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國英國為何要打開大清帝國大門?


日不落帝國英國為何要打開大清帝國大門?


早在1793年,英國即派出馬嘎爾尼使團出訪大清。在產業革新方興未已的英國,此時還充溢著伏爾泰對中國“烏托邦”氣象的歌頌,歐洲各國都對神秘豐饒的中國心馳嚮往,馬嘎爾尼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環境裡,踏上了駛向中國的船帆。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此時的君主已一名82歲的垂暮白叟,清王朝也在同一期間步入帝國的遲疑。馬嘎爾尼從煤與火的蒸汽機煙霧中邁出,未見到太平盛世,眼見的卻是封建帝國的慢慢腐敗。國民屈曲,科技掉隊,生存困窘,體例僵硬,這統統完全傾覆了他以前對中國的認知。

收場訪華後,馬嘎爾尼在迴歸國家後說道:“清王朝就如同一艘搖搖欲墜的甲第戰艦,它之所以能在前一百五十年中沒有被埋沒,僅僅是因為走了運而已,而她之所以沒有被冒犯,只因為她的體積和表面。不過,一旦一個不是該國的人踏入他的範圍內,那就不會再這樣的國泰民安了”。由於馬嘎爾尼使團訪華記錄的文件給歐洲人展示了確鑿的中華帝國,烏托邦氣象就此落空。

當清王朝統治下的封建中國日趨衰落的時候,歐美資本主義卻在蓬勃發展。

英國在17世紀就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強國,擁有發達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掌握著海上霸權,具有打開中國大門的物質條件。英國為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積極對外侵略,爭奪殖民地。而中國恰恰是一個幅員遼闊,擁有大量工業原料和潛在巨大市場的落後的封建國家,這就決定了英國對中國侵略的必然性。但直到鴉片戰爭前夕,由於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和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外來商品的抵抗,英國試圖通過商品輸出打開中國市場、進行殖民擴張的如意算盤始終難以奏效。

1840年的清王朝,是一個有四億人民,百萬陸軍,疆域1000餘萬平方公里,GDP佔到世界總量22%的東方王朝,但其已經從“康乾盛世”頂封跌落下來,國勢日衰,整個封建制度日暮窮途。自嘉慶以來這個封建王朝已經走上了政治腐敗、軍備廢弛、財政拮据、文化專制的衰敗道路,階級矛盾十分尖銳。

衰落後的封建中國成為各資本主義國家侵略的重要目標。

打開大清帝國大門是日不落帝國對外擴張,開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場的必然產物。

跟著英國在印度的陸地漸漸站穩腳跟,對中國市場的開闢就同時提上了日程。在1840年以前,英國就以廣州突破口舉行鴉片商業。在一系列的籌辦事情後,英國對清朝的水師兵力有了瞭解。

中國的禁菸運動成為英國政府發動戰爭的藉口。1839年10月,英國內閣決議發動侵華戰中國爭。


日不落帝國英國為何要打開大清帝國大門?


日不落帝國英國為何要打開大清帝國大門?


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海軍少將喬治-義律為與清政府交涉的英國國王的全權代表,兼出征中國的遠征軍總司令,任命其堂弟、駐華商務監督、陸軍上校查理-義律為副全權代表。1840年6月,義律率“東方遠征軍”相繼從印度、開普敦等地到達中國廣東海面,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

僅從數據來看,英帝國與大清並非處於同一量級,更無謂說僅僅4000人艦隊的勞師遠征,孤軍深入。不管怎麼看,這場戰鬥都像是一次冒險。在英國的議院召開的對清戰鬥的談論中,主戰派以9票的薄弱上風斷定了對清開火,進而主導了歷史車輪的偏向。英國高層的決策並非全出於狂熱進步的索求冒險精力,而是基於對究竟的必然控制。

1840年的戰鬥目的並不是一場範圍浩蕩的大面積入侵,而是一次為達到威震目的戰爭,鴉片戰爭中,英國艦隊在廣東殘暴無果後,轉北上大黃河,封堵清廷內河河流這一行為就是例證。威懾的目的決意了英兵艦隊計謀決策的短期性。即使英軍敗北,仍舊有印度陸地作為後撤基地和計謀轉場。正是在這種因素下,1840年的英國下議院在一片迷濛中做出了開火決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