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有自残倾向,该怎么办?

a1030941713


我是老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马上去看心理医生,寻求正规医生的帮助。自残倾向是非常严重的心理抑郁表现,千万不敢大意马虎,是一种心理疾病,在我的经历当中曾经就见过我们中学二年级有个女生,因为恋爱失败开始不停的自残,用刀划自己的胳膊,留下一辈子的划痕,用点燃的烟头烫手腕,最后心理抑郁不得不退学,差点自杀。这种自残的伤疤会伴随一生,心理的灰暗也会伴随一生。所以,一定要学会排遣心里压力,多交朋友多沟通,实在不行一定要找正规的心理医生去治疗,寻求各方面的帮助,解决问题。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到你。





70后大叔的生活


先讲两个我自己经历过的小故事。

故事一,记得我女儿在两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她要买什么东西,我们认为不该买,没有满足她的愿望,她就连哭带叫,并且自己薅头自己发,还用头来撞墙。孩子太小我们也不忍心打骂,讲道理她也不听,只好把她独自关在一间小屋里,任凭她哭去,哭够了,发泄完了也就没事了。

故事二,我的一个女同学,因为恋爱婚姻的不如意,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有时候看她用刀片在胳膊上割一条条血道道,她看着流血还快意的微笑。

故事三,记得好多年前,一次酒局上,一位老哥喝多了,说起一件伤心事,痛哭流涕,追悔莫及,用啤酒瓶子砸脑袋。

故事解析:第一个故事,小孩之所以那样做是为了向大人施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第二个故事,那个女同学用刀割肉是因为绝望,惩罚自己,对自己不满,认为恋爱的失败责任全在自己,怨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是一种极度自责的表现。心理上的自责导致行为上的自残,以此获得解脱和愉悦。故事三,是一时的冲动,酒后无法自控,通过自残的方式来表达一种惭悔。

美国心理学家彼特曾说过,世界上大概有一半的人或多或少的存在自虐狂倾向,他们总认为自己浑身上下都是缺点,进而丧失了自信心。我认为,人可以自律,但不可以自虐。有的人大考前彻夜学习,废寝忘食;有的人为了减肥,控制饮食,即使饿了也不食,或者少食,这种自律行为可以理解,但三个故事里讲的行为则不可取。

自残者在走向社会时,社会会担心自残者的脆弱或另类而厌恶,而限制,而拒绝,那样自残者势必会走向绝路。

那么如何把控好自己的自残行为或倾向呢?不成熟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认清自残的危害,找出自残的原因。一般有自虐倾向与行为的人,只注重自残当时的解脱和愉快感受,却没有想到它带来的各种危害。

二是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身上都是优缺点共存,对于因自我评价过低产生自虐行为的人,要有重塑自我的认知,正确地评价自己,即便自己真的比别人差了一些,也要愉快接受,不要苛求,这样就会减少消极情绪的出现,自残自虐的行为也就随之减少。

三是要有自信心。多做一些自己擅长的事情,这样很容易就能取得成功。成功的体验可以提高自信,提升勇气,以克服因自卑产生的自残自虐行为。

四是要正确地宣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不良的情绪,都需要发泄出来。但要有正确地宣泄情绪的思想意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找朋友谈谈,想发怒时去空旷无人的地方喊上几声,等等,要学会及时表达与处理不良的情绪,不要把负面的情绪积压在一起,否则,人就很容易用自残自虐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五是假如真的有了自残行为也不要过度恐惧,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请他来帮助你疏解一下心理障碍。

总之,希望你心态阳光,天天幸福快乐!

我的回答你满意吗?


诗骑天下张百军


首先您要明白自残心理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自己的一个保护,自残比较狭义的概念是通过伤害自己的躯体这种方式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你有可能是不想让另外的东西伤害他,才用自残的形式伤害自己,你能够接受自残的伤害不能接受来自于情感或者父母之间控制的伤害,对你来说把更难接受的伤害屏蔽掉,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防止另外的侵犯;或者通过自残表达抗议,向父母表达抗议,是你一种发泄情绪的手段和方式,可以使你内心获得平衡和控制感;也可能是一种对自我的否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价值。

每天记录下自己的心态变化,对消极的认知加以反驳。比如“今天希望每个身边的人都能关注自己”,而这个愿望没能实现,则反驳“一个人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关注,因为我也没关注每一个人啊”。

当效果不明显时,应该及时专业心理咨询,如果你本人有抵触情绪,先可以通过电话咨询或者语音咨询的方式慢慢打开心结,然后去做面对面的咨询效果最好。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老凯说体育


