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濟寧市出臺政務服務“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22 條工作措施


【重要信息】濟寧市出臺政務服務“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22 條工作措施

為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企業開工復產的政務服務工作,濟寧市制定出臺政務服務“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22 條工作措施。\u0017


濟寧市政務服務“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22條工作措施


一、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對開工復產所需的企業開辦、項目立項、施工許可全部實行網上辦、馬上辦、快速辦。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通過政務服務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等業務系統進行線上辦理。申請人對網上提報材料作出真實性承諾後,無需再攜帶原件到窗口進行現場核驗。對暫時不能全程網辦和確需留存紙質材料的,通過郵寄等方式接收申請材料,審批結果免費寄達申請人。

二、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對疫情防控和國家、省、市重點項目、重大工程項目按照先許可後規範的原則,廣泛實行容缺受理,在網上一次性告知項目單位及法人代表審批要素,項目單位及法人代表在網上作出誠信承諾後,即可實施容缺審批。必要時,組建“一對一”項目審批服務團隊,靠上跟蹤提供服務。

三、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對疫情防控和新冠肺炎救治建設的醫療衛生設施和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等所需用地,允許先行使用。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對項目審批時認可用地實際。

四、對於有明確投資意向、條件成熟的重點投資項目,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將審批過程中各部門內部工作事項和跨部門協調事宜前置到項目策劃生成階段,提前開展各類評估評價、規劃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等事項,待項目獲得土地手續後,及時辦理正式審批手續,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

五、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對工業、商品住宅和商業服務業等需要招拍掛出讓的項目用地通過濟寧市土地和礦業權網上交易系統公開出讓。公共資源交易服務部門為競買人及時辦理電子簽名認證證書。競買人網上交納競買保證金。對掛牌出讓用地項目,項目單位及法人代表作出承諾後,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可容缺掛牌出讓成交確認書、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為項目單位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和施工許可。

六、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對使用國有劃撥用地的項目,用地手續實行全程網辦,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通過EMS郵寄送達使用方。

七、實行網上聯合審圖。規劃設計方案網上聯合審查,建設單位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申請設計方案審查。將消防、人防、技防及水電氣暖訊等技術審查併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由一家綜合圖審機構限時完成,其他部門不再單獨審查。

八、對規劃驗線、正負零核驗、竣工規劃核實等現場勘驗事項,採取提前預約,上門服務方式辦理。涉及跨縣(市、區)的現場勘查項目,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可授權縣(市、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行政執法人員進行現場勘查。

九、優化招投標服務。對涉及疫情防控的企業生產經營急需的項目,招投標管理部門建立“綠色通道”服務機制,創新方式方法,確保依法規範、及時高效進行。對疫情防控急需的應急醫療設施、隔離建設項目,凡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不再進行招標;對其他需依法進行的項目招標、工程招標、設計招標、建設招標、監理招標、政府採購等,全面推行投標保證金線上繳退,推廣使用保函特別是電子保函替代現金保證金,實現在線提交、在線查核。鼓勵調整紙質保函提交方式,在開標前不強制要求提交紙質原件,由中標候選人在中標候選人公示前提交併在網上公示。對簡單小額項目不要求提供投標擔保,對中小企業投標人免除投標擔保,減輕企業負擔。強化對電子招投標交易全程事中事後監管。

十、優化水電氣暖訊報裝流程。將水電氣暖訊報裝前移到施工許可前辦理,水電氣暖訊設施與工程建設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審圖、同步施工、同步驗收,驗收後直接辦理接入。專營公司實行網上受理。取消10千伏普通用戶受電工程設計審查和中間檢查,實施竣工驗收、裝表接電並行辦理。

十一、簡化項目施工審批。將基礎設施配套費、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工傷保險、水土保持費等相關費用與施工許可證核發脫鉤,建設單位作出上述費用繳納承諾即可為其發放施工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實行網上發放或郵寄送達,建設質量監督、施工監理、城市管理部門認可網上發放的施工許可證。

