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割蜜后适合加新巢础吗?

猪仔晴儿


割蜜,大都用于传统的中蜂养殖,但传统中蜂养殖是不存在加巢础一说的,因为传统中蜂养殖是蜜蜂自主造脾,并不需要加巢础的。巢础一般用于活框养殖,在活框养殖中也有一些养蜂人采取割蜜的方法,即割取巢框中的蜜脾保留子脾,活框养殖割除蜜脾后,相当于留下大量的空巢框,是不需要另外增加新巢础的。活框养殖大都采取摇蜜的方式,摇蜜后,腾出大量的空巢房可供蜜蜂储存蜂蜜和蜂王产卵,一般情况也不需要加薪巢础。

加巢础的目的

巢房是供蜂王产卵、蜜蜂储存蜂蜜和休息的,当蜂群失去蜂巢或蜂巢空间不足的情况下,蜜蜂才会造脾,而加新巢础是为了加快蜜蜂造脾的速度,减轻蜜蜂的劳动强度。蜜蜂造脾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丰富的蜜源、蜂多余脾等。胡乱加巢础,不仅蜜蜂造脾慢,甚至不造脾,还会影响蜂群的发展、给巢虫等敌害带来可乘之机、徒增蜜蜂的劳动强度并减少蜂蜜产量。由此可见,是否加新巢础,必须根据蜂群是否需要、是否适宜蜂群造脾。一般情况,蜜蜂造赘脾的时候,蜂群就需要加础扩巢了。

刚取蜜后适合加新巢础吗?

一、流蜜期

在流蜜期,在蜂多余脾的情况下,适当地加础扩巢,可以增加蜜蜂采集的积极性,预防蜜压子圈,有利于增加蜂蜜产量和蜂蜜的成熟度,还可以利用新造的巢脾来替换旧巢脾。流蜜期取蜜后,已经腾出了大量的空巢房足够蜂王产卵和储存蜂蜜,并不需要加巢础来扩大蜂巢。蜜蜂造脾需要耗费大量的蜂蜜和劳动力,巢房足够的情况下,不应该白白浪费蜂蜜和蜜蜂的劳动力去筑造蜂巢,而应该让更多的蜜蜂投入到采集和酿造蜂蜜的劳动中。因此,在流蜜期取蜜后不适合加新巢础。

二、非流蜜期

蜜蜂造脾的目的,其中包括储存蜂蜜和供蜂王产卵,而非流蜜期无蜜可采,不容易造成巢房紧张,何况取蜜后腾出的大量空巢房,足够蜂王产卵,此时加巢础是有害而无益的。在流蜜后期或非流蜜期,蜂群都呈衰退状况,取蜜应慎取,应留足饲料,并保持蜂多余脾,避免给巢虫带来可乘之机。因此,

非流蜜期取蜜后,不仅不需要加新巢础,还应该淘汰老旧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余脾。

总结:是否加新巢础,必须根据蜂群是否需要、是否适宜蜂群造脾。蜜蜂造脾需要耗费大量的蜂蜜和劳动力,巢房足够的情况下,不应该白白浪费蜂蜜和蜜蜂的劳动力去筑造蜂巢,而应该让更多的蜜蜂投入到采集和酿造蜂蜜的劳动中。因此,在流蜜期取蜜后不适合加新巢础。非流蜜期取蜜后,不仅不需要加新巢础,还应该淘汰老旧巢脾,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余脾。


蜂语语


刚割蜜后适合加新巢础吗?山娃养蜂来回答这个问题,割蜜与加巢础看似不相干的两种操作,实则两者之间是存在关联的,对蜜蜂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多数人养蜜蜂都是为了取蜜,每割取一次蜂蜜,对蜜蜂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取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理性,掌握好取蜜的量,一来能取到蜂蜜,二来也把对蜜蜂造成的影响降低,在不破坏蜜蜂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取蜜,才能保证取蜜之后的蜂群能正常生存发展,在往后才能有蜜可取,每次取蜜的多与少,与蜜蜂群够不够旺盛是有直接关系的。


