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夫妻永远不会同心,尤其是一人一个孩子的

《齐心协力,同心防疫,中国加油》


众所周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流行的俗语,它们要么是对我们生活经历的高度概括,要么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远亲不如近邻”,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我们的邻居比我们的远亲更有意义。

半路夫妻永远不会同心,尤其是一人一个孩子的

关于夫妻有很多俗语,如“夫妻没有隔夜仇”、“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等。然而,一个关于夫妻之间的俗语尤其是贫穷的夫妻之间,“贫贱夫妻百事哀。”

半路夫妻永远不会同心,尤其是一人一个孩子的

已婚的人会告诉你,“贫贱夫妻百事哀”。这不是简单说说的,而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也就是说,家庭的经济基础差,夫妻容易发生矛盾。然而,历史上的这个句子与今天的意思完全相反,它前面还有一个句子。

半路夫妻永远不会同心,尤其是一人一个孩子的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第二首《遣悲怀三首》。全文是: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半路夫妻永远不会同心,尤其是一人一个孩子的

这是元稹为纪念他的前妻韦丛而作的诗。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女儿。两人于802年,(贞元十八年)结婚,当时她只有20岁,元稹25岁。虽然当时元稹缺钱,但夫妻关系很好。

半路夫妻永远不会同心,尤其是一人一个孩子的

但没过多久,就在七年后,韦丛因病去世。元稹对妻子的英年早逝深感悲痛,并创作了三首《遣悲怀》。“贫贱夫妻百事哀”诗中的“哀”并不是指贫穷,而是指妻子死后的“百事哀”。前一句是“诚知此恨人人有”,说的是每一对夫妻迟早都会面临生离死别,但并不是真的希望在这个时候。

半路夫妻永远不会同心,尤其是一人一个孩子的

韦丛和元稹结婚的时候,元稹只是学校的书郎,两人很不般配。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了这桩婚事,但有着显赫背景的韦丛并没有嫌弃元稹。

韦丛临死时,元稹已经被提升为监察御史,他们的好日子就要开始了。然而,他心爱的妻子此时去世了。在元稹为亡妻所写的一系列悼亡诗中,最著名的是《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