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元存款和50萬元股票,有區別嗎?

野馬和尚


50萬元存款和50萬元股票有區別嗎?很顯然50萬元存款和50萬元股票是存在區別的,這裡面的區別不僅僅是貨幣增值和貶值的問題,還存在著投資風險的問題,因為存款和投資股票本身是兩種不同的理財產品,針對的風險級別也是不一樣的,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它所產生的結果也是不相同的。

簡單的理解,50萬元存款看似跑不贏通脹,但是存款是保障本金安全的前提下還能獲取到穩定的收益,雖說在面對著如今通脹率達到6%左右的情況下選擇存款還是不指望資金能保值增值,但起碼本金是低風險的。而50萬元的股票投資看似比銀行存款相比更有優勢,但未來存在的不確定性風險卻是沒有人能真正預料到的,畢竟炒股是有風險的,不是說就一定會比50萬元的存款更有優勢。

第一、貨幣貶值問題。

如果要避免資金投資之後出現貶值的風險,把錢投資到股市當然會比銀行存款會更好,因為股票市場只要一年能賺取到10%的收益完全就可以實現讓資金增值的機會,但把錢存到銀行每年的利率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這種利率也是跑不贏通脹率,就說明存款已經是讓資金處在貶值的過程中,與股票相比就沒有股票存在的獲取到更多收益的優勢。

但這也是不同的投資者對投資風險的理解包括自身承受風險的問題,把錢存在銀行本金起碼不虧損,每年獲取到的利率雖然跑不贏通脹率但錢還是存在的。把錢投資到股市雖然存在著翻倍的幾率,但也同樣要考慮到存在投資虧損本金的風險,不同的投資者其實對風險和收益的追求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存款跟股票之間的一種區別。

第二、投資風險問題。

就像前面講到的投資風險是一個擺在大部分投資者面前的問題,為什麼明明股票會獲取到更高的收益,而有的人願意把錢存在銀行,這就是存款所面臨的風險是極低的,在安全性和收益方面對比有些人更希望本金安全。但膽大心細的人他喜歡買股票,主要在於他想通過用資金來博弈更多的收入,但這種博弈的過程是存在風險的,投資是存在不確定性的,因為這種投資的勝率也僅有50%,不能說就一定會賺錢。

也就是說炒股的人會認為股票會比存款更好,因為股票存在賺大錢的機會,存款僅僅是保障了本金安全,長期存款的人會認為存款比股票安全,不過賺不了大錢,但存款不僅可以得到利息,本機起碼沒有風險,股票對於存款的人來講就是吞金獸,一不留神多少資金都會在股市虧損。

因此,50萬元的存款和50萬元的股票區別在於不同的人對他的理解不一樣,畢竟存在著風險問題和貨幣貶值的問題,每個人對這兩個理財方式的看法都是不相同的,不可能說哪一種方式一定好,但投資哪一款產品一定要先考慮是否是適合自身,在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範圍。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50萬元的存款和50萬元的股票,區別可大了去了!

先說50萬元存款,如果存五年定期,銀行給到4%的利率,則五年後變成60萬元。

如果是買股票呢,假如50萬元持有10元的股票,一共有5萬股,五年後這隻股票漲到50元,那麼你賣掉,就有250萬元了。但是假如這隻股票五年後只有1元了呢,你就只有5萬元了。究竟你這50萬元的股票五年後變成250萬元,還是5萬元呢?

只有天知道!

前者需要股票五年上漲400%,這難嗎?一點不難,五年上漲400%的股票大有股在,東方通信半年就漲了十倍呢。那麼五年下跌90%難嗎?也很容易,安碩信息、全通教育等等一大批創業板股票2015年到現在都跌了90%以上。

所以啊,50萬元的股票,未來會是什麼結果,這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結果。

而50萬元存款,未來會是什麼結果,最次的就是跑輸通脹,這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結果。

至於您想做個愛拼才會贏的人,還是想做一個安心過日子的人,也全在於一念之間~


財經宋建文


一定是有區別的,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角度來評判:

一、實際到手金額不同

存款50萬到手金額可能比50萬還多,因為會有存款利息。就算是活期,也至少有0.35%。

股票50萬到手金額可能比50萬要少,因為要支付手續費。手續費包括賣出時要交的印花稅0.1%;券商的佣金,國家規定不超過0.3%,最低的佣金有0.02%。

二、未來可預期收益不同

存款50萬,按五年定期存,最高也不過5.0%上下。按大額存單存,最高也就4.2%上下。本金不會損失,銀行倒閉了,還能得到賠付。

股票50萬,如果是買到開掛,打了好幾個漲停板的股票,收益100%以上都有可能。如果是買到了仙股,50萬賠個精光也有可能。

三、辦理支取場所不同

50萬存款只能到銀行網點辦理支取,取現金還需要提前預約。

50萬股票必須到券商的網點或app辦理賣出,資金才能在扣除手續費之後進入到持有人的銀行賬戶。持有人最終還是需要到銀行辦理支取。

四、支取條件不同

持有50萬存款的人,只要到當時的存入銀行,可以自由支取。遵循存款自願,取款自由的原則。

持有50萬股票的人,必須先執行賣出,同時有人購買的情況下,才能獲得資金。如果購買的股票一直跌停,你的股票大概率是賣不出去的。賣不出去,50萬就無法支取。

五、期限不同

活期存款沒有期限,定期存款有對應的期限,只要不想存,隨時支取或者到期支取。

股票沒有期限,持有股票的期限與對應的股份有限公司存續期限有強相關。

六、轉讓功能不同

傳統存款不能轉讓,只能取出。只有部分銀行發行的部分大額存單支持轉讓

股票沒有返還本金一說,也沒有取出的概念,只有轉讓才能拿回本金。轉讓是唯一的通道。

總結:

兩者的不同點還有很多,比如本質不同,一個是借貸關係,一個是股權關係。保障機制不同,一個靠存款保險制度,一個靠熔斷機制。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銀行研究僧


當然有區別,50萬存款是現金,是自己的錢,只需要收利息就好;而50萬股票則是購買公司股份的憑證的,公司業績好,股價增長,那就有浮贏,但只要沒有賣出轉成現金,以後仍有虧損的可能。

50萬存款是保本保息型理財,而50萬股票是高風險理財,收益、風險和流動性都不同。

50萬股票有風險,一段時間後題主的實際資金可能漲也可能跌,這完全取決於市場和企業業績。50萬存款則沒有,當初說好的利率,無論後續市場如何變化,50萬加利息一分不會少,更不會虧損。

股票收益波動大,比如50萬購買股價1元,而2個月後股價2元,那收益直接翻倍,浮贏50萬,相反股價變為0.5元,收益為負25萬,你的資金也只剩25萬了。

股票流動性還是很強的,只要自己不想持有這家公司股份就可以選擇賣出變現,一般情況下都會有買家,幾乎是實時交易。而存款則是有期限的,如果提前取出,那利率會大大降低。


閒散的小愚民


當然有區別,從幾個方面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第一,從數據來看!

1)將我國人口以13.83億來計算,這些人中,存款擁有50萬人民幣以及50萬人民幣以上的人僅僅只有0.3%,這樣我國人口大概只有415.8萬人的存款超過50萬人民幣的。

2)據數據顯示,2年證券交易經驗加上有50萬元資產,1.4億股民中僅有300萬人具備開通科創板權限的資格。佔比達到了0.21%。

所以說,有50萬存款的人和有50萬元股票市值的人其實都是在整個中國裡佔比不到0.3%的小眾群體,可以算得上是“金字塔頂端”的人群了!!

第二,從通貨膨脹來比較!

根據2017年的中國通貨膨脹率來看,目前中國的通脹率達到了7.5%左右的水準,銀行定存為4%左右。所以說,如果你只是做理財的話,每年還要面臨一個(7.5%-4%=3.5%)的貶值率!

那麼5年後,你的50萬可能只有目前41.5萬的購買力;

10年後,你的50萬可能只有目前35萬元的購買力;

20年後,你的50萬可能只有目前24.5萬元的購買力;

30年後,你的50萬可能只有目前17萬元的購買力;

50年後,你的50萬可能只有目前8.4萬元的購買力;

也就是說你的存款一定是一個不斷貶值的結果,購買力會持續的出現下滑!但是股票不一樣了,股票雖然有漲有跌,有盈有虧,但是至少有希望戰勝通脹,這就是投資的關鍵所在。

說白了,投資股票你還有希望翻身,只做存款,一輩子翻不了身。這就是巴菲特的理論:“

我的一生中,從未遇見一位沒虧過錢的富人! 卻遇見許多從未虧掉一毛錢的窮人。 敢投資的人——才擁有成為富人的機會!不敢投資的人,雖然沒有虧過錢,但也註定不會贏。”

第三,從時間來比較!

