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靜之蛻變--讀《青春之歌》有感

初讀《青春之歌》是在我十幾歲的時候,前幾日收拾舊書,偶然看到,索性坐下來,全國人民居家隔離的日子,靜下心來讀書,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林道靜之蛻變--讀《青春之歌》有感


這是一部著名的紅色經典,一本流動著青春熱血的好書,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學生運動的長篇小說,文中展現了從“九一八”到“一二九”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北平的一大批大學生為了反對我國的封建統治,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中的中國,頑強抵抗,不屈不撓的鬥爭。

全書圍繞著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林道靜不屈服於命運,走出家庭,投入到那個大時代的洪流中,最後成長成一個堅強的革命戰士的生動的敘述,真實的揭示了那一時代的知識分子走向革命的心由之路。

林道靜之蛻變--讀《青春之歌》有感


說實話,讀《青春之歌》,我沒有抗戰時期那些英雄兒女動人事蹟的切身體會,但是林道靜那種對黨的忠誠,對革命的熱愛,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拯救危難的中國時無私的奉獻青春,面對嚴刑拷打頑強不屈的精神還是深深的震撼了我。

開篇

清晨,一列從北平向東開行的平沈通車,正馳行在廣闊、碧綠的原野上。茂密的莊稼,明亮的小河,黃色的泥屋,矗立的電杆……全閃電似的在憑倚車窗的乘客眼前閃了過去。

乘客們吸足了新鮮空氣,看車外看得膩煩了,一個個都慢慢回過頭來,有的打著呵欠,有的搜尋著車上的新奇事物。不久人們的視線都集中到一個小小的行李捲上,那上面插著用漂亮的白綢子包起來的南胡,簫,笛,旁邊還放著整潔的琵琶、月琴、竹笙,……這是販賣樂器的嗎,旅客們注意起這行李的主人來。不是商人,卻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學生,寂寞地守著這些幽雅的玩藝兒。這女學生穿著白洋布短旗袍、白線襪、白運動鞋,手裡捏著一條素白的手絹,——渾身上下全是白色。她沒有同伴,只一個人坐在車廂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動也不動地凝望著車廂外邊。她的臉略顯蒼白,兩隻大眼睛又黑又亮。這個樸素、孤單的美麗少女,立刻引起了車上旅客們的注意,尤其男子們開始了交頭接耳的議論。可是女學生卻像什麼人也沒看見,什麼也不覺得,她長久地沉入在一種麻木狀態的冥想中。

林道靜雖然是大地主出身,但是她自幼失去母親,歷盡生活冷暖,中學畢業前夕被狠心的後媽逼迫要她嫁給有錢有勢的胡局長,道靜不屈從權勢,不甘心當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當官僚特務的玩物,所以毅然決然的離家出走,坐上了從北平開往北戴河的列車。

這次離家出走,是林道靜下決心與她的封建家庭決裂,也徹底的改寫了她的人生!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餘永澤

本以為逃到這裡,找到他的遠房表哥張文清,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就可以徹底的逃離之前的生活,卻沒想到,表哥一家早已搬走不知去向,又遇到了居心叵測的校長餘敬唐,憤恨絕望的道靜無奈之下跳下了大海,恍惚中看到了一張熱切,焦灼的面孔,一個叫做餘永澤的青年救了她,這個在北大讀書,放假回家的小夥子就這樣闖入了道靜的生活,他對道靜的關愛和撫慰,他的良好的文學素養,讓道靜感到了一種絕處縫生的喜悅,兩個年輕人就這樣相愛了。

林道靜之蛻變--讀《青春之歌》有感


文章在描述餘永澤追求林道靜的過程中,用了很多詞語來描述他的內心活動,不斷的向讀者暗示了他是一個小心謹慎,處事穩健,內心極度虛偽的人。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餘永澤實際上就是一個愛生活的人,他和林道靜談愛,談美,談浪漫,他能給她提供凡人的愛情,知識,給她足夠的溫情,只可惜,他處在了那樣一個以革命和進步作為衡量標準的時代,而林道靜又是一個激進的一心向上的女子,所以,餘永澤和林道靜的感情,註定是要以失敗告終的。我想,餘永澤應該是一直愛著林道靜的,他愛那個純潔善良,又帶著一點點憂鬱氣質的美麗女子,所以到最後,林道靜和他分開,他也不會去舉報她。

