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遗物是如何处理的?

雨在下


鲁迅之子周海婴在《直面与正视——鲁迅与我七十年》中回忆:



母亲把遗物分为三份:上海、北京、绍兴。绍兴老家父亲用过的遗物上海没有。从绍兴带到北平的也极少。那时迁往外地,尤其是携家带口的,往往以带必要的衣着为主。而父亲以书籍为重点,专门请了木匠,按他的设计做出既便于搬运、又便于置放的书箱。这些都在北京的故居展出。至于周作人拿掉过什么,或者当时兄弟间没有界限,“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这笔账算不清。因此,绍兴鲁迅故居纪念馆里,母亲捐献的不多,只好照回忆录和亲友的讲述,去制作复制品,如展出的玩具刀、枪,“老鼠成亲”画片等。另有一册搬家的账本是建人叔叔当时所记,这次按图索物,也讨了些物件回来。也许曾给点补偿,可能相当微薄,不过以当时的情势,谁都不敢有异言的吧。因此展出的文物,绍兴最“穷”,事实如此,只好遗憾了。但参观的人,却远远超过京沪两地。因为绍兴是鲁迅故乡,有“三味书屋”“百草园”“老台门”,又是人文旅游热点,它得天独厚,远近中外闻名。加之商家操作,利用鲁迅小说的名称、人物,卖得极火,无形资产难以估算。至于今后还会不会再升值,那要看商家怎么做。


曾有好奇的朋友向我打听那些靠鲁迅发财的商家有没有向你“意思意思”,意即是否给过些经济上的回报,在此郑重报告大家:没有一家有这个表示,我也不打算要。如果某个用了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名称的企业、店铺,钞票赚得盆满罐溢,想做些功德,我倒曾表示过,请他为鲁迅研究帮助些资金吧。当然,这必须有完全可靠的司库,账目公开,真正地用之于“民”。


北京的鲁迅博物馆,应当说是真正的父亲故居。它是父亲被周作人从八道湾赶出来后,独立购置的。保存的文物,除用具、书籍以外,仅有少量古物、钱币、碑帖等(移居上海后,父亲再未收藏过这方面的文物),它并不完整。因为朱安去世时,曾被周作人的家属拿走过一些,至今仍不知究竟少了哪些,这也是永远“研究”不清的题目。至于住上海“后十年”与父亲有关的物品,母亲尽量“点滴不漏”地交给了鲁迅纪念馆。不容讳言,有些日用品物在霞飞坊曾经使用过。虽然母亲在思想上要尽力完整无损地保存它们,打算将来办个纪念馆以永久纪念父亲,但眼前的生活现实又往往使她不得不万般无奈地改变初衷。比如有一件厚绒线衫,原是母亲为父亲打算到苏联养病而专门编织的,应当是值得保存的纪念品。但当时我已经开始长高,又无力添置新衣,母亲只得忍痛把它拆了,编织成我身上的冬衣。出于同样的经济原因,有些日常用品比如碗盆锅瓢之类,也不得不使用过。但我深知母亲内心是痛苦的,每当看到她为此而忧伤不忍时,连我幼小的心灵都受到了震撼。记得我十四五岁时,夏季酷热,我没有薄裤子穿,母亲犹豫了很久,翻出两条“香云纱”材料的中式长裤,带着深沉的怀念,告诉我:“这是你爸爸穿过的。”说到这里,我们母子相对久久默然不语。这两条裤子,在我十九岁离开霞飞坊时还在箱子里,后来有没有丢失,不得而知。还有,父亲离开日本回国时,有一位邻居老武士,曾经赠给他两把匕首。电视剧《鲁迅与许广平》里有一场景,表演母亲从北京西三条住房的枕头边,抽出了一把短刀。实际上这位日本武士送的是木壳套的短匕首。母亲告诉过我,这匕首,无漆,本色,木制刀壳由两瓣合成,用纸带蘸糨糊粘成一体,紧急防身时抽刀即刺,不必抽拔以省分秒时间,刺中对方时,木壳自动分裂脱离,刃口即现。这两把匕首已不知去向。我曾问建人叔叔有没有得到过,他说没有。查了北京鲁迅博物馆内藏品,也都没有经手。有几位日本朋友承询此物,只能据实奉告了。



还有一件东西比较特别,它是一只装中药“双料——白凰丸” 的铁皮匣子,母亲曾用来放钥匙的,才一直带到北京。它是“种德园”老药铺生产的,地址“上海河南路老巡捕房对门”。曾有人著文,批评鲁迅反对中药,更不信中医。实际似乎并不如此。根据就是这个匣子。母亲当时因过度劳累,白带颇多,西医让用冲洗方法,没有见效。她遂买“乌鸡白凤丸”服下了见效很快,连西医也感到吃惊。这种中药丸,后来父母亲还专门介绍给萧红服用,因她也是体弱劳累,生活不安定,以致患了妇科病,结果也治愈了。


