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要關頭,上海市政協“戰疫10條”激發委員更強責任擔當

2月6日,上海市政協發佈《關於強化委員責任擔當助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在上海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市政協向全市各級政協委員發出緊急動員令,從委員肩負的政治責任、崗位責任、履職責任、社會責任四個方面提出10條要求,一些委員親切地稱之為“戰疫10條”。

“委員‘戰疫’10條”第一時間通過政協頭條APP發佈,《聯合時報》及時刊發,《解放日報》《中國政協》等主流媒體迅速全面報道。到2月7日,僅僅一天時間,就有各級政協委員1000多人簽到響應,政協系統點擊閱讀超過5000人次,全網累計瀏覽量超過80000人次,在政協系統和社會各界引發強烈反響,匯聚了同舟共濟、齊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正能量。

切實擔負起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政治責任

2月6日至7日,市政協對外友好委通過微信、電話等途徑,瞭解所聯繫的政協委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傳達市政協關心問候,聽取委員建議。“兩天內聯繫了34位委員,大家告知,已第一時間認真閱讀通知,將牢記‘戰疫’10條提出的要求,以實際行動詮釋‘為國履職、為民盡責’,非常時期擔起非常之責,關鍵時刻盡到關鍵之力。”對外友好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務,要在疫情防控這場硬仗、大考中經受初心使命的考驗,以更強擔當、更大作為投入這場鬥爭。”市政協對外友好委常務副主任張勁松說。作為中共嘉定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勁松不僅承擔著帶領全區統戰系統凝心聚力共同助力疫情防控的任務,還帶領工作班子投入基層防控,對多個重要防控區域落實守護保障工作:“研讀通知後,我更加堅定信心,要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以新時代奮鬥者姿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匯聚智慧和力量。”

團市委迅速啟動疫情防控青年志願者宣傳招募工作,建立區級青年志願者組織應急響應機制和日報制度,明確要求各團區委、青年志願者組織靠前一步、主動請戰,在各區統一指揮下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團市委團結聯絡部(青聯秘書處)部長沙麗娜委員表示,作為市政協共青團、青聯界別副召集人,要帶領全市青年在嚴峻鬥爭中經歷洗禮,真正成為明天的社會棟樑。

“黨員衝在最前面,社會各界就有信心,就會一起全力以赴。”擔任區級黨委統戰工作部門負責人的賀毅群委員表示,作為區領導做到守土有責的同時,他將落實好一名中共黨員委員的政治責任,在政協工作中更加註重團結帶領各界別政協委員以更加主動和有效的作為投入到這場緊張嚴肅的鬥爭中來。

“我們通過全市僑聯繫統,組織捐贈款項近370萬元,各類口罩約120萬隻,醫用手套約20萬副等。我們還廣泛宣傳我國乃至上海已經採取的各項防控措施,廣聚人心。”市僑聯黨組書記王珏委員介紹說。她表示,市僑聯界別有多位市政協委員,市僑聯每一位黨員委員,都將按照“委員‘戰疫’10條”要求,帶領僑聯界別委員們切實擔起責任,在非常時期不辜負“政協委員”稱號。

切實擔負起立足本職工作、積極獻計出力的崗位責任

2月8日晚,元宵夜,瑞金醫院接到緊急任務,要組建130人醫療隊伍馳援武漢,各個群裡的信息提示聲此起彼伏,“我可以”搶著報名!第一個報名的就是這支醫療隊伍的領隊人——市政協委員、瑞金醫院副院長鬍偉國。2月9日下午,他率領136人的瑞金醫院第四批醫療隊出征武漢。

“作為一名臨床老兵,我熟悉各種臨床問題和情況,抗擊疫情是醫生職責所在;我也是一名老師,去年在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對瑞金醫院進行臨床教育評估時,就對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培養表示讚歎。此次出征,作為一名老師我要做好醫學生的表率,今後,我們的醫學教育也將繼續重視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臨行前,胡偉國說。

和他一樣報名奔赴前線的還有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已經連續報名三次的葛均波,這次仍未能“如願出征”。“在這次戰役中,沒有旁觀者!作為醫生,國家有難,我有責任、有義務挺身而出。關鍵時刻,白衣使者就是白衣戰士!”在他給學生寫的信中,他以一名醫者的嚴謹提到了他有關以心內科知識協助治療的思路,真切希望能為戰友們提供專業支持。

紧要关头,上海市政协“战疫10条”激发委员更强责任担当

2月7日,葛均波委員在中山醫院第四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出征現場為同事送行。鍾元 攝

