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冲对战史文恭,你觉得林冲能打败史文恭吗?

一天更比一天强20


林冲在上梁山之前是朝廷的80万禁军教头,史文恭只是曾头市的一个家庭教师而已。两个人不在一个层面上,好比一个是专业水平,一个是业余爱好。

为什么民间喜欢拿林冲和史文恭说事儿?

林冲和史文恭都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在书中两个人没有直接的交手记录。但是在各种民间传说中,林冲和史文恭常常被放到一起。

甚至在一些戏曲和衍生小说中,史文恭和林冲成了师兄弟。

史文恭这个人物,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水浒传》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一人物的蓝本。也就是说,史文恭是施耐庵杜撰的。

但是在后来的戏曲发展中,史文恭这一人物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在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中,岳飞的师傅周侗还有一个徒弟卢俊义。这本书中虽然没有提到史文恭,但是到了清末民初的戏曲和评书中,史文恭被加了进来。

据说,史文恭早年父母双亡,流落江湖,被师傅周侗收养。他还有三个师兄弟,分别是卢俊义,林冲和岳飞。因为史文恭出身卑贱,导致心理扭曲,醉心武学,立志成为天下第一,擅使长枪,他的武功只有卢俊义能够克制。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曾头市林冲没有和史文恭对敌,因为两个人师出同门,互相知晓底细,谁也赢不了谁,所以林冲多次和史文恭照面却没有交手。后来宋江攻打曾头市,不得不请卢俊义出山。也正是有了卢俊义的帮助,才生擒史文恭,报了射杀晁盖的大仇。

这是戏曲评书中的说法,并不可靠。在《水浒传》中,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儿。

为什么说史文恭不是林冲的对手?

在《水浒传》中,史文恭的身份仅仅是曾头市曾家的一个枪棒教师。虽然有一身高超的武艺,但是却怀才不遇。史文恭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并不丰满,而且出场的次数也有限。关于他的戏份,主要是射杀晁盖,以及二十回合打败霹雳火秦明。

原文如下:

史文恭出马,横杀过来,宋江阵上秦明要夺头功,飞奔坐下马来迎。二骑相交,军器并举。约斗二十余合,秦明力怯,望本阵便走。史文恭奋勇赶来,神枪到处,秦明后腿股上早着,倒攧下马来。

秦明在一百零八好汉中排名第七位,林冲排名第六位。既然排名第七位的秦明二十回合就被史文恭打败了,那么排名只比秦明高一位的林冲,估计也只能和史文恭打个平手,甚至还打不赢史文恭。

这个推测,是建立在秦明和林冲水平差不多的基础上。但是梁山的座次排名,并不是根据武力值来决定的,而是宋江和吴用为了平衡梁山上各方的势力,用来收买人心的。也就是说,排名第七的秦明和排名第六的林冲,武力值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

秦明的战绩是斩李集,杀凤仪;最后在征讨方腊时被方杰一枪刺死,而方杰却是被没有什么武功的柴进和燕青杀死,由此可知,秦明在林冲面前其实就是个渣渣,雷声大雨点小。

书中对史文恭的描写:

头上金盔耀日光,身披铠甲赛冰霜。坐骑千里龙驹马,手执朱缨丈二枪。

虽然史文恭在对战秦明的过程中表现英勇,但是在后来遇到卢俊义之后几乎没有反抗。虽然书里面用了晁盖鬼魂缠住的伎俩,干扰了史文恭的发挥,但是面对卢俊义史文恭的表现也太糟糕了。

要知道,在梁上上,卢俊义称第一,那么林冲就是第二,林冲所有对战中没有败绩,这很重要!史文恭在卢俊义手下没有招架之力,那么在从未遇被打败过的林冲手里也是同样的结果。

END.


博书


林冲和史文恭毕竟没有直接交过手,单纯的用俩人和别人的交手战绩来横向比较,我觉得有失公允。



我从书中暗藏的两个意思来仔细分析得出结论,林冲和史文恭相比,林冲更厉害!