新批判主义


民国25年(1936年),从10月17日鲁迅旧病复发,仅仅两天时间,到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便溘然长逝了。

鲁迅先生在生前仍然笔耕不辍,同年1月份《故事新编》出版;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但与此同时也不断与病魔抗争。

鲁迅死后,对自己的遗产以及遗物如何处理并没有具体的规划和分配,而是留下了一个很符合鲁迅性格的遗嘱,遗嘱一共7条。

但是从遗嘱的内容来看,很显然这份遗嘱,更像是对他的“第二任妻子”许广平的个人的单独交待。

第一条:不得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列。
第二条: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第三条: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第四条: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第五条: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第六条: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第七条: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的遗嘱

这里之所以给“第二任妻子”打引号,是因为许广平只是鲁迅的事实婚姻内的妻子,而非名义上的妻子。他们之间自恋爱同居到生出周海婴,都未尝举办过婚礼和领过结婚证。

而鲁迅的合法妻室便是鲁迅先生不喜欢的原配朱安。很显然鲁迅先生并没有对她以及自己的母亲鲁瑞老太太做出具体安排。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或许在于,自从鲁迅先生搬到上海以后,北京的宅子就相当于送给了二弟周作人,周作人理论上有赡养鲁瑞老太太的义务;并且鲁迅生前也一直有寄生活费到北京,这些事情向来都是由许广平操持的,鲁迅也一直都非常放心的,因此也没有必要具体在作任何的具体嘱托了。

但是实际上这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话题,鲁迅的遗物是如何处理的?

众所周知,在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是个“有钱人”,此前的账就不算了,都是明账,赚得多,花得更多。从1926年到1927年,鲁迅在厦门和广州期间整一年,收到的工资在5000元法币,月平均417元;1927 年到1936 年在上海期间,当作家,共收入法币70142.45元法币,月平均674元。之所以有零有整,是因为《鲁迅日记》里,1000多页都记录了密密麻麻的银钱账目的草算。

这样的收入,大家都会认为鲁迅的日子会过得很轻松,实则不然。

因为鲁迅除了自己必要的生活开销外,大量的钱最后都变成了书,以及支持了很多左联的文学青年。甚至鲁迅还托过人在重庆买过腊肉和香烟,捎带到延安去。鲁迅通常只记自己挣了多少钱,但是花了多少钱,通常却是由许广平来记录的。许广平在后期为鲁迅做助手,可谓劳心劳力、煞费苦心。

鲁迅死后,上海的这个家庭,由于突然断了收益,生活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但是鲁迅先生还是给这个家庭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稿以及版权费用。

但是按照法理,鲁迅的第一继承人,并不是许广平,而是鲁迅的原配朱安,以及鲁瑞老太太,还有鲁迅的儿子周海婴。

鲁瑞老太太和朱安都是旧时代的女人,她们认为鲁迅的遗产更应该属于周海婴,也就是交给许广平处理更为恰当,毕竟许广平是读过书的。但是朱安长期以来一直侍奉鲁瑞老太太,客观点讲,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女人,她没有生存能力。在许寿裳作为中间人撮合下,同意了将鲁迅先生的版权、稿件都交给了许广平来处理。而许广平每月寄来可以养活朱安及鲁瑞老太太的生活费。

而由于战争阻隔,事实上这日子并没有过多久,远在北京的朱安和鲁瑞老太太,就已经没再收到过许广平寄来的生活费。

但是作为鲁瑞老太太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困难,因为她有二儿子周作人的赡养费用,毕竟当时当了汉奸的周作人一个月拿2000块的高薪,稍微挤出一点,还是够鲁瑞老太太生活的。然而朱安一直记住大先生和二先生之间是有矛盾的,所以朱安是拒绝花周作人的钱的。因此朱安就贫困不堪了,三餐不全,靠喝稀粥吃咸菜度日。

于是朱安登报打算卖掉一些鲁迅先生的藏书,结果受到记者的诘问。

记者甚至登门责备,说你是鲁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怎么可以卖掉他的遗物?你有没有考虑过鲁迅的感受?一向沉默寡言的朱安终于爆发了,对记者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

“我也是鲁迅先生的遗物,你们怎么不考虑保护我?”

