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白說“對影成三人”?不是二人麼?我+影子?

恍惚面對世界


這個問題,其實只要仔細讀讀原詩,就很容易瞭解為什麼是“三人”,而不是“二人”。先看全詩: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詩中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影”跟“我”不就是“三人"嗎?如果看這句還不太明白,那我們看接下來的三聯。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上句寫月,下句寫影。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上句寫月影合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還是上句寫月,下句寫影。

在這九句中,李白都將月與影當成並舉的對象來描寫,可是“三人”是指月、影與我。

當然,也有人認為,“三人”指的是月下之影,杯中之影,跟我,這種說法挺有想象力,但細味全詩,詩中明顯多次月影對舉,李白想寫什麼已經什麼明顯,我們沒必要再幻想一個什麼杯中之影。

李白的這首詩,將孤獨寫得極有味道,李白孤獨,喝酒沒人陪,於是便邀請明月,對月下之影,便成三人,與月對飲,與影共舞,一種放浪形骸的感覺洋溢其間。

這種想象出三人來,其實更加顯示他內心的孤獨,但是詩仙的孤獨自與常人不同,有一種詩仙本色的風流意態。

蘅塘退士編選《唐詩三百首》時評:“題本獨酌,詩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說,反覆推勘,愈形其獨。”


謝小樓


問題:為什麼李白說“對影成三人”?不是二人麼?我+影子?


前言

李白的這首詩我們先看一下: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人和影,的確是”兩人“,為什麼是三人呢?

一、第三人是誰,其實李白已經告訴我們了

第三人是誰,其實李白自己寫了: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舉杯的是我(李白),另外兩個人是誰呢?

月既不解飲,其中一個是”月“。

影徒隨我身,另一個是”影“。

二、前人的解釋

傅庚生先生 (1910~1984) 寫過《中國文學欣賞舉隅》,關於這首詩解釋到:

“花間有酒,獨酌無親;雖則無親,邀月與影,乃如三人;雖如三人,月不解飲,影徒隨身;

其實也不需要解釋,李白說的真是很清楚了: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宋阮閱《詩話總龜》中說道:

李白《月下獨酌》詩云:“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賈翁《玩月詩》亦云:“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
賈翁指的是中唐詩人賈島,其《玩月詩》前面幾句寫到:
寒月破東北,賈生立西南。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
近月有數星,星名未詳諳。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

這首詩中的三人是我、月、杉樹,賈島的作法與李白類似。

結束語

李白“對影成三人”的本意,出自陶淵明“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表達的是詩人孤寂之感。

三人的用法出自《南史·沈慶之傳》:

謂人曰:“我每游履田園,有人時與馬成三,無人則與 馬成二。今乘此車,安所之乎?”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李白喝的不是酒,而是寂寞。

我們看看看李白寫這首詩的背景,李白是唐朝才華橫溢的浪漫主義詩人,自小便跟著父親學文章、習劍術,到了25歲時,就已經學成了文武藝,為了實現自己的報國情懷,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到京城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怎耐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太骨感,李白蹉跎了18年,直到李白42歲那年,他才在長安也闖下了諾大的名聲,玉真公主和賀知章不停得向唐玄宗推薦李白,唐玄宗對他的詩賦對其十分欽慕,便召李白進宮伴駕。可李白是個憤青,他自小就有任俠的性格,並不能很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因看不慣朝中的風氣和某些貴族,諷刺宮中人,讓高力士拖靴,天子呼來也不去,於是惹怒了唐玄宗,李白自我放逐,離開了皇宮。

就在這一年,李白的心情非常的孤寂苦悶,在長安於沒有什麼朋友幫他排解,於是一個人在花間月下喝酒,並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月下獨酌四首》。

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從字面意思可以很好的理解,李白在花從間擺了一壺酒,空虛寂寞又沒有人陪伴,看上去甚是悽苦,雖然李白很孤獨,但他在任何時候都有一種樂觀向上的心態,於是在花間舉起手中的酒杯,沒有朋友陪自己喝酒,李白還可以邀請明月和自己對飲,李白、明月加上李白自己喝酒的影子,就形成了這種”對影成三人“的畫面。


