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蜜蜂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吗?

绪龙视频


如今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全国各地都在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脱贫,其中主要的就是种植和养殖。就养殖来说,很多地方都选择蜜蜂养殖来帮助一些精准扶贫户脱贫,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效果真的不怎么样。其实这个问题比较滑稽,我们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帮助贫困户脱贫的朋友也缺乏调查,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我国养蜂起点低,很多地方都可以自己养殖,如果贫困户真能养好蜂,相信已经不是贫困户了,就算我们再去帮忙,在蜂部落看来也是杯水车薪。那么究竟在农村依靠养蜂来帮助贫困户脱贫为什么难?

第一:技术问题

其实农村并不缺少蜜蜂,我国本土的中蜂在国内多数省份都有分布,如果贫困户想要获得,无非就是自己动动手的问题。很显然,农村有很多养殖蜜蜂的散户,这里面也不缺乏真正去探索去养殖的贫困户,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究其原因在蜂部落看来还是技术问题,很多朋友把养蜂想得太简单了,认为提供一个蜂桶就万事大吉,但是事实证明,所有把养蜂看得太简单的朋友都是养不好蜂的,最后的结局都是失败。

农村贫困户存在一大问题,就目前来说,一般农村的贫困户年龄偏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别说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养蜂技术,就算是当地请了专业的养蜂人士去培训也不见得有什么用,毕竟接受能力有限,而养蜂技术是需要不断探索和不断学习的,光是这点很多贫困户就不适合。

第二:农村讯息交通落后

很多朋友想到养蜂就是卖蜂蜜,但是蜂部落想说的一点是,相当一部分养蜂人发家致富的根本并不是销售蜂蜜,而是销售蜂产品,而对于家庭式的养蜂户来说,别说无法饲养出大量的蜜蜂,就算饲养出来了销售也是一个问题,比如现在市场上销售蜂王、蜂群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农村这些销售一是快寄公司拒绝,因为是活物,二是农村需要到省会中转,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时间太长,往往会导致活物死亡。就算能够快寄,农村人无法将自己的产品宣传出去,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第三:贫困户的惰性

这点蜂部落没有诽谤之意思,也不是说所有的贫困户都是懒惰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真的很懒惰。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蜂部落当初建立这组账号的原因。蜂部落家里算是当地的带动扶贫户,而扶贫的项目就是养蜂,当地相关部门也给到了大力的支持,作为带动扶贫户蜂部落也毫无保留的去研究养蜂技术,不断学习,不断去找方法,找销路。

对于农村来说,能够做一个带动扶贫户,您首先要先做出榜样,也就是说养蜂带动养蜂就应该自己先饲养成功,蜂部落家里养蜂时间长,的确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贫困户也想通过养蜂发家致富,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难以想象。

一般作为带动扶贫户除了培训之外还需上门协助检查蜂群,说起来这个真的有点搞笑,由于贫困户多,带动扶贫的人整天四处跑,好好的蜂群分到贫困户手里,开始的时候正常,但是慢慢的就不行了,当你去帮助检查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告诉你蜜蜂在哪里,你自己去检查。对于这样的带动,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就算您有夺天的本领,人家被带动的人就整天坐在家里,等待着你去检查蜂群,等待着你去帮助取蜜,等待着你去帮助饲喂,等待着你把蜂蜜卖了把钱交给他们,这样的扶贫谁又能带动起来呢?

第一:以养蜂来作为贫困户脱贫的项目真的不理智

正如蜂部落上面所说,我国蜜蜂资源丰富,不管是在哪里,养蜂成功的人并不是依靠当地的扶贫部门送来的蜂种才饲养成功的,而是自己上山收蜂,不断试错,最后三五箱养成大蜂场,所以很多朋友搞错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贫困户缺乏的并不是蜂种,缺乏的是能够把养蜂当成一种事业,愿意去付出,愿意去不断尝试。

第二:穷的根本

不得不说,在农村拥有我穷我有理的人真的太多,整天不想办法去赚钱,就等着国家的救济。放宽点来说,现在农村扶持力度大,农民拥有大量的土地,这些都是很多城里人所没有的宝贵资源,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农场,也就是说他们的土地已经被廉价的出租给了农业类的组织或者企业,那么我们就可以来算一个账,这些企业从农民手中租赁的土地是需要花钱的,而农民自己用自己的土地创造价值是不需要土地成本的,但是最后还是企业创造出了价值,贫困户也乐意拿着企业租赁土地的少量经济收入艰难的生活,这样的思想不穷还能怎么样呢?

