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军:隔离区里守出明天

  记者 李理

  新冠肺炎隔离区,在疫情蔓延的如今,成为了大家谈之色变的名词。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里,有他们的使命,有他们的初心,有他们哪怕飞蛾扑火也要守护的生命和明天……

  走进隔离区

程军:隔离区里守出明天

  测体温、听心肺、看症状、记录诊断治疗意见……2月10日早8:00,潜江市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区的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程军逐一检查完隔离区4层病房的病患,已到晌午。

  在面罩、眼罩、口罩、防护服等层层包裹下,他的汗已浸透衣衫。这是他进入隔离区的第3天。

  “现在和病人都熟悉了,治疗程序也顺畅很多。”程军告诉记者,2月7日,他首次进入隔离区,一切令他记忆犹新。

  他坦言,当数十名病患将病痛的折磨、隔离的焦虑、治疗的无望都一股脑儿淋漓尽致的呈现在他眼前,他进隔离区之前所作的心理建设几近崩溃。

  “但我们医生的存在,就是为了给病患希望,让他们重生。”程军把所有接受到的负面清单一一整理,形成针对每个人的治疗方案,一方面对症治疗缓解病症,一方面沟通交流疏导心理。

  守出的希望

  “恭喜你,可以出院了!”10日上午9:00,程军走进三楼2号隔离间,笑着告诉病患唐某(化名),并叮嘱她要继续好吃好睡,保持好心情,回去当地社区继续隔离观察14天。

  唐某喜极而泣,并对程军表示感谢,“医生真是天使!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

  程军告诉记者,1月25日,唐某因为发烧38℃、肺部出现感染症状,被收治进医院隔离区。接受治疗后期,她一度出现抑郁、焦虑,甚至出现爬窗等举动,不配合医生治疗。

  “她的身体状况一直在好转,问题是出在心理上。”对此,程军通过劝说、疏导,缓解她的焦躁和压力。最终,唐某舒缓了紧张、焦虑的情绪,开始看一些喜剧影片。

  “人啊,心情放松了,身体会越来越好。”2月10日,唐某的各项身体检测指标显示,唐某已符合我市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出院标准,可以出院。

  当天,程军离开唐某病房,透过门窗看见对方的喜悦,自己也感受到身体迸发的一股力量,“我们只要不放弃,就会好起来。”他说,和病患的接触中,他们也在给自己传递能量、信心。

  终将团聚的明天

  “你平时看眼科病人时也千万要注意,有些新冠肺炎病患就是从眼睛发炎的症状开始的。”“孩子们都好吗?这段时间就要辛苦爸妈了。”“大家都要注意防护,保证安全。”……

  2月10日晚10:00,程军在电话里不断叮嘱妻子田婧和家人,要注意安全,等他回家。

  挂上电话,田婧不禁红了眼眶。

  “从腊月二十九上手术台至今,他就没有休息过。”田婧说,程军本是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在没有进隔离区之前,也是处于应急状态,24小时备战急诊手术。

程军:隔离区里守出明天

  因为来势汹汹的疫情,正月初六,程军主动写下请战书,报名加入防疫一线队伍中;正月十二,又写下入党申请书,申请与党组织共命运,全力为更好的明天奋战……

  “所有进入隔离区的医生,首先是昼夜连续作战14天,接着是隔离观察14天。”田婧告诉记者,她是市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平时也会接触到疑似新冠肺炎病症的患者,如今程军进了隔离区,为安全起见,在防疫期间,他们的2个孩子已交由她的父母全权照料。

  “暂时的分离,也是为了来日更好的团聚。”田婧说,期待不久后,程军和同行的医生们一起带着治愈的病患安全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