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浙江和苏南文人几乎承包了语文课本上的现代白话文?

瀛史拾贝


浙江和苏南地区历来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两江(以江苏、浙江为主)地区从宋朝时期便逐渐地成为了我们国家最重要的赋税来源地,同时也成为了粮油稻米和丝绸瓷器的主产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江浙地区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殷实的家庭条件使得这一地区的人们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从隋唐时期开始,封建社会时期的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便从家族世袭制和推举制逐渐转成了更为公平的科举考试制。而从南宋王朝时期开始,江浙地区的文人学子们便在科举考试中独占鳌头。远远的超过了其他地区的中榜人数。

这样的现象不仅没有随着时代的更迭发生转变。反而由于北方地区常年战乱不止,大量的北方门阀士族举族南迁至江浙地区。从两晋交替时期发生的衣冠南渡,到后来的唐朝中后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北人南渡,再到大宋王朝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的建炎南渡,整个文化的中心和文人雅士都在从北向南转移,两宋交界之际比较有代表的人物就是孔子的嫡系后人衍圣公举家南迁至衢州。


到了南宋时期整个中原文化的重心都转移到了南方地区,尤其是江浙地区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而且江浙地区也成为了政治和经济中心。因此江浙地区在我们国家经济领域的重要地位从此建立。

文化兴邦、耕读传家!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十分重视教育。当两江地区的人们生活条件和物质水平处于同时期全国前列时,当地的百姓对于子女的教育投入自然而然也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地区。因此一批批优秀的江浙才子在科举考试中拔得头筹,而且长期霸占科举考试中的半壁江山!


到了中国近代历史时期,由于西方列强不断通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开辟在华贸易口岸,江浙地区也成为了中国最早面向世界开放的地区。而这一地区的人在初步了解了西方社会之后,纷纷将自己的子女派遣出国,学贯中西。因此中国最早的一批留学生中,江浙地区人数最多。

而这些接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同时有接触到了西方近代思想的文人学者们。回到国内便成为了各大高校和各大报刊的主要负责人,比如说北大的蔡元培校长,鲁迅先生和周作人、周树人等兄弟三人,朱自清、茅盾、徐志摩、戴望舒……数不胜数,因此江浙文人墨客也引领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和白话文进程。占据了整个近代中国文坛的半壁江山。



(图via:@浙江大学&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珞珈山的猫


这就是为什么华夏衰落的原因。

自宋以后,江南正式成为中国人材中心,包括历朝历代进士数量,达官显贵,江南籍人材占据了中华的半壁江山,这可是谁都洗不掉的。

但我们发现,中华科技颠覆性代差创新江南人为0,四大发明是江南以外发明,都是宋朝以前。代差创新性文明,是引领人类进步的代差文明,比如唐代开始将火器应用于军事作战,这是直接热兵器打冷兵器,这是有代差科技的巨大科技进步。

人多必然有创新,但是你杂七杂八的创新根本无法做到如火器如四大发明一般的代差创新。比如人家发明了空空导弹,然后你经过大量研究,创造出一种最强导弹,飞的快,更远,威力更强,但这依然是在原有导弹的基础上的创新,并不是自己代差科技创新。江南人材复制粘贴抄袭才是主流。

自从宋后800余年的时间华夏民族的科技颠覆性创新进步为零,所以国家开创雄安科技中心,开始落实规划是非常正确的,我们5000年的文明史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雄安新区才是华夏复兴的最关键一环。

本地名人最能反应当地人性格,蒋介石就是最好江南代表,不思进取,偏安一隅。台湾当局2018年公布档案原件,全网可查,海陆空三军统帅亲笔电文,要求张学良退守长城,性格显而易见,就是我守住我的一亩三分地就好,最后被杨虎城张学良逼着抗日。

汪精卫,吴三桂,蒋介石,都是这个地区代表人物。


内蒙人不知道


浙江是一个省的名称,不知苏南是哪个省?还是哪个直辖市?所以问题本身具有很大的矛盾性,虽然明白提问者的意思,但这种问题无形中又打击了相对于苏南的另外一部分,割裂了地方情感。为什么不大大方方的问浙江和江苏文人呢?由于历史文化原因苏南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但因为这个原因,苏南地区的人很少离开家乡去外地闯荡谋生活,这和苏北形成反差,人员流动的减少带来的是视界越来越狭隘,部分苏南人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像在井底的青蛙,总以为过去的GDP能代表全部,过去的文化底蕴能永远延续下去。现在的苏南如果抛开GDP,在中国已经远远没有以前的地位了,甚至在江苏,苏南文化中书法绘画文学氛围都不如徐州、宿迁、淮安,更不要说和拥有中国绘画艺术最高学府的一直努力摸索的浙江相比了,苏南唯一可以自豪的是辉煌的历史。


省钱及时雨


本人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所谓的一方水土一方人用来形容江浙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环太湖地区是最贴切的。这里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物华天宝,可谓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且自然灾害较少,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之美誉。一方水土养育了江浙人知书达礼重文重教的良好习俗。以一些古村落为例,富裕起来的乡绅重文重教,拿出一定比例的钱财或物资开办家族或村落私塾学堂,开江南教化之先风,通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涌现出了大批文人骚客,使该地成为文人心目中的圣殿,江山代有人才出,江浙独领风骚上千年,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米奇54874481


现代文人的白话文写作,风格上走的无非就是两条路,即鲁迅的奇崛和周作人的冲淡,而这哥俩,是绍兴人。


中峰明本


绍兴的各大文豪在语文课本上的出镜率最高,拔得头筹,是绍兴市浓厚的历史文化和安逸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一大批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影响力的文学家,而且都有自身的文学风格甚至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风向。


鉴湖散人


我认为主要还是得益于上海的存在,鸦片战争后 ,上海在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了远东最大的城市,西方文化在这里登陆,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这也对临近的江浙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太平军攻浙 ,很多浙江人前往上海避难,据说现在上海人当中祖籍浙江的比例可是不少,正因为浙江与上海联系密切,这让很多浙江人见识到了西方的文化,从那开始,江浙人开始大批出海求学,最终这些留洋的学子在国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用白话文创作出了很多优秀作品,而这些作品很多就被今天的语文教材选中了。

我没看过目前的语文教材,所以不了解究竟有哪些作家的作品被选中,但我认为寻根文学的作品也应当出现在语文课本中,因为这些作品的白话文水平其实也不次于民国白话文。


北方一牛


江南文化其实就是华夏文明失去中原核心区后退化习得产物,是华夏之哀。过分拔高江南文化影响力不明智,它本身具有内在的缺陷。中国崛起和华夏复兴呼唤全新的文化,但绝不在江南。


CCOIB齐岐


首先所谓的浙江全省就是胡扯的,想打擦边球!古代文人最多的在太湖区域的江南,不包括浙西和浙南地区,浙东的地区也没有什么科举名人!所谓江南才子专指江苏省的苏锡常加上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的湖州嘉兴绍兴杭州,其他都没有了!


光线来了


应该是苏南浙北的传统文化区域吧,这一块明清就包揽了全国50%的状元,现在的吴越钱氏也应该是目前中国文化科学界最牛逼的家族了,话说我们读书这么好,高考还限制,放开江浙的高考,中国科技进步会快很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