为何这么说,且看我下面两个原因。

一、晁盖的遗言。

晁盖生前遗言:“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晁老大这明显是不信任宋江,按道理说,大寨主死了,二寨主顺位接任没毛病,但晁盖没这么嘱咐,而是给大家出了个难题,大家凭本事,谁捉住了射我的人谁当老大。

这难题对当时的梁山上所有人来说都确实是难题,但唯独对一个人来说不是问题,这个人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他就是林冲。

林教头是靠实力吃饭的,不管你是史文恭,还是张文恭,晁盖相信林冲都能战胜。也就是说,晁盖心理面很清楚,捉得到史文恭的人非林冲莫属。这也是他当初下山打曾头市时首点林冲跟随的原因。

所以从这方面讲,林冲能战胜史文恭。



二、宋江心里也清楚林冲能战胜史文恭。

为何这么说,咱们看,按理说老大被人杀了,小弟要尽起兵马带上高手为之报仇啊,但宋江并没有如此,他拖拖拉拉,最后还把林冲留在梁山看门。

这明显是害怕,害怕林冲上阵会杀了史文恭,从而夺了老大这个位置。所以他处心积虑不让林冲和史文恭接触。想方设法把武力超猛的卢俊义赚上山,卢俊义初来乍到,即使他真的捉了史文恭,老大的位置他也不敢染指,因为没有群众基础。



最终事情的发展没有跑偏,宋江达到了他的目的。但从这一点来看,林冲确实能胜过史文恭,要不,宋江也不那么担心林冲抢了他的老大位置了!

由此,最了解林冲的两个人,晁盖和宋江都清楚林冲能战胜史文恭,我们这些局外人还用得着在那瞎乱猜测吗?

综上所述,从晁盖的遗言暗示和宋江的担心顾忌来分析,我认为如果林冲对战史文恭,林冲必胜!



(欢迎点击关注墨鱼轩书画阅读欣赏更多文史典故)在


墨鱼轩书画


林冲,京师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史文恭,曾头市曾家府教师。二人未曾谋面不相识,相隔千里无交手。要比武艺往下看:

林冲挺起丈八蛇矛,直奔呼延灼,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

秦明也出马,舞动狼牙大棍来迎呼延灼,有《西江月》为证:鞭舞两条龙尾,棍横一串狼牙。三军看得眼睛花,二将纵横交马。使棍的闻名寰海,使鞭的声播天涯。龙驹虎将乱交加,这厮杀堪描堪画。秦明与呼延灼厮杀,正是对手,两个斗到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次日,史文恭出马,横杀过来,秦明要夺头功,飞奔坐下马来迎。二骑相交,军器并举。约斗二十余合,秦明力怯,望本阵便走。史文恭摧照夜玉狮子马奋勇赶来,神枪到处,秦明后股上早着,攧倒下马来。吕方、郭盛、马麟、邓飞四将齐出,死命来救。随然救得秦明,军兵折了一阵。遂收败军回营。

这史文恭武艺似在梁山泊五虎上将之首大刀关胜之上,与南国尚书王寅在伯仲之间。林冲要赶上吕方、郭盛、马麟、邓飞一起,那史文恭便有三头六臂,也敌不过五将。众人齐上,或可乱戮杀史文恭。


雾都湿气


我觉得林冲没有对战史文恭是林冲的幸运。根据原箸的描写情况是这样的:晁天王带领林冲、秦明等二十几位头领去攻打曾头市,秦明在史文恭面前只走了二十回合就败下阵来,撤下来时屁股后面挨了史文恭一枪后翻身落马,要不是吕方、郭盛等四将舍命相救,秦明只有挂掉的份。这时候的林冲为什么不冲上去与史文恭大战一场呢?要知道秦明的武艺确实不差,与林冲在伯仲之间,估计一百回合后林冲会稍占上风。如果林冲硬上,估计四十回以上,五十回合以内其下场比秦明也好不到那里。

林冲是个聪明人不会看不出来,这厮武艺十分了得,自己亲自上阵不要说没有胜算的把握,连平手的把握都没有。

在整个战斗中林冲始终未出手对阵史文恭,就连大哥晁天王迎面中了史文恭一箭也未出手报仇,而是保护晁大哥赶快撤退。要知道保护晁大哥有众将已经足够,因为真正的最大威胁是史文恭,把史文恭干掉,最大的危险才算消除。

说到晁盖也不是无能之辈,想当初能把整座塔背走换个地方的人,足见气力之大,说明也是练武之人,托塔天王不是浪得虚名吹出来的,只是书中未提到武艺方面的战绩。不管怎么说,晁天王人不窝囊,死的很窝囊。

