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左宗棠新疆平叛时,使用了很多先进枪炮武器,为什么八国联军侵略清朝没用?

南京老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八国联军侵华时,清军并不是没有先进武器。

当时清军编组了先进的武卫军。除了武卫右军跟随袁世凯去了山东以外,其余的聂士成武卫前军、董福祥武卫后军、宋庆武卫左军、荣禄武卫中军全部参战,总兵力大约7万人,基本都是新式武器装备。

以聂士成的武卫前军为例,官兵约2万人,聘用德国教官,全套德式装备。
该部以德制11毫米口径老式毛瑟步枪1万支为训练用枪,另有奥制Mannalicher8.5毫米新式步枪一万支为战备用枪,还有部分更先进的7.92公厘Gew.98步枪。

真正开战了,老式步枪是不用的,直接使用新式步枪。

另外步营另有直属配备的克鲁伯37速射炮(二磅炮),作为直接支持武器。

炮兵方面,除使用最新型克鲁伯75速射炮16门外,另有旧型克鲁伯60公厘口径速射炮32门(七磅炮)、格鲁森57速射炮32门。

每个炮营另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马克沁机枪2挺。

就武器装备来说,武卫前军相当先进,甚至超过二战时期国军军阀的部队。当时军阀部队1个师只有2到3门火炮。

然而,这样的军队被洋人很快就打垮。

庚子事变时,除了袁世凯的武卫右军在山东没有参战,其余各部基本都被歼灭或者击溃,不复存在。

除了现役武器以外,满清还有大量库存武器。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仅仅在西沽武器库就发现惊人的军火。

经过盘点,这些武器不但数量巨大,而且非常先进。

据英国档案《关于在天津附近武库中所发现中国新式军用物资报告单》记载,截至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部分武房就有:

口径87毫米克伯虏大炮36门、

口径70毫米克伯虏大炮66门、

口径57毫米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42门、

口径47毫米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42门、

口径37毫米诺尔登费尔德式或上海机器局制造42门大炮、

口径37毫米速射机关炮10门、

以上火炮238门。

3万支具有最新标记的毛瑟枪和曼里彻式来福枪,

来自德国基尔药房鲁德尔的绷带和药品、

使用德语说明的伊斯马赫子弹带、

美制弹药和中国制造的弹药。

还贮备有几百袋约15吨大米和优质饮用水。总价值约达250万至300万英镑之间。

“武库东面、南面和北面有土墙围着,河在它的西面。墙上每隔一段有射击孔,架设着大炮,是一座堡垒式建筑”,有数百名清军驻守。

面对败退回天津的西摩尔联军1000多人,这里清军只守了1个小时就逃走。

这些武器全部被洋人缴获。

这些武器,保守估计可以装备5万人的军队。

然而有什么用?

再好的武器也要人来用,用的人不争气,武器好又有什么用。


萨沙


我是七哥

我可以这样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清朝不是没有用先进枪炮武器,而是根本不敢坚持用这些先进武器,与列强作战。

首先是大沽口战役。

清军在大沽口的军事布置,被誉为“天下第一海防”。

清将罗荣光吸取历史教训,自知清军落后,所以自己积极传授官兵一些关于测量、电化之类的科学知识,积极在海面布置水雷。

八国联军猛烈攻击,在大沽口严密军事防护下,清军初期占优;随后,八国联军改变作战策略,在加上清军军营弹库爆炸等失误,最终罗荣光战死,八国联军损失6艘军舰,200多人死亡。

这是清军与列强的交锋的第一战,比如水雷这些较为先进的武器,已经被清军用到战场上了。

第二战,天津保卫战。(聂士成)

天津保卫战中,清军有一位卓越的将领聂士成。他经历剿灭捻军、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等诸多战役,并且在甲午战争之后,亲练新军。

仿照德国军队的编制,来训练清军。聂士成所率领的清军,一律着装西方军队的新服装,是清军中装备较为先进的新式军队,配备有德制重机枪。

在天津保卫战中,聂士成积极作战,率领清军运用炮火压制八国联军。初期战局,清军也是略占上风。

后来,当时身在前线的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对天津保卫战,有一段描述:

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

在许多外国记者,以及部分联军将领看来,天津保卫战,清军似乎是难以打败的,八国联军一直困在这里,遭受聂士成猛烈炮火攻击,恐怕难以攻陷天津了。


但随后局势发生反转,八国联军增援部队赶到,开始更加猛烈反击清军,在加上聂士成的军队与义和团有矛盾,死守天津时,双方依然时有冲突,最终,清军败走,义和团撤走,天津沦陷。