“期待春暖花開的日子,你們平安歸來,講述這個春天的故事!”每次在機場和高鐵車站為馳援醫療隊送行,市政協常委、農工黨界別召集人、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張懷瓊總會這樣動情地說道。擔任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督導指導組副組長,張懷瓊負責各單位聯防聯控機制運行、隔離場所衛生防護和消毒措施等一系列工作,參與組織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醫療馳援隊伍。同在市衛健委工作的鄭錦、吳乾渝等委員和張懷瓊一樣,放棄休假,天天不到深夜不下班……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醫藥衛生界和在醫衛領域工作的政協委員或堅守一線診療崗位連續工作不眠不休守護市民健康安全,或通過微信向市民分享診療思路,或負責牽頭所在單位疫情防控工作,或帶領團隊全身心投入科研攻關,一聲“我可以”、一封“出師表”、一句“請組織放心”,映現委員們迎難而上、英勇奮鬥、不負重託、不辱使命的風骨。

更多委員發揮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堅守本職工作崗位,紮實有效工作,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從1月23日開始,普陀區副區長王珏委員,一直堅守在抗擊疫情第一線,連續走訪多家醫院、宗教場所、區疾控中心,落實各項措施。也是自1月23日起,徐彙區副區長晏波委員每天晚上都要進入“手機工作風暴”,和市級部門協調、和外省市協調、和海關協調,動用海外力量協調疫情防控物資,全力為全區多儲備一些口罩、防護服等。市政協委員、至合律師事務所主任洪亮則帶領律所律師在微信公眾號上連續刊發疫情防控期間法律問題專欄,為市民解疑釋惑,至今已刊發17期。

不少委員積極籌集物資、錢款發往重點地區,協助做好物資供應、擴大生產、服務保障等相關工作,築牢疫情防控的堅實基礎。來自上海市科技企業聯合會的方奇鍾、池學聰、陳陽、胡江波等企業家委員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做好復工復產各項工作,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廣泛動員科技企業通過捐款捐物投身疫情防控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閱讀委員‘戰疫’10條後,我更加明晰自己的使命,疫情防控不只是醫療戰線的戰鬥,還是涉及全社會各行各業的總體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政協委員要更加堅決貫徹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堅守崗位高效工作,落實各項措施,把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承諾體現在高質量工作中。”方奇鍾委員說。

切實擔負起建言資政、監督落實的履職責任

2月3日上午,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得知,市人大常委會即將就有關疫情防控的立法(草案)徵求市政協委員意見建議,當即進行研究部署,通過立法協商專家組微信工作群發出預告,並在市政協委員履職移動平臺“政協通”上緊急建立專家群。

包括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在內,20餘位專家委員收到通知後立即響應,連夜對草案進行研究,連續不斷密集提交意見建議。一天之內,社法委共收集意見建議104條,並於2月4日夜間進行彙總整理,趕在規定時間,反饋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當前,集中開會、調研等履職活動不能開展,不代表委員履職就此停止,此刻更是擔負起建言資政、監督落實履職責任的時刻。”參與此次立法協商的董敏華委員表示。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全市各級政協委員認真落實政協有關工作安排,圍繞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難點和薄弱環節,運用網絡、電話、微信等各種途徑,積極參與協商議政、民主監督活動,提交提案、用好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第一時間反映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助力黨委政府做好補短板、堵漏洞的工作。

2月8日凌晨5點,市政協副主席黃震撰寫的“多措並舉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建言提交市政協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部門,這篇“黎明時分”的建言就企業復工復產即將遇到的困難提出包括加強政策“減負”、做好物流保障等多項建議。密切聯繫經濟界的民建同樣形成多篇有關企業復工議題的建言,陸銘、陳貴、方懷瑾等市政協委員踴躍投稿,民建市委經整理、統稿後,分別向民建中央、市政協、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提交“關於在疫情防控期內支持企業有序恢復生產的建議”“ 建議上海發出政策強音,助力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等2篇綜合稿以及十餘件單篇,所提建議中有不少內容與上海此次出臺的政策措施不謀而合,受到有關方面的肯定和好評。在滬全國政協委員蔣穎帶領團隊對多個行業的1000多位高管進行了關於疫情影響及應對措施的調查,向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等提交《政府如何進一步幫扶企業渡過疫情難關的一些建議》調研報告,從財政和稅收支持、應急融資安排、心理和知識支持、人力資源支持以及應危指導等方面提出建議。

高小玫、朱成鋼、王光賢、李國華、施惠良、劉小兵、蔣健等來自民革的各級政協委員同樣積極提交建言。民革市委分別向民革中央、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市政協報送的建言內容涉及疫情防控、公共衛生、聯防聯控、財政稅收、金融支持、醫院門診、企業復工、促進企業勞動關係穩定等。王慧敏、梁順龍等委員提出的上海應儘快公佈確診患者活動軌跡等建議已得到落實。

