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曾经有多么辉煌?

微服私访1982


哈尔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金、清两朝发祥地,其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的称号。在哈尔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中国第一家电影院、中国第一批出租车等。

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作为“共和国长子”,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初,哈尔滨GDP依然是全国前十的存在。

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崛起,哈尔滨的经济地位不断的衰落,2018年哈尔滨GDP只有6300亿元,位居全国第31。值得一提的是,第四次经济普查后黑龙江的GDP下调了3000多亿,因此作为黑龙江经济中心的哈尔滨,调整后的2019年GDP可能不到6000亿元。

因此哈尔滨需要重新振兴,应该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经济转型升级,解放思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激活民营经济等,但愿这座城市未来发展越来越好!


锦绣中源


哈尔滨辉煌之时,地位犹如今日的武汉成都。

哈尔滨曾是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GDP曾跻身十强。经济总量在整个80年代都高于南京、苏州、杭州等如今的经济强市。

哈尔滨当年无论企业还是高校都是群星璀璨,哈轴承、哈药、哈飞、哈啤、哈肉联等等都曾经是各自行业的翘楚,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巨子。

哈工大、哈工程、东北林大、东北农大都是211甚至985名校。哈工大至今仍是顶尖学府,哈工程的前身哈军工更是为我国高教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国防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都曾是哈军工的分校,而哈军工也是我国第一所重点大学。即使现在能同时拥有4所211高校的城市也是屈指可数的。

除此之外,哈尔滨在医疗、交通等方面曾经也是一流水准,三甲医院和公共交通的建设以及配套级别都是省会城市当中起步最早的。


城市发展报告


哈尔滨的辉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哈尔滨建城期,第二阶段为解放初期。很多人会将日占期的伪满洲国算作一个阶段,本人认为这种说法不是很正确。首先伪满洲国是建立在哈尔滨本身的工业、经济基础上的,其次不黑不捧的说,东北人还是很讨厌那段历史的。

1898年,哈尔滨由中东铁路建城。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缩影,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都在这里明显的体现,并且被称为“亚洲第一街”。在民国初年,哈尔滨就成为了中国的超级都市,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流亡贵族大多逃到了哈尔滨,也为哈尔滨带来了来自西伯利亚以北的先进技术。于是在哈尔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中国第一家电影院、中国第一批出租车等等,国外的洋行更是比比皆是。当时的哈尔滨,遍地都是各国的领事馆,其国际化地位与上海相同。

而解放后的哈尔滨,辉煌的原因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继承了曾经的底子,另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原因。哈尔滨作为“共和国长子”,一度作为中苏友谊的桥梁,如今哈尔滨除了满地的欧式建筑见证着东方莫斯科的辉煌外,还有着各种破旧的小二楼记录着苏联援中的那段历史。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承载着新中国大部分的工业研究。而哈轴、哈锅、哈电也被称为哈尔滨乃至新中国的三大动力。哈药、哈飞曾经也是极度重要的企业。

如今的哈尔滨有多落寞我就不多说了。其实哈尔滨如今的落后,有非常多的原因,而这些原因又相辅相成,恶性循环。但是哈尔滨的两次辉煌,却都与中国的那个北极熊邻居息息相关。可以说良好的中俄关系,也会促进哈尔滨的经济发展


哈尔滨乐生活


记得曾经排全国第七。


红尘雁影


失落的贵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