所以在蜂部落看来,我们生活在这个稳定的社会,对于很多人来说贫困真的不应该成为理由,别人推一把你自己可以跑一下,相信推几次自己都可以跑了,但是如果别人推一把你就走一步,最后还是回到原点,毕竟扶贫的本质是支持贫困户自己能够独立,否则还不如直接发救济金。但是对一把只能走一步的人太多,真正能够帮助脱贫的人,他们有一种思想,那就是作为精准扶贫户是一种耻辱,是一件很抬不起头的事情,但是很显然,争当扶贫户的人太多,甚至很多人把自己是贫困户当成是一种荣耀,往往是这样的人,最没有上进心,好吃懒做,还是体谅一下基层服务的工作人员吧,作为农村人,蜂部落深有感触。


蜂部落


中蜂养殖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管理少等特点,是广大山区农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好项目。那么,在农村养蜜蜂能真正帮助贫困户脱贫吗?

中蜂的饲养价值

一、中蜂养殖的经济效益

中蜂养殖,投资小、见效快,在气候环境适宜、蜜源丰富的山区农村,当年就能获得较好的回报。

实例1:闽西山区气候适宜、蜜源植物丰富,神坛坝村养蜂合作社杨荣林,2019年活框养殖中蜂180群,夏季产蜜3000余斤,当地零售价每斤60元。杨荣林告诉蜂语语,今年前期雨水偏多、后期干旱,受气候影响今年产量比去年减产三成左右。杨荣林还介绍道,今年总共出售蜂群100群;如果天公作美,冬季还能采集300斤以上的野桂花蜜。

实例2:闽西黄家地村民黄有明,2018年投资20000余元,购得中蜂30群,加上自己诱得蜂群7群,当年收获蜂蜜600斤。黄有明种植了大片的黄花梨果树,蜂场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养蜂为他额外增加了不少收入。

二、中蜂养殖的社会效益

1.山区农村占据养蜂的天时地理,山脚林畔、房前屋后都可以养殖。可以专业养殖也可以业余养殖,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又提高了农村人的收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养蜂已经成为农村残疾人养家糊口、脱贫自救的好路子。一些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通过养蜂过上了自给自足、自食其力的普通人生活。

3.中蜂养殖受到越来越多离退休人员的青睐,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余热,又改善了生活。

三、中蜂养殖的生态效益

1.中蜂为绝大多数植物传授花粉,是自然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授粉昆虫。蜜蜂为果树、西瓜等农作物授粉有着无法估量的积极贡献。

2.蜂群在为现代农业植物授粉的同时,也为养蜂人带来一定的收入。目前,授粉收入相当较少,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远远超过蜂蜜收入。

贫困户的类型

同样的社会、同样的环境,为什么有些人富裕有些人贫困?为什么有些贫困户能脱贫致富有些人依旧贫困?造成贫困户贫困有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情况:

一、家庭负担沉重造成的贫困

这类家庭一般表现形式为:家有长期重病的亲人、缺少主要劳动力、遭遇突然变故、上有老下有小又无一技之长等。这类贫困户是最值得同情和扶持的,也是最有希望脱贫致富的。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加上扶贫人员的雪中送炭,通过蜜蜂养殖增加额外的收入。假以时日,亲人病情好转、儿女参加工作等,这类家庭就能迅速脱贫致富。

二、身患残疾丧失劳动能力

蜜蜂养殖技术虽然谈不上什么高科技,但毕竟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对于智障人群和丧失劳动能力人群,是不适合的。因此,这类贫困户是没办法通过蜜蜂养殖来脱贫的。

