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雞血?喝雞湯?都錯,學會SAD法,讓你更容易告別拖延症

說到拖延症,我發現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解:

  • 只要最後事情辦完了,拖延一些無所謂;
  • 我知道拖延症不好,但是我看到書上說拖延症由大腦決定,我對它無計可施;
  • 一旦發現自己拖延的時候,我就給自己打打雞血,讓自己重拾鬥志昂揚的狀態。

我相信,出現這樣的想法或行為,在生活和職場中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畢竟,行動起來改變固有的行為模式是痛苦的。

但是,這樣的想法和做法真的正確嗎?

拖延到最後忙手忙腳把事情做完了,和接到任務後就開始認真準備、籌劃,得到的結果一樣嗎?拖延症由大腦決定,難道不能通過調整大腦的狀態來抗擊拖延症嗎?在認識到拖延症不好之後,打雞血、喝雞湯甚至自我譴責,為什麼都沒有太大作用?

抗擊拖延症正確的思維和做法又是什麼呢?這就要了解抗擊拖延症的人性化方法SAD法。因此,本文內容大致分為下面三個部分:

  • 什麼是拖延症?拖延症又給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
  • 在生活和職場中,什麼原因導致拖延症?我們要如何應對拖延?
  • 拖延症對個人以及工作影響如此之大,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抗擊拖延症呢?如何養成不再拖延的習慣呢?
打雞血?喝雞湯?都錯,學會SAD法,讓你更容易告別拖延症

01

什麼是拖延症?拖延症又給給我們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

拖延是在能夠預料對結果有害的情況下,依然把計劃向後拖的行為,拖延可分為當下拖延和長期拖延兩種類型。

當下拖延是指要求立刻行動但卻不付諸行動的行為。比如:週末,小王起床洗漱後,應該去健身房鍛鍊身體了,但是他卻一直玩手機刷視頻,遲遲不動。

長期拖延是面對重要不緊急事情一拖再拖的行為。比如:小王有一份工作報告要週五上交,但是他一想今天現在才週一,時間還早著呢,於是一直沒有動筆,直到週四晚上才火急火燎開始寫。

不管是當下拖延還是長期拖延,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傷害。

第一種傷害:工作效果打折扣。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行動前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如果一直拖到最後才去做,就會面臨時間緊張的問題,忙手忙腳往往導致事情結果不太好。

第二種傷害:影響人際關係。

很多工作需要和別人分工合作,如果因為一個人拖延導致整體工作進度落後,影響團隊的成績,這樣的人就會被認為是不靠譜,那誰還願意和不靠譜的人搭檔呢?

第三種傷害:自我懷疑。

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拖延,一天下來,往往正事沒幹多少,很難在生活和工作中找到成就感,長此以往就會陷入自我懷疑的境地,很難再去做有挑戰性的事情。

可見,拖延症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有負面影響,找到拖延症產生的根源,對症下藥,才能更好地管理自我。

打雞血?喝雞湯?都錯,學會SAD法,讓你更容易告別拖延症

02

在生活和職場中,什麼原因導致拖延症?我們要如何應對拖延?

拖延源自人性,它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大腦想要逃避。想象一下,在我們的大腦中住著兩個“小人”,一個由理性控制,叫“理智”,一個由感性控制,叫“享樂”。

正常情況下,“理智”小人和“享樂”小人配合默契,勞逸結合。但面對壓力或挑戰時,“享樂”小人就會佔據上風,也就是說大腦知道要行動,但就是不想幹。

這個時候,你會給自己找很多原因,比如說:時間還早,這事兒不重要,歇歇再說等等,總之就是要拖一拖,拖著拖著時間就把時間浪費了。

拖延雖然很可怕,但在我們瞭解到它的產生原因後,就可以有的放矢正確應對。

首先,心態上接受拖延;

既然拖延源自於人性,那就意味著人人都會有拖延的心理。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在拖延時,不必對自己加以譴責,這樣只會讓自己陷入更深的自我懷疑。我們要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就是接受拖延。

其次,有去改變拖延的心;

既然意識到自己有拖延的習慣,也認識到拖延的負面影響,那麼就要下定決心去改變,這也是我們說只有先接受拖延,才會把心力放在改變上。

最後,把想改變的心轉換為持續的行動。

想法如果只停留在大腦層面,那就只是想想而已,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想改變拖延的習慣,但只有少數人會真正行動。這是因為抗擊拖延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它需要長期的堅持,才能水滴石穿。

正是因為抗擊拖延是一場持久攻堅戰,我們更需要一套簡單易上手的方法。

打雞血?喝雞湯?都錯,學會SAD法,讓你更容易告別拖延症

03

拖延症對個人以及工作影響如此之大,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抗擊拖延症呢?如何養成不再拖延的習慣呢?