这一战,聂军的新式军队,装备精良,算是大清军备与八国联军军力的比拼了,清军似乎也不是那么差的。

第三站,北京保卫战。

当天津沦陷的消息,传到北京,慈禧一面下令严守北京,一面准备逃跑。

八国联军是7月14号贡献天津的,大概过了一个月左右,联军攻打到北京城下。列强兵临城下,为了尽早取得胜利,开始释放毒气,打化武战。

虽然依然有不少勇敢将领冲锋陷阵,但毕竟是血肉之躯,终究难以抵挡毒气,被迫撤离,再加上守城的将领早早准备逃跑了,败局已定。(慈禧出逃)

8月14日,北京沦陷,一天后,慈禧和光绪随之逃跑,留下的守城将领,大多也跟着慈禧,一路跑了。

这一战,并没有太多看点,几乎都是清军败走。慈禧在天津失守后,其实已经有了求和意向,开始派人与列强谈判,最后说的死守京师,也不过是口号罢了,慈禧一走,守城将领,也跟着一溜烟跑了。

至此,慈禧已经没有了决战的信心,保留了袁世凯的新军,以及南方各省的兵力。但如果慈禧下定决心,跟列强硬拼的话,结果也是未可知的,或许联军是必败的,持久战联军可耗不起的。

——我是七哥,欢迎大家多多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每天带你看看大千世界,升级认知![鼓掌]


岁七夸父


八国联军入侵时,清朝已经装备了很先进的武器,多是德国货。克虏伯最先进的大炮,都是清朝第一个去买。

庚子年的悲剧,完全是慈禧太后发疯导致的恶果,她想和神拳合作,打垮十一个列强。

稍微清醒一点的官员都知道,这是找死啊!

所以清朝的统治阶级全部精神分裂,在战与和中虚与委蛇。

而慈禧完全不懂军事,瞎指挥。

我们看看清朝的第一炮台:大沽口炮台。

清军克虏伯大炮

1,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是海河入海口,是天津的门户,更是京城的门户。

天津博物馆,有两件文物:《大沽海口营盘全图》、《大沽炮台军事布防图》。

这两件文物就可以证明庚子年的大沽炮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炮台之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大沽炮台被英法联军摧毁。

清朝剿灭太平天国后,从1871年开始,李鸿章负责修建大沽炮台。

当时普法战争中,德国击败了法国,李鸿章也特别喜欢德国货,大沽炮台的主力大炮都是清一色的克虏伯。

经过近三十年的经营,大沽炮台实力强悍。

各类大炮共300门以上。

大沽炮台在海河南北两岸共有五座炮营,采用棱堡建筑结构。

大沽炮台南岸营盘

1886年左右绘制的《大沽炮台军事布防图》记载:

提督罗荣光率炮兵1800人、水兵208人,驻扎在南岸。

南岸主营盘的大炮有139尊。

南岸草头沽营盘有大炮51尊。

南岸南滩新营盘开始只有大炮13尊,后增加至21尊。

北岸炮兵有两营兵力,近1000人。

北岸主营盘有大炮53尊,后增至74尊。

北岸西北石头缝营盘有大炮43尊。

罗荣光只有五营兵力,不足三千人。

如此少的兵力,守护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

慈禧太后也不派兵来援。

2,大沽口之战。

1900年6月17日凌晨,大沽口之战爆发。

此时,守卫大沽口的清军只有炮台不足3000人的兵力。

而天津附近集结的八国联军已近2万人。

其中有数千名八国联军以保护侨民的名义,前期进入了天津。一支乘坐装甲火车北上到达廊坊时,遭到聂士成武卫前军和义和团的阻击;另一支约900人,负责从陆地上偷袭大沽炮台。

前期进入海河内河的八国联军还有10艘驱逐舰,平均每艘120人,总兵力达1200人,负责从河上攻击大沽炮台。

八国联军以6艘军舰进攻大沽炮台,2艘军舰监视北洋舰队,2艘军舰守护火车站。

攻打大沽炮台的八国联军战舰

大沽口外的海上,还有吃水太深无法进入内河的八国联军战列舰巡洋舰22艘,总兵力上万人。

大沽炮台兵力如此单薄,不懂军事的慈禧太后也不派兵来援,更没有下令北洋舰队协助大沽炮台作战。

八国联军已经给大沽炮台提督罗荣光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在17日凌晨2点撤出大沽炮台,否则炮弹伺候。