其实每个人其实都有或多或少的自残倾向,只是明不明显,人生气的时候会暴怒,人悲伤的时候会大吼大叫,人失望时会借酒消愁,基本上都算是一种自残行为,不过大部分是在一些比较极端的情绪下产生的,所以一般都不会觉得那是自残,算是一种自我保护安慰的行为。不过当清醒的时候对于自己有自残行为的,大部分是一种心理疾病,抑郁症会想要轻生,自闭症会想要把自己藏起来,所以如果有自残倾向的话,尽量去找一下心理医生咨询一下,或者思考一下自己曾经的经历是否有一些过不去的心结,导致心理有一定的缺损,不够圆满。所以尽可能的去找一下把自己的心理问题解决。加油!!!


随遇而刊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觉得自己有自残倾向,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找到问题的根源

如果有了自残的倾向,那一定是受到了难以释怀的伤害、忍受了无法放下的苦痛。自残的人比自行了断的人更加痛苦,因为他是在用一种伤害自己的方式转移对另一种疼痛的注意力。这样的朋友让人怜爱,更让人担忧。人生在世,不可避免会遭遇各种不幸,但不能否认的是,有的人会经历一些常人难以忍受的伤害和痛苦,这种痛苦的出口如果无法找到,将会让痛苦始终存留在自己心里、让自己日夜遭受折磨。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有了自残的倾向,一定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到痛苦的出口。如果问题的根源是一件具体的事,那么解铃还须系铃人,要去化解这件事。如果问题的根源不甚明确,只是简单地想要自残,那么就要及时寻求相关医疗帮助。无论哪种方式,一定要让心里的痛苦有疏导的出口和渠道。

二、找到释然的方式

任何我们遭遇的痛苦,身体都会记得。如果内心没法释然,那么这些痛苦将会继续导致自残的倾向和可怕的后果。所以如果已经有了自残的倾向,要尽快找到放下烦恼的方式。很多传统的做法都会让人去多交朋友、找到爱好、及时倾诉,以求让痛苦尽快忘却。但我却认为,欲速则不达,越是刻意去遗忘的事,越是会加深印象。不如就顺其自然,把痛苦看成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去接纳自己、包容自己、原谅自己,让自己在与痛苦和解的过程中慢慢释怀、慢慢放下。时间真的是最好的药,目前的许多烦恼,如果再过5年、10年来看,真的不会算是天大的事。如果时间都没有让痛苦忘却,那就坦然记得,让痛苦来指引未来的路,至少我们在这次的苦难中付出了一些代价、学会了一些道理,而这些收获,将会是人生路途上最宝贵的财富。

三、找到全新的寄托

痛苦可以不急于忘记,也或许根本不会遗忘,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先把这些烦恼放在一边,试着去过另一种生活。要找到全新的寄托,这个寄托不一定非得是一件具体的事,也可以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只有生我们养我们的爹娘,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离开我们,更不会刻意伤害我们。如果我们在情场、职场受到了伤害,那么请记得,人生的路千万条,爱人也可以再找,可是父母,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把更多的关心和爱给我们的父母孩子,让这些真正爱我们的人感受到温暖。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不止对父母孩子,对真正关爱我们的朋友,我们也要学会去牵挂和问候,相信只要我们愿意挺起胸膛、抬起脸颊好好生活,愿意在自己有伤时为他人付出、给他们帮助,上天一定会眷顾我们,更多的温暖和阳光一定会回到我们身上。

愿我们都能爱惜自己、珍惜自己,早日放下伤害和伤痛,早日站在阳光和明媚之中。


正能量散文


1、存在感缺失,人类的大脑会不自觉地追求确定性,快速地给自己和环境下定义来寻求内心的安全。当我们面临很多无法排解的困扰时,我们会用看起来是失控的自残来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局势。自残本质上是极端的自控,只不过没有找到其它不伤害自己的方式来管理自己,所以只能借助自残来消耗内心的那些负面能量。

2、有了第一次自残带来的快感,就会有第二次。慢慢就变成习惯。渐渐也就把自己困在只能用自残来安抚自己的牢笼。

3、自残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自己的某种缺失的心理需要。或许是来自重要他人的心疼和怜悯,甚至是妥协,把为自己负责的罪名无意识中甩给他人,这样就可以再一次逃避去面对自己内心的呼喊。

4、启动死本能。我讨厌那样不敢面对的自己,我讨厌那个不好的自己,我讨厌自己这样那样,既然自己始终摆脱不了,那就直接毁掉那个不好的自己,就像杀死癌细胞,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同时也就毁掉了自己的全部。很多重度抑郁,很多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常常是这种表现。


