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互联网,他说百度优势是技术,阿里优势是运营,腾讯优势是营销,这样对吗?

九公子说养生


其实就现在来看阿里巴巴隐隐有单独一个层次的苗头了,技术,运营,各方面都很厉害


若风若尘


在BAT走过工作经验。有很多同事都在不同部门也分别沟通过。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在两年前,圈子里的说法是,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因为他们成为互联网巨头神话都是靠各自优势发家。

百度靠搜索技术迅速占领国内市场,迅速发展壮大;腾讯产品靠对人的洞察,设计出符合人情感的产品,通过细微的产品设计差异性迅速成长,阿里靠对B端商家运营连带起对C端运营,也创造出独特优势。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大家也很认可。

但是,现在看,BAT神话,短短不到十年时间已经被推翻了,B已经被踢出了一线前三名,增长势头猛烈的TMD(头条,美团和滴滴),以及后起之秀PKQ(拼多多,快手,趣头条),你会发现互联网一家独大的状态在几年内迅速瓦解。而产品,技术和运营能力,在各个后起之秀公司里,也都有不凡的表现。

现在互联网发展已经很成熟,对基础技术,产品设计能力和运营模式,都在不断创新增长中,很多创业公司不乏有优秀人才通过创新达到不错的效果。后面5G时代,再拼搏的不再是技术产品或运营,这些必须成为标配,而决定公司发展速度的,必须是老板的认知,快速的学习能力,对市场的敏感反应和行动能力。


南姐数字化运营


作为在bat,tmd待过的开发可以告诉你

阿里的技术一骑绝尘。

1.成就方面,多的不说了。光是飞天 15年来第一个获得科学进步特等奖

2.ai方面,不用想了,阿里是国家队,负责云智慧城市。举个例子,实时分析车流量,进行调度与路线分析。同时阿里还有自己的soc芯片平台,有ai芯片开发团队

3.前沿科技探索方面,阿里有自己的量子实验室。还有哪个公司有量子实验室?

4.贡献方面。这就不说了,国内其他公司合起来也不及阿里的零头,阿里有自己的龙井jdk,有各种Apache顶级项目

5.人才方面,获得过理论计算机最高奖的马里奥赛格德,进入工程院院士二轮评审,不好意思你们吹的百度李彦宏已经落选了。以前吹百度的陆奇,知不知道阿里还有facebook的首席ai科学家。亚马逊顶尖科学家的任小枫,世界知名的量子计算科学家施尧耘

6.培养人才方面,阿里有云谷学校,湖畔大学




IT小鳄鱼


如果单纯的从产品的角度出发,我想这样分析是对的,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迭代更新,如果站在一个普通户的理解上,BAT这么定位, 我都不认同。

百度:当初李彦宏从华尔街带来了让全体国人都耳目一新的搜索引擎,方便.快捷.高效.那时候人们都亲切的称之为“度娘”。面对长期霸占搜索引擎第一位的同时,百度做了什么?是不是谁给的钱多,谁就可以上第一位,不管你是干什么的,甚至你搜索一个问题,头几位置出来的并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各种应用类APP下载,好不容易往下翻到了答案,一打开可能又是一番景象。面对用户,百度到底是站在了什么角度,APP需要变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没有底线的变现就是有毒产品,早晚被用户遗弃。

请问现在还有多少人用百度搜索,今日头条的搜索是不是更干净更方便。

阿里:阿里最初的想法就是搭建一个为卖方和买方提供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让有产品的企业卖货不在难,让消费者买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但是做着做着我们发现,阿里随着市场的变化而迭代了很多产品,所有产品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最大化的提升用户的体验度,我曾经多次讲过,阿里即是一个公司,更是一个时代的创新者和改革者。

