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媽媽拒絕給兒子買房?|人性中的自私,分為這兩種

一位來自杭州的媽媽,火了。

事情的經過很簡單,兒子想讓家裡幫忙在市區買套房子,以便將來娶媳婦,然而媽媽拒絕的也極為乾脆:成年意味著獨立,爸爸媽媽是你最堅實的後盾,但不是你衝鋒陷陣的前哨,你終歸是要自己飛翔,一個人去面對未來的。

圍觀者分成了兩派,一幫人在聲討孩子,父母們已經很不容易了,為什麼這些自私的年輕人還要啃老呢?另一幫人在聲討媽媽,現在80、90後的壓力這麼大,爸媽們難道不該能幫一點是一點嗎?真自私啊。

當所有人把矛頭對準究竟誰更自私時,我們人性中的那些弱點似乎也暴露無疑,莫非自私真的是人類的天性嗎?

杭州妈妈拒绝给儿子买房?|人性中的自私,分为这两种

自私或許由基因決定

進化心理學家道金斯認為,我們的一切行為、心理活動都受到了基因的控制,但基因生來就是自私的,只要能夠達成複製己身的目的,那麼周邊的一切條件都可以利用。

人類所有行為的出發點都是廣義上“利益”,它並不侷限於我們所認知的金錢與物質,還包括了精神上的滿足感、心理上的愉悅感、道德以及智力上的榮譽感和優越感等等。

不客氣地說,“無利不起早”是我們每個人最直接的內在驅動力,正是有了這些形形色色的心理激勵,我們才有了足夠的動力。

杭州妈妈拒绝给儿子买房?|人性中的自私,分为这两种

正如父母對待孩子一般,其實雙方都是自私的,關鍵是要如何去解讀與認知。

有人說,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無私的父母,為了孩子放棄蒸蒸日上的事業,停止追逐理想而開始經營柴米油鹽的生活,在面和心不和的“形式婚姻”裡忍氣吞聲,所有這一切只為把成功的接力棒交到下一代手上。

但換一種角度去看,為了孩子的本質就是讓自己的後代得以延續,這不恰恰印證了心理學家們所說的:基因的自私體現在能夠讓自身順利地傳承。

杭州妈妈拒绝给儿子买房?|人性中的自私,分为这两种

與此同時,個別父母也在藉助愛的名義向孩子釋放自己的控制慾,年幼時,你別學別人攀比,要好好學習給我長臉;中年時,你要成為家裡的頂樑柱,我病了你要在床前好好照顧我,沒錢了你得把工資給我花,他們全然忘了自己是否真的在孩子身上付出過太多。

對孩子而言,答案更加顯而易見,為了自己能夠少奮鬥些年頭,他們選擇了最直接的方式——啃老。

父母的東西留給孩子,自古以來天經地義,於是這份源自骨子裡的自私讓他們忽視了父母的含辛茹苦,甚至剝奪了他們說不的權利。

杭州妈妈拒绝给儿子买房?|人性中的自私,分为这两种

結語

通俗來講,自私並不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貶義詞,它誕生於生理和心理兩個維度,其中有些行為可以被人主觀控制,有些行為是出於生物的本能,無法察覺。

人性中的自私,無非不過兩種——好的自私,你在確保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會讓他人有所收穫,其本質是一種互惠互利;壞的自私,你在拿到自己那一份好處的時候,別人並未因此受益甚至遭受了傷害,就像古人說的那樣,“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杭州妈妈拒绝给儿子买房?|人性中的自私,分为这两种

對於前者,多是生理上的自私導致,你第一次喊出那聲爸爸媽媽,父母得到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雙重滿足以及基因延續下去的希望,同時你也收穫了成長所需的一切物質基礎;你對愛人的無微不至,對方感受到了你的愛和體貼,堅定了攜手一生的信念,同時你也收穫了不計付出的支持和信任。

對於後者,多是心理因素在作祟,後天所形成的錯誤價值觀,使得你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無數次損人不利己之後,你的人緣和道德都會一落千丈,成為人人討伐的對象。

每個人的自私都分好壞,就如同杭州的這位媽媽,所以在生活中察覺到了自私的苗頭,先別急著下定義,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杭州妈妈拒绝给儿子买房?|人性中的自私,分为这两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