饲养的蜜蜂蜂种不同,以及同样蜂种,养蜂的方式不一样,在一年当中取蜜的次数都不一样。

中蜂的饲养方式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土养,另一种是改良后活框养殖,采用土养的中蜂,蜂农基本上是一年只割取一次蜂蜜,都知道土养的中蜂割一次蜜对蜂巢的损毁是非常严重的,蜜蜂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逐渐修复,活框养殖的中蜂使用的是人为加工而成的巢础,蜜蜂在建巢房的过程中,会比土养的快速,割取蜂蜜时对蜂巢的造成的影响不算大,只需割掉蜜脾上的封盖子,放入摇蜜机就能轻易把蜂蜜脱离而出,巢房可以说是完好无损,放后蜂箱蜜蜂几乎不用修复就能再次使用,所以活框养殖的中蜂,一年可以割取两次蜂蜜。

养意蜂,基本上都是用活框方式养殖,由于意蜂采集大蜜源的能力比中蜂强悍,蜜巢很容易就会被贮满蜜源,在采蜜到酿蜜的时间会比中蜂快速,因此意蜂的蜂蜜产量高,所以在一年当中,取蜜的次数也是活框养殖中蜂的几倍,取蜜的方式也同活框养殖中蜂的取蜜方式一样。

也只有活框养殖的蜜蜂,才会需要人工在适当的时候加减巢础,掌握加减巢础时机,更有利于蜜蜂发展,虽然活框养殖的蜜蜂在取蜜的过程中,对蜂巢造成的影响不大,但每次取蜜,蜂农至少会割取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存蜜,蜂王产卵以及蜜蜂生存发展也是需要蜜源做支撑的,所以蜜蜂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采集蜜源把空巢房填满,才会进行下一步发展,那么在新巢础的添加方面,就与取蜜产生一定的关键了。



刚割蜜后适合加新巢础吗?

根据山娃养过意蜂和中蜂经历来分析,刚割取过蜜的蜂群是不适合添加新巢础的,虽然活框养殖的蜜蜂在取蜜方面对蜂巢不会产生多大的损毁,取蜜之后马上就可以再次使用,根据蜜蜂生存与发展角度来看,是需要充足的蜜源做后盾的,蜂巢蜜源不足,对蜂王产卵有影响,也会使蜜蜂发展的速度有所延缓,在取蜜过后,添加新巢础山娃认为是没有意义的,而且还会分散蜜蜂的劳动力,加入的新巢础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过了一个星期甚至十来天,蜜蜂都还没有把新巢础筑满新巢房。

即使是采集蜜源较快的意蜂,也只能添加之前用过的老蜜脾,因为养殖意蜂,基本上是把产子区和贮蜜区分开来的,产子是在主箱,贮蜜是在续箱,因此,在续箱加入蜜脾,对蜜蜂没多少影响,但需要在外界蜜源丰富的时期,因为空巢脾在没有卵虫或者蜜粉资源存放的情况下,蜂量不足,蜜蜂就会对空巢脾失去保护,就容易滋生棉虫,所以无论是添加新巢础还是老巢脾,首先是蜂量要充足,再者是外界蜜源丰富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活框养殖的蜜蜂,掌握好巢础的加减法,能够使养蜂事半功倍。