这一战把梁上众将打得有些胆寒了,没有哪个敢主动跳出来要和史文恭单挑,只有李逵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嚷着要杀进曾头市剁了史文恭这厮。宋江也不理他,心想你这黑厮除天不怕地不怕而外还有什么超人之处,比你强多少倍的人都不出声,还轮不着你吼大叫。于是才有后来的卢俊义上山。

有人会说林冲一生从未有过败绩,只能说明你没有碰到强中还有强中手,并不等于你就天下无敌。如果当初在柴大官人庄上碰到的不是洪教头而是史教头,那么将是林冲一生的阴影,当然林冲也不会有性命之忧,因为那是比武,分出胜负即可,何况而有柴大官人在场。

说来也怪,以神箭著称的小李广花荣也没有表示不服,非要与史教头比比箭法不可,最好是一箭射掉史教头出出这口恶气,为晁天王报仇雪恨。


普存孝


林冲与史文恭都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首先,我得先进行辟谣,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言论,说卢俊义、史文恭、林冲、武松、岳飞是师兄弟,都是陕西老侠客周侗的弟子,根据史料记载,除了岳飞在周侗那里学过弓箭以外,其他都是虚构的。

在水浒传中,他们几个不是师兄弟,在说岳等其他古典小说中有所体现,而现在,包括新版水浒传,不加辨识的生搬硬套,缺乏足够的依据。

现在,不考虑其他一些古典名著的故事情节,单从一百二十回本水浒传来说明一下,假如林冲和史文恭大战,谁会胜利?

为什么要说假如,因为在水浒传原著里,林冲和史文恭并没有正面交锋,而在央视版水浒传中,攻打曾头市的那一集中,虽然有这样的情节,但这与原著不符,不予采纳。

在原著中,梁山泊因为照夜玉狮子被曾头市抢走,晁天王大发雷霆,一定要带着梁山泊的弟兄,荡平曾头市。于是,晁天王带着包括林冲在内的许多好汉,浩浩荡荡杀向曾头市。

一、奇怪的试探性进攻

这次出场,梁山泊也是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担任试探性进攻的是林冲,而曾头市出场的是曾老爷子的第四个儿子曾魁,其实,双方对对方的实力都有点拿捏不准,所以,都没有出全力。

林冲一马当先,和曾魁打了二十个回合,结果,曾魁知道打不过林冲,所以赶紧一溜烟跑了。而林冲,并没有追赶,只是退了回来。

这次的进攻的确有些奇怪,很不符合梁山泊的行事风格,一般而言,梁山泊在第一场战斗,都会打出威风,怎么的也得斩一个将领,来立军威,并震慑对手。

而这次的进攻,显得尤为小心谨慎,当时晁盖带的人,可以打头阵的,除了林冲以外,有呼延灼、徐宁、孙立,而呼延灼和孙立都是暴脾气,徐宁和林冲相对温和。

梁山泊派了一个武艺极高,却生性温和的人打头阵,试探性已经很明显了。

而曾头市方面呢,也十分谨慎。梁山泊浩浩荡荡的杀向曾头市,他们不可能一点没有察觉,从他们做出反应来看,曾头市的准备极为充分:如果是强敌来攻,第一仗必然是威慑敌军的一战。

为什么不让最强的史文恭出战?毕竟史文恭的级别只是一个教师,没有理由让曾家的儿子打头阵,原因只有一个,曾头市在保存实力,也是进行试探。

这场奇怪的交锋就这样结束了,梁山泊方面最强的林冲,没有用全力;曾头市的史文恭,根本没有出手。只能说双方都对对方的实力有所顾忌,而不肯亮出底牌。

第二次是史文恭正式出场,而且,曾头市亮出全部家底,什么曾家五虎,什么史文恭,苏定,可以说这是曾头市最强的阵容。而从后来的故事来看,曾头市露了怯。

曾头市并没有直接出人挑战,反而先打了一场心理战,推了几个囚车,来激怒晁盖,第一场战斗后,双方又打了个平手,这时候,晁盖实际上已经一步步落在曾头市设计的圈套里,曾头市先安排两个和尚诈降,然后,安排主力来了一个十面埋伏,这才杀的晁盖大败。这让人觉得有些奇怪,因为曾头市敢抢照夜玉狮子,还编小曲奚落梁山泊,就不怕得罪梁山泊,而在梁山泊还没到曾头市的时候,曾头市就派曾魁带着七八百人主动出城迎战,可见十分有底气,可为什么只是一次小败,就变得十分保守,甚至要使用阴谋诡计?