罗荣光决定先发制人,小兔崽子们,先给你们点厉害尝尝。

在17日0点50分,罗荣光提前给所有的大沽炮台下令,向靠拢而来的6艘八国联军的军舰开炮。此时百炮齐发,重创八国联军4艘军舰。

俄国的军舰靠炮台最近,损失最惨。

俄国的基里亚克号被击毁,4次被击中,火药舱爆炸。

俄国的高丽支号,5次被击中,炸死官兵16人,受伤47人,死伤过半,全船燃起熊熊大火,丧失战斗力。

德国的伊尔提斯号,被18枚炮弹击中,但没击中要害,舰长受伤,神奇地还有战斗能力。

法国的里昂号,也多次被击中。

八国联军的舰队炮火,完全被大沽炮台的克虏伯大炮所压制,想通过舰队消灭炮台绝无可能。反过来,再打下去,大沽炮台有可能把这6艘八国联军的军舰全部击沉。

此时,大沽炮台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八国联军舰队身上。

在黑漆漆的夜里,轰隆隆的炮声中,一个阴谋正在实施。

八国联军的登陆部队,留100人防守火车站保护后路,其他800人携带轻便的野战炮向北岸的西北炮台偷袭而来。

西北炮台清军不足一营(500人),大炮多是远射程,无法对付背后近距离偷袭的八国联军陆战队。炮兵们只好拿起步枪对付八国联军800人的陆战队。

凌晨4点30分,双方开始交火。

西北炮台的清军顽强抵抗,并击毙日军指挥官服部雄吉海军中佐(相当于中校)。

英国军舰阿尔杰林号负责支援陆战队,火力全开,炮弹倾泻在西北炮台。

西北炮台兵力本来就少,被八国联军的军舰和陆战队两面夹击,一小时后炮台陷落。

占领西北炮台后,八国联军用炮台大炮轰击北炮台,北炮台陷落。

八国联军又用北炮台的克虏伯大炮轰击南炮台,击中南炮台弹药库,引发大爆炸。

炮台南营盘清军死伤千人,罗荣光无力回天而自杀。

3,近在咫尺的北洋舰队坐看大沽炮台覆灭。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战后,李鸿章又重建了一个小型的北洋舰队,叶祖珪为北洋舰队统领。

叶祖珪

大沽口之战时,叶祖珪的北洋舰队正在附近。

大沽炮台的罗荣光曾向叶祖珪请求增援,而叶祖珪只想自保,不发一兵,不开一炮。

叶祖珪的北洋舰队有3000吨的主力巡洋舰海容号,从德国新造的海龙、海青、海华、海犀4艘鱼雷艇,飞霆、飞鹰2艘驱逐舰。

海容号

飞霆、飞鹰正在大沽口维修,但舰炮仍然可以当炮台使用。

监视北洋舰队的是英国的名誉号和鳕鱼号驱逐舰。

叶祖珪与八国联军达成秘密协定,海容号保持中立,不参与大沽口的战斗,北洋舰队的基地拱手相让,四艘鱼雷艇任八国联军瓜分。

战后的叶祖珪还步步高升,总理南北洋两大舰队和广东水师。

这真是目瞪口呆啊!

大清不亡,天理不容!

叶祖珪的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4艘鱼雷艇,完全可以击垮英国的两艘驱逐舰,然后炮击八国联军的陆战队,再击溃八国联军攻打大沽炮台的6艘军舰。

但叶祖珪选择了冷眼旁观。

因为他知道,即使他把内河中的八国联军战舰全部消灭,也无法打赢海上的22艘战列舰和巡洋舰。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左宗棠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出兵新疆,打败沙俄支持的白彦虎等人,收复了新疆,当时他们能够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拥有的武器是相当的先进。到了八国联军的时候,清朝也有比较先进的武器,但是因为内部矛盾再加上慈禧不敢用,所以最终导致失败。


慈禧之所以向西方诸多国家发起宣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了端郡王的蒙蔽。因为起初的时候,慈禧决定废掉光绪,而立端郡王的儿子为新皇帝。但是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对,最终进行不下去,慈禧倒是无所谓,因为权力还在她手里,但是端那王就不愿意了,他可是眼巴巴的指望着他儿子能够登上皇位。为了使他的儿子能够登上皇位,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最后他伪造了一封西方列强要求慈禧交出权力的公文,导致慈禧最终对西方宣战,因为慈禧这样的人很难忍受丧失权力。