请问,国内有几个这样的公司,可以实实在在的为用户带来真正的变革。

腾讯:腾讯的优势在于互联网创业初期,靠着社交软件快捷和方便积累的大量的用户群体,应该说是绝对的技术大牛,随后又在支付领域打破了支付宝的一家独大。但是对于用户而言,除了两款社交软件,腾讯可能就剩游戏了,游戏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腾讯的产品优势依然很好,迭代的速度也快,,如果单纯的从一个技术公司的角度出发,腾讯很优秀。但是作为用户我们仔细想想腾讯给我们这个社会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效益,一个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大公司,我想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公司能赚多少钱,而是为这个社会带来多少正确的价值观。

希望。腾讯在做好技术的同时,更多的应该从社会的价值来考量。


家居海边


还记得前段时间@吴军的评价:

百度从七八年前起,其实基本上已经属于一个僵化的公司了,已经没有希望了。百度的二号人物永远是离职的。很多技术它都是起的大早,赶了个晚集。


腾讯从来没有过To B的基因。事实上,前两天还跟一些朋友讲,就说他们就一直堵在人家那个做云计算,堵在人家这个企业的门口,甚至主动给人家企业先打个一百万进去,说你把数据迁移到我这。


以前的事,应该说已经过去,在“后BAT时代”,百度已经被字节跳动给取代了。现在叫TAT时代,及“腾讯”+“阿里”+“头条”。

马云确实是运营高手,一个不懂技术,在没有钱的时候,让一帮兄弟愿意跟随,更有像蔡崇信放弃当年的70万美金的待遇投奔马云,足以说明这位领袖一定很有组织和运营方面的魅力。

马化腾是技术出身,而微信之父的张小龙也是技术出身,有没有发现,真正的社交产品都是一帮宅男给作出来的,因为这种人很懒,不想社交,他们的想法是,能不能坐在家里社交呢???所以说腾讯的优势不是营销,而是产品能力。

而李彦宏虽然也是技术出身,但是他喜欢社交,于是感觉什么都自己行,再也没有在公司出现真正的二号人物了。


了解上面的特点之后,不难发现,一个公司的基因,其实也创始人是分不开的。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手。

百度是为钱而生的公司,阿里是一帮人的公司,腾讯是朋友关系网的公司。


汽车智能分析


我们在评估这三个巨头的时候,首先需要评估下三巨头的自有优势业务,也是护城河,简单看看这三家的护城河:

关键词:搜索、无人驾驶技术等业务。众所周知,百度的搜索做得好不是因为核心技术优势,而是谷歌无法进入中国市场,也就是说百度的搜索业务是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充分竞争的。在与百度接触的过程中,风格不知道大家是否体会过?大家猜猜看?


2、阿里:

关键词:电商、支付、金融等业务。电商业务及关联业务,无人可替代。大家如果体验过抖音、微博等平台的电商功能,就知道只有淘宝联盟是可以无缝链接这些多平台的,目前国内我还没有看到第三家可以无缝对接多平台。曾经也和阿里的人打过交道,都有铁军风格。如此庞大的企业,至今仍保持着一线战斗状态,牛X。

此外,阿里第一个提出了DT的概念,做什么就不是做什么的,阿里的底层技术又何止电商及其关联业务。

3、腾讯:社交、游戏等业务,目前来看,腾讯在社交领域无可匹敌,2C的流量之王,毫无悬念。游戏业务更是印钞机,微信在用吧?已经从生活到工作,无孔不入。以微信目前在国内的影响力,如果单独分拆,估计排名前五吧。

综合下来,阿里和腾讯构建了绝对的优势,百度在不饱和竞争条件下,优势也是有目共睹的,只是......

上述文字只是从三家企业的主营业务阐述,衍生业务,还是奉上外网的图片,供大家参考,欢迎朋友们补充和拍砖。


洪一二


并不是,我的结论在技术方面的话,是阿里>腾讯>百度。就说一下现在市场风生水起的AI技术,说白了就是人才+数据的组合。

人才方面,阿里有达摩院,汇聚了全世界10多名IEEE FELLOW、20多位顶尖世界顶尖大学的教授,一半科学家拥有顶级大学博士及以上学历,而至于数据方面,阿里的移动应用平台几乎覆盖了超过20个领域,一手掌握真实、有效、新鲜的数据,使得自己的AI能够在实战训练中摸爬滚打,不断尽心自我强化。相比于地平线、商汤这一类需要自己买数据或者搜集数据的团队的数据更多且更真实有效,无需担心经过二手处理的。