同樣得到很快落實的還有在滬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周鋒等提交的“建議以中、英文雙語形式發佈疫情公告”建言。這篇建言建議中央、地方政府發佈重大疫情公告時,以中文和英文雙語形式並通過我國主流媒體、網絡和經政府認可的自媒體平臺向全世界發佈。2月8日下午,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通報,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名簡稱“NCP”。

2月初,針對突發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顯現出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中的問題,中國管理50人論壇發起人攜手15位管理學教授共同探討突發疫情下的政府治理;復工後的疫情防控工作面臨新的挑戰,12位人力資源學者通過網上辦公分享建議和觀點。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上海交大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唐寧玉委員作為參與者之一,在兩項活動中分別就相關主題提出觀點,為應對疫情提供參考意見。靜安區政協常委何萬篷擔任“掌門”的上海前灘新興產業研究院,則啟動《既要“救急”,又要“救遠”——災後經濟增長和景氣提振的預案》自主研究項目。

“看當下、謀長遠。政協委員要有‘冷思考’。”唐寧玉表示,她將根據“委員‘戰疫’10條”的要求,圍繞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城市應急管理體系、衛生防疫物資儲備、城市公共環境治理等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分析研判,更富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方案。

切實擔負起凝心聚力、團結抗疫的社會責任

不少政協委員在自己的崗位上強化團結引導責任,圍繞疫情給民眾生活帶來的影響,積極做好增進團結、凝聚共識的工作。

市政協委員朱東是上海體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從接到市教委關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緊急通知開始,他持續戰鬥在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線。為避免人員頻繁變動可能造成交叉傳染,他向校領導主動請纓,從1月28日開始每天到境外學生公寓值班。除了完成疫情的防控和信息上報等常規工作,安排有發熱疑似症狀的國際學生進行檢查、隔離外,他需要花大量時間去安撫在校國際學生的心情。許多國際學生不理解我國的防控工作,認為學校的封閉式管理限制了他們的行動自由。朱東委員給他們耐心解釋防控的必要性,使他們逐漸理解並支持我們的工作,穩定了國際學生的情緒。

紧要关头,上海市政协“战疫10条”激发委员更强责任担当

2月9日,中共靜安區委統戰部組織區知聯會,將自行翻譯、設計、製作的中文和7種外語的疫情防控指南海報,送至靜安高和大廈,為在滬外籍人士送上防疫指導。季軍 攝

“臨近開工,這正是我們亟須的宣傳海報!”石門二路街道幹部感嘆道。2月9日下午,在市政協委員,中共靜安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凌惠康帶領區知聯會將自行翻譯、設計、製作的中文和7種外語的疫情防控指南海報,送至凱迪克大廈和靜安高和大廈等商務樓宇以及世紀時空酒店公寓,交給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張貼,為在滬外籍人士送上防疫指導。“對外籍人士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普及已經成為街道、樓宇、企業當前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所以我們邀請區知聯會製作多國語言海報,向外籍人士做好解疑釋惑工作。”凌惠康說,下一步還將帶領全區統戰成員更加深入地投入到凝心聚力共同攜手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來。

為匯聚疫情防控的強大正能量,營造群防群控良好社會氛圍,不少委員還各顯其能出妙招: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帶領上交自1月底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免費資源,用音樂助力在家堅守的市民。“自我隔離音樂包”“‘音’為愛,在一起”演奏家視頻合輯、線上“首席教你學樂器”“線上週末音樂會”……“雖然無法挺身一線和白衣天使們並肩作戰,但作為這座城市的‘音樂源泉’,我們以音樂為火炬,驅散瀰漫的迷茫和恐懼,點燃人們戰勝疫情的希望和信心。”周平表示。在沈瑩委員的倡議下,小熒星男童合唱團的孩子們在家錄製了歌唱《我相信》的視頻,以“雲合唱”方式獻給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英雄榜樣們。作為運動健康科學領域專家的劉宇委員還組織上海體育學院相關運動科學及運動健康促進領域學者及專家,通過多種平臺發佈居家如何科學運動健身系列文章及視頻。通過科學有效地運動,緩解居家隔離期間廣大群眾的身心不適,提升免疫力。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更需要政協委員主動發出聲音,營造群防群控、眾志成城的良好社會氛圍。”王仁維委員說。連續多日投身戰疫報道採編一線的王仁維、陶寅琰等“媒體人”委員同樣以自己的筆觸在特殊時期傳播和弘揚正能量,提振精氣神。“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我將以委員‘戰疫’10條要求為準則,做好解疑釋惑、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的工作。”陶寅琰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