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鳙鱼有什么技巧分享吗?

mhl296


钓鳙鱼,首先我们要了解它的习性 。鳙鱼俗称花鲢,胖头鱼,分布范围广泛,属中上层鱼类。性情温顺,行动迟缓 。

一、垂钓鳙鱼什么时间最合适 ?

钓鳙鱼的适宜温度是水温20℃以上,气温上升到25℃时,鳙鱼比较活跃,30℃是它们的摄食高峰,所以夏季七八月是钓鳙鱼的黄金季节。

六月和九月,虽然鳙鱼也摄食,但上钩率很低 。

钓鳙鱼北方要抓紧七八月上钩率最高的时机。南方气温高,六到九月都是有利时机。

鳙鱼在夏季摄食的高峰时期,正好和鲫鱼,鲤鱼相反。鲫鱼,鲤鱼,盛夏季节的摄食时间是早上八点前和下午四点后,天气凉爽时。而鳙鱼则是在八点后到下午四点,盛夏季节中,一天中下午的温度最高,上钩率也最高。

夏季垂钓鲢鳙,由于温度高,酸臭饵容易继续发酵变软,垂钓时可多带一些面粉调整饵料状态 。

二 、垂钓鳙鱼钓点的选择 :

选择一个较好的钓点,对垂钓鳙鱼有决定性的作用。

鳙鱼不是在水底觅食吞钩被钓起的,而是在水的中上层游曳闻到水底饵料的酸臭味迅速下沉,连饵带水,把钩喝进口中而被钓获的。

因此垂钓鳙鱼最理想的钓点,是一米左右的浅水区,最深也不要超过两米,若超过两米水深,鱼在水上层,闻不到水里的饵料味道,不会下沉吃食。

钓点最好选在靠近深水区的水深1.5米左右的浅水带,在这种钓点钓上的鳙鱼,个体大,垂钓效果也极佳 。

三 、垂钓鳙鱼的饵料选择 :

鳙鱼偏爱酸、呛、臭、甜四味俱全的饵 。

钓鳙鱼的饵料主要是粮食类作物,经过加工炮制,高温发酵,制成带有酸、臭、呛、甜味儿的饵料。像纯玉米面和豆饼粉,发酵之后都可以当作钓鳙鱼的主料!但不论哪种原料 ,加工后必须有甜、酸、呛、臭四种味道,否则难以钓到鳙鱼。

钓鳙鱼的辅料主要是臭味饵,臭饵的种类也很多,有臭鸡蛋,鸡骨溶液 、韭菜汁,生大蒜泥等等 。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配制!

唯一要谨记的是一定要有 酸、呛、臭、甜四味 ,否则鳙鱼不会上钩 。

钓友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欢迎留言评论 ~


红色男爵钓鱼俱乐部


钓鲢鳙其实很简单,我总结了三个要点:状态、频率、钓法。接下来就详细说一说如何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来钓好鲢鳙。

一、状态

钓鲢鳙的饵料对味型没有太严格的要求,关键是饵料的雾化一定要快,最佳的雾化时间是在20秒至30秒全部雾化完。除了雾化速度要快以外,还要注意把控饵料的比重,有一些钓鱼人在钓鲢鳙的时候只注意饵料的雾化速度却忽略了饵料的比重。比重大的饵料虽然雾化快,但是这种雾化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很短,稍纵即逝。所以必须减轻饵料的比重,让雾化后的粉末状物质能够更长时间的停留在水中,形成久久不散的烟雾带。

二、频率

钓鲢鳙只要饵料的状态把握好,同时加上较高的换饵频率,其实是不用另外打窝的。按照上一部分所说的内容,把饵料的雾化速度控制在20至30秒以内,这也就意味着至少每分钟要换饵两次。在垂钓前期需要诱鱼的时候,不要把饵团捏得太紧,通过手法的控制来实现更快速的雾化,等鲢鳙进窝之后再减慢雾化速度。也就是说频率的快慢决定了诱鱼的效果好坏,钓鲢鳙勤换饵是必不可少的。