慈禧的宣战本来就是是为了对抗西方要求她让权的一种对抗手段而已,但她并没有想好怎么样跟西方打。她也清楚,凭借义和团那些鬼把戏是不可能和西方列强对抗的,以中国的实力和西方列强对抗,只能是鸡蛋碰石头,之所以真的宣战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而已。所以她虽然宣战了,并没有真正的对西方进行大的动作。否则的话,军队几个月的时间去攻打大使馆,居然没能攻下来,八国联军确实实力强大,但是大使馆里能有多少军队呢。

事实上在满清末年,还是买了不少先进武器的,只不过掌握军队的荣禄,明白慈禧的心思并不是真正的要和西方打,所以也并没有敢真正的把那些先进武器发下去。因为要是真正的打死了太多的西方人,导致西方人疯狂的报复,到时候恐怕就不好收场了。因为说到底,慈禧只是为了保住她自己的权力而已。

还有一点就是满清王朝毕竟是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对汉人始终有所提防,所以也不敢真正的把一些先进的武器发给汉人军队,怕他们反过来打自己。记得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关中枪声,当时新军主要是汉人,但是满人提督却把一些重武器严加看管,只在平时要用时和训练时才能允许拿出来,并且旁边一直有满清士兵看守。

正是因为上述诸多原因,所以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满清也不敢把那些先进武器拿出来进行抵抗。


平安读历史


我是历史类“醉观沧海”,我来回答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正如题主所说,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靠着先进的枪炮武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从后面历史上看,似乎八国联军侵略清朝时,清朝的先进枪炮没怎么使用。

其实不然,收复新疆时的先进枪炮,在对抗八国联军的时候,依然还在,而且更加先进了,之所以给人们出现这种错觉,可能是由于下面几种可能:

首先:面对的对手不同,所以先进枪炮武器的厉害程度不同

收复新疆时,刚开始的对手是新疆当地的一些武装分子,之后才是沙俄和英国力量的介入。且沙俄和英国力量介入,也不是全面的介入战争,主要还是在背后支持当地的势力,出武器,以及局部小战争。而此时,左宗棠率领的西征军队,装备了当时先进的枪炮武器,目的又很单一,收复新疆。

到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清朝也有先进的枪炮武器,但是此次他们面对的可是八个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当代的枪炮武器,就是他们发明的,更有甚者,清朝军队装备的枪炮武器,本身就是从他们手中买来的。也难说,他们在卖给清朝的时候,有没有故意将枪炮武器的精度、质量方面,都进行了降档。

所以,因为两次抗击,面对的对手的厉害程度不一样,造成了清朝后来抗击八国联军时似乎以前收复新疆时的先进枪炮不存在一样的,这样一种错觉。

其次:抗击八国联军时,清朝的先进枪炮还是有用,只是最后失败了

当时,清朝在岸边建造了很多先进的岸炮,其先进程度在整个欧洲也是属于顶级的,因为那是清朝政府在洋务运动中花重金置办的。那么,这些先进的枪炮,到底有没有发挥作用呢?肯定有,起初这些巨大的岸炮给八国联军的海军就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在登陆后,在天津大沽口炮台,也有一些英勇是士兵,与侵略军队展开了,枪炮的对射。

起初,一度清军压制住了八国联军的活力。只是后来,因为很多士兵没有过多的操作经验,射击精度不如八国联军。以及,因为慈禧克扣军费,导致很多炮弹没有得到应有的维护,打仗时哑炮了。

正是因为人们知道,八国联军侵略时,清军装备了世界上顶级的先进枪炮,而却失败的那么彻底,直至被占领了京城,所以,人们内心中接受不了,就会认为那些先进枪炮根本就没用得上。

最后:左宗棠一心抗战,而慈禧八国联军侵略时一心讲和

战争,除了先进的武器外,统帅的决心是影响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左宗棠收复新疆,一心一意,出击必胜。而慈禧,看到八国联军打过来了,象征性的让守城军队抵抗下,拖延时间,而自己却逃跑了,此时,再先进的枪炮武器都没有了。连皇宫里的权利最高的女人都撤走了,士兵们哪里还有心情战斗。

总结:

因为八国联军时,清军面对的对手更加先进更加强大,同时,清军装备了先进枪炮武器,却还是输的那么彻底,这样一种反差,让人们产生了清军没有先进枪炮的错觉,归其原因,还是慈禧的逃跑、怕死。


醉观沧海


我是掌柜,我有靠谱回答。

满清末年,左宗棠领湘军征西,最后收复新疆,可谓是清朝末年乃至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他维护了我国将近2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不被当时的沙俄及其代理人攫取,是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之一。


左宗棠征西能取得这么大的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湘军配备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当时左宗棠通过胡雪岩向英法购买了大量先进武器装备自己的军队,在攻打阿古柏白彦虎的时候,可谓势如破竹。白彦虎等人的武器在湘军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最后只能向西逃入沙俄境内躲避。

满汉隔心

1900年八国联军的时候,事实上满清已经购置了相当多的先进武器,但是因为满汉之别,满人对汉人的防备非常厉害,所以很多先进武器都在仓库里放着,并没有拿出来。据说八国联军在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还意外的获取了满清放在仓库的克虏伯大炮,马克沁重机枪等,连八国联军都感觉武器自叹不不如。



慈禧根本不想真打

另外,慈禧虽然向八国宣战,但这主要是被急切想当皇帝的端郡王父子给怂恿的。慈禧老佛爷也明白,自己那些家底根本不是八国联军的对手。虽然先进武器有,但是数量有限,即使装备了军队,也不可能打得过列强联军,即使打败了第一支多国部队,当联军再派部队来时,也是满清军队弹药耗尽之时,自然灭顶之灾也就到来。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慈禧虽然向列强宣战,其实是宣而不战,根本不敢真正的打,以至于出现了围攻使馆好几个月都没能打下来的古怪局面。否则慈禧真想打的话,只要把克虏伯大炮拿出来对着使馆一炮就够了。


大力士掌柜


不是没用,大清武卫军的武器,不比八国联军差多少。

甲午战争后,淮军一败涂地,已不能承担保卫大清的重任。为此,大清决定编练一支由中央直接掌握的新式军队,拱卫京畿。

在军机大臣荣禄的主持下,淮军聂士成部被改编为武卫前军,甘军董福祥部被改编为武卫后军,淮军宋庆部被改编为武卫左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被改编为武卫右军,荣禄另招募士兵、抽调八旗兵组成武卫中军。至1899年6月,武卫军正式成军。

武卫军总兵力约六万人,后扩充到八万余人,这是大清帝国陆军最后的精华,也是维护大清江山的中坚力量。

武卫军中,聂士成部和宋庆部虽然是旧淮军改编而成,但这两部淮军是在甲午战争中为数不多的能打硬仗、并给予日军重创的军队,堪称淮军中实力担当。改编为武卫军之后,聂世成部依然是武卫军诸军中装备最精良、战力最强大的部队。

董福祥的甘军是长期驻防西北的边防军,是一支抵御外敌、镇压叛乱、维护西北稳定劲旅。

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即小站练兵的新式陆军,是用德国军制和装备编练的近代化军队,开中国陆军近代化之先河。

武卫中军,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军队,都换装了近代化武器,也就是说,清军并不是拿着大刀长矛弓箭的古代部队,而是装备了毛瑟步枪、克虏伯速射炮以及最先进的马克沁重机枪的多兵种混合型部队。

可以这么说,就陆军装备而言,武卫军与当时的列强没有代差。至于为什么有先进武器仍然打败仗,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战争艺术001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咋说呢?其实这事说道根子上,他也不是一个两个原因就能掰扯明白的。

他最为主要的还是人的原因,那么咱就从人的原因入手,先把这事捋捋。

人的原因

打从满清入驻中原开始,从心底里就充满了不自信,这也导致了他们每个皇帝,都在压制军队的发展。

您别管军队的武器装备还是规章制度这都有些个畸形。您比方说满清这所谓的精锐八旗大兵,要嘛给嘛,但架不住这些个身份地位比一般人高一大截的老爷兵们,捧着金饭碗压根就不愿意在军队训练当中投入太多的精力。

所以这些人上战场弄个舞把操啥的,压根就不在行。那么汉人军队到是愿意接受军队训练。

但架不住满清统治者不乐意,为嘛呢?根源还是不自信。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八旗大兵到了康熙的手上这都已经废了,让他们提笼架鸟的溜达,他们一个个手拿把掐的都在行,但您让他上马舞刀弄枪的这要了他们的命了,一个个的哭爹喊娘的。

