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疫情,是每个中国人的心声,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

就这么没有防备,今年的春节如此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新冠肺炎病毒,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战疫。

在这场战胜病的战疫下,真的是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平地而起的凡人。

一个同事跟我说:如果组织志愿者去武汉,我一定报名。

我也如此回答。只要需要,义无反顾,义不容辞。

可是,相比那些从一开始就行动起来当志愿者的人来说,我们这种后知后觉的人反倒是画蛇添足一般,只有想法,没有行动。

这让我想起来一个山东老乡的支援武汉的故事,让我非常的感动。

1月23,因为疫情,武汉封城,500万人逃离这座城市。

可是,总有一些人不顾个人安危,自告奋勇冲到前线,只因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03年,非典时期北京火速建设小汤山医院,如今新型肺炎病毒时期,武汉再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筹建时预计开工到完工总计6天时间。

6天建一个医院,创造中国速度需要中国建筑工人。


战胜疫情,是每个中国人的心声,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


先是昌乐县五图街道潘家庄村38岁的刘刚发起了倡议,他说:支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敢不敢去?”

他说完,第一个报名。

“我去!”

“我也去!”

就这样,短短十几分钟里,一支由5人支援援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的队伍成立了。

其他4名队员分别是昌乐县宝都街道前东村41岁的田志阳、昌乐县营丘镇崔家庄村30岁的臧涛、昌乐县乔官镇岳泉村38岁的林大才、昌乐县五图街道边下村31岁的孙志远。


战胜疫情,是每个中国人的心声,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


只是,特殊时期,是否要告诉家里人呢?有人选择实话实说,比如刘刚和孙志远,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而有人就选择瞒着家人,怕家里人担心或者家人不让去。比如田志阳、臧涛和林大才。

在在办理好体温检测证明、疫情防控特别通行证之后,1月27日上午,他们5人开着私家车赶赴武汉,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

国家有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这是山东五位硬汉的真实写照。

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到了火神山医院建筑现场,他们五人顾不上休息,1月28日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他们5人主要负责搭建箱式板房以及一些基础设施。


战胜疫情,是每个中国人的心声,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


年龄最小的藏涛,干活时手指骨折了都没吭一声,愣是用钢片包裹着创可贴就坚持工作,因为心底里有一个声音:不除疫情,绝不回家。

他说:虽然挺疼的,但是跟时间紧迫比起来,没时间考虑那么多

年龄最大的田志阳说:“我来之前偷偷写了遗嘱,就是如果我有个万一,就让我儿子朝着武汉的方向磕个头就行,不用为我难过。”

原来,他临行前,就已经把银行卡、车钥匙等给妻子交代好了。

年龄较小的孙志远说: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70多岁的老父亲、8岁的儿子和1岁半的女儿都在等着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战胜疫情。


在工地上,工期紧,任务重,他们平均每天忙碌15个小时,经常通宵,平均每顿饭只用十几分钟就吃完,辛苦可想而知。


当火神山医院圆满完工交付使用后,他们办理完交接手续,又默默地开着汽车,长途跋涉九个小时后返回到了家乡。


他们说:一定按照要求及规定,妥善积极地配合隔离工作,请家乡人民放心。


战胜疫情,是每个中国人的心声,平凡的人给我最多感动

真是朴实的山东五壮士,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是啊,在他们身上,山东人勤劳、朴实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真是山东人的骄傲!

能在第一时间自觉走到武汉疫情区,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你敢吗?你敢去武汉吗?在武汉封城的情况下,在道路已经交通管制的情况下。

我曾多次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我做不到义无反顾。

我怎么去?我跟谁去?我去了能做什么工作?都是我曾经思考的问题。

我担心我去了反倒是累赘,而不是去当志愿者。

我想,这些担心的背后,其实本质上就是怕吧?

那你说他们怕不怕?

当然怕。

只是,在他们通往武汉的路上,就坚定了拼死的决心以及必胜的信念。为国家疫情贡献,为武汉疫情出份力,他们无疑既是无名英雄,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因为无畏,因为无惧,因为大爱,因为顾大局舍小我,才更值得敬佩,才更让人感动。

默默的付出,辛苦的劳作,这不就是平凡人背后最真实的人性吗。

史迈尔说:良好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现。好的品性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因为世界主要是被德性统治。

是啊,一场战役就是一个试金石,把人性的真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老歌《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病毒无情,15秒、50秒就能被感染,可是人间有情,无数普通而平凡的人逆流而上,冲往疫区前线,我们或许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可我们知道,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只因我们都是中国人,都传承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勇敢的基因。

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