三、钓法

鲢鳙属于滤食性鱼类,也就是很喜欢吸食水中的残渣,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上钩挂饵,下钩不挂饵来钓鲢鳙,原理是让鲢鳙在饵团下方吸食残渣,然后把下钩吸入嘴里。但是有一些鲢鳙,特别是经过养殖的鲢鳙是完全不同的,鲢鳙经过养殖之后不仅吸食残渣,就连不雾化的食物也照样会吃,所以垂钓这种类型的鲢鳙就不应该采用上钩挂饵的方法,因为鲢鳙一旦吞上钩就很有可能造成挡口,也就是被长子线所阻挡,导致脱钩跑鱼现象的发生。正确的做法是下钩挂饵,上钩不挂饵,或者直接使用单钩挂饵垂钓。


眼镜哥说鱼


要钓鳙鱼首先我们要了解这种鱼的习性,才能做出相应的钓法。

鳙鱼俗称花鲢、胖头、雄鱼等,是一种生存在水中上层滤食性的鱼种,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主,靠嘴的张合将食物吸入嘴中,喜高温,爱群居,喜腥臭……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多年用手杆钓鳙鱼一些心德。

针对鳙鱼一般个体都比较大,中钩后冲击力很强的特点。我会选择5米4,28偏19调的鲤杆,这种杆子腰力强劲,手感也不错,细组也偏大一些,3加2是标准配置,当然季节不同,线组也要作相应调整。

钓鳙鱼饵料的味型一定要大,雾化要好,天元浮钓鲢鳙是我最常用的。钓鳙鱼要抛杆勤,通过不停的抛杆让饵料在水中形成雾化带以招鱼儿进窝。

怎样才知道鳙鱼进窝呢,一般鱼群进窝会出现大片碎泡,而且水面上会发现小杂鱼四处逃散,浮标轻微的晃动,这时我们就要注意力集中,不放过任何一个鱼讯。

钓鳙鱼钓位选择很重要,一般选择在深水区,下风口,向阳面,水面最好是狭窄的通道。

钓鳙鱼一定要找水层,一般从底往上找,以30公分的距离来调整水层,直到找到为止,如果浮漂晃动,没有顿口出现,则要上推,如果有顿口不中鱼,就往下拉,直到中鱼为止。



钓鳙鱼钩距也很重要,一定大钩距,钩一般是钩长的三到回倍,当然也要看鱼的个体大小来决定,饵料可以采用单钩上饵方式。

鳙鱼中钩后,一般小个体会左冲右窜冲击力很强的样子,但都是程咬金三板斧,几个回合就搞定,大个体则感觉像挂了什东西一样,随着鱼竿慢慢的起来,这时一定要注意了,大鱼随时可能瞬间发力,这时候最容易断杆断线,笔者曾经5米4的杆子爆成了5节。


钓鳙鱼浮漂选择浮力大一些的,可以调高目调低目,浮漂的动作上主抓小顿口,中鱼后马上要把鱼领出窝子,以防炸窝,由于鳙鱼的冲击力比较大,可以采取8字遛鱼法来控制。只要不把窝子炸了,连杆上鱼是常有的事!

钓鳙鱼由于要频繁的抛杆,是个体力活,所以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


爱钓鱼的老陈


有人说鲢、鳙好钓,有人说不好钓,其实无论钓什么鱼,都要首先了解其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钓技也就无从谈起了。鲢鳙属于中上层鱼,喜欢在中上层水域中觅食,主要是以浮游生物为主,喜食微酸性食物。在水中摄饵的动作是吸食后再从两腮间滤出。即然有了上述这些特点,所以我们也针对这一特点,对自己钓具、钓饵做出相应的配备和配制。   