而中间只发生了林冲和曾魁的一次交锋。原因只有一个,曾魁的失败,让曾头市了解到梁山泊的实力,因此,从嚣张跋扈,变得低调狡诈。

可见,无论史文恭还是其他人,都没有足够把握,正面战胜晁盖手下的好汉。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毕竟曾魁见识过林冲的手段,想必史文恭也有所了解。可见,史文恭并无战胜林冲的把握。

二、匪夷所思的调兵遣将

梁山泊第二次攻打曾头市,阵容更加强大,甚至开始采用夜袭的战术,让曾头市吃了大亏,但奇怪的是,前者梁山泊未出主力,曾头市也并无损伤,却不敢正面相敌,而这时候,曾头市受挫,却要正面相敌,无论如何都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曾头市的确这么做了,连续和梁山泊正面交锋数场,这也是史文恭第一次正式出手,一出手,那就足以震惊整个梁山泊,那就是一枪把秦明后大腿刺了一下,这是史文恭最为辉煌的一战,也正是这一战,很多人把史文恭列为梁山泊第二高手,仅次于卢俊义。

如果再仔细看,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细节,第二次进攻曾头市的时候,林冲,徐宁,孙立,呼延灼这四个最能打的,一个也没有参加,甚至晁盖带领的副将也没有参加,直到秦明受伤,宋江才让关胜、徐宁、水火二将支援。

这就是一个很奇怪的细节,打仗当然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那么,按照对曾头市的了解,第一次攻打曾头市的人,怎么也要来,就算不全来,至少那几个能打的要参加,这才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但谁也没这么做。

在水浒传中,宋江一心想让卢俊义做寨主,如果仔细分析,那么真相只有一个,林冲、呼延灼,徐宁这三个人,至少有一个具备杀死史文恭的实力,而调来徐宁也可以证明,史文恭最担心,也是最害怕的人,应该是林冲。

虽然林冲并没有和史文恭正面交锋,但从原著中的各种细节看,林冲完全有能力战胜史文恭。


小小嬴政


谢谢题主提出的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史文恭和林冲同出一师周侗,他们谁高谁低还真不好说,因为他们没有直接交过手,所以我们只有找一些旁证来证明一下。

林冲的数据

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枪棒天下无双,无败绩。现在我们来找一找旁证的材料,看看从旁证上面能不能证明林冲和史文恭谁厉害。林冲和呼延灼有过一次公平的打斗,他们打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这一点可以说明他们武功相差不了多少。这一点旁证现在和史文恭还扯不上关系,我们再往下捋。大家都知道秦明和呼延灼有一次打斗,他们也是打斗了四五十回合也不分胜负,后来知府怕秦明吃亏,所以就把他召回来。这个旁证很重要,可以证明林冲和史文恭的武功。以上的打斗数据,可以说明林冲、呼延灼、秦明,他们三人武功差不了多少。现在有了秦明这条线索,我们就能扯出林冲和史文恭的武功高低了。


史文恭的数据

史文恭是曾头市曾家五虎的师父。他没多少战绩,只有一次和秦明打斗时,他用枪刺伤了秦明的大腿。这一个证明很重要,他完全可以证明出史文恭和林冲的武功高低了。

总结

以上的有力的旁证数据可以明确显示林冲和史文恭的实力。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秦明这关键人物得出结论,林冲和秦明武功相差不了多少,而秦明又是史文恭手下败将,最终结论是林冲打不过史文恭。


南燕飞飞


两个林冲也打不过史文恭啊!

毫不夸张的说,史文恭是《水浒》中第一能打的人,猛人!

看看史文恭第一次登场时的造型。

当时他“弯弓插箭,坐下那匹却是千里玉狮子马,手里使一枝方天画戟”。

呵呵,感觉到了吗?

这不就是吕布的复刻版吗!