首先是说一下活框养殖的蜜蜂,在巢础的添加方面,在添加巢础的时间上,是大有学问啊,一箱强群,巢脾根据蜜蜂发展的速度一张张添加的,每添加一张新巢础,需要蜜蜂的数量明显多出一脾蜂量,其他的老巢脾上蜜子充足,那么再进行添加新巢础,在气温正常的的条件下,蜜蜂在两到三天便能把蜂脾造好,有时候添加的新巢础为什么十天半个月都没造完整,就是加新巢础的时机不对,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操之过急,往往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来说一下减巢脾,活框养蜂,不只是一味地添加新巢础,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减巢脾,能够避免许多病虫灾害发生,更有利于蜜蜂发展,在一年当中,有两个时期需要特别把握好减巢脾的时机,就是在度夏期和越冬期,因为在度夏期和越冬期,外界蜜源紧缺,气候艰巨等原因,蜂王严重减少产卵量,甚至是停止产卵,然而度夏和越冬期较为漫长,蜜蜂的寿命并不长,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会淘汰部分蜜蜂,就会使得蜂少脾多,在边缘的巢脾逐渐变空,没有蜜蜂护脾,就需要及时减脾,避免引发棉虫或者病菌滋生,活框养殖蜜蜂,时刻掌握好蜂多于脾,能减少许多病虫灾害的发生,也有利蜜蜂长期发展。



山娃养蜂


刚割蜜后是不适合加新巢础的,这一点新手养蜂人可以有点不解,他们会认为,割蜜后蜜脾缺失,加入巢础不是刚好可以让蜜蜂快速造脾吗?其实这还得分析你是如何割蜜的,是否进行合理割蜜。

取蜜方式的区分

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取蜜的几种方式:活框式摇蜜、活框式刮蜜、土养式割蜜。这3种取蜜方式,只有土养式的蜂群,才会采用割蜜的方式来取蜜。活框养殖蜜蜂使用割蜜的方式来取蜜,那是多此一举的操作。如果没有摇蜜机,直接用活框式刮蜜的方式,将成熟了蜜蜂刮下来,不需要破坏中间的巢础。如果是为了取巢蜜,那就不能加巢础,只能让蜜蜂自然造脾。

土养式养蜂无法添加新巢础

土养的蜜蜂,原本就不需要使用巢础,也无法使用巢础。因为土养的蜜蜂是自然养殖蜜蜂,蜜蜂造脾没有规律性,也没有像活框养殖蜜蜂那样,一框一框可以镶入巢础,所以根本无法使用巢础,也没有理由使用巢础。

活框式养蜂取蜜后不加新巢础

活框式养殖蜜蜂,摇蜜后是不能急于添加新巢础的。因为蜂蜜摇取以后,蜂脾上的空房自然就多了出来,不管蜜蜂想培育更多的蜂子,还是储存花粉花蜜,都有空间可以使用。另外刚刚摇蜜,蜂群内部会出现缺蜜状态,此时加入新巢础,只会增加蜜蜂的负担,不但蜜蜂不造脾,还会影响蜂群内部的循环。所以取蜜后不能加新巢础。


闽南蜂哥


对于刚割蜜以后是不是适合加新脾的问题,从蜜蜂养殖的角度来说,其实割蜜和加脾之间并不存在直接性的关系,只要蜂群需要加脾,就算我们没有割蜜也应该增加蜂脾的,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1.养蜂人中需要加脾的情况

2.蜂脾多少对蜂群的影响

3.割蜜后如何判断蜂群是不是应该增加新脾

养蜂中需要加脾的情况

上面蜂部落说了,一个蜂群中是否要增加新脾,与我们是否取蜜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具体我们一个蜂群加脾的标准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蜂群中增加蜂在蜜蜂养殖中我们通常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维持不一样的蜂脾比例关系,让蜂群在每个季节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说我们增加蜂脾的标准,实际上主要还是以蜜蜂数量为参考,然后根据不同的季节维持不同的蜂脾比例关系。

蜂脾的过少对蜂群的影响

一般来说,不管是中蜂养殖还是意蜂养殖,我们都提倡养殖强群,而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要求,其实蜂脾比例关系,主要依靠温度来作为参考,如果温度过高,我们可以通过减少蜜蜂数量,这样有利于蜜蜂散热,而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密集群势来让蜂群利于保暖,但是如果我们采用了不正确的方式,让蜂群中巢脾过多或者蜜蜂过多对蜂群都是有影响的,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①巢脾过多:如果蜂群中巢脾过多,那么结果就是一张蜂足上只有少量的蜜蜂,很容易这样的蜂群首先是不利于保暖,对幼虫的孵化有影响,蜜蜂容易引发疾病。尤其是中蜂,中蜂容易出现巢虫,巢虫上脾危害,一般从暴露的巢脾位置进入巢脾,所以中蜂养殖中经常会说保持蜂多于脾,其实这对巢虫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的。所谓的多也不是过度的多,一般要求巢脾被蜜蜂全部包起来即可。