悦纳生命


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你大概是受到了什么刺激,或者长期在一种有家暴家庭中成长,或者在一种很压抑环境中工作,时间长了就会爆发,或者说给自己一个发泄出口。但是你又不能伤害别人,所以只能伤害自己了。在某方面来说是个善良的人,出现了这种倾向怎么办?还是要从自己身上解决。

一是要确立生活目标,不能盲目的瞎混。二是多读书充实自己,让没有胡思乱想的时间。三是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自己开朗乐观的活着。四是多和家人朋友沟通,诉说心事,慢慢就会好的。



天花板的秘密


我觉得你这种想法有点悲哀——你家庭的悲哀。试想,你的父母把你养的这么大,一把屎一把尿的。什么叫含辛茹苦?特别是现在,家家只有一个孩子,或许你现在就是个孩子,没有考虑到父母担忧,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儿女走千里?时刻牵挂的都是父母,他们就是担心失去了这个孩子,因为你是他们的希望,你是他们的资本。在许多父母眼里,创家产万贯,不如有一个孩子,创万贯家产,也是为了这个孩子,不然要这么多钱干什么?所以奉劝你一句,这种想法也是你个人的悲哀,人活在世上不容易,疾病,灾难,瘟疫,时时刻刻在困扰着人们,你不去自我的保护自己,为什么还有这种想法呢?

假如你是一个成年人,我更不需要多说,你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毕竟你是一个成年人,或许你上边有老人,或许你膝下还有孩子,所以你更要知道,一个人活着,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周围的人,你的亲人,一个人的想法也不能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周围的人,你的亲人。

最后用一句名人的语言结尾吧!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他应当怎样度过呢?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名著与人生


最近在群里参加学习,听到一位朋友分享她自己如何从自杀的边缘走出来,变得越来越快乐 自在。她的气场变得很柔和,生活 工作真的充满智慧。

她分享到,她那时候之所以想自杀,是因为她内心无法接受自己身上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长的不漂亮 、自己人生没什么成果……

这些让她完全无法接受自己,

不过幸运的是,她勇敢地面对内心的痛苦,经过了几个月的煎熬,她深刻的意识到不接纳的部分是她生命无法去除的一部分,突然有一天,她接受了那个不完美的自己,而就在那一刻,她内心很喜悦 生命充满活力。以前她看别人,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看,总看别人不顺眼,自己也很痛苦。当全然接受真实完整的自己之后,在看周边的人,看到的都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看谁否很好,很舒服。

从此之后,她的人生完全变了,充满智慧跟快乐。

因为我个人也很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快乐。

从她的分享中,我梳理了一下突破的关键,就是完全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看别人不顺眼,其实是因为我们从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这时候,我们内心往往对那个人会很排斥,实际我们排斥的是我们对自己不满意的部分!

事实上,我们对别人的反感,只是宣泄自己对自己的反感而已。

如果能够借由这样的情况,看清楚具体自己对自己哪里不满意,并且接纳自己这个不满意的部分。我们就能真正快乐起来,之后再看到那个人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内心不在讨厌那个人。反而很感谢 他的出现,让自己发现自己一直排斥的部分。因为哪些被自己排斥的部分,我们会选择性遗忘,如果不是借由这样的机会,我们很难看到自己内心深处在排斥自己,就无法与自己和解。我们会一直陷入在 自我排斥的漩涡里边痛苦不堪,而且会一直持续,直到有一天我们完全接纳了自己身上不满意的地方为止。

我自己在学习她的经验,发现,生命终于找到出路了,太棒了!随时随地都能收获快乐!


清净觉知


自残倾向是一种平凡之恶的力量,是愚蠢无知的罪恶!

为什么会产生自残倾向?

引起自残倾向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个人的性格缺陷,这部分人的性格大多胆小多疑,过于谨慎敏感;外因是这部分人可能从小被家长溺爱,独立性差,这就加大了他们适应社会的困难。还有一个外因是社会、自身的期望过高,超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久而久之逐渐形成焦虑的心境,而且感到自卑,从而害怕社会,进而产生自残倾向。

帮助自残者克服自残倾向,可以按照由轻到重的脱敏疗法分步进行,一般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1)请心理专家或资深教师来辅导;(2)家长或亲人陪有自残倾向的人学习;(3)鼓励其与社会和人接触;(4)加强学习和阅读,特别可以多看一些励志方面的书籍和视频;(5)音乐疗法;(6)走近自然,放松自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5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3b00026732b1fbb7b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