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统王朝是中华历史主流,而面积相仿的欧洲却小国林立?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与欧洲面积相仿,然而在历史上中国各王朝以统一为主流,欧洲却从古至今大都处于小国林立的状态。比较大些的法国、西班牙不过50万平方公里,圣马力诺、摩纳哥等袖珍国更是比比皆是。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欧洲难于一统的格局?个人认为,这并非某种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阻碍合力的结果,试从这些方面逐一解析:

为何一统王朝是中华历史主流,而面积相仿的欧洲却小国林立?


地理因素吗?

在中国历代一统王朝中,多以“中原政权”称呼。为什么中原那么重要?因为此处是华夏中心,是古时经济最繁盛、人口最稠密地区。其中华北大平原和关中平原尤为突出,至于秦岭以南的成都盆地则以割据政权居多。

古代生产方式以农耕为主,谁拥有中原就能掌控兵源钱粮,就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

为何一统王朝是中华历史主流,而面积相仿的欧洲却小国林立?


其实欧洲地貌要优良的多,平原占总面积60%。东部平原占绝对优势,西部复杂一些由山地和平原组成,虽说河网纵横、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造成一些隔断,但也非无法逾越。

即使是一马平川的东欧也是小国遍地,这就说明地理环境并非欧洲一统的阻碍。

为何一统王朝是中华历史主流,而面积相仿的欧洲却小国林立?

欧洲地貌

欧洲没有出现过类似秦始皇般的人物

在历史上欧洲曾建立过几个大国。比如罗马帝国,环绕地中海覆盖亚非欧,面积达到500万平方公里。然而罗马人视自己为高人一等的统治者,没有将各统治区域种族融为一体。结局很尴尬,内部争斗不断、外部又有来自蛮族的威胁,轰然垮塌。

秦始皇伟大之处在哪里?不仅统一了土地,还统一度量衡、统一语言文字,将本来分属七个国家的人民融合在一起,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再无障碍,从而整个国家凝为一体。

为何一统王朝是中华历史主流,而面积相仿的欧洲却小国林立?


反观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时期,疆域虽广,但并未能形成同一文化的主体民族,而是数量众多的种族各聚居一地,说着不同的话、有着不同的习俗观念。在强权的压制下,尚且能相安无事,一旦国家衰落控制力减弱或是遇到其他变故,极易四分五裂。这种组织结构的国家极不稳定,分离之后想再归拢到一起难度相当大。

为何一统王朝是中华历史主流,而面积相仿的欧洲却小国林立?


集权方式

中国古代也有过数次分裂期,如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但即使是割据势力也割得有模有样,每一股势力俨然就是个小朝廷,由上至下中枢州县,这种层层管理的模式创造了高度集权的条件。业绩出色的诸侯能够聚集力量,吞并相对弱的势力。

欧洲长期处于小国分立的状态,每位国王手下有一大批贵族领主、功勋侯爵。国家对外战争时,需要这些人出兵出粮支持,否则仗都打不成。权力的过度分散,使国家难以凝聚出合力。

为何一统王朝是中华历史主流,而面积相仿的欧洲却小国林立?

贵族领主

文化与宗教

从汉武帝开始,董仲舒就将大一统揉入儒学,这也就成了王者头脑中的执念。似乎一统天下才是他们应该而且必须的最高追求,任一割据势力都成了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

欧洲君主们这方面的观念淡薄的多,他们更热衷于有限范围的利益争夺。

为何一统王朝是中华历史主流,而面积相仿的欧洲却小国林立?


宗教也是阻止一统的重要力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教廷是最高裁判机构,拥有任免国王的权势,这使国王的权力进一步弱化。敢得罪教廷?它会组织大批国家来对付你,真是个惹不起的存在。

即使欧洲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并不统一,分为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三大流派。各自对于宗教的狂热,同样成为征服的羁绊,反应在抵抗程度上尤其激烈。

为何一统王朝是中华历史主流,而面积相仿的欧洲却小国林立?


由此得出结论:欧洲君主们也想一统,但苦于难度太高、实力不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