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和普通发热有什么区别?

自然本草生化学


大多数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人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卡点会测量往来人员体温的原因。但是发热并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有症状,许多种疾病都会导致人体发热,这其中有病理性的,也有生理性的,下面就着重说说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发热。



根据医政医管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目前所知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位发热,乏力,干咳,这三种是最主要的表现。少数的还会出现感冒样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等。轻型患者一般是低热,重症患者可表现为中低热,但是有的患者则没有明显的发热症状。


因此不能以发热判断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只是作为一个初步筛查,确诊还需要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才行。确诊的主要手段就是进行呼吸道标本或者血液标本的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如果呈现阳性,基本就确诊了。而血液检查可发现总白细胞正常或者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而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但是降钙素原正常。

胸部影像学检查会发现肺部出现磨玻璃影,严重的或者会出现肺实变。以上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权威的判断,仅仅是发热不能判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但是若为湖北省人,且发热的同时有以下几点,就需要及时去确诊了:

1. 发热的前两周内在武汉市区或者周边居住过,或者居住过的地区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2. 发热的前两周和已经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接触过。

3. 发热的前两周和来自武汉的人或者武汉周边的人接触过。

4. 发热的前两周接触过其他报告有发热症状的患者。

湖北省外的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怀疑自己是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及时到正规机构进行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而且要连续检测两次都是阴性才可以排除。

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特效药,候选药物还没有真正用于临床。一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都可以靠自己强大的免疫力自愈,平时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不熬夜。

推荐的治疗药物有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等,但是这些药物的副用作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要注意。这里需要注意新型冠状病毒不是细菌,它是一种病毒,因此吃抗菌药物是没用的。

最后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和普通发热的区别不明显,不能以发热就判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要结合其他依据进行判断,最好是做个核酸检测来鉴别。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你好,你的问答里把发热分为了两类,一类是新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是普通发热,你所说的普通发热是指不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吧,以下为你详细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1、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怎么与其他发热鉴别?

在医院里,医生接诊一个病人的时候,都会询问患者发热的性质?发热多长时间了?最高多少度?发热是自己退下去的还是药物控制的?一般一天的啥时候发热?之前有没有被虫子咬过?有没有其他地方不舒服…一系列的问题,确实很多时候医生根据你的发热特点及伴随症状会有一定的方向性,就像如果午后低热,伴有盗汗,医生就会考虑肺结核的可能性。如果体温常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一天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是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就倾向于考虑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医生会根据你的发热性质做针对性的检查,但是也有很多发热待查的病人查不出来原因。而现在是新冠状病毒肆虐的日子,这个病大部分也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但是就算没有这个病,很多人平时也还是会因为发热去医院,这就给很多人带来焦虑,为难,去医院吧,害怕交叉感染,不去吧,怕自己真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那一下我就浅谈以下对发热患者的建议。


2、怎么初步评估自己患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新冠状病毒感染多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少数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咽痛、腹泻。轻症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流行病学病史对协助诊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既往健康,受凉后出现发热、鼻塞、流鼻涕,又没有流行病学病史的,很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引起的。可以口服退热药药物对症处理,监测体温变化情况及有无其他症状加重,体温反复症状加重的话,一定要及时就诊。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第五版试行)疑似病例的诊断较之前相比,提出来:不能明确流行病学病史符合相关临床症状的,也可以诊断为疑似病例。所以说对自己不能确定有没有流行学病史,自己没有基础疾病、无受凉、精神刺激等诱因,无缘无故发热的,也不能掉以轻心。


小结:单单就一个发热症状的话,很多时候难以鉴别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有无流行病学病史。新型冠状病毒的控制,需要全民的战斗,做好自我防护,不给医护人员和国家制造麻烦,我们也是优秀的战士。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以医院为准!用心码字,认真回答问题,感觉还可以的话,点个赞或关注呗!