②巢脾过少:如果一张巢脾上蜜蜂过少,那么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蜜蜂大量的集中在一起,首先是引发蜂群中高温,其次是储蜜空间和产子空间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冬季的时候容易出现蜜蜂空飞,春季的时候容易引发分蜂热,也是不可取的。

割蜜后如何判断蜂群是否应该增加巢脾?

取蜜后如何判断蜂群中是否应该增加巢脾呢?其实在我们取蜜以后,由于蜂群中的蜂脾被我们取掉了蜂蜜,放回蜂箱以后,其实蜂群还是维持原来的群势,如果我们之前的蜂群中结构是完整的,必然没有添加巢脾的必要,但是如果我们在取蜜的时候淘汰了旧脾或者有巢脾损坏被我们淘汰,在原有的蜂群群势上,必然导致蜂群中的蜜蜂过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增加巢脾,让蜂群保持一个科学的蜂脾比例。


蜂部落


刚刚割完蜂蜜后,是不适合加新巢础的。养蜜蜂,是一门灵活多样的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死搬硬套的。要根据群势,花源时节来分析,来判断,巧妙地利用蜜蜂的生物习性,让蜜蜂尽其所能。

养蜂技术就是能善于利用蜜蜂,善于引导蜜蜂。蜜蜂的一切本能,人能代替吗?肯定不能。自然不能,就让蜜蜂去干,所以人就起到了搭桥引路的作用。这一作用就是技术。同样时节,同样的群势,而不同的管理,不同的操作,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为什么有些人蜂群越养越壮,有些人越养越弱,甚至是全部死亡,就是引导方法不同。

我们只能遵循蜜蜂的习性和规律,不能违背蜜蜂的意愿,也不能强迫蜜蜂干它不愿干,甚至是厌恶的事,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在刚割完蜜后,会减弱蜜蜂的蜂群,如果增加新的巢础, 蜜蜂会浪费很多时间去重新筑巢。并且增加巢础后,会分散蜜蜂的群体,导致工作量增加,更加削弱蜂群的力量。如果不加新的巢础的话,短时间内蜜蜂生产蜂蜜的速度会快一些。

所以,一般在蜜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蜂群恢复到一定程度,并且原来的巢础已经储存慢蜂蜜,可以考虑增加巢础。


亮哥葡萄王子


养蜂人在给蜂群进行加入巢础框的时候,为了避免蜂群出现“厌脾”的现象

养蜂人可以挑选优质的蜂巢础,中蜂喜欢蜂蜡的气味,中蜂巢脾中蜂蜡的含量高于意蜂巢础,同时,养蜂人给蜂群内加入巢础框,将巢础框放在蜂群外侧,让工蜂进行清理巢础框的工作,有利于减少蜂群出现“厌脾、咬脾”的情况。

蜂群内加入巢础框,养蜂人将巢础框放在蜂群中间位置,这样的操作会对蜂群造成这些影响

蜂群中间位置工蜂数量较多,巢础框放在蜂群中间位置,虽然,蜂群造脾速度较快,但是,强群的群势较大,这时巢础框将蜂群“一分为二”,蜂群内蜂王散发的蜂王物质被巢础框阻断,容易导致蜂群内出现急造王台,所以,这时养蜂人需要检查蜂群内蜂王台的情况,避免蜂群出现分蜂热。


