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容净,玉心清,相知结恩情

玉佩多为情人之间表达爱情的信物,只因它晶莹清澈,表里如一,任时光荏苒,不变其心。民间有玉饰,一石二品,成双成对,有凤凰,狮子,一公一母,当情人一散一聚,玉饰也一分一合,见物如见人。在此意义上,这样的信物有了情感有了灵魂。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玉容净,玉心清,相知结恩情

春来秋去,日月更迭。千年以后,已是信息时代,通讯发达,恋人定情时,分别时,难以体会“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那种幽深低徊的情意,或许很少用传统的方式以玉制饰物分而赠之,不过网络与手机的沟通变天涯为咫尺,感情的交流也更简捷方便,只是,渐渐的,少了一种有质量的深情与相思,和一份庄重典雅的情怀。

但放眼周围,佩玉者却不在少数。人常说玉有灵气,佩玉不仅增其美质,还可健身、辟邪、保平安。时见有女子腕上戴着玉镯子,耳边悬着玉坠子,通透细腻,碧色鲜艳,白如凝脂,看她举腕托腮时,看她抬手取物时,身形折转,玉饰生辉,相映着人也如玉,别样的婉约风情盈盈漫开,古典与现代的美在不经意间已融为一体。

玉容净,玉心清,相知结恩情

还有一年,游至洛阳一寺,因缘凑巧,于三十人里被点出,香火缭绕、钟磬声声中,请回一枚白色玉佛坠子,形象端正,润泽动人。遂戴于脖颈,从未取下,至今已十年。心中深信与此玉有缘,久之,也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愿彼此皆平安。

将玉,在眼前,细细凝视,由象而入境,渐觉深邃空灵。这玉,从何而来?它最初的混沌为谁人发现,最终的生命形象又为谁人赐予?看每一条线,每一缕皱褶,无不生动舒展,神致如飞,心与之碰撞、渗透、交融的同时,其物态形象又被精神所化,真切感受到对面时空中那个琢玉人的身影。

玉容净,玉心清,相知结恩情

他的凝神,他的期待,他的任情恣性,玉的每一处痕迹都是他心灵一刹那的情感体验,经他的妙手,经时光的传送,落在我们手中的,是令人惊叹的有着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品。

也许,这便是玉的原貌,沉于蒙昧之中,为待知音;当我们与某种玉器一见钟情,莫名喜爱,焉知不是与创造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是玉的知音,亦是另一颗心灵的知音呢?

托玉于掌心,晶莹饱满之外,有一种美妙的感觉慢慢抵达内心:优雅,和美,安宁。

玉容净,玉心清,相知结恩情

说不清,这最美的石头,有怎样清雅的身影,迷人的气场,低调里蕴着华美,华美中又显淡泊,自身有品有格,对人有始有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