從時間來比較的話,做存款和做股票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和結果。


在2012-2015年的週期裡,做股票的會比做存款的收益更大,更有遠見;

在2015-2018年的週期裡,做存款的會比做股票的收益更大,更聰明;

那麼從未來的2019-2022年來看,我認為同樣的50萬放在股票和銀行裡,一定是股票比存款更有價值,升值的空間更大。因為A股是有周期的,在市場不利於投資者思考時,我們必需耐心等待有利週期的來臨,這就是你資本獲得固定收益的時間。

總結

所以,總結來看,存款偏向於保守,股票偏向於激進!

1)大家都做存款十年是無法拉開差距的,但是大家如果都做股票十年,其實會有明顯的差距;

2)未來的10-20年裡,50萬股票市值的人群裡會有富豪誕生,而未來10-20年裡50萬存款的人群裡幾乎不會誕生富豪;

3)50萬元存款的人未來還是買不起房,50萬元股票的人未來有機會買房!

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答:兩者區別十分巨大。由於複利的效果,股票買的好收益遠遠超過50萬的理財收益。

下面我給大家計算下兩者的區別為什麼這麼大!

01.

50萬理財收益按照每年5%來算,十年後變成大概在85萬。



按照銀行理財五年期定期存款收益每年在5%,那麼十年利息收入=50*(1+5%)10=85萬。

02.

十年前50萬買入工商銀行股票,十年後價值200多萬。



假設50萬在2009年買入工商銀行股票,當時股票價格是1.37元/股,現在5.6元/股,資金增值在4倍之多。

所以,50萬現金和50萬股票,我選擇50萬股票!


小方聊投資理財


兩者當然存在著區別,而且存在著本質性的區別。50萬存款屬於現金資產,具有最強的流動性,能夠隨時流通,並且能夠產生一定的存款收益,按照目前的固定存款利率,一般就是3%左右,按照目前物價水平,50萬存款產產生的利息是無法保跑贏通脹,從另一個角度來講,50萬存款存儲的時間越長,資產兌現總額在下降。


50萬的股票屬於一種投資行為,如果樂觀一點的話,50萬的股票有變成100萬甚至1000萬的可能,但同時50萬股票又要變成10萬甚至1萬的幾率。所以從兩者的對比上來看,在本質屬性上有著巨大的差異。

至於說選擇50萬存款還是50萬的股票,需要根據你個人的資產狀態,如果你有車有房,生活無憂,50萬存款只是手裡的閒錢,換句話說,即便是50萬存款都沒有了,也不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影響,那麼建議你把50萬存款轉化為50萬的股票,因為你的生存狀態可以讓你展開投資,你可以用50萬的閒錢去勃起100萬甚至1000萬的收益。

但如果你的生存狀態比較緊張,50萬元是你的全部家當,你還沒有房,你還沒有穩定的工作,你還有妻兒要撫養,有老人要孝敬,那還是勸你50萬作為存款,因為你生活存在著巨大的壓力和不確定性,你承受不了50萬的虧損,所以說你只能選擇最保本的投資,雖然這種保本投資也存在縮水現象,但畢竟要比50萬的股票風險小很多。

50萬存款和50萬股票區別非常大,50萬的存款可以一成不變,50萬的股票可以天翻地覆,就看個人的承受能力和水平。


小散李大鵬


50萬元存款和50萬元股票,從靜態的時點並從價值的角度來說,本質上是相同的,都屬於可變現的、流動性強、價值相當的資產,但是從動態、從發展趨勢來看,二者在未來的價值上是不同的,在效用上不一樣。