所以这八旗大兵纵观整个满清统治时期,大多数时间都是废的。当然就算是废的,这东西依然保留了小三百年的历史。

那么汉人军队,最为典型的就是绿营,这其实就是大明时期投降过来的军队组建起来的。

他们的战斗力在康熙的时候不错,灭三藩,打台湾,整噶尔丹,这都用着顺手,都当主力的使唤。但打完了之后,这绿营的将官就换成了满人,这也造成了康熙之后绿营的战斗力直线下降。到了满清后期整个就变成了警察性质的部队,您就别提啥战斗力不战斗力了。

所以到了嘉庆的时候,这启用了另一个独特的兵种——乡勇。这有战斗的时候,就由当地的豪绅组建保护一方水土,但满清政府压根就不负责这乡勇的军饷,他们只管给你个头衔,其他全部自理。这战事一结束,您这乡勇立马就得解散。

但您别看乡勇这嘛也不是,但战斗力那是杠杠的,是碾压八旗大兵和绿营的存在,您说他是整个满清军队的主力,这也不为过。

这不到了满清后期,啥湘军,啥淮军,啥楚军其实说道根子上这全部都是从乡勇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这要不是因为战事频发,这帮子军队早就被解散了。

所以这些个地方部队,军饷啥的按照乡勇的规定,这都得自备,满清朝廷的银子你压根就用不上。所以他购买的武器装备,这就不会给你发。

瞅到这里,大家伙应该就明白了吧,作为满清政府的主力,这八旗大兵依然已经废了,发给他他也不会用,也不想用。

后来的事

那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就出现了八里桥之战这样的事。满清大兵不可谓不英勇,一次次的冲锋被一次次的击退。三万人愣是拿八千拄着文明棍到处和人讲文明懂礼貌的英法联军没办法。

那么之后一次次的战斗,一次次的被抽,满清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么下去不行,这就有了军队的改革。

但改革从哪里改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防和塞防之争。李鸿章支持把大笔的银子投入到海军当中,购买一艘艘的吞金巨兽。左宗棠左大人支持从陆军改起,毕竟投入陆军的建设费用比海军要少很多。

在左宗棠的认识当中,不管是啥战斗,最终的决战场地依然是陆地,这不可谓不高瞻远瞩。

毕竟你这军舰再棒,能把那么长的海岸线守住吗?一旦守不住被打进来,只能依靠陆军把他们赶下海。

但这争论在左宗棠左大人收复新疆的时候,这塞防算是占了点上风,可是后来呢?李鸿章把左宗棠左大人的钱袋子胡雪岩给整趴下了,自己个扶持了一个盛怀宣出来,其实在这个节骨眼上,正是左宗棠左大人的楚军和法军对峙的时候,这就是中法战争。

在加上这中法战争的事咱明明赢了,李鸿章却又签了一个类似于战败条约的条约,把个左宗棠气的大骂:“十个法国将军都抵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再加上左宗棠左大人没多久就去了。

那么李鸿章的海防这就基本上成为了满清的主旋律,一艘艘钢铁巨兽就买来了。

强大的北洋舰队这就起来了,但这事弄成了之后,就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地,船是有了,但船上的大炮他就压根不愿意配备齐全炮弹。威力大的开花弹这就是买船的时候,人家送的,一直就没有购买。拿那装沙子的炮弹糊弄你。

还有哪砸水线的实弹,到是管够。毕竟这玩意便宜,而且还能自己生产,但自己生产的这实弹,用的全部都是黑火药(便宜不说,黄火药咱没那技术),这一炮打出去,整个甲板都是黑的,那黑雾笼罩的啥也瞅不见,这放一炮就相当于给自己个弄了一个烟雾弹,敌人瞅你一清二楚,你想瞅出去,这得老半天。

你说这事弄的。

所以啊这大炮一响就黄金万两,这不是瞎说,这玩意太费钱,还不如给慈禧祝寿,搁颐和园弄俩石头船放湖里边瞅,就这搁那一万年都坏不了,当然这架不住八国联军给你整破坏。

那么一个甲午海战,这结果也就出来了。

孰是孰非,咱就得拿事实说道理。

八国联军

这不后面就出现了新军,编练新式的陆军,这就被提上了日程。

这新军其实不只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当年聂士成也编练了新军,他将武毅军和功字营的骨干集合起来,组建了新募马步兵三十营,这是按照德国的方法编练的,而且装备的也是新式武器,机枪都有。

