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售同权”那个冷笑话,安全感从何谈起?

还记得“租售同权”吗?——租房与买房居民享同等待遇。

然后被这次的疫情直接打回原形,这很像一个冷笑话。

租客返回小区禁入、劝返

很多城市以防范疫情为由,对租客采取粗暴的禁入、劝返措施。租户与业主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待遇。

租客返回城市后,打算进入小区,物业给出的答案是“不行!”

没房子就要被歧视,“租售同权”又从何谈起?

有家也不能回,谁剥夺了你的权利?你去投诉,发现还找不到地方说理。

同样的困惑正困扰着各大城市数以千百万计的出租户。

成都龙泉大面街道龙华社区近日公告:龙华社区所有小区不再放行市外返蓉租户进入。

防疫非常时期,严格要求本来没错。引起争议的是,如果租客坚持要进入小区,需要房东、租客书面承诺:租客自行在家隔离14天;房东负责监管并且帮助租客购买生活日用品;双方各交50万保证金,以防带病毒进来后对邻居的补偿。

这50万的“硬核”规定就实在太过分了。

这算不算歧视?租客他还敢回来吗?要不直接买房算了,成都二圈层首付也差不多够了。

社区的公告实在过于粗暴,在一片争议声中,该社区很快发布致歉信,称由于工作失误、考虑欠周,不当发布禁止租户进入小区的公告,目前该公告已停止实施。

还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来了就是成都人。城市的快速发展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我们要有一颗善良、包容的心。

当然,该隔离的程序也不能少。何况该社区已有楼盘有人确诊,当下安全仍然是第一位的。

“租售同权”那个冷笑话,安全感从何谈起?

租售又何时同过权?

站在保护易感人群的角度,租客禁入的做法可以理解;但对于已经做好防护措施的租户来说,这并不公平。

话说回来,租售又何时同过权?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实际操作中,远没有想象中简单。比如租户最关心的,想让孩子上小区旁边的公立名校,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一些发达国家,“租售同权”政策非常健全,像德国已经有超过一半人选择只租不买。但是,德国有完善的配套政策,比如租房补贴、租住同权、禁止房东无故涨租、无故解约等等。

换到中国,谁能让房东不涨租试试看?

我们的“租售同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10年之后,甚至20年之后会有改变,但租客能不能等得起?

此次疫情的经历证明,租房极易扼杀人的安全感。而且租房居无定所,不断漂泊,说不清哪天就被房东赶出去,安全感从何谈起?

所谓安全感其实也简单,只要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因为房子就是你可以停靠的港湾,一个可以一直住下去的地方,一个可以被称为“家”的存在。

所以,还是尽最大努力买房吧。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它不必那么大,也不必太豪华,但总能给人极大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