战神吕布的配置,给了史文恭,已经在暗示史文恭的战力了,而老史也一点都不含糊。

要说林冲对史文恭,林冲必败。

林冲打杨志已经打的难解难分了,而晁盖正是在林冲在场的情况下,在曾头市被暗算的,那支箭上有史文恭的名字,姑且当其是史文恭射的吧,老史如果不射晁盖改射林冲,估计林冲也殁了。

同为五虎将的秦明,被史文恭二十回合打败。

其实梁山最能打的人是卢俊义,史文恭也是卢俊义抓的,只是之前晁盖的阴魂莫名其妙跑出来了,搅乱了史文恭的心智,所以卢俊义多少赢的有点水分,何况燕青也在场,算是带了帮手。

所以说,林冲打败史文恭不可能。

其实我蛮同情史文恭。

说实话史文恭没做错什么。

梁山是匪,史文恭拒匪于家门之外,行为无可厚非。

你们梁山动不动呼啦啦几千上万号人就跑来烧杀抢掠,凭什么?

盖叫天曾评价史文恭:

史文恭是不得志的人,武功高强却只能屈尊做曾头市教师,他性格上有傲慢倔强的特点,这种特点一方面使他行为狂妄,另一方面也给他带来了悲剧性的结局,在人品上并无低劣之处。

我比较认同,其实史文恭真的像吕布。

历史上的吕布没演义里那么多猥琐,人家是有真本事的。吕布是正儿八经的东汉末年一方诸侯,但也是英雄末路,悲剧收场。

《水浒》的观点,放到今天,有太多的立场站不住脚。

那就是108个相互护短的兄弟姐妹。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有很多人认为别说是史文恭,就是卢俊义也不是林冲的对手。纵观全书,只要林冲出战,最差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很让人放心,他是梁山斩将率和得胜率最高的武将。反观卢俊义,除了一招生擒史文恭(这还得益于晁盖的阴魂帮忙和史文恭的无心恋战)和以一敌四大战耶律四子并成功斩杀耶律宗霖的战绩之外,似乎再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

要知道,卢俊义是帅,是坐镇中军大帐的总指挥,轻易不出战的。而林冲是将,他的任务就是冲锋陷阵,斩将杀敌,自然出镜率要高于卢俊义,战绩更显眼,这样就造成了林冲武力高于卢俊义的错觉。说句不怕得罪林粉的话,如果林冲和卢俊义单挑,一定会被卢俊义虐出翔。



卢俊义一出场施公就说了,天下无对,这四个字是他的专属形容词,只在他身上出现过,其他猛人也只是用万夫不当之勇来形容,根本不在一个级别,没什么好争议的。卢俊义的武力虽然鹤立鸡群,但是这个人物的刻画却比较生硬,不够立体丰满,远不如林冲出彩。

正如金圣叹所言:卢俊义传,也算极力将英雄员外写出来了,然终不免带些呆气。譬如画骆驼,虽是庞然大物,却到底看来觉道不俊。故还是林教头更胜一筹,林粉们也不要死钻牛角尖斤斤计较了。既然施公把史文恭交给卢俊义收拾,本身就说明史文恭绝非池中之物,按照对手戏的套路,他和卢俊义是一个级别的。

曾家五虎的武艺也不是盖的,其中曾魁和林冲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败,虽然处于下风,但足见其实力不俗。曾涂以一敌二大战宋江的两名贴身保镖吕方和郭盛不落下风,若不是花荣放箭,结果还真不好说。史文恭能当上曾头市的教师,曾头市从段景住手里抢来的照夜玉狮子马让他来骑,足见他在曾头市的地位,凭的就是他一身的武艺。



其实,书中史文恭出手的情节并不多,唯一的一次硬碰硬便是和梁山五虎大将之一的秦明交手,结果二十回合便干脆利索的击败秦明。秦明的武力在五虎大将当中不及关胜和林冲,和呼延灼董平在伯仲之间,可即便如此,林冲能在二十回合内速胜秦明吗?

肯定不能,林冲曾和呼延灼大战五十回合以上不分胜负,而前面说了,呼延灼和秦明武力相当,二人曾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书中直言二人正是棋逢对手,所以林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二十回合击败秦明。但是史文恭做到了,所以我认为林冲不是史文恭的对手。

西岳顽石~秦明、呼延灼、杨志三人是判断《水浒传》武力水平最好的参照系。


西岳顽石


《水浒传》中林冲与史文恭没有直接交手过,但从间接对比来看,林冲不是史文恭的对手。

史文恭是水浒传曾头市“曾家五虎”的武术教导。亲手指导了曾涂、曾密、曾索、曾魁、曾升五个徒弟,且各个都是身手不凡。

(史文恭大徒弟:曾涂)

