问不管。

生命需要留白。

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留白,慢慢地让自己丰盈起来。

静待花开?是现代家长最大的误区

当父母做了前期的铺垫和引导后,剩下的就要交给孩子,来慢慢的领会和完成,而不是逼迫孩子一蹴而就或快速反应地配合你。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密码和特性,当父母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后,剩下的就是水到渠成,耐心的等待孩子完成自己从内而外的建设。

孩子只有心无旁骛地完成了自己内在的建设,仿佛幼苗积蓄了生长的能量,才会开始抽条、长大,直到开花。

否则仓促上路的孩子,一路被父母、学校推着走,跌跌撞撞,脚步虚浮,总是被身后的洪流裹挟,无法形成自己的节奏,永远无法做自己。

正如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02、静待花开是不闻、不问、不管?

很多家长已经知道了育儿路上的种种大忌,比如拔苗助长,抢跑赶超,催熟挂果,急功近利的坏处,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但家长们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过度关心到甩手掌柜式的躺平,简直一气呵成的自然。

我们先来看看养花的正确方式。

一株植物,从幼苗到开花,这个过程啥啥都不管,静待花开?

静待花开?是现代家长最大的误区

据我所知,但凡好看的花,多娇贵难伺候,需要做好每个步骤,才能收获花开的喜悦。

有的就算小心翼翼的伺弄,还是莫名其妙的不长,甚至死掉,更别提能开花了。

就算是很好养的仙人掌,也是需要定期浇水的,不然不管不顾,也是照样死给你看。

有经验的花农知道,花是需要定期浇水、施肥、捉虫、松土的,每个过程都环环相扣。

干了就浇水。

瘦了就施肥。

病了就捉虫。

板结就松土。

花农们经过祖辈的教训和自己的经验知道,啥也不干就能丰收那是黄粱一梦。

凡是靠天收,都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多半收成难看得像打脸。

既然作为低等生物的植物,无论幼苗还是成熟期都需要适时灌溉、打药、追肥,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的幼苗期,就进化到用爱发电,啥都不管,就自然成为栋梁,不会成为废材?

这是什么人类迷幻行为大赏?

还是梁静茹全家给你的勇气?

无论动植物的幼年时期,都是需要加倍关注,加倍用心的阶段,怎么到了高等生物的人类这里,就可以放任自流了,还美其名曰静待花开?

这是什么逻辑我不懂?

还是说人类已经进化到,幼年时期可以定位精准成才的高智能阶段?

一个植物在幼年期因为各种因素会出现倒伏、病害、夭折,更何况一个孩子,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及时的帮助。

扶持他尚且羸弱的身躯,修正他走偏的思想,拉起落后的步伐,抚慰受伤的心灵,一个都不能少。

静待花开?是现代家长最大的误区

而不是说靠着不闻不问不管的三不主义,就能自然收获开花的美丽,喜提栋梁之才。

徐特立说: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03、 家长该做的事情

静待花开的教育背后是春风化雨,对家长有着更高的要求,润物细无声。

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

家长该做些什么来让让孩子水到渠成的开花绽放呢,从以下三点:

1、 看见孩子,从眼到心。

父母看见孩子,不仅仅是看到他在做什么,说什么,更要看见他言行背后代表的意义。

比如孩子犯错,不愿意承认,家长批评训斥一顿未免简单粗暴,需要要弄清背后的原因。

是因为害怕被训斥批评?

还是自己无法面对现状?

是不会做这件事情导致的沮丧挫败?

还是有意为之,寻求关注?

每种原因背后都对应着孩子不同的状况,需要家长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抽丝剥茧的分析力,来帮助孩子在一件件小事中,积累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才有力量站在世界面前,无畏地对抗这个世界。

静待花开?是现代家长最大的误区

2、 尊重孩子,从心到身。

尊重孩子,从来不应该是句口号,停留在话语层面,而是渗透在日常里。

尊重孩子的身体,未经允许,不随意触碰。

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笑话不打击。孩子的每一个小小梦想,都需要家长的微笑和肯定。

尊重孩子犯错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地试错,在错误中成长,而不是恐惧面对新事物,不敢试错。

尊重是父母能送给孩子的最厉害的盔甲,身体力行地让孩子知道如何尊重别人,更知道自己的底线,有足够清晰的界限,温和而坚定地说不。

静待花开?是现代家长最大的误区

3、 爱是孩子一生的滋养。

爱,是父母在孩子心灵身处播下的一粒幸福和希望的种子,被父母用心爱着的孩子,被温柔呵护和滋养的孩子,会发光。

在人群中,自然而然地闪烁着自信、从容的光芒。

尤其是每个人长大后,一定会遭遇挫折、困难、失败这些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那些被呵护的童年,被爱洗涤滋润的日子,如同护心镜,保护着他最重要的东西,不被利刃刺穿。

那些被妥善照顾,用心爱着的岁月,如同春日阳光,让人沉醉迷恋,被爱滋养过的他会在困境中积蓄力量,卷土重来,再战江湖,而不是选择放弃生命或一蹶不振,从此沉沦。

静待花开?是现代家长最大的误区

爱,是最深的救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