蜂友会


刚割后适合不适合加新巢础,这是个笼统的概念。

养蜜蜂,是一门灵活多样的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死搬硬套的。要根据群势,花|源时节来分析,来判断,巧妙地利用蜜蜂的生物习性,让蜜蜂尽其所能。什么是养蜂技术,养蜂技术就是能善于利用蜜蜂,善于引导蜜蜂。蜜蜂的一切本能,人能代替吗?肯定不能。自然不能,就让蜜蜂去干,所以人就起到了搭桥引路的作用。这一作用就是技术。

同样时节,同样的群势,而不同的管理,不同的操作,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为什么有些人蜂群越养越壮,有些人越养越弱,甚至是全部死亡,就是引导方法不同。

我们只能遵循蜜蜂的习性和规律,不能逮背蜜蜂的意愿,也不能强迫蜜蜂干它不愿干,甚至是厌恶的事,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至于割蜜后适合加新巢础的问题,我认为得根据蜂群的内部情况来决定。比如,蜂多脾少,蜂头拥挤,蜂王沒地产卵,有造脾欲望,就可以加,若蜂头稀少,脾上蜜蜂就爬不满,加了也是瞎加,反而对蜂群有害。


蜂灬仔


正常情况下,刚割蜜后的蜂群不适合加础造脾。

一.割蜜前的蜂群内部状况

一般情况下,蜂群的储蜜规律是,先从子脾上部贴近梁框的部位开始,再逐渐扩展至子脾两端。如果外界蜜粉源丰富且有大量进蜜,储蜜会扩展至内侧边脾及外侧边脾。所以,当巢内外侧边脾有1/3左右的水蜜时,说明巢内其它巢脾上的储蜜,除子脾所占空间以外,基本上储蜜已满且已基本封盖。这时,有些蜂群开始滋生分蜂热,有些蜂群开始在蜂路较大的巢脾之间、巢脾扭曲部位、巢箱边角、边脾梁框檐等处胡乱造脾。为防止储蜜压缩蜂王产卵圈和蜜蜂胡乱造脾,我们就需要及时取蜜或加巢造脾。

二.割蜜后的蜂群内部状况

蜂蜜割取后,蜂王产卵空间充足,蜜蜂又会将注意力和精力,更多的用在采集和育子上来,只有少数老王群及封盖子脾较多的强群仍有分蜂意向。此时,有分蜂情绪的蜂群,分蜂情绪会有所缓解。而没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会全力以赴投入到采集和育子上来。但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就是蜜蜂不会泌蜡造脾。


三.适合给蜂群加础造脾的基本前提

①外界蜜粉源丰富或有足够的储蜜。据测算,蜜蜂每造一张脾,需消耗蜂蜜1kg左右。若除去育子和自身损耗,需求量则会更多。所以,凡泌蜡造脾的蜂群,必定是在外界蜜粉源丰富或巢内储蜜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刚取过蜜的蜂群,因暂时缺少泌蜡造脾的基础耗材~蜂蜜,蜂群会中断造脾或缓慢造脾。所以,此时不适合加础造脾。

②有刚刚出房不久和即将出房的大量适龄新蜂。蜜蜂造脾用的蜂蜡,是从蜜蜂身体两侧的蜡腺分泌出来的,而泌蜡量的多少,则与蜂龄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刚出巢12~18天左右的蜜蜂,其蜡腺最为发达,以后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直至蜡腺退化。所以,添加巢础造脾时,巢内必须有刚刚出房不久和即将出房的大量适龄新蜂。

③新的分蜂分出群。蜜蜂都有喜欢新巢脾厌恶旧巢脾的特性,蜂王也乐于在新筑的巢脾上产卵,新的分蜂分出群更是如此,纵使给她们添加有足够的储备巢脾,她们却并不怎么喜欢,造脾积极性仍然异常高昂。所以,只有抽出多余的老旧巢脾,再加入巢础框,配合奖励饲喂,她们会很快造出即整齐平直,又无雄蜂房的优质巢脾。



四.加础造脾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将巢础添加在子脾和蜜脾之间,以方便新蜂取食和造脾。4脾以下的蜂群每次只能添加一张巢础,6脾以上的蜂群每次可以间隔添加两张巢础。