40多项目全球第一不是谁都能轻易做到的,阿里除了是当年那个商业奇才,已经逐步在向技术大亨转变了。真正实现了把基建与AI贯穿一条线,并且率先落地商业化。

腾讯选择AI其实做的也不错,但是和先发制人的阿里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无论从人才方面,还是数据的规模来说都不及阿里。腾讯主要集中在OCR和人脸识别这样的视觉领域,但阿里已经可以做到语言方面的突破了,注意,是语言而非语音,譬如输入一段文字,自动合成名人和客服的配音,还有望能够突破图灵测试,让世界AI技术达到一个新高度。

而百度之所以选择搞AI是形势所迫之前的战略层面失误的积累,而非主动选择,一年一度的开发者大会变成了“泼水节”,从2013年开始的PC向移动端转移开始,百度进入市场就晚了,而后开始打外卖的主意,百度外卖一副好牌打得稀烂,甚至因为贪腐问题、内部矛盾败了自己的名声。而至于百度引以为傲的搜索技术,现在也是内忧外患,在外有360、搜狗等这样的后起之秀,在内魏则西事件影响颇大,其后百度的名声一落千丈。


筱说家


很显然只是错误的。除了百度是正确的,剩下阿里和腾讯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阿里强营销,腾讯是强的产品。

1、阿里强营销:阿里是做电商起家的,因此其核心能力是强营销。大家不妨来回顾下阿里这些年的造节运动,大家熟悉的双11,双12这些购物狂欢节,都是阿里硬生生给人为制造出来的。双11本身是简单的光棍节,但在阿里手里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和原来的本意完全风马不相及了。

另外,阿里公关在业内是一等一的,他说第二,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能打造出如此强势的公告,核心还是阿里的强营销,外加阿里手里控制的一波媒体资源。马云对媒体的掌控很早就布局,做营销起家的显然很清楚掌控传播资源的重要性。所以,阿里的优势就是营销,也包括运营。

2、腾讯强产品:腾讯是起家靠的是QQ,而马化腾又是技术人员出身,因此其的核心优势还是靠的产品。腾讯早年的竞争对手很多,即时通讯领域一抓一把,MSN、雅虎通、新浪UC、网易泡泡、百度HI、飞信,这里面哪一家是省油的灯?但是就产品而言,这些都竞争不过腾讯,最后无一是QQ的对手。而腾讯发家是靠的QQ,营收则靠的是创新的搞出了各种增值服务,而这些服务本质上仍旧是围绕这产品自身来的。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再度能持续辉煌,靠的是微信的崛起,而这仍旧是一款APP产品。从单一的社交工具打造成了一个超级APP,一个相对封闭的平台。显然腾讯靠的是产品崛起,这才是其的强项。腾讯的营销其实很烂,根本就不是阿里的对手。

3、百度靠技术:这点是没说错的,百度起家靠的就是技术,中文搜索引擎国内就其最强,否则早年就不会独此一家。即便谷歌在国内时,百度还是能和其干的半斤八两。百度现在的问题就是过于依赖搜索,赚钱就指望它了,搞的乌烟瘴气。但是,别因为这样就觉得百度的技术就很差。另外从今年春节的红包活动也能看出百度技术上的底蕴,短时间的爆发的流量尽然没有让百度瘫痪,可见技术上做足了准备。而前些年阿里、腾讯和春晚搞互动红包时,都是曾经出过问题的。

总结:你朋友怕是不是互联网行业的人,或者是95后刚入行,对BAT三家都只知道点皮毛而已,对他们的发展史一无所知。



Lscssh科技官


这个问题是不正确的。

如果这个问题放在2010年以前,我觉得应该是百度优势是技术,阿里优势是高超的战略和营销,而腾讯则是强在产品上。


但是时间如果划分在现在,那么百度我不知道优势现在还在哪,阿里是强在技术、营销和战略,而腾讯则还是强在产品上。


我来分别前后分析一下。

首先分析2010年以前。


百度绝对是一个技术优势的公司。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本身就是技术出身,并且在搜索引擎上获得过专利技术。百度的搜索技术可以说是国内无敌的状态。这点不是另外两家公司能够比得上的。