一、钓具的配备。   

1、选用钓竿。因为鲢、鳙劲头足、力量大,所以在选用钓竿时候,要尽量使用超硬长节钓竿,钓竿不宜太短,使用短竿钓鲢鳙时候,一旦上大鱼时候恐怕竿子承受不起拉力,即便是质量再好的钓竿,在遛鱼的时候也没有回旋余地,同时离岸边太近也会带来惊鱼的麻烦。太长的竿手感又太重,况且离远了观看浮标时机也抓不准。我通常使用的是国产5.4米光威鲤师竿(现我用天福3H5.4),这种竿即经济又质量好,对付一般鲢鳙应该绰绰有余。   

2、钓组的配备。

针对鲢、鳙力量足的特点上,在选用主线和子线上要尽量选用大号渔线,所说的大号也不是绝对的,主要是看渔线的质量和它所能承受的拉力而言,如果拉力均等,当然是首选小一点号的渔线,这道理我不说谁也都会明白。子线一定要软,这是根据鲢、鳙在进食中吸饵的特点,使用软子线便于把钩吸入口中,我常用的是大力马三号1.5-3号子线。配备子线时,两只钩相距5公分左右为宜,上钩挂饵,底钩为空钩。事实上鱼有吸食时吸入嘴中的都是那只空钩。在选用鱼钩时一般用伊士尼钩8-10号钩。在选用浮标时,要选择长身、碳角、硬尾标,这种浮标具有吃水深、翻身快、抗风浪强、信号稳定等特点,最适合钓鲢、鳙用。   

二、饵料的配制。   

1、诱饵。就是所说的窝料。我们都知道,鱼的嗅觉要远比它的味觉要灵敏得多,在诱饵的配制上首先要考虑到鱼的这一特点。偌大的水面,要想把鱼快速地诱到指定的钓点里,实在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除了正确、有针对性配制出某种鱼喜爱诱饵之外,还要根据所钓之鱼的特点而在诱饵中添加一些带有辅助成分的原料,这样方能起到最佳的效果。鲢、鳙虽然都是喜欢食浮游生物,但食性也有它的不同之处。我所配制的诱饵就是把豆腐渣与玉米面混合后再经过短期发酵。如果专门是去钓鳙鱼,还要加点经过发酵过的大蒜汁或韭菜汁,之所以把大蒜汁和韭菜汁发酵,主要是把它辛辣气味减弱。(以前曾用过生蒜汁,效果远没有发酵过后的好用。)投放诱饵时,要取手掌大小块状抛在钓点上,抛撒范围在直径一米左右为宜。抛出的诱饵要迅速雾化,并在水中缓慢下沉,最后形成一个圆柱形的混浊体。为能使窝点能达到最佳混雾化状态,通常我是在诱饵中加少许“白粉”,敬请钓友放心,我说的这种白粉绝非是毒品之列的,普通的渔具商店应该有售,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在诱饵中添加辅助的原料,主要是用它来增加雾化效果的。白粉不宜多放,按0.5%配比就可。为防止鱼离开钓窝点,一般抛撒诱饵间隔3-4小时一次,当然也要视聚鱼的速度和鱼逗留在窝点里的密度定夺,要以迅速地把鱼聚来而长久地留在窝点为最终目的。   

2、钓饵。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钓饵一定要比诱饵更加吸引鱼的食欲。这话听起来像一句废话,谁会本末倒置?我想说如果你有比我所用的更好的钓饵,那你完全可以用我的钓饵来当做诱饵进行打窝,只要你的经济能力能承受的起。我用的钓饵就是渔具商店卖的“南北”和“鲢鳙”,将两者按1:1比例配比,水比例为1:0.8或1:1。钓饵的粘稠度以入水后大约2分钟之内雾化掉为宜(现我用鲢鳙与速攻开粉饵用),如果鱼的密度大,在连竿的情况下,要将钓饵沿着饵料盆的边缘打若干下,以增加其黏稠度,从而延缓钓饵的雾化速度。   