三、不思进取自甘贫困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类人员是凭“实力”而贫困的,大多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老贫困户,他们习惯了政府救济,甚至担忧脱贫而失去救济。在养蜂扶贫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养蜂培训爱来不来、蜜蜂养殖不闻不问、坐等扶贫人员来干活,甚至偷偷低价贱卖蜂群等。对于这类贫困户,任何扶贫措施都不顶用,除非送他一台印钞机。

总结: 蜜蜂养殖虽然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好方法、好项目,能给一些贫困家庭带来一定的收入,但蜜蜂养殖还需要一定的养殖技术,并不适合所有贫困人群 。只有那些真正需要养蜂技术、真心希望通过养蜂脱贫的人群,才能获得成功。


蜂语语


在农村养蜜蜂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吗?

根据阿杰对本县内蜜蜂养殖户的了解,就我们广西而言,养殖中蜂是可以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但是前提是养殖的蜜蜂最少要有三十箱以上。不管哪个地方,当地的蜜源植物都是有限的,如果要有产量就必须转场放蜂。中蜂适合定地养殖或小转场,意蜂适合一年四季追花逐蜜,农村养殖还是以中蜂为主。

<strong>农村养殖中蜂的优势

一、蜂源足,获取成本低。在农村,野外多多少少都会有几群中蜂,在理想位置放几个诱蜂箱,就可以低成本获得中蜂。

二、农村蜜源植物多。我们广西蜜源植物就很多,单单我们村一年四季大蜜源依次有柑橘、荔枝、龙眼、乌桕、大叶桉、盐肤木、鸭脚木,辅助蜜源有黄皮、杨桃、香蕉、野板栗,还有各种菜花等。

三、养蜂补贴。有些地方鼓励养蜂,每箱最少有八十元的补贴,但是养蜂数量得有一百箱或以上。

四、因地制宜,多快好省。养蜂要因地制宜,初期养蜂缺少资金或为了节省花销,可以挖土洞养蜂、砌水泥箱养蜂、胶桶养蜂等。

中蜂养殖注意事项

一、防治病虫害。中蜂一般不会惹病,主要是防治虫害,像巢虫、胡蜂等。

二、缺蜜期饲喂蜜水。土养的蜜蜂一年只取一次蜜的情况下,只在取完蜜后喂下蜜水就可以了,管理起来也简单。

三、防晒、防寒、防雨。蜂群做好这三点基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总得来说,在农村养殖中蜂不说致富吧,最起码改善一下生活水平还是可以的。纯正的中蜂蜜价格比意蜂高了很多,而且还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农村养殖中蜂是个不错的选择。


农家阿杰


只要环境气象地理条件允许,加之管理措施技术全面,在农村乡下养殖蜜蜂增加经济收入,发展情景是可观的。如果你要养殖蜜蜂。下面提几点小小的建议供参考。希望对你养殖蜜蜂有所帮助。一、你的蜂箱最好安置在卫生向阳背风的地方。因为蜜蜂喜欢温暖。切忌将蜂箱放置在阴冷潮湿的地方。更不能放直在迎风的地方。因为迎风的地方会给蜜蜂出入带来很大困难。二、至于依山傍水,那是必须的。这一点我们大家都明白。依山傍水自然是自然生态比较好的。蜜蜂采花也比较容易。三、你养蜂的地方最好远离习惯喷洒农药的区域,因为很多农药会对蜜蜂带来伤害。四、每半月要打开蜂箱查看一遍,看风箱内是否有蟑螂丶蜘蛛。实践证明,不要小看这两样东西,这两样东西对蜜蜂伤害是最大的。五、定期观察是否蜂王增多。如果发现蜂王增加,要及时清除。因为一箱蜂群只能有一个蜂王。一旦出现新的蜂王,如不及时清除就会造成蜂群互殴分家。尤其春夏两季,应该特别注意。因为这两个季节是蜜蜂分群的高峰季节。六、寒冬季节气象阴冷,百花凋谢,蜂群活动受限,可在蜂箱旁放适量红糖供蜂食用。以备蜂群过冬,防止蜜蜂因短缺食物离箱远走。以上几点相信会对你养殖蜜蜂有所帮助?


