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對現在停課不停學是怎麼看的,能有多大的成效?

幸福指路人


鑑於這次疫情發展的實際情況,到開學又不能讓學生來學校上課,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線上教學,“停課不停學”。於是釘釘,騰訊會議等軟件被一眾老師蜂擁使用,而後教育部又很快叫停,但一些地方和學校已開展得如火如荼。

線上教學,網絡學習作為新鮮事物,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見識一下適應一下還是可以的,作為局部內容的補充也是可行的。但是,一刀切,都用網上學習課本的主科內容,弊端逐漸顯現出來,而成效甚微。

一.線上教學的網絡課堂不可控,反饋不及時,效果無從談起。

網絡課堂,老師在這端,學生在那端,老師在講課時,學生不過看手機還是電腦,在做什麼,是不是在認真聽,有沒有分神?老師不能把所有的聽課學生納入到自己的監管之下。

同時,學生出現哪個環節不清楚,也不能一一反應出來,教師不能及時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每個孩子聽課狀態怎樣?掌握得如何?老師心中沒數,效果差強人意!!

二.對部分沒掌握好的同學,需二次授課,低效浪費時間。

線上教學會有部分同學因各種原因,沒有達到老師的基本要求,因此要重新補講,這種半生不熟的教學,既低效又影響學生的連續性學習,浪費寶貴時間。

三.家長陪聽,影響工作。

線上教學,往往家長不放心,於是陪著一起聽。聽後,自己搞清楚了再講給孩子聽,這樣可能會幫到學生。但家長自己要工作或有其他事,不可能全程陪聽。不陪聽,孩子又不自覺,一會倒水,一會上廁所,一會看其他東西,注意力不在學習內容上,收效更差。

四.對學生視力的影響,特別是小學生

一天聽幾節網上授課,盯著屏幕幾小時,視力自然會變差。作為祖國的未來,從小就視力低下,以後如何學習工作和生活!

五.其他原因影響學習效果

沒課本,學生就沒有可操作的藍本。

一家兩個孩子,操作起來更困難。

信號差,卡機等等。

表面看起來,老師家長學生都在忙,所謂停課不停學。其實只是個面子工程,老師鑽研線上教學技術加班加點,學生長時間盯著屏幕辛苦疲憊,家長陪聽苦不堪言。最後結果是學生感覺似學非學,似懂非懂,老師感覺講了白講,等到回校又要回爐!

其實,這段時間不上網課也是完全可以的,既可以在每週拿一天來補上,又可以把暑假放假延後。大災面前,為什麼要墨守成規而不尋求變通呢?

在這段時間,家長可以就這場疫情對孩子進行多方面的引導學習,讓孩子感受:

愛國主義: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全國各省醫療隊支援武漢,馳援湖北,《我的祖國》響徹雲霄。

科技力量:醫學可以拯救人類於疾患之中,要認真學習,做一個有用之人。

責任與擔當:大疫當前,醫生,護士,年邁的院士,還有社區工作人員,警察,部隊,他們衝在前面,不懼危難,舍小家顧大家,這是平凡而偉大的責任感和頂天立地的擔當!

追星不如比貢獻:不追星,要追就追科學家醫生警察軍人關鍵時候對社會有用的人!

如此等等,我們應就地取材,讓孩子在這次疫情後心理上有成長。知道生命可貴,珍惜生活和眼前人,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數學茶樓


這個是未來國家發展的勢頭,從這次疫情發展來看,無論是授課,還是購物模式,未來萬物互聯,也是推動5G發展的首要的基礎!



達人啊興


效果不會太大,還不如讓孩子多看幾本名著,對孩子目前的考試和以後的人生道路都會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