有温度的住培医生


发热并没有太大区别,但发热过程和症状表现不同。一是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先有感冒症状,比如风寒感冒的流鼻涕打喷嚏,风热感冒的嗓子痒喉咙痛,而后开始发热,咳嗽的初期的感觉主要来自嗓子刺激,时间长了才会累及到气管支气管,很长时间不愈才可能引起肺炎,因此感冒初期的瞌睡发热是没有喘不上气的胸部憋闷症状。二是肺炎感染是直接咳嗽发热憋闷,并不一定伴随感冒症状。三是其他疾病的发热以及不能确定是感冒的发热,都可能是严重问题,在当前疫情严重情况下,除了十分确认无感染肺炎风险而又典型感冒症状以外的发热,都需要赶紧就医确认。


问问答


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热和普通发热有什么区别?

一提到发热,几乎每一个都很熟悉,但是提起发热的原因,估计大部分想到就是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发热

其实发热可以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感染性发热的原因:

如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就属于感染导致的发热,除了病毒感染可以导致发热,另外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感染也可以导致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导致非感染性发热常见的原因有内出血、心肌梗死、溶血反应、癌性发热、风湿热、药物热、严重脱水、甲亢、慢性心衰、皮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正常体温范围一般在36~37℃左右。

发热可以分为四度:

低热37.3~38℃

中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超过41℃



最为常见,人们比较熟悉的低热、中度发热和高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发热、干咳(没有痰或者痰比较少)、乏力为主要表现。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超过八成的人会出现发热。

发热以中低热为主,体温波动范围37.3~39℃。

新冠肺炎的发热并不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并非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都会出现发热,轻微患者可以出现轻度的发热,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低热到中度发热,也可以不出现发热。而且就诊的时候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发热没有超过一半,但是住院之后伴随疾病的进展超过八成的患者会出现低热到中度发热,不发热的患者只是少数,没有超过两成。


佳园道


这个问题乍一看似乎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意思,但是细想想其实是在揭示生命健康的区别和联系,其实很值得我们医务人员去思考。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一切物质成分和能量均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就像天平的两端站着发热和散热。人体的体温可能因一些内在的或者外在的因素而发生波动,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正常口温度36.3~37.2℃)。

健康人体在室温环境下,体内的产热≈散热,当有外界生物入侵人体时,比如这次冠状病毒的感染,侵入人体的病毒刺激白细胞产生体内致热的细胞因子,又被称为内源性致热源。在致热原作用下,机体内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使得体温这把天平重置,例如有的人上升到39℃,这称为体温的重调定。

由于发热初期体温低于这个点,所以机体减少散热,并可能通过寒颤、增加代谢等方式产生大量的热量,外在表现为发热。

然而,医学没有绝对。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因为这把调节体温的天平已经坏了,好比危重型哮喘患者,根本不会喘了,因为气管完全畸形已经无法呼吸了,更别提喘了。

所以,所有的炎症反应引发的发热也好,白细胞升高也好,都是机体在于入侵者的厮杀,只是换了拼命的对象,这次是冠状病毒,下次又会是其他细菌什么的。所以,从根源上讲,冠状病毒的发热和普通感冒的发热没有区别。

健康问题科普,请关注韩一声医学博士q


韩一声医学博士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发热和普通发热有什么区别?

其实,单就发热这个症状来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与其他流感病毒或者是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并无区别。

很多人对发热这个症状存在误解,病毒感染也好,细菌感染也罢,发热都不是疾病的症结所在,它仅仅是一个症状。当病原体入侵人体以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继而白细胞趋化,达到感染部位,杀灭并清除病原体,这即炎症反应。在炎症反应过程中,会有很多炎症介质产生,它们会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偏移,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从而出现发热这一症状。

所以,对人体而言,当你发热的时候,就证明你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原体“厮杀”,一般体温不超过38.5℃,通常不需要刻意服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都是抑制炎症反应的,即消炎药,对感染性疾病来讲,不主张强力退热,因为那会抑制炎症反应,不利于机体清除病原体。等到病原体清除了,炎症会慢慢消退,体温自然就降下来了,否则,感染控制不好,机械的应用退烧药,往往会按下葫芦起了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但近期也有报道部分患者存在不典型症状,比如少数患者以轻度纳差、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也有以头痛、心慌、胸闷、四肢肌肉酸痛等为首发症状的,而且危重病例并不一定高热。所以,我们一直强调接触史,接触史是疑诊的重要参考依据!最后,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请大家继续按照钟南山老前辈的指示,加强防控!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重症行者阿锋