李法融每天笑着过


这个问题问到我心坎里了。

在云南怒江州贡山和大理州宾川县做中蜂扶贫工作两年了,太多的感慨。

我们按当地中蜂蜂蜜价格来做个计算,一斤八十元。一箱蜜蜂一年产蜜20斤算,再低点,10斤!也有八百元收入。贫困户脱贫的年人均收入好像是2750元。人均四箱当年就脱贫了。

但是,养蜂不同于其他养殖业。技术含量要高。需要精细化管理,这是必须的。

目前的状况是,当地政府与我们公司,剃头挑子一头热。政府着急脱贫,老百姓不急。而且已经行程一种惰性,就是钱财物留下,至于人来不来,技术不技术的不关心。本来我们做技术指导的,最后成了我们自己幸幸苦苦养蜜蜂。他们连来看都不看,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产了蜜了,兴趣就来了。首先问,分他多少?

一不出钱二不出力,就等拿钱。这就是太多贫困户的心理。

所以,两年了,今年我们改变模式。做示范点,养给他们看。繁殖蜂群、取蜜等过程,让当地政府组织贫困户来参观,来算账。先把兴趣提升起来,愿意参与,愿意学习、愿意养蜂、愿意干!才能脱贫啊。等、靠、要……永远都脱不了贫。


独龙蜜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是山区农村,山青水秀是养蜂的好地方。要说养蜂是能帮助脱贫,但是若盲目的跟风养殖蜜蜂会一败涂地,我们村在一五年由中国建设银行驻村帮扶,当时出资30万引进蜜蜂,户下收300元一箱,建设银行每箱给补500元,引进了300多箱蜜蜂进村,可是在引进时没专业人员查看箱内有没有蜂王,有多少只蜂,一下就分到了所预定户之手,这些户提前又没组织技术培训,在不懂技术的盲目养殖不到一年死的死,跑的跑,就这样几十万全打了水漂。

养蜂扶贫,首先要对养殖户进行技能培训,撑握了技术才能养好蜂,也能出好蜜,更能赚钱脱贫。






结缘64665172


蜜蜂养殖是贫困农户脱贫的甜蜜事业!蜜蜂分中蜂和意蜂两种,从养殖的难度来说,中蜂养殖相对比较简单,投入成本较低,养殖范围广泛,房前屋后都可以养殖,像甘肃省清水县的大部分地方都有传统养殖中蜂的历史,而且生态环境良好,蜜源丰富,很适合中蜂的养殖,由于中蜂养殖要求低,投入低,管理粗放,意味着产出也低,但反过来说,正因为酿蜜的时间长,工艺简单,产量少,所产蜂蜜营养价值更为丰富,是很多中药不可或缺的配料,也是人们保健养生的好产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养生,因而优质的蜂蜜成为了首选保健产品,蜂蜜的市场前景广阔。从清水的养蜂情况来看,每箱蜂年产蜂蜜20斤,每斤按照收购价50元算,一箱蜂就能有1000元的收益,每家养殖10箱蜂就会有1万元的收入,贫困农户脱贫也就有了保障,所以贫困农户养蜂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径,当然,养蜂也需要技术,特别是蜜蜂对生存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农户不懂技术,环境卫生脏乱差,也会导致养蜂的失败!











