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有哪些关于利玛窦的古迹遗址?

1029417316


明朝年间,葡萄牙人借口晒鱼网,申请在澳门登岸,从此占领澳门,并开始传教活动。

1583年9月10日,利玛窦从澳门乘船,沿珠江逆流而上,来到当年两广总督府肇庆上岸。据传,西江南岸河边小村“上清湾”系利玛窦首次登陆的地方。并在此修建教堂(见下图)。

利玛窦是西方传教士登陆中国第一人,也是开启西教东传的第一人。利玛窦在肇庆居住6年间,学习了中文,汉语。推动西教传教工作启蒙,同时编制首部葡汉字典,并编制中国国内首张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制造了中国首台机械自呜钟。

利玛窦才干,传到京城,被当朝皇上欣赏,下旨让其到北京述职。自始利玛窦离开肇庆,居住于北京终老。

至今肇庆还遗存有利玛窦当年在肇庆活动的遗迹。保存较好的便是肇庆西江河南岸,上清村遗址(见下图)。











汉唐76182784


肇庆是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和罗明坚从澳门进入明朝内地的第一站。利玛窦等人在当地建立了教堂,开始传教,并进行了绘制地图、编撰汉葡字典、制造自鸣钟、地球仪等一系列文化工作。传教士初到肇庆时,肇庆官府正在修建一座漂亮的“花塔”,现在称为崇禧塔,传教士就申请在附近建立教堂,肇庆知府赠匾题为“仙花寺”,被认为近代天主教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教堂。但是这个“仙花寺”是否还存在呢?


在金尼阁整理的利玛窦遗稿《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提到1589年(万历十七年)新任的两广总督刘继文将传教士驱逐出总督驻地肇庆后,将原先仙花寺的地址用作自己的生祠地址。据《高要县志》记载,崇禧塔东有“刘公祠”,此地正与仙花寺的地望相合,但刘公祠已经不存在了。崇禧塔东面的肇庆市无线电厂内出土了“两粤督抚司马中丞刘公祠记”碑,正是刘公祠的遗物。说明仙花寺的遗址也就是在这附近,面临着滔滔东去的西江。


【肇庆仙花寺遗址】


另有人说,崇禧塔西面一座二层西洋式小楼才是仙花寺的建筑。但那其实是管理西江堤防工程景福围的景福围公所的旧址,并非仙花寺。


现在崇禧塔附近建有利玛窦主题展览馆,可供游人参观。


【利玛窦主题展览馆内部】


参考文献:

李护暧,《“仙花寺”遗址小考》。


温长卿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意大利人,明朝万历年间来华传教的耶稣会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利玛窦在华的活动,人们更熟知的是他在北京和徐光启等人的交往。事实上,利玛窦最早落脚内地的城市是肇庆,停留了六年之久。

1583年,利玛窦和罗明坚进入肇庆,暂住在天宁寺附近的陈理阁的家里。在肇庆府知府王泮的支持下,利玛窦选择在崇禧塔附件建造教堂,教堂建成后,知府王泮赐名“仙花寺”,利玛窦命名为“圣童贞院”。

1584年,利玛窦花费重金聘请了一位福建秀才来给自己教中国语言、书法和风俗习惯。随着汉语水平提高,利玛窦积极开展社交活动,认识了肇庆府一批达官贵人,为以后的传教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吸引中国人入教,利玛窦还积极展示西洋文化与科技。

利玛窦能够在肇庆立足,是因为获得了官府的支持。但是后来两广总督换成了思想保守的刘继文,对于洋人洋教十分反感,于是下令驱逐了利玛窦。


老照片


在崇禧塔东侧,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此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天主教堂“仙花寺”,但到了清朝时期毁于火灾。丽谯楼(俗称红楼),当年利玛窦携技师与当地人打造的机械“自鸣钟”就悬挂在这里报时,目前里面只有相关的图文展示。目前肇庆端州市区存有两个天主教堂及一个基督堂,而西江对岸的高要那边好多城镇乡村间都应有不少天主教堂,其中比较令人关注的是西江岸边的上清湾村天主教堂,该村全村人信天主教,可谓教村,因此有人推想此处是否可能是当年利玛窦最初登陆的地方,该教堂为清朝时由法国荔神甫在此修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