在八国联军进来的时候,聂士成就是用这支军队把这八个大头娃娃打的哭爹喊娘的,这就是著名的廊坊大捷。

但这大捷,被荣禄悄摸兮的给黑了,偷偷的给了义和团,你说这事弄的,毕竟那会慈禧全依仗着义和团,想用这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一较高下不是,你上边都这样想了,这下边当然跟风啦。所以聂士成别说功劳啦,连封赏都没有拿到。

后来他又和八国联军交手多次,被这帮人称赞为咱大华夏地头上最为强悍的军队。

但就是这么个人,后来在八里台中炮阵亡,原因是被义和团和八国联军夹起来打。

满清本来打算要抚恤的,结果那相信义和团仙术能够打败八国联军的载漪、刚毅就跑过来阻止,这事就变了。就这俩货,事后一个被流放到了新疆,一个撒丫子和慈禧往西安跑,这顿跑跑的顾头不顾腚的那叫个狼狈,路上拉肚子拉死了。

其实这路上慈禧也落个好,上个厕所,都能让那厕所里的虫子爬到身上。当然这是后话,咱不提也罢。

所以那八国联军进来的时候,咱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合适的人,配上合适的装备,这没啥问题。

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满清冲锋陷阵的将领不少,这把到处宣扬自己就是讲文明懂礼貌典范的八国联军给惹急眼了,后来这就放毒气。这架势咱那见过,这不就顶不住。

这是参加战斗的,那么没有参加战斗的新军他也有,最为著名的就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的新军,躲的远远的。

那么参加战斗的新军毕竟属于少数,这多数使用的还是抬枪和鸟铳,甚至于是大刀片子和箭头。

那么是武器不够吗?

这当然不是,咱瞅瞅一份英国保存当年的档案——这是一个天津武库发现的新式武器的物质清单。

口径87毫米克伯虏大炮36门、口径70毫米克伯虏大炮66门等等,总之各种各样的新式火炮这大大小小就有238门。炮弹管够。

这只是火炮,其他的还没有计算。

您要问,枪有多少?说出来都吓死你,三万支毛瑟和来复枪。这都够一个军使用的了,就这东西连枪油都在,还没有开封呢?那子弹多的都没地放了。

反观想要防守的满清军队,把大明朝遗留下来的武库开了,用大明时期的鸟铳和铜炮战斗,这真的没法比。

那么为嘛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这和咱开头的解释有着莫大的联系。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左宗棠收复新疆能用先进武器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收复新疆是得到慈禧允许的,武器配备也肯定会给予最好的;其二,当时清政府给左宗棠配备的先进武器数量有限,而左宗棠的坚实“粉丝”胡雪岩通过手里的各种资源,从洋人手里买到一批武器,无偿赞助给了左宗棠。所以,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的武器配备是很“时髦”的,而八国联军时期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首先是“东南互保”的出台,极大消弱了满清的实力。当时东南沿海地区经过多年“洋务革新”,不但经济有了好转,这些地区的军队配备更是先进,可是,私下和洋人达成“互保协议”后,这些地区就拒绝派兵增援北京,这也是八国联军能长驱直入的原因之一



再来看满清的军力配备。当时满清的兵权掌握在荣禄手里,而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他深知慈禧不愿开战,也知道南方那些督抚大员心里的“小九九”,所以他早就断定必输无疑,为了避免洋人以后“清算”,他在下发先进武器时都极为慎重,那些恨洋人的部队根本不会发太多,就像聂士成部,本可一举歼灭首批入犯的联军部队,可由于荣禄禁止将先进武器分发下去,结果,让这群联军误打误撞占领了弹药库,里面都是最先进的武器,利用这些武器,他们愣是把一路追赶他们的聂士成部给打退

明明有先进武器,为什么不下发?这不是荣禄的主意,这是慈禧的制度。因为哪怕汉人将领再忠心,慈禧心里始终都是不信任,所以严令荣禄要限制汉人部队的武器配备。



除了聂士成,还有李秉衡,他去防守天津时向荣禄要人,被荣禄推辞;没人,总得给点武器弹药吧?还是没有!最后李秉衡不得不带领“借来”的500名士兵奔赴天津。真没吗?荣禄1万5千人的中卫军围攻使馆区近2个月,打了4000多发炮弹和100万发子弹,使馆区还是安然无恙,这能说“没人、没弹药”吗?因为荣禄命令都是朝天打的,洋人权当是看烟花了