清水张伟


感谢提问:关于在农村养蜜蜂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吗?蜂虫虫认为贫困户想通过养蜜蜂来实现脱贫,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技术,以及当地有丰富的蜜源,才能把蜜蜂养好,但是还需注意一些养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贫困户养蜂,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但是养蜂还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但如今在个别地区,脱贫攻坚组织免费赠送蜜蜂群给贫困户饲养,目的也是为了让贫困户脱贫致富,有了蜜蜂群,还需要掌握养蜂技术,以及贫困户对蜜蜂养殖有一定的兴趣,这是很关键的,因为在我们村上,也有脱贫攻坚组织免费给贫困户发放50只鸭子,但是很多人拿回来之后,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也不怎么管理,在蜂虫虫分析看来,很多人虽然是贫困户,但是脱贫的意志不坚定,总觉得脱贫攻坚组织免费送的,不拿白不拿,有这种心态,是很难养好的,养蜜蜂也同样如此。


在农村养蜜蜂能帮助贫困户脱贫吗

通过养蜜蜂来实现脱贫,确实可以实施,首先在农村,养殖蜜蜂来说,就占据环境好的优势,大多地区都有丰富的蜜源,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养蜜蜂来改变贫困的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养殖蜜蜂,所需要投入多少时间精力也不多,对贫困做其他农活并没有影响,但是需要把他们养蜂技术教学好,同时给他们灌输脱贫的思想,以及养殖蜜蜂所能带来的好处,对生活会带来多大的改变,其实这些方面蜂虫虫个人认为比养蜂技术还重要。



尤其是有了脱贫攻坚组织做后盾,那么只要能养出好蜜蜂来,取到纯天然的蜂蜜,对于蜂蜜销售方面,贫困户是无需担心的,但是需要对贫困户养蜂过程做定期巡查,以免有的人出现三分钟热度,这样对谁都不好,要让他们把养蜜蜂当成一种习惯,就像种庄家一样,没有种庄稼辛苦,但是产生的收益比种庄稼还高。


总结:在一些贫困的地区,确实希望能够出现更多的个人或者组织去帮扶一些种养殖的项目,带领更多贫困户实现脱贫,虽然看似很艰巨,但是踏出这一步,就相当于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山娃养蜂


那是不可能的。蜂蜜只要形成一个大的产业链。最终面对的结果一定是滞销两个字。在接下来的流程,不用我说你就知道,肯定是求政府,求电商,哭穷卖残悲情营销。

在中国80%的蜂蜜都是属于水蜜或者假蜂蜜。本来就已经远远的供大于求了。我现在湖南,在湖南就有40万斤蜂蜜滞销,卖不出去。而且全国各地都有养蜂蜜的。很多人都想追求一些好的真正的封盖蜜。但这种成规模的养殖,大多都是属于水蜂蜜,价格都卖不上去。而且水蜂蜜的营养价值本身就差劲。所以它在市场上根本就不会受宠。如果你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这个绝对不是正确的道路。再多的话不用说,市场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绳。

我卖过秦岭的百花蜂蜜。卖过广西的拐角蜂蜜,卖过广东的荔枝龙眼蜂蜜,卖过东北的大黑蜂椴树蜜。卖过四川的蜂蜜。

所以我建议你,别碰这个。








民间百味


我今年就送给贫困户两群蜂,现在有四群了,由于是第一年,经济效益不明显,只能算增加了点收入。

在农村养蜂能否让贫困户脱贫,不能轻易下结论。这和贫困户家所住的地理环境、蜜源、养蜂技术及蜂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想通过发展贫困户养蜂来脱贫必须考虑下面几个条件:

一、地理环境不错,一年当中气候也适宜;

二、蜜源植物丰富,一年中至少有两个大蜜源期,兼有其他零星蜜源;

三、养蜂技术合格,销路没有问题;

如果以上条件都具备,那就可以大力扶持贫困户养中蜂,条件允许可以养意蜂追花期。不但能脱贫,还能致富。

如果具备第一、二点,不具第三点,又要发展养蜂,可以先让贫困户养一两群,并请来真心愿意教技术的师傅,给贫困户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只要管理得好,可以给家里增加一定收入,还不耽误干其他事。学得快一两年就能掌握好养蜂技术,那时也能发家致富了。

如果第一、二点都不具备,那就要另谋产业。


需要提醒的是,扶持贫困户养蜂要还要考虑当地蜂蜜价格和销路问题。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最终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