所以后世的我们知道了原来朱安也是鲁迅先生的遗物之一。这句话听得人心疼。自然也引起了许广平的重视,许广平得知消息后,再次开始接续上了对朱安的赡养,直到朱安死去。

但是也固执地没有完成朱安的两个最重要的心愿。

第一个心愿,“抱抱海婴”,因为海婴如若放到旧俗里论,也是朱安的儿子;

另一个心愿,“死后希望在鲁迅的身边,生前不能相伴,死后希望相守”。

但是朱安并没有能抱到海婴;许广平也并没有把朱安和鲁迅葬在一起,而是把朱安葬在了保福寺,连个墓碑都没有。

参考书目:《被历史忽略的历史》、《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许广平和朱安》



炒米视角


1936年10月19日5时25分。鲁迅先生心脏停止跳动。鲁迅先生逝世后。在他居住的二楼设立临时灵堂。他身上盖一床粉红色的棉丝被。脸上蒙一块白色纱巾。

鲁迅夫人许广平将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通知了胡风。接着冯雪峰、宋庆龄来吊唁。几人商议作出两项决定。第一在万国殡仪馆出殡。第二成立治丧委员会。有9人名单: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毛泽东、内山完造、史沫特莱、沈钧儒、矛盾、萧三。这时赶来一名日本雕塑家奥田杏花。为鲁迅先生制作面膜。面膜上带走鲁迅先生7根胡子。保留了鲁迅先生的DNA。目前陈列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他鲁迅先生的遗物被许广平拍卖时遭到鲁迅第一人夫人朱安反对。朱安一生无性无爱无子。称自己也是鲁迅的遗物。要一起保留。




喜怒无偿


朱安去世后,有记者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朱夫人寂寞的活着,又寂寞的死去,寂寞的世界里,少了这样一个寂寞的人。……。鲁迅先生原配朱夫人病逝了,她无声无息地活了六十九个年头,如今又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间,然而她确曾做了一件让人钦敬的事,鲁迅死后任凭穷困怎样地逼迫她,也不忍卖掉鲁迅先生的遗物,当我们凭吊与瞻仰这时代的圣者的遗物时,谁能不感激朱老太太保留这些遗物的苦心呢?”

其实,朱安出于生活所迫,是想卖掉鲁迅的遗物的,只是,劝她的人多了,她才于心不忍了。原本穷困的她只得更加俭省地生活,病了,因为无钱,得不到正常的治疗,这一切,加速了她的死亡。

众多文化界人士想保护鲁迅的遗物(藏书),劝朱安顾全大局,节衣缩食,这一点无可厚非。——朱安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不过,众人的热心与朱安的妥协,在我看来是有违鲁迅初衷的。如果鲁迅知道,为保护他的那些藏书,一个困苦中的女人,生活变得更为困苦,他会作何感想呢?


噼里啪啦嘞


鲁迅的遗物都被保存起来了


忆光年752


民国25年(1936年),从10月17日鲁迅旧病复发,仅仅两天时间,到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便溘然长逝了。

鲁迅先生在生前仍然笔耕不辍,同年1月份《故事新编》出版;2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但与此同时也不断与病魔抗争。

鲁迅死后,对自己的遗产以及遗物如何处理并没有具体的规划和分配,而是留下了一个很符合鲁迅性格的遗嘱,遗嘱一共7条。

但是从遗嘱的内容来看,很显然这份遗嘱,更像是对他的“第二任妻子”许广平的个人的单独交待。

第一条:不得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列。第二条:赶快收敛,埋掉,拉倒!第三条: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第四条: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第五条: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的文学家或艺术家。第六条: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第七条: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鲁迅的遗嘱

这里之所以给“第二任妻子”打引号,是因为许广平只是鲁迅的事实婚姻内的妻子,而非名义上的妻子。他们之间自恋爱同居到生出周海婴,都未尝举办过婚礼和领过结婚证。

而鲁迅的合法妻室便是鲁迅先生不喜欢的原配朱安。很显然鲁迅先生并没有对她以及自己的母亲鲁瑞老太太做出具体安排。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或许在于,自从鲁迅先生搬到上海以后,北京的宅子就相当于送给了二弟周作人,周作人理论上有赡养鲁瑞老太太的义务;并且鲁迅生前也一直有寄生活费到北京,这些事情向来都是由许广平操持的,鲁迅也一直都非常放心的,因此也没有必要具体在作任何的具体嘱托了。

但是实际上这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话题,鲁迅的遗物是如何处理的?