曾涂与吕方

老大曾涂就有一次把宋江的得意猛将吕方,在三十回合内打的他左支右档、乱了戟法。吕方虽然不在三十六天罡星,但武功绝对不弱,可以说不在马军之下。平定江南时,斗了五六十回合就将方天定二十四偏将之首的厉天佑刺死。

此外,吕方战石宝时,二人斗了五十回合,吕方才力怯。石宝可是方腊手下四大元帅排名第一的“南离大将军”,一口劈风刀和流星锤勇猛无比。梁山好汉索超、邓飞、马麟、鲍旭、燕顺五位猛将皆死在他手上。五虎上将关胜曾说过,石宝的刀法不在他之下。

以上例子可说明吕方的功夫极为了得,但他遇到曾涂。仅斗到三十招就束手束脚,可见曾涂的枪法绝不在梁山五虎上将之下,甚至比那石宝更胜一筹。而曾涂都已如此厉害,那作为师父的史文恭的武功更可想而知。

史文恭与五虎上将的秦明斗过一次,仅二十回合,秦明已败下阵来。

书中写道:“秦明力怯,望本阵便走,史文恭神枪到处,秦明后腿股上早着,倒下马来。”

五虎上将中秦明排行第三,林冲排行第二,所以林冲、秦明的武功应该在伯仲之间,但林冲比秦明会略胜一筹。

尽管林冲与史文恭没有直接的较量过,但对比秦明与林冲武功的相近,而秦明不敌史文恭二十个回合,以此可是推断如果林冲与史文恭相斗,林冲最多支撑三四十个回合,将被史文恭打败。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史文恭完胜林冲。


大国布衣


林冲对阵史文恭能否取胜,施公未安排二人交手,实难定论。

两军对垒,拚的是实力。两将交锋,比的是武艺、技巧、心态、耐力、随机应变,临场发挥。跟一个人的性格,心理素质、杀机强弱,出战目的有直接关系。不能按照简单数学题的思维方式,2平2即3>2来解释。2平2是暂时的,因停战后续不得而知。战场上,战机瞬夕万变,靠得是智慧和应变能力。又可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纵观水浒全传一书,林冲出战次数较多,二十余次。斩杀敌将最多,十合生擒一丈青扈三娘,生擒强似斩杀,方显技高一筹。四五十合步战平杨志,五十合平双鞭大将呼延灼,七八十合平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基本上非胜即平,未曾一败。书中54回唯一受箭伤一次,亦非对阵被对手射伤,而是被呼延灼铁甲连环马三面冲击,乱军之中被乱箭所伤,非技不如人也。书中98回对阵女将琼英,琼英女,飞石绝技,百发百中。论武艺,琼英比林教头相差甚远。书中交待,琼英数合不敌,林冲手段高强,不听劝告,紧紧追赶。琼英用暗器飞石绝技,林冲眼明手快用矛柄拨开躲过一石,琼英见一石不中,再拈第二块石子,急如流星,快似闪电,林冲急躲不迭,被第二块飞石所伤,大意轻敌所致,乃一生战绩之污点。

有人质疑林冲斩杀都是二三流将官,不值一提,纯属无稽之谈。一流二流三流如何定位?施公并为说明。以水泊五虎八彪为例,双鞭呼延灼五十合平林冲,杨志四五十合平林冲,呼、杨、林,一个档次,呼杨算几流高手?归为一流高手。那么问题来了,柳元算几流高手,有人归为二三流,原著一百零九回王庆渡江被捉,宋江剿寇成功有一章节,林教头对阵贼将柳元,书中交待来来往往,左盘后旋,经五十余合,胜败未分。那柳元是贼中勇猛之将,潘忠见柳元不能取胜,拍马提刀,抢来助战。林冲力敌二将,大喝一声,奋神威,将柳元一矛戳于马下。如何解释?潘忠不助战,不二打一,就可以说柳元五十合平林冲,和林一个水平,不过如此。参照柳元、呼延灼、杨志五十合平林冲的水平,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五十合以后,如果林冲动了杀机,奋神威,大喝一声,一矛将其戳于马下。

综述:林冲乃技术、技巧型战将,武艺超群,临阵必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从不弄险,急于求成,稳中取胜。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寻找对方破绽,在出奇制胜。林冲为人忠厚善良,非深仇大恨者,一般不痛下杀手,能治一服,不治一死。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性格使然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