②加础时应适度缩小础脾两边蜂路。待蜜蜂将巢房加高至1/3左右时,再回放至正常蜂路,防止蜜蜂在梁框边缘筑造赘脾、夹层脾。

③注意奖励饲喂。因蜜蜂泌蜡造脾时需耗费大量蜂蜜,为减轻蜜蜂负担,加快造脾速度,不论外界蜜源如何,都应根据情况需要,酌情给予奖励饲喂。

④无分蜂热。有分蜂热的蜂群,纵使适龄蜂再多,由于蜜蜂情绪不稳,根本不会去泌蜡造脾,切勿盲目加础。

四.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和说明不难发现,刚取过蜜的蜂群,暂时根本不适合加础造脾。


亢岁平


刚割后适合不适合加新巢础,这是个笼统的概念。

养蜜蜂,是一门灵活多样的技术,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死搬硬套的。要根据群势,花源时节来分析,来判断,巧妙地利用蜜蜂的生物习性,让蜜蜂尽其所能。什么是养蜂技术,养蜂技术就是能善于利用蜜蜂,善于引导蜜蜂。蜜蜂的一切本能,人能代替吗?肯定不能。自然不能,就让蜜蜂去干,所以人就起到了搭桥引路的作用。这一作用就是技术。

同样时节,同样的群势,而不同的管理,不同的操作,是两种不同的结果。为什么有些人蜂群越养越壮,有些人越养越弱,甚至是全部死亡,就是引导方法不同。

我们只能遵循蜜蜂的习性和规律,不能违背蜜蜂的意愿,也不能强迫蜜蜂干它不愿干,甚至是厌恶的事,这样只能适得其反。

至于割蜜后适合加新巢础的问题,我认为得根据蜂群的内部情况来决定。比如,蜂多脾少,蜂头拥挤,蜂王沒地产卵,有造脾欲望,就可以加,若蜂头稀少,脾上蜜蜂就爬不满,加了也是瞎加,反而对蜂群有害。

你觉得我说得对吗,欢迎批评指正。


用户怪人养蜂


刚割蜜后适合加新巢础造脾吗?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必须得从多种因素和条件下,来决定能不能加新巢础造脾。因为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是死规律,而是随着事情的变化而会发生变化。

无论是中蜂和意蜂,中蜂是连巢脾蜜一同把巢脾割了出来,空巢脾不会再放回去,占时中蜂采集回来的花蜜是无处存放的,什至蜂王还是无处产卵。而意蜂是把巢脾上的蜂蜜取出后,空脾又从新放回了蜂群中,并且工作蜂采集回来的花蜜有了充足的存放地方,蜂王也有了大量的产卵空巢房。

根据蜜蜂造脾的需求条件是,蜂王无处产卵,工作蜂采集回来的花粉和花蜜无处存放时,蜜蜂为了扩大蜂巢供蜜蜂采集回来的花蜜有储存的地方,和满足蜂王产卵空巢房的需求下,才会造巢础的。如果不是上面所讲的需要条件,蜜蜂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造巢础的,特别是外面不流蜜和蜂群内饲料糖不足的情况下,更不会造新巢础。

如果要是题主提到的情况,是中蜂的情况下,蜜蜂是会造巢础的。因为你即然是割蜜了,但是你并没有把空巢脾放回去,蜂群内工蜂采集回来的花蜜照样无处存放,蜂王照样无处产卵,也证明外面正在流蜜,蜜蜂是正需要巢脾的时候,所以中蜂是会造巢础新脾的。

如果要是意蜂是不会建造巢础新脾的,因为你把蜂群内的蜂蜜取了出来,又把空脾放了回去,蜂群内己经有了很大的空间供工蜂采集回来的花蜜储存备用,和给蜂王提供了大量的空巢房产卵,蜂群占时是不需要巢脾的,特别是蜂群内存的饲料糖不是很足时,意蜂就不会去造新的巢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