#关注新型肺炎#

(医患家特约回答: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张医生)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属于新发传染病,往往具有流行病学史。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其主要表现是发热,乏力和干咳,少见症状为鼻塞、流涕、咽痛、腹泻。其中关于发热,可为高热,中低热或者无发热,轻型患者可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而重症、危重症患者除了表现为高热,也可仅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对于重症患者,往往在发病后1周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危及生命。因其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以及接触传播,因此,一人发病,往往会波及与之有接触或者共同生活的亲人朋友、同事邻居等等。因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热,可以是高热,也可以是中低热,也可以表现为不发热,可伴随乏力或干咳,传播能力很强,或者发病呈聚集性,询问往往发现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史。

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感冒,大多数也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症状少见,主要以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为主,传染性不强。


流感是一种特殊的容易变异的病毒——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发病往往有季节性,冬春季好发,其表现为全身症状重表现为高热39-40℃、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等,而鼻咽部症状较轻,不同的流感病毒,流行性强弱不等,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流行性最强,容易造成大流行,每隔几年会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一次大流行,危及生命安全。


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如大叶性肺炎,发热症状很常见,也常为高热——稽留热,(即体温在39-40℃持续数天或数周,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往往伴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由于新发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不典型,发热可表现为高热、或者是中低热,甚至不发热,对于中低热甚至不发热的患者,很容易让人忽视而未及时就诊。就目前而言,只要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或者存在其他少见的不典型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并且有以下流行病学史:“(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3)聚集性发病;(4)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病原核酸检测阳性)有接触史”,应立即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由医院的专家和医生来判定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


疫情期间,我们一定要做到且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少出门或不出门,必须出门时一定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聚餐,从而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医患家


你好,非常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发烧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健康问题,发烧也可以说是身体进行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我们的身体有着复杂的免疫系统,病毒入侵以后,身体的免疫细胞激活被激活,会释放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因子会刺激我们的体温调节中枢,是身体发热最为直接的原因。也就是说,身体希望能够通过升高体温的方式将病毒杀死。

而对于普通发烧,最开始出现的感觉大多数是头疼,因为大脑对于温度的感知非常敏感,一旦体温升高,头部就会产生明显的疼痛,而随着体温升高还有可能会出现鼻塞、嗓子痛、咳嗽的症状,整个人也会感觉虚弱。但吃过退烧药后基本上都会有所好转,而对于青壮年,就算是不吃退烧药,只要平时注意身体保暖,注意休息,基本上两三天的时间内也能够自我痊愈。

新型肺炎的出现主要就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导致,病毒进入身体会激活鼻腔、咽喉部、气管、支气管、肺泡乃至全身各系统的免疫细胞,当身体免疫细胞被激活的越多,调节体温的细胞因子也会释放得越多,这样会引发更大强度的发热反应。体温升高的速度非常快,还会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的感觉,但是一般没有鼻塞、打喷嚏等感冒症状。发烧即使吃退烧药也没有任何的效果,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非常差,全身乏力,浑身酸痛,整个人很疲惫。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陈庆华大夫


讨论这个问题我首先要声明一点,我不是医生,不是行家,对于医学是一窍不通,至于讨论这个问题而发发言,我认为,每个患者一被病毒感染,立马就发热这个恐怕不存在,我看到多篇报道,说发病有多种不同现象,并说不是肯定发热,有的是呕吐乏力或精神不振等。因为病毒感染必然有个过程,必然有个初期,在初期时就不会发热,因为还未有感染到肺部,肺部更未发炎,患者不会发热,因为每个人体没有炎症发生一般就不会发热,我认为,患者发热己是中期,说明病毒已感染到肺部,这时不宜打退热针,退热针是治标不治本,是误导病情,应该即时消炎控制。当前是外面回家过年人员,已经有十四五天了,是潜伏期的边界,是疫情发病的高峰期,也是感染的高峰期,每个人应该坚持几天不出门,如果发现有人身体不适就去检查,不要待到发热,早发现早治疗不失良机。


东海123864356


发烧不分新旧,表象上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叫发烧,只是引起发烧的病理有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