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荀子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能否详细谈谈?

中国传统文化集锦


先秦的儒家,孔、孟、荀三位代表人物都曾经对“人性”有过自己的见解。

有趣的是,这三个人关于这一问题的见解在表述方式上都有所差异,但最终的目的却是非常一致的。

但在流传过程中,往往会被人“断章取义”,曲解了他们作品中的原意。

如果想要真正去了解孔、孟、荀关于“人性”的见解,那就必须去深入元典中细加分析,找到其语境以及目的,不能只看字面含义。

孔子:善恶无差别,唯“教”而已

孔子在其作品中,没有明确地讲“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但从其言论与行为的矛盾冲突来看。他对于“人性”的善恶有划分,但却是持共存的态度。

他认为,人性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

比如,他曾在《论语·颜渊》中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他明确地将人的“德性”分为君子与小人,这就是一种分化。

这里的“德”不是一个人的德性、品德,而是修养,更接近于成长环境下人们所生成的习惯。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在于子路的事迹上。


子路这个人,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比较混。

《史记》中曾记载: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是说,子路这个家伙,年少的时候勇猛憨直,玩世不恭,非常喜欢搞恶作剧,佩戴鸡冠、猪尾,嘲讽欺凌读书人。

这样一个人,在世人的眼中肯定是一个不讨喜的存在了。

然而,孔子以“礼”教化,终于让他幡然悔悟,最后成了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

从这一段记载来看,孔子对于早期的子路明显是认为其“性”中有恶的成分,所以才会以“礼”去教化他。

这就说明,相比于对“人性”的划分,孔子更注重如何让人“向善”。


那么,我们就应该可以理解在《论语·阳货》中,孔子为什么讲: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并不是认为“人性”生来就是一张白纸,而是认为是“善”是“恶”都无所谓,真正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

所以说,“人性”的相近不是指天生的“善恶”,而是指对于“人性”的处理方法。

即“有教无类”,都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来使其成材。

孟子:并非“性本善”,而是“性向善”

孟子的“人性观”历来被人误解极多。

很多人认为其坚持的是“性本善”,其实不然,孟子所真正提出的是“性本向善”。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孟子的“向善”更多的是说,人都有向善的心,虽然他可能并不是一个好人。

他通过一些生活的事例进行过论证: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他假设了一个场景,说人见到一个孩子马上要掉入井中了是什么反应?所有人都会有惊惧、着急、恻隐的感受。

那么,这些感受是如何来的呢?是因为认识这个孩子的父母?还是想要通过这种表现来在其他人中博取名声?亦或者是仅仅因为对孩子声音的厌恶?

显然,这些都不是,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那么,这就说明了“人性”中“向善”要比“向恶”的成分更多一点。

这样一来,他便提出了关于国君如何治理百姓的方略。他认为,要对人性中“向善”的一面多加引导,这样就能让“性善”或者“性恶”的人都向“善”的方向靠拢。

从实际来看,孟子的思想和孔子是一脉相承的,他也极力推崇“教育”的作用,认为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来释放人性的“善”,规避人性中“恶”的成分。

所不同的是,孔子是致力于在民间推广教育,站在老师的角度上来对具体的人加以引导;而孟子是站在国家层面的高度,教授治国的方略。

这就相当于一个是在基层发挥具体功用,一个在高层指导布局。

这种思想后来被一些人解释成了“性本善”,抹去了“向善”的含义,直接认定为是对于“人性”地判断,是一种误读。

荀子:人性虽“恶”,但可节制

荀子在当时儒家体系中的负面评价比较多,从他的作品中也能感觉到,其思想很多都与孔孟相背离。

关于“人性”的论断,荀子很明确地提出过:人性本恶。

有趣的是,他也和孟子一样,从人的天性出发,也截取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

在《荀子·荣辱》中,他说: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他举出来的都是人的天性,比如饿了就要吃饭,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要休息等等,说明人性都是“趋利避害”的。

不得不说,人性“好逸恶劳”,这在当下都非常普遍,荀子选取的角度非常有力。

这就对孟子“向善”的观念发起了冲击。

既然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会本能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然后才会去考虑其他人的感受,那怎么还能说人性“向善”的呢?