众所周知,在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是个“有钱人”,此前的账就不算了,都是明账,赚得多,花得更多。从1926年到1927年,鲁迅在厦门和广州期间整一年,收到的工资在5000元法币,月平均417元;1927 年到1936 年在上海期间,当作家,共收入法币70142.45元法币,月平均674元。之所以有零有整,是因为《鲁迅日记》里,1000多页都记录了密密麻麻的银钱账目的草算。

这样的收入,大家都会认为鲁迅的日子会过得很轻松,实则不然。

因为鲁迅除了自己必要的生活开销外,大量的钱最后都变成了书,以及支持了很多左联的文学青年。甚至鲁迅还托过人在重庆买过腊肉和香烟,捎带到延安去。鲁迅通常只记自己挣了多少钱,但是花了多少钱,通常却是由许广平来记录的。许广平在后期为鲁迅做助手,可谓劳心劳力、煞费苦心。

鲁迅死后,上海的这个家庭,由于突然断了收益,生活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但是鲁迅先生还是给这个家庭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那就是鲁迅先生的文稿以及版权费用。

但是按照法理,鲁迅的第一继承人,并不是许广平,而是鲁迅的原配朱安,以及鲁瑞老太太,还有鲁迅的儿子周海婴。

鲁瑞老太太和朱安都是旧时代的女人,她们认为鲁迅的遗产更应该属于周海婴,也就是交给许广平处理更为恰当,毕竟许广平是读过书的。但是朱安长期以来一直侍奉鲁瑞老太太,客观点讲,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女人,她没有生存能力。在许寿裳作为中间人撮合下,同意了将鲁迅先生的版权、稿件都交给了许广平来处理。而许广平每月寄来可以养活朱安及鲁瑞老太太的生活费。

而由于战争阻隔,事实上这日子并没有过多久,远在北京的朱安和鲁瑞老太太,就已经没再收到过许广平寄来的生活费。

但是作为鲁瑞老太太的日子过得并不算困难,因为她有二儿子周作人的赡养费用,毕竟当时当了汉奸的周作人一个月拿2000块的高薪,稍微挤出一点,还是够鲁瑞老太太生活的。然而朱安一直记住大先生和二先生之间是有矛盾的,所以朱安是拒绝花周作人的钱的。因此朱安就贫困不堪了,三餐不全,靠喝稀粥吃咸菜度日。

于是朱安登报打算卖掉一些鲁迅先生的藏书,结果受到记者的诘问。

记者甚至登门责备,说你是鲁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怎么可以卖掉他的遗物?你有没有考虑过鲁迅的感受?一向沉默寡言的朱安终于爆发了,对记者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

“我也是鲁迅先生的遗物,你们怎么不考虑保护我?”

所以后世的我们知道了原来朱安也是鲁迅先生的遗物之一。这句话听得人心疼。自然也引起了许广平的重视,许广平得知消息后,再次开始接续上了对朱安的赡养,直到朱安死去。

但是也固执地没有完成朱安的两个最重要的心愿。

第一个心愿,“抱抱海婴”,因为海婴如若放到旧俗里论,也是朱安的儿子;

另一个心愿,“死后希望在鲁迅的身边,生前不能相伴,死后希望相守”。

但是朱安并没有能抱到海婴;许广平也并没有把朱安和鲁迅葬在一起,而是把朱安葬在了保福寺,连个墓碑都没有。


怡阳母婴


私人就是私人的,不能因为伟大而道德绑架


吃肉了哈哈文件夹


1936年,鲁迅去世。朱安主动把鲁迅的著作权转让给了许广平,她每月只拿一小笔的生活费。

抗日战争爆发后,鲁迅的著作收益越来越少,朱安的生活陷入困境,连饭都吃不饱。后来周作人建议她在报纸刊登广告,将鲁迅的藏书卖掉。

许广平闻讯后十分焦急,她委托别人找到了朱安,并劝她不要卖。朱安的情绪很激动,她哭诉道:“你们总说鲁迅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但是,朱安最后还是听从大家的劝告,没有卖掉藏书。1947年,朱安独自一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她生前希望跟鲁迅合葬在一起,但遭到了许广平的拒绝,最后葬在了鲁母的旁边。

临终前,她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见过海婴。面对来访的记者,她说:“海婴很聪明,你知道吗?有机会的话,我愿意看到他……”


历史的影子


作为鲁迅的遗孀:很多人没有想到朱安

提到鲁迅夫人,多数人只知道许广平女士,却不知在鲁迅身后还有一个叫朱安的女人。 朱安虽然是鲁迅的妻子,但却有名无实,她为鲁迅空守了41年,最后孤独地长眠于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处。 朱安与鲁迅是同乡,祖上曾做过知县一类的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朱安,虽然识字不多,但是懂得礼仪,性格温和,待人厚道。 朱安和旧中国很多家庭的女儿一样,从小被教养成一个切合传统要求的典型:三从四德,温良贤淑。 父母惜之如掌上明珠,取名为“安”,想来必是希望女儿平安、恬淡度过一生。而朱安最终却是用“安静”两个字诠释了自己的名字,她安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安静到像一个幽灵,没有人注意过她的存在。

这样一个人,在鲁迅过世之后,无人问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