清悠初見


以前語文老師的解釋:我、影子和明月,三個人都是孤獨的意思。



燕子歸巢作家


這首詩是李白的《月下獨酌》四首之一。這四首詩表達的是李白政治失意之後的孤獨之意。凡是天才的大作家,一般不會在作品中故弄玄虛,而能用簡單明白如話的語言,表達出超凡脫俗的意境。表現出李白孤獨而不消沉的霍達出塵的“詩仙”氣質。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需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各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這裡的問的是,為什麼李白會說“對影成三人”,我和影子相加,不是二人嗎?這是疏忽了另一個重要的對象“月”。這首詩裡的形象,除了主體“我”之外,其它的意象還有“酒”“壺”“花”“月”。為什麼三人指的是“我(作者)”、“影子”和“月”呢?文學作品對象的屬性,不是邏輯推理的結果,而是與作者主觀情感的投注相關。也就是說,眼前可能許多物象,這些物象因為作者主觀情感投注的不同,在作品中的地位也就不同。這首詩中,李白把自己的影子和天上的月亮,當成了可以和自己交遊嬉戲的朋友。因此,在作品中,“影”與“月”就成了人格化的對象。這種寫作方式在修辭上,稱為擬人。所以,詩中的花與酒,是作為被有使用為人服務的器物出現,而影與月是做為人格化的對象,也就是“我”的朋友出現的。 這個情況,只要讀幾遍詩,很容易體會出來。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這裡,做為個人的主體出現。無相親,就是孤獨,就是有酒無朋,。舉杯邀明月,已經邀了一個。對影成三人,加上影子可不就三人了嗎?下面的內容,也完全是“三人”同寫。這三個人當中,月亮是不懂喝酒的,月既不解飲。那麼影子呢?他能陪我喝的高興嗎?結果也是失望的,影徒隨我身。結果是,三個人喝酒,兩個都是不懂酒的,這是何等深切的孤獨寂寞之感啊!

雖然兩個喝酒都不行,但我喝酒是什麼目的呢?不就是追求快樂嗎。那麼,我就拉著月亮拖著影子,大家及時行樂吧。伴月將影的“將”,是拉著,領著、跟著的意思。

怎樣行樂呢,無非是唱歌跳舞嗎?言之不足,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古今如一。可是最後的結果是怎樣呢?是“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月與影依然是不解風情,一則徘徊,一則零亂。所謂的伴月將影,最終還是一人的孤獨。

醒時各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這幾句結尾,反應出李白的不同凡俗之處。月與影是不解風情的,我與之交遊是不是浪費感情,令人失望,最終而與之息遊而絕交呢?李白的答案是否定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我要與你們永遠相交,不離不棄,並與月亮相約,在遙遠的天上相見。“無情遊”的無情中,包含著一部分佛家觀念。唐朝時期,佛教進入全盛時期。佛家把人情感的生命,稱之為“有情眾生”。有情眾生也就是俗謂的“六道眾生”,他們都是有情的。而沒有生命的自然存在,就是無性的。影子與月亮,顯然都是無情之物。“我”要永遠與他們交遊,就是所謂“永結無情遊”。與無情遊又恰恰是因為有情遊的缺失,這裡表達的依然是一種深沉的孤獨之意。


七月流火140400643


天子哹來不上船瘋顛輕狂巳無形,這是一種醉眼朦朧的惡搞,也更向個順著手電筒光柱往上爬的酒鬼人渣。











94310417小云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兩句詩出自李白的《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做為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裡充滿了天馬行空,熱情奔放,極盡誇張,腦洞大開。

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比如:相看兩不厭,獨坐敬亭山。

詩人余光中教授曾這樣評價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法國詩人夏爾·波德萊爾也說過這麼一句話:“浪漫主義既不是隨興的取材、也不是強調完全的精確,而是位於兩者的中間點,隨著感覺而走。”



所以對於李白這句“對影成三人”,我們只要堅持心中已存不多的浪漫,憑直覺,憑想象,憑感受去理解,只要能說服自己,都不算錯。

你可以認為,三人是指天上的月亮,地上的影子,和李白自己;

你也可以認為,三人是指杯中的倒影,地上的身影,和李白自己;

你也可以認為,三人是指天上的月亮,月中的嫦娥,和李白自己;

你還可以認為,三人是指天上的月亮,心中的佳人,和李白自己;

你甚至可以認為,這三人根本就沒李白什麼事兒,可以是指任何人任何事,李白只是個旁觀者。

有什麼錯呢?這取決於讀者自身啊。



當然了,我們如果要考試,就不能太浪漫,畢竟還是分數重要。對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標準答案自然只有一個:

月亮、影子、李白。

如果試題中還要你說明理由,那很簡單,因為接下來兩句詩已經說了啊,月不解飲,影隨我身,不正是月亮、影子和“我”嗎?