由此来看,“人性本恶”才是真理。

但是,荀子既然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当然不是简单地为了论证“人性善恶”这样没有实际效用的观念,而是进而提出了如何利用人的这一天性来为社会做贡献。

荀子认为,那些被人称颂的圣人为什么要比普通人做得更好?就是因为他们懂得克制自己内省的“恶”,将“善”展现出来,所以才会被人所尊崇、信服。

这就是其在《性恶》一文中指出:

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从这些记载也可以看出,荀子之所以要提出“性本恶”的思想,其实也是为了找到遏制人性之“恶”的理由而已。

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和孔孟是一样的,需要“教育”。

但需要看到,孔孟荀三人针对“人性”的教育是有差别的。

孔子“教育”的方法是针对个人的人,“因材施教”,为其量身打造一套为人处世的标准,使其在某一方面更为突出,比如子路的勇敢。

孟子“教育”的方法是针对国家层面的人民,以上化下,为这个社会制造出“义”和“利”的对立感,并鼓励人们“趋义”“避利”,形成的是中国社会中传统的“义利观”。

荀子的“教育”的方法是针对上下两层社会的所有人,他为其制定“礼”的范畴,规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与法家逐渐合流的趋势。荀子不仅在“人性论”上与法家趋同,在“教育理念”上更是如出一辙,法家叫做“律法”,儒家叫做“礼制”。

相对于法家而言,荀子的手段更为温和,因为是在道德层面上,通过温吞的教育手段潜移默化,引导沟通,形成社会认可的道德标准,这才是提出“人性本恶”的目的所在。

综上:

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前两者都是没有明确“人性善恶”的区分的,更多地倾向是认为两者并存,但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加以引导;

荀子的论断更直接一点,但最终的目的和孔孟一样,都是落在了对“教育”这一手段的践行上。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待晓儿


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同点是“仁”和“民本”思想.但是他们的人性论各异,孔子的人性论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则是性恶论。

在思想主张方面,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死后,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荀子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继承并深入讨论了儒家“礼”的思想.他说,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名轲,字子舆,邹国人。 孟子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说:“民为贵”,“君为轻”。他主张实行“仁政”,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但孟子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这是一种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

荀子(前313-前238)战国后期思想家。名况,赵国人。 荀子是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是自然界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的。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它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斗争力量的加强。

孔子信奉仁,重视教育,仁德。

孟子将人变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主张性本善。

荀子是儒家文化继承,有掺杂法家一些思想,主张性本恶。





葫芦文化


人性,是有两面性的,无论性善,还是性恶,既是对立的,又可以说是统一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个矛盾体。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说的很好嘛,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虽说是人无完人,但是每个人看人的眼光中,都透着自己的优越感,无形之中就挑别人的毛病,有涵养的人还好些,不表露出来,嘴不饶人者,脱口而出,这不行那不行,都不如他,把别人打击的体无完肤,显的真理都在他那边,这是不是人性的恶呢?还有的人是杠精,杠精,大家都知道,无论什么样的话题,在他那儿都有不同的声音,不杠都不行,那杠杠的劲头,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吹胡子瞪眼,有上法庭辩论的气势,真有意义吗?思想的高度在哪?所以呀,人,真正要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做好人,做善良的人,理智的人,客观的看问题,理性看待事情,这是人性的善。现在冠状病毒疫情非常时期,隐瞒的,逃跑的,造谣的,说风凉话的,造假的,卖假口罩的,随风涨物价的,更可气的是还有拍假捐赠视频的,这是人性的最大的恶,害人害己,专损别人利自己。我们都要惩恶扬善,做人求真讲善讲美德,做个有良心的人。