盧嘉川

林道靜在北戴河初遇盧嘉川時,他們一起討論國家大事,那個時候,盧嘉川的言談舉止,他的勇敢機智就已經讓林道靜深深的折服,讓她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也就是從那時候起,盧嘉川應該已經在林道靜的心裡生根發芽了。

林道靜之蛻變--讀《青春之歌》有感


餘永澤在追求林道靜的時候,作者對他的內心做了很細緻的描寫,後來可以說,是餘永澤一直在迎合著林道靜,他們的很多觀念早就已經有了分歧,等她來到北平,同意餘永澤的追求,兩個人同居生活在一起。時間一長,他們在許多實際的問題上的分歧也越來越大,書中這樣寫道:

她的生活整天就是刷鍋,洗碗,買菜,做衣,縫補等瑣粹的家務,讀書的時間少了,海闊天空遙望將來的夢想也漸漸的衰退下去。她感到沉悶,窒息。


林道靜是一個充滿著社會責任感的青年,她雖然出身於地主家庭,但因為母親與外公是窮苦的貧民,她從小受到的苦難讓她和餘永澤始終不會是一樣的人,她無法接受餘永澤對待魏三老伯的態度,也接受不了他的很多小資產階級思想。

所以再遇盧嘉川,是在餘永澤回家過年的三十晚上,隔壁一群沒有回家的熱血青年聚集到了一起,他們談理想談信仰,他們談他們所參加過的遊行示威活動,他們為東北的淪陷痛苦,這些言談和經歷再一次的震撼了林道靜。她看到了一個她完全陌生的,卻是她一直嚮往的生活。這是和餘永澤在一起的那種沉悶的生活完全相反的存在。

林道靜之蛻變--讀《青春之歌》有感


在盧嘉川的引導下,她如飢似渴的閱讀進步書籍,接受先進的思想,不顧餘永澤的強烈反對,積極的參加革命活動。小說中的盧嘉川英俊瀟灑,才華橫溢,堅強不屈,就是一個理想的英雄人物的化身,他的出現,讓林道靜灰暗的生活又看到了曙光,在林道靜的眼裡,盧嘉川就像一個指路的明燈,是信仰一樣的存在。

後來,因為餘永澤私心的破壞,導致盧嘉川被捕,也讓林道靜徹底的看出他是一個極度自私的人,不值得為他付出。林道靜與餘永澤的徹底決裂,離開他給她營造的安樂窩,是她人生中的第二次重要的轉折。

江華

可以這樣說,盧嘉川是林道靜的精神導師,是她成長的最初的領路人,他們之間的情感敘述小說裡提到的很少,一直通過各自的心理活動來展現,他是林道靜心目中的理想愛人並深深的愛著她。

林道靜之蛻變--讀《青春之歌》有感


江華是一個成熟的共產黨員,他穩重,老成,練達。在他的指引下,林道靜快速的成長起來,深入農村開展工作,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堅持獄中鬥爭,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而江華也一直愛著這個堅強的女同志,就算他知道,林道靜的心裡一直愛著他最好的戰友,就算他看過盧嘉川犧牲後別人轉給林道靜的信。而林道靜也接受了江華,如果說,林道靜和盧嘉川是精神的結合,她和江華的感情就是建立在革命和生活中相互扶持的基礎上的。

掩卷深思,我們的時代與林道靜的生活時代不同,環境不同,生存條件也不相同,我們和他們有著各自不同時代的使命。

林道靜的使命是要為建立新中國而貢獻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她們用自己的青春與鮮血唱出了那個時代的青春之歌!

新年伊始,新冠病毒疫情席捲中國,全國人民居家隔離,只有我們可親可敬的醫護人員,逆行而上,奮戰在疫情一線,成為我們和病毒細菌之間一道強有力的屏障。

林道靜之蛻變--讀《青春之歌》有感


從疫情發生到現在,每一段記錄我們一線醫護人員的視頻,文字,都讓我們感動的熱淚盈眶。困難當前,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譜寫著我們新一代的青春之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