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今年的贺岁档大概是有史以来最冷清的贺岁档,朗读君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部不用去影院看的好电影——

《少年时代》。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如果一个孩子从6岁就开始写日记,不用每天都写,就算是每个暑假都记录点,什么都写,不管多大的事还是多小的事,写到18岁那年,随便拿出来一本看看,一定会有很多感触,甚至潸然泪下。

《少年时代》的导演林克莱特就用影像的方式替一个男孩的少年时代连续记录了12年。

是的,你没看错,连续记录了12年。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拍了12年才完成。

导演花了12年,拍了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

注意了,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纪录跟拍一个孩子的成长可能不稀奇。

但《少年时代》并非实拍,而是演绎。

这么说,你可能还是无法理解这事的牛逼之处。

简单点说,主角演员埃拉·科尔特兰开始拍这部片时只有6岁。后来他每年长大一点,就在暑假拍几天片。如此缓慢累积了12年的素材之后,才拍成了最后完整的一部《少年时代》。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12年,压缩在了一部不到3小时的电影里。

时间、家庭、成长这些永恒的人生关键词就像细流一样,涌进我们的心里。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形式或许震撼,那故事呢?

反倒平常。

到底有多平常?这么说吧,他不过是拍出了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的琐碎小事。

但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乏味。

在这个所有人都因为病毒惶惶的春节,看这部电影,就仿佛阳光暖进了心间,一不小心被晃了眼,在光影里恍惚看见所有成长与童年。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小时候的我们,总有很多奇思妙想:

影片开头是小主角梅森躺在草地上等着妈妈来接他回家,回家的路上他告诉妈妈:“妈妈,我知道那些黄蜂从哪儿来的了,如果你恰好把水抖到空气里,它就变成了黄蜂。”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坐在回家的车上,妈妈问梅森为什么要把做好的作业揉的皱巴巴的塞在背包里,而不交给老师?为什么要在老师的卷笔刀里塞满石头?为什么整天看着窗外?

梅森虽然略带委屈,但仍然很真诚地回答妈妈每一个问题——

不交作业是因为老师没有说要交;在老师的卷笔刀里塞满石头是因为他觉得卷笔刀既然可以削笔,那应该也可以削石头,他想做一个石头艺术品;也没有整天看着窗外。

童年大概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干净纯粹的时光,那时候唯一的烦恼就是不想做作业,想有足够多的钱去买糖吃,想快点长大。

慢慢长大的我们,开始懂得这世界上没有精灵:

小梅森的家庭并不完整,父母离异,母亲改嫁,虽然父亲还是会有固定的时间来看他,但终归已经不是一个完整的家了。

后来母亲再婚,梅森和姐姐有了另外两个兄弟姐妹,生活轻松且欢乐。

但是继父开始酗酒,变得专制、不可理喻,甚至家暴。

梅森开始渐渐感受到一些自己改变不了的失落。于是在有一次睡在父亲家里的时候,他问爸爸:“世上根本就没有魔法这回事是不是?就是

精灵什么的,都是人们编出来的。”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我们长大了,发现这个世界好像和想得有点不一样:

随着梅森进入高中,脸上爆起了几颗青春痘,也有了更多不一样的想法。他喜欢上了摄影,所以几乎总是呆在暗房里摆弄他的照片而不去上课。后来他的老师来到暗室,对他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很担心你,梅森。

你交上来的照片,很棒。


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很独特,天赋异禀,但只有天赋也只能让你在这世间喝杯咖啡而已,这些年,我见过很多有天赋的人,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能够在不自律、没有决心、没有职业道德的情况下成为专业人士,可以告诉你,我两个手指头就能数完了——零。

你也不能,梅森。这个世界竞争太激烈了,有太多有天赋的人愿意努力,还有一大堆的没有天赋的蠢蛋,但是却急着超过你。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正坐在外面的教室里,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他们在做作业,做着你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你在这儿,为什么?因为你特别么,梅森?”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我们都曾在青春时自负过,以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努力想要追寻创造自己有别人没有的东西,以为成功很容易。

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和这个世界的规则讲和,就像到了高三最后100天的时候班上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知道该看书了。

我们离开家了,我们仍是少年,又不只是少年:

故事的最后,梅森高中毕业,离开家去上大学。

最触动我的不是梅森离家前和大家的合照,而是他父亲在和他视频聊天时说:

“别人跟我问起你的时候,我都对他们说,梅森啊,他现在很出色。”

我的父亲也经常对别人说这样的话,在父亲心里,我一直是他优秀的女儿。不论经历多少岁月,孩子永远都是父母心中最大的骄傲。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梅森的母亲问:“你敢相信他们都高中毕业了吗?”

梅森的父亲回答道:“不,我不敢相信。

看到这里,朗读君情不自禁地拖住了倒退键。

12年的光阴,梅森从一个有着婴儿肥和塌鼻子的可爱男孩,逐渐长成一位胡子拉渣、甚至有着父亲般沧桑外观的男人。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从玩游戏、看动画片、和姐姐萨曼莎吵架、旁观妈妈奥利维亚搬家、离婚、考学位,到和爸爸老梅森讨论避孕、一个人的旅行、第一份工作、第一个女朋友、第一次离别。

12年,听起来很漫长,却不过是眨眼一瞬间。

人生与成长,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过程,每个人都相似,每个人又都不同。你一回头,发现别人经历的很多你也经历了,而且你还会觉得成长本身那么平淡,经历了那么多好像也没有什么。

曾经的无数遗憾、无数失落、无数渴望、无数雀跃,最终经过时间的沉淀,都变成了那些平凡而实在的片段。

影片就是在这样的简单与波澜不惊中去感受时间的流逝,不需要戏剧冲突的平淡与琐碎,还原生活的本真面貌。每一段平凡的对白都让我惊叹,因为一切看上去是一部生活,可实际上它竟是一出戏。

《少年时代》:你是在什么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个平凡人?

影片中母亲在梅森离家上大学的那天意外地脱下了平时坚毅的外衣双手掩面痛哭流涕,梅森询问原因,她说:“我总以为人生会比这个多”。

这完美道出了影片的内核:

我们往往觉得生活应该有更多的快乐、更多的悲伤、更多的刺激,但事实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生活的本质就是平淡;我们总是以为时间不会过得那么快,结果最后发现12年一扫而过。

在此影片冷静地道出了生活有些让人沮丧的本质,但在结尾处却借梅森之口用年轻人的视角道出了另一种视察生活的角度:

活在当下。

生活的重量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只在现在。

用力感受每一个瞬间,我们最终得以目睹的是时间之美,是宏大时间流里那些瞬间的美,以及它们之于人生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