50萬存款可以是銀行普通儲蓄,也可以是銀行大額存單,但是總體來說,存款是保守的投資行為,所以,投資收益率一般不會超過5%。

保守型投資以保證投資安全為前提,存款就是屬於這類。存款最大的好處是安全及流動性強,可隨時變現。但是收益率總體不會很高。

同時,要看到一個問題,通貨膨脹及M2增長的速度會讓貨幣貶值,而且在有的年份非常高,這就涉及到保值增值的問題,存款有時候甚至會跑不贏貶值的速度。

50萬元股票,如果是選對了標的,並有耐心持有,那麼其獲利將不可估量;如果選錯了標的,將有可能遭受巨大損失。

這個道理很簡單,例子也很多。2005年買入50萬的騰訊股票,現在是幾千萬的富翁;2013年左右買入茅臺,現在也是幾百萬了。資本市場上有的股票也是有的,還有比如恆瑞醫藥、雲南白藥、格力電器、中國平安、東方財富等,曾經或正在走牛市行情。

然而,資本市場充滿極大風險,有相當部分股票除了牛市的時候有漲幅外,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下跌,甚至遭遇黑天鵝,這樣50萬的股票有可能遭受巨大的損失。


綜上所述,50萬元存款和50萬元股票既有相同,也有不一樣的地方。理性的投資應該是持有一部分銀行儲蓄,以便急需及求安全性;同時應該持有一部分高風險高收益的證券投資。如果能在個人身體健康,即難以預料的其他風險,如在商業保險上再有所投入就是合理、科學的投資理財方案了。


海龜財經


人們更願意看到50萬元存款和50萬元股票動態發展上的差異,但是對比兩個事物的不同差別,只能侷限於當下。而不是因為時間的因素,介入其他的因素造成的不同。所以,此時此時此地。50元的存款和50元的股票在在價值上,沒有任何的不同。

這就好像,我們持有50元錢一樣,到購物中心買了一隻燒雞,價值為50元。那麼50元錢的表現就是買到了一隻燒雞,而一隻燒雞的價值就是50元。他們不存在任何的不同在價值上是對等。

那麼。50萬存款和50萬的股票在價值上對等,沒有任何的不同。

但是,這兩個事物的不同的之處在於他們的屬性是不同的。

錢和股票同為商品,但是錢和股票的屬性卻截然不同。

錢是作為一個媒介存在的,他存在於任何一個商品買賣的過程中,作為等價交換的依據。顯然,股票卻不具備市場流通性的屬性。但是,股票卻作為一種用來投資的商品,它可以兌換為錢,也可以作為抵押品得到貸款。股票僅僅侷限於交易市場的,被當做交易的標的物;所以,股票不可流通於任何一個商品對等交換的場所,也不能作為等價交換的依據。

而50萬元的存款,當然和簡單意義上的流通中的錢存在差別,因為它已經附加了利息,和存款的週期,和通過膨脹導致貶值的因素。因為膨脹的上漲,可能導致存款在未來的購買力的下降。50萬元股票,它在未來可能出現上漲或者下跌,導致了資產價值的上漲或者縮水。

存款和股票進行對比,主要的是價值。還是那句話,此時此刻,除了屬性的不同外,在價值上沒有任何的差別。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50萬存款保住了你的過去財富。

50萬股票決定了你的未來財富。

這就是二者的區別。為什麼這麼說?

1.50萬存款不管銀行利率如何變化,你知道你的本金不會丟失,你很快能算出未來你有多少錢。但是不一定能跑贏通貨膨脹,肯定不會資產大幅增值,絕對不可能衣食無憂。



2.50萬股票有可能血本無歸,有可能平進平出,也有可能讓你未來豐衣足食,也有微小機會讓你財富自由。

3.存款是最保守的理財方法,股票是最激進的理財方法。所以應該自測自己的風險級別,看看自己到底屬於哪種風險承受能力區間。

4.在前不久統計的上億家庭資產人群中,只有5%是炒房發家,剩餘95%都是做企業和炒股。這就說明了權益類投資(股票和辦企業都是投資股權,統一為權益類投資)是讓人財富自由的最靠譜辦法。但是為什麼大家知道做不到呢?就是對風險承受能力不同。



5.大多數人風險承受能力都在中等偏低。所以我建議你可以放一半錢在低風險的債券類產品或寶寶類產品,一半錢放入藍籌股或指數基金,博取長期風險收益價值。

德先生將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覺得好,關注我,再點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