SAD法是一套人性化的抗擊拖延方法,它是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大寫:

  • S:stop,從拖延的狀態停下來
  • A:ask,和自己友好對話
  • D:do,擺脫拖延立刻行動

下面一一說明:

首先,從拖延的狀態停下來;

停下來,就是立刻停下正在進行的動作。如果你在看手機,把手機關上放到一旁;如果你在賴床,立刻起床洗把臉清醒一下;如果你在閒聊,立刻閉上嘴巴回到自己座位上。

停下來是讓自己的大腦從上一個事情中跳出來,讓理性有機會回到正常狀態。為了有效切換大腦狀態,可以藉由身體的調整來帶動大腦,可以深呼吸、輕輕左右晃動腦袋、伸個懶腰等等,讓大腦恢復到理智的狀態。

其次,和自己友好對話;

簡單來說,就是圍繞目標自問自答,幫助電腦清晰思考,給大腦自主選擇權。

① 現在應該做什麼?

很多時候,大腦不是真的不想去做,而是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或是忘記了做某件事。“現在應該做什麼”這個問題提醒大腦當務之急的任務是什麼,如果是一項簡單的事情,可以直接著手去做,如果是一項繁雜的事情,大腦就開始思考從哪裡入手。

② 如果不做會怎樣?

此時大腦已經知道如何去做,但是還是不夠,要繼續問自己“如果不做會怎樣”?這個問題讓大腦意識立刻去做的重要性,很多時候雖然知道如何去做,但是依然像個木頭人,這個問題就是加一把行動的火。理智小人會想如果不做會有這樣那樣的後果,冷靜一分析,發現不得不做。

③ 要不要現在去做?

那既然有做的必要性,繼續再加一把火:“要不要現在去做?”這個問題是給大腦一個時間限定,讓大腦有緊迫感。經過前面兩個問題的思考,大部分情況大腦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做”,這樣一來就可以直接開始行動。

最後,擺脫拖延,立即行動。

當得到“現在去做”的答案,就可以真正行動了。

但是還有時候會仍然會得到“不想去做”的答案,這時需要繼續追問自己“如果現在不做,什麼時候做?”如果得到的答案是10分鐘後,也就是延遲一段時間,那就給自己一個延遲的時間,如果得到的答案2個小時後去做,一定要提防了,2個小時立刻提醒自己,千萬別陷入無限拖延的無底洞。

當得到答案“還是不想做這件事兒”時,也就是SAD法沒有讓大腦和行動達成共識。這個時候也不用著急,人是情緒動物,一味逼自己去做一件事兒往往會適得其反,這個時候可以採取替換法。

替換法是用大腦可以接受的事情,來替換當前要做的事。當做完這件事兒,在大腦接受的前提下,再去完成上一件事情。

打雞血?喝雞湯?都錯,學會SAD法,讓你更容易告別拖延症

現在我們知道用SAD法戰勝拖延,立即行動,那接下來如何養成不拖延的習慣呢?

第一,擺正心態

正確認識拖延是戰勝拖延的前提條件,先接受它再去挑戰它,逐步克服拖延。當在抗擊拖延路上取得小勝利時,及時肯定自己,讓自己有更大的成就感。

第二,堅持行動

抗擊拖延是長久攻堅戰,堅持用SAD法來對抗拖延,定期記錄和反思。每一次和拖延鬥爭時,都可以記錄在本子上,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有很多成功的記錄,戰勝拖延不是那麼難,即便有失敗的記錄,也可以從中反思,讓自己未來做得更好。

總而言之,當我們真正行動起來,用有效的方法去抗擊拖延症時,會發現拖延症並不難戰勝。

打雞血?喝雞湯?都錯,學會SAD法,讓你更容易告別拖延症


在生活和工作中,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嚴重的拖延症對個人成長和發展有巨大的負面影響,它使得我們工作效率低、人際關係差,也讓自己陷入自我懷疑的境地。

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被拖延症嚇到,行動起來去戰勝它。在文中的第三部分,我們介紹了SAD抗擊拖延法:第一是從拖延的狀態中停下來;第二是和自己友好對話;第三是擺脫拖延立刻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