三、施钓   

施钓前有必要先说一下选择的钓点。在选择钓点的时候,应该以无水流、无风浪或微风浪处,水深在3-4米处为最佳。前者主要考虑到投放的诱饵窝子不会因为水流和风浪原因而流失;后者则是在较深水处是鲢、鳙喜爱的聚集地,也是钓者最易施展的好钓点。 施钓前先找好底,找底后从一米处逐层下移,直至你认为有最佳鱼口为止。在调标时采用半水空钩调标。以十目标为例,采取调十目钓一至十目。挂饵后,抛竿入水,浮标翻身站立,随着标快速下沉直至浮标停在水面一至两目,至此完成了调标的全部过程。随着饵料不断雾化散开,标也不断上移,直至上升至十目为止。所有的中鱼信号应该就是在这一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浮标动作的变化,把握好提竿的时机。判断是否中鱼,应以浮标下顿动作为标准信号。   

由于鲢、鳙摄食迅猛,中鱼后具有强大的拉力和冲击能力。尤其是鲢鱼,中钩后左突右冲,横冲直撞,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常常被突如其来的拉力造成断竿、断线、跑鱼等现象。因此,在施钓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中鱼后双手持竿,即刻将钓竿上扬至45度角。遛鱼时候不要操之过急,尽量利用钓竿自身的张力来化解鱼的拉力,直至确认将其遛透为止。另外鲢、鳙的嘴唇较为薄弱,在提鱼入护前一定要使用抄网,抄网要放在抻手可及之处。   

由于钓鲢、鳙时抛撒出的诱饵多,形成的窝点面积大,势必招来一些小鱼们的光顾,造成浮标信号混乱,分不清楚哪个是李逵,哪个是李鬼。初学钓鲢、鳙的朋友友们可能有所不知,小鱼在抢食时反应在浮标上的信号也是异常迅猛,没有一定的经验是很将它与正常中鱼的信号区分开来,即便是我,到如今也没想出更多的办法来应对。有人也问过我这方面的问题,我说,那就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要么我的ID为啥叫大小统杀呢?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事实上我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我想告诉钓友,要想钓好鲢、鳙,光有钓鱼的理论和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有超常的体魄和毅力来作保障。 这可不是故弄玄虚,去年我在辽宁义县花儿楼水库夜钓鲢、鳙,(夜钓鲢、鳙时很少招小鱼,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试一下,同样是垂钓,晚上闹小鱼的现象照比白天相比,至少要降至95%)下午6点到达了目的地,直钓到第二天早上6点。刨除吃饭和中间一段时间休息,我连续钓了近十个小时。我的钓饵入水后平均2分钟之内溶解,按4-5分钟挥一次竿频率,朋友们可以算算,我这十个小时要做出多少个动作?要是再算上我遛鱼时付出的体力……   

那一次,小的不算,光十斤以上的鳙鱼我共钓得六条,其中最大一条鳙鱼是十七斤重,此君仰仗着年富力强,如牛耕地一样跟我展开了较量,几次被我拉出水面,又几次让它下潜回到了水中,我用了足足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才终于让它就范,当身边的钓友帮我把它抄上岸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坐在了地上,好半天才算缓过来神来。当时那分喜悦和那分刺激,以至于再现回顾起来,还是让我那么的记忆犹新。


小诸葛钓鱼


鲢鳙的活动范围是中上层,虽然说鲢鱼或鳙鱼都是水中层鱼种,但是鲢鳙会随着气温气压等因素逐渐向上或是向下活动,重阳以后因南北气温差异较大,大家的作钓时间可自行调整。选择有风晴朗的天气,会有不错的鱼获。到达钓点选好位置,先找底,找到底子后。我本人认为没有固定的鱼层,根据所使用的钓饵,,其次,钓鲢鱼或鳙鱼,饵料的选用一定要对,鲢鱼偏香,鳙鱼偏腥或臭,窝量要大,如果是流水一定要记得窝料打在偏上一点的位置。饵料的雾化也要好,如果水较深建议使用30公分左右子线,钩距10-15公分左右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可以更快捷找到鱼层,大家寻找鱼层的时候可以从上往下搜索15-30公分搜索鱼层,从下往上亦然!





野钓周小二


多看天线宝宝,久了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