李白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創造出了許多詩篇,更在於他那浪漫樂觀的情懷。他珍惜各種各樣的生命形式,他並不畏懼孤獨,反之,他能與孤獨相處,與獨孤對話,能將一個悽清的夜晚變成三個人的舉世盛宴。



這種珍惜生命的精神,更加值得後人仰視。


簡十一讀文史


一說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為三人。二說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為三人。



稻草異客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過去的李白,未來的李白,現在的李白,三白浮一影

我是誰,從哪來,要去哪

為什麼踏入了同一條河流三次

跛子,瞎子,在做什麼

為什麼有一張不帶劍的契約

我們在無知的洞穴中

醒酒後要做什麼

今晚吃什麼


特大豬頭


李白的這首詩我們先讀一下: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孤單的李白在花前月下自斟自飲,只有自己人和影子,的確是”兩人“,為什麼“對影成三人”呢?

一、第三人是誰,其實李白在詩中已經說出答案

這個問題乍一聽,確實挺迷惑,但是對於這首詩很熟悉的朋友來說,這其實不是個問題。因為第三人是誰,其實李白自己在後面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舉杯邀明月的是我(李白),“對影成三人”中有一個當然就是李白了。那麼,另外兩個人是誰呢?詩中繼續說:

月既不解飲。其中一個自然是”月“了。

影徒隨我身。另一個就是李白自己的”影“了。

可見,對影成三人,三人是指李白、月亮、李白的影子。這種比喻似乎挺奇怪,影子本來就是虛幻的一種自然現象,詩人又把月亮也當作人來看待。虛虛實實的想象確實是詩人的思維。

二、李白化用了陶淵明的詩意

傅庚生先生 (1910~1984) 寫過《中國文學欣賞舉隅》,關於這首詩,他解釋到:

“花間有酒,獨酌無親;雖則無親,邀月與影,乃如三人;雖如三人,月不解飲,影徒隨身;

其實也不需要解釋,李白說的真是很清楚了: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後面還說詩人和兩個“好友”一起行樂: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月亮雖然不懂得飲酒的美妙,影子雖然只是傻乎乎地做我的跟屁蟲。但是此時此刻,我和明月、影子相伴,在良辰美景中及時行樂。我歌詩的時候月亮在我左右,我舞蹈的時候,影子也一起搖擺。清醒時咱們“三人”一起分享歡樂,酒醉以後各自散去。

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本意,出自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其二》“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表達的是詩人孤寂之感。

陶淵明又有《形影神三首》,其中《形贈影》、《影答形》二首,寫的是人的身體與影子的相互交流。

李白的這首詩,化用了陶淵明這幾首詩的詩意。

三、詩中“三人”的由來

三人的用法並非李白的創意,也不是來自於陶淵明的想法,而是出自《南史·沈慶之傳》:

謂人曰:“我每游履田園,有人時與馬成三,無人則與 馬成二。今乘此車,安所之乎?”

沈慶之說,我每次外出郊遊,有人的時候呢,我和別人與馬成為三個伴侶,沒有遇到人呢,我和馬就是兩個人。

這種用法被李白借來寫入了詩中,把人、馬換成了月亮、影子。當然也不只是李白這樣用過,中唐的賈島也有這種寫法。

宋阮閱《詩話總龜》中說道:

李白《月下獨酌》詩云:“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賈翁《玩月詩》亦云:“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

賈翁指的是中唐詩人賈島,其《玩月詩》前面幾句寫到:

寒月破東北,賈生立西南。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近月有數星,星名未詳諳。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

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這首詩中的三人是我賈島、月亮、杉樹,賈島的用法與李白類似。

結束語

回到原來的問題,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指李白、月亮、李白的影子。這種寫法雖然常常被人稱作奇思妙想,但真得不是李白的原創。古人作詩,多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南宋文學家周紫芝不是說過嗎:

自古詩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語。

北宋的黃庭堅也曾說過:

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