而阿里呢,首先马云是不懂技术的,他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看得到未来,也就是说他能比别人看的更远,知道未来什么东西能火能起来,于是乎指定战略来做这个东西。比如,他可能预见了未来人人都会网上购物,于是乎做了淘宝,知道大家出门不带钱,于是乎做了支付宝等等。至于营销这块,可以说双十一是无敌的存在,那种交易量在中国甚至世界也找不到双十一这么玩的营销手段。

而腾讯,马化腾是一个技术出身,但是他更是一个产品经理类型的技术。最早发家的QQ,其实当时有好几家都在做,为什么只有QQ做起来了,我想绝对不是仅仅靠的是技术,而是他做了一些解决大家痛点的功能,比如QQ群功能,QQ秀和QQ空间等功能,这些都是方便的产品功能。更何况,现在被誉为是中国第一的产品经理张小龙就任职于腾讯,微信绝对是大神级别的产品,这点无论你怎么跟我抬杠,我都不接受反驳。跟我抬杠的麻烦先把微信卸载了先。但是这是2010年之前的局势。

而现在的局势呢。百度,坦率的讲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优势,或者优势在哪。反正我都是用谷歌的,哈哈。而且360、搜狗和最近的头条都在发力做搜索,用不用百度对我来说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从出了魏则西事件,我还是觉得百度能不用还是不要用了吧~

至于阿里,阿里的技术这几年确实越来越牛逼了。成立达摩院,制造平头哥芯片,还有国内第一的云计算阿里云,这些就不是其他技术科技公司能够做成功的。做技术的人深有体会,在github上开源的项目,阿里是最多的,这一点也可以从侧面反映阿里的技术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会卖货的商贩了。所以现在阿里除了产品社交类的干不过腾讯,其他从技术。营销和战略上都比腾讯要强。

而腾讯,这个曾经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主要我觉得还是赢在了产品上。腾讯确实是一家会做产品的公司。做社交,可以说在中国有第一,没第二,至于第三还差的个十万八千里。微信QQ基本就是垄断了国内的全部社交,其他人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不过,最近头条的风头正紧,貌似有点抢了腾讯的地盘的感觉,未来谁死谁活,还未尝可知,我们拭目以待。


晨雨细曲


百度、腾讯和阿里,三家有个闪亮的称号BAT,BAT可能已经成为过去式,因为百度已经掉队,对三家公司的评价正确的说法是百度重技术,阿里重运营,腾讯重产品,3家公司侧重点不同,这个是由各自的商业模式决定的。

百度干的是搜索的生意,从大量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信息,这个是需要很强的技术实力,全世界这么多国家,搜索引擎做的好的只有两个国家,我国之百度、美国之谷歌。从百度创立到现在,百度成功的产品大多数是科技产品,比如说搜索引擎、智能驾驶、百度大脑等。

阿里重运营

阿里是电商发家,电商讲的是如何把流量转化为交易,如何把用户口袋的钱变成商品交易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事情,而这个需要做好运营,包括用户运营、商品运营等,所以双11,阿里巴巴的产品经理给消费者出来很大的难题,各种算不清楚,这些都是运营的手段。

腾讯重产品

腾讯讲的是如何把产品最好,如何吸引用户,让用户离不开产品,让用户用得爽,然后做大流量,然后把流量通过广告、卖给合作商,如京东、拼多多等实现流量变现。

综上所述:百度重技术、阿里重运营、腾讯重产品,腾讯的生意最好做,最轻松;阿里巴巴的生意最苦,但是也是壁垒最强的,因为不止要考虑把流量吸引进来,还要把流量转化为交易;百度易被替代,因为技术已经不能成为壁垒,我看好今日头条未来会在搜索领域替代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