最后一点,别说当时没有配备先进武器,就是配备了,没有“上面”的指示,谁还敢真去打洋人?都怕将来掉脑袋!当时的内在矛盾和体制已经注定那场仗打不赢


回眸满清


左宗棠平叛新疆,收复伊犁,是中国晚清历史上提振人心的一件大事,是中国晚清历史上唯一一个打倒列强的战争。

废话少说,言归正传,且看左宗棠当时带领部队所使用的武器都有哪些?查阅史料,左公的武器装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购买的洋枪洋炮,由在上海的采运局委员胡光墉采办并转运西北。

骑兵主要配备美国斯宾塞7连发步枪(美国大片西部牛仔用的很酷的步枪),步兵配备毛瑟M1871式栓动步枪。 清军还有克虏伯线膛火炮和美国加特林六管机枪。德国毛瑟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大型海外订单,就是清军订购的26000支毛瑟M1871式步枪。而且,清朝还整体购买了美国人上海洋行出售的南北战争遗留品,也就是斯宾塞连珠枪。

第二部分:自助加工的枪炮。

左公平叛新疆时,有人唱高调,也有人唱反调,慈禧太后更是奇葩,收复伊犁没意见,但是就是没钱,一切全部靠自筹!武器自然也不例外,左公先后创办西安机器局和兰州制造局(亦称“甘肃制造局”),为左公平叛新疆的西征大军修造枪炮。为了对付阿古柏军的洋枪洋炮,并由广州、浙江调来专家和熟练工人,在兰州造出大量武器,还仿造了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改造了中国的劈山炮和广东无壳抬枪。

左宗棠就用这些武器完成了新疆平叛,收复伊犁,打败英国和沙俄支持的阿古柏的联军。创造晚清历史上少有的胜仗,既然我们大清国装备了先进的武器,为什么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这些先进武器都没有用呢?

一是清政府的军队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吓唬老百姓的。

尤其1860以后的清军,已经腐败到了底掉的状况,打仗是需要自己筹措经费,购买武器,如:左宗棠的西征新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即使政府维持的常备军,也是抽大烟喝花酒嫖娼为主,主要功能是维持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吓唬老百姓。虽然清政府的有识之士,通过洋务运动,改变了一些,当时清政府军队的装备状态,购买了一些先进的武器,如左公用于新疆作战的武器,但是从机制上没有改变清政府的状态,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政府就像一只乖巧的小绵羊,即使给它装上了很厚的铠甲,拿上了最先进的武器,但依旧无法摆脱被屠宰的命运。正如:甲午战争时,美国公使田贝曾问税务总署:前方在打仗,为什么北京城的两万五千士兵没事做。他得到的答复是那些兵不能打仗,是用来威吓百姓的。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二是曾经强悍的八旗子弟,已经被鸦片和腐朽的思想打倒,已经不是马背上的那个英雄。

1840年,英法联军用坚船利炮叩开中国的大门之后,用一个比较神奇的东西,被称为鸦片的东西,将中国的人精神骨髓抽干,曾经清朝的强悍武装力量八旗子弟,也倒在鸦片之下,在1860年以后,被鸦片征服下的人民,已经完全得了软骨病,他们已经成为了大烟馆的常客,已经不能拿起武器,冲锋在一线展开搏杀,再先进的武器,即使是牛逼的加加林步枪在他们手里,和烧火棍没有太大的区别,更有恐怖的现象是政府发给军队的武器,他们会拿它去换鸦片!战争的决定因素人,已经被完全摧毁,跟武器没有任何关系,即使是打过新疆战争的左公也无法扭转这种颓势。

三是清政府的贪污腐化以及对金钱的追逐,让人心目中已经没有家国的概念。

慈禧太后的骄奢淫逸,大肆的铺张浪费,让本来贫弱的清政府财政岌岌可危,用于军备上的采购少之又少,与外国的坚船利炮和洋枪洋炮差距极其明显。在贪污腐化的思想的催生下,人们对利益的追逐,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甲午海战中邓世昌的舰队,所使用的炮弹都是哑蛋,邓世昌亲自查实买办责任,也对买办的无赖精神无可奈何。

综上所述,左公所用的武器,基本上都用在了对付八国联军之中去,但是作战的效果却是我们连连败退,没有任何胜战可言,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些武器效能的发挥,留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就寥寥无几,给人们造成了一个虚假的印象,清朝的武器极其落后,被八国联军打的溃不成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