沧海一粟泰山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他们的政治主张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尤其对“人性”认识方面:相同点是“仁”和“民本”思想。

但是他们的人性论各异,孔子的人性论是性相近、孟子人性论是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则是性恶论。

(1)孔子

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孔子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死后,其言论被编纂成《论语》一书。

(2)孟子

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而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

(3)荀子

在天人关系上,荀子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荀子还继承并深入讨论了儒家“礼”的思想。他说: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他们的政治主张已经被翻译成很多外国语言,成为很多政府的施政借鉴,比如政治家“为人民谋幸福”、“宽刑简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就是我国这三位远古政治家的思想今用,对吧?


鹏知天下


一、相同点:

1、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

2、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

二、不同点:

1、在人性论方面的认识不同: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恶论”。

2、思想不同: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荀子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千指魔音


孔子并没有对人性做深入的探讨,他更多的是探讨人格。什么是理想人格,也就是君子应该具备的品格。关于人性他只说过“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性是没有区别的,之所以后来有了区别,是因为之后的教育修养与经历。


孟子直白点,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他说的。他强调本性善良,但是会被后来的很多东西蛊惑懵逼,所以人要把握好自己。


荀子与孟子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因为他所在的时期是战国后期,见到的都是杀伐。他认为人性的起源在于人的欲望,而欲望造成了战争。更有一点反驳性善论:如果人之初性本善,那要法律干什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荀子最出名的两个学生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和李斯。


简单来说:孟子:性本善。 荀子:性本恶。 孔子:性本无。


我个人比较认同孔子的,人性就是一张白纸,给它什么色彩,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鹿晓溪的读书与国学


其实不管“性相近”、或“善本善”、“性本恶”,

都没真正把这个“性”说清楚。

说本善,就与本恶相对,反之亦然。性相

近则是介于善与恶两者之间。

我之所说他们都没把这个“性”说清楚。就是

因为这个性既不具备善的体,也不具备恶的

体。更不存在与善或与恶相近。为什么这么

说?因性无体,体既不存,便是空寂!便无

善恶(或相近)可言了!

璧如虚空,你能说它善?说它恶?空就一

切平等,没有善恶好丒高低上下可分了。

就又回释迦如来所说的:“诸法平等,无

有分别”。


广法居士


在对人性的天性上,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认为“性本善”;荀子子认为“性本恶”。三位圣人对人之初生就具有的本性,有偏重认识,可能是因为各人从小的生活环境不同,见到的人不同,通过长期观察而产生了不同认知。

我不否认三者说的不对,都对!但不可偏执一词。这三种认知其实是一个体上的三个面,一颗心包含的三种状态。每个人都具有善、恶、相近的元素。某个人天生下来偏重于善,有些偏重于恶,有些性相近。

人性的好与不好,在于后天的教育,通过言传身教,使他们的心灵、思想走向仁义,这是三圣的核心愿望。

依三子的不同学说,可以让孔子去教育“性相近”的学生,让孟子去教育“性本善”的学生,让荀子去教育“性本恶”的学生,那么都是皆大欢喜!





南山明月


一.相同点:

1、都提出了“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

2、都包含有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

二、不同点:

1、在人性论方面的认识不同: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恶论”。

2、思想不同: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礼乐文明的社会。孟子提出了“君轻民贵”的思想。荀子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蓦然相逢


荀子和孔子孟子最大的区别就性恶和性善。

孔子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

所以荀子并未见道。

性善是什么善?是善良?不是。如果性善的善指的是善良,那么荀子就对了。人心天生利己,哪来的人之初性本善?

那这个善是什么?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体原本无善恶,所以说人天生没有善恶?又不是了。

这个善,是去掉善恶之后的心之本体。这个本体看人,人人如同自己,这个本体做事,事事只求至善。

这个本体原本什么都没有,只不过他的行为是至善的。所以强名为善。性本善,说的就是这个,去掉一切善恶,而行动却接近于至善的本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