十二、實行規劃、土地、消防、人防、檔案及建設條件落實等事項限時聯合驗收,推動項目早運行、早投產。行政審批服務部門通過內部信息共享、告知承諾、直接取消、網上查詢等方式大幅壓減申報材料,將各類驗收事項申報材料整合成一份《聯合驗收告知單》,建設單位根據告知單通過政務服務網向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窗口提交全套材料。行政審批服務部門組織相關部門開展限時聯合驗收,統一出具驗收意見。所需紙質存檔材料通過郵寄方式提報,確有困難的可待疫情結束後再由建設單位提報。

十三、強化質量管控。堅持疫情防控和施工現場質量安全兩手抓,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派駐項目“監督員”,對建設項目開展監管檢查,加強項目質量管控。

十四、企業變更、註銷登記及備案實行全程電子化辦公。申請人通過登錄山東政務服務網“企業開辦/註銷‘一窗通’服務平臺”上傳相關材料,選擇“全程電子化”,進行簽名和實名認證,核准後提供“免費寄遞證照”服務。企業可通過“愛山東”APP調取電子營業執照。免費提供公章刻制,整合國家和省、市出臺的應對疫情影響支持中小企業健康平穩運行和企業項目復產復工政策措施,推送至惠企政策“一網通服”平臺,進一步豐富充實惠企政策大禮包。

十五、對特種設備、工業產品生產、計量類許可推行網上申報,涉及的技術現場評審,改由通過電子材料網上預審、遠程監控評審、專家文審等方式進行。對符合條件的特種設備許可單位,鼓勵採用自我聲明承諾的方式免予評審換證,對變更或延續食品生產許可證的,凡申請人聲明生產條件未發生變化的,不再進行現場核查。

十六、行政審批服務部門開通防疫審批事項綠色通道。對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生活保障物資等生產經營許可審批,按照特事特辦原則,一律實行“承諾制+容缺辦”,先許可、後規範。指導企業產品備案和生產備案“兩步同時走”,確保企業第一時間開工生產。

十七、對客運班線經營許可延期網上辦。凡在近兩個月內到期或已超期的班線延續經營許可實行全程網辦,不再要求提供紙質書面材料,許可文件線上推送,依申請提供EMS寄達。

十八、滿足企業通勤需求。根據企業需要,允許企業定製通勤服務,保障復工企業職工通勤需求。司乘人員全員實名登記乘車,控制乘車人數,防止病毒通過公共交通途徑傳播。

十九、對臨時通行證實行全程網辦。在濟寧政務服務網開通疫情期間運輸車輛臨時通行證網上辦理系統,實行網上申報,審批部門在網上審批,發放電子證照,滿足企業的產品、原材料及物料運輸需求。

二十、加強政務服務工作保障。充分利用政府網站、微博微信、手機短信等多種線上方式,廣泛宣傳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和幫辦代辦的範圍和成效,積極倡議引導群眾和企業實行網上辦事和不見面審批,減少人員到服務大廳聚集。公開業務諮詢電話、服務郵箱,及時受理諮詢,遠程指導群眾和企業進行網上辦理和相關材料的申報。

二十一、免費提供幫辦代辦。確需前往各級為民服務大廳辦理事項的群眾和企業可提前網上或電話預約,備齊申報材料並按約定時間到大廳辦理。大廳工作人員加快辦件速度,減少辦事群眾逗留時間。必要時,群眾和企業可申請幫辦代辦,各級為民服務中心和分中心履行幫辦代辦義務。

二十二、提升24小時自助服務辦事水平和能力,實現人社、公安、不動產、稅務、公積金和水電氣暖業務自助辦理。加快向鄉鎮、社區及大型商超、銀行、通信營業廳等公共場所佈設自助服務一體機,方便群眾和企業就近辦理。


“山東政務服務網(濟寧)”網址:http://jnzwfw.sd.gov.cn/

綜合諮詢電話:2367836;3297997

企業開辦諮詢電話:2363761;2362202

基本建設項目諮詢電話:2362201

交通港航諮詢電話:2363911

公安服務諮詢電話:2363692;2363822(通行證)


【重要信息】濟寧市出臺政務服務“戰疫情、保民生、促發展”22 條工作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