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什么节点,游牧民族开始从能征惯战变成了能歌善舞?大明坚持坚持有没有机会?

摇把子65450140


在东亚,游牧民族的衰落,有两个事件。

一是察哈尔部林丹汗的败亡,1632年,皇太极率后金大军及投降蒙古各部亲征林丹汗,林丹汗逃亡青海,于1634年病逝。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直系后裔,也是蒙古的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的败亡标志着漠南蒙古各部全部匍匐在后金脚下,游牧民族败于渔猎民族,漠南游牧民族完全臣服于后金。

二是准噶尔帝国的覆灭。18世纪,准噶尔帝国称雄于中亚草原,打的周边各游牧民族不敢抬头。并一度占领漠北蒙古,正朝着恢复成吉思汗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与清帝国、俄罗斯帝国三足鼎立。其军事现代化甚至比清朝还要先进。面对巨大威胁,清帝国决心解决掉准噶尔,在清准对抗中,准噶尔大军甚至逼近北京,一度进军到离北京几百里的乌兰布通。经过康雍乾三代近百年战争,终于打败准噶尔帝国,准噶尔这个18世纪最大的游牧帝国消失,游牧民族再一次遭到毁灭性打击,彻底失去了在世界上称雄的舞台,转而以歌舞闻名于世。

大明灭亡前夕,其最大的威胁是农民起义军,然后是东北的渔猎民族女真,此时的游牧民族只能排第三了。游牧民族对大明并不能构成真正的威胁。因此,即便大明坚持几十年,也并无用处。因为大明解决不了农民军和后金的问题。


zhenwaifang


不请自来我来回答

网上有句笑话说的是,自从加特林机枪出现之后游牧民族开始变得能歌善舞而且好客!虽说是一句调侃之后但也可以从侧面反应出一个问题,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什么时候消失的。

加特林机枪大规模用于实战是在一战的时候那是别说明朝清朝都到了末期。

那么我们来往前推一下热武器的出现什么时候对游牧民族形成绝对优势的,

明朝初年朱元璋就发现火器的重要性并大力发展火器,靖难之役后朱棣更是不断加强,并建立的一个独立的军中,神机营,数次深入蒙古腹部神机营功不可没,土木堡之变中神机营更是把火器发挥到了极致一举击溃瓦剌军队。

但此时的火器虽然已经对游牧骑兵部队形成一定优势但离碾压势优势还有很远。

反观欧洲战场一样的情况,直到滑膛枪的出现天平才开始倾斜,工业革命之后,火器快速发展,加特林机枪的出现彻底把骑兵优势扫入了历史的长河中。

而值得注意的是就是最早的滑膛枪也是明朝灭亡近100后的事情,最早的加特林更是1860年以后的事情

大明的灭亡不在其军事上,更多是内部原因,1644年灭亡的时候清军也没能打进山海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