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買東西很糾結,是不是心理有問題?

花瓣兒魚


買東西很糾結,簡單來說就是自己手頭上緊張。作為大學生,除家人的資助外,還沒什麼經濟來源,有這樣的心理也很正常。

如果家裡生活還富裕,那自己對自己的學習生活也不要太苛責,只要不奢侈、不浪費就沒必要糾結。

如果家中經濟情況不怎麼好,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其他支出還是要斟酌一下的,同學之間不一定非得物質上的“饋贈”。如果學習尚有餘力,也可以做一些兼職,不僅補充菜籃子,還能積累社會經驗。




我不是你的小貓咪


傳說中,有一條消費鄙視鏈:女人、小孩、老人、狗,是男人。

一、消費鄙視鏈,重要嗎?

當然,我可以猜下,你80%是女性或有女性氣質。


1、小孩、老人是沒有消費自主權的。

一般父母會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孩子,管你是男娃女娃,麻麻就愛葫蘆娃。

老人除了不會消費外,還捨不得花錢,那麼子女孝順的就代為買買買了。不能給老人家錢,他會幫你存著。直接健康的、好吃好穿的幫他們買。


2、男人消費,很少臨時起意

男人的消費場景是提前計劃,要買幾樣,什麼牌子,路線哪裡,都會安排好,到那買了就走。什麼優惠券、抵用券、滿減,這就難為他了,只能帶上老婆。


3、女人消費,不僅僅是消費

重點來了,不管你是大學生、白領、歐巴桑等,只要是女人,購物就不僅僅是購物,購物包括了太多的附加樂趣,這些樂趣甚至蓋過了消費品本身。

不信?打開你的鞋櫃、衣櫃,看看是不是還有標籤沒有撕掉的,是不是太多的衣服鞋子就穿了一兩次。

二、女人買購物除了行為外,還有什麼心理機制呢?

就是心理爽感,也就是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不僅僅是購物行為後的獲得感、逛街的樂趣。還有一個隱形的爽感。


自虐式的決策成就感,這種爽感如何最大化?


購物選擇時的糾結感,就像憋了一泡37°的熱尿,憋得越久,釋放的一瞬間越爽。人的潛意識裡,會把這種憋得過程,歸因為爽的來源。


同樣,糾結感對於你最後得決策成就感,就像憋了一泡尿。

是不是逛街大半天,選了很多家商場,最後成功購物,回到家,感覺一天的累都值得,看著一包包衣服,特有成就感。


假如少了糾結感,像男生一樣,到那買了就走,你還會爽嗎?


灰嘲的貓


這不算什麼心理問題。生活精打細算是好習慣。毛主席講過,貪汙和浪費是最大的犯罪,在學生時代養成這樣品質是美德。應該堅持。


鳳飛故里


我認為很多人在買東西時都會或多或少的糾結。要麼因為心中渴望,要麼因為手頭緊張,要麼因為家人不同意等等會有各種各樣的衝突,各種因素考慮後然後自己才能決定是否去買。這是正常的理性行為。兩種極端的人,要麼沒有理性,沒有糾結,該花時大花特花;要麼像“愛5”中的曾小賢一樣,雖然很糾結,但遲遲沒有下買的決心。


菩提子2000


總而言之還是錢少的問題,億萬富豪買個幾十塊錢的東西肯定不是會糾結的[摳鼻]


雲隨風73


你沒錢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酷拽][淚奔]


大嘴巴拉拉


不是,沒錢買才會糾結


安平114


沒錢的時候才糾結,看啥都喜歡,但是要取捨呀。


一旺清泉


買東西糾結,基本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本身性格就是比較糾結的人,有輕微的選擇恐懼症,不知道該買哪個,選擇哪個;一種是本身的經濟情況可能不是太好,對所喜歡的東西存在負擔不起的情況。

我個人覺得,買東西之前我們要知道所買的東西是不是我們必需的東西,如果是我們必需的,那就不要糾結,必須要買的。這個時候就要去根據自身的經濟能力,不要攀比,不要虛榮,買一個可以用的性價比相對來說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例如:手機人人都需要,功能表不多,不同品牌價位卻相差很大,這個時候需要哪種,什麼價位就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在資金範圍內選擇就可以了。

如果買的東西不是必需品,只是說看到了別人有,我也想要。同樣的東西,別人用的比自己的好,我也想用這麼好的,這種情況也不要糾結。有經濟能力,就買,畢竟社會在發展,人們都在追求新的更好的生活,買了無可厚非。如果暫時沒有這個能力,那麼就不要考慮這個事情,畢竟不是必需的,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在這個時候可以努力去增加自己的收入,進而去買這個東西。

總之,有需要必需買,暫時不需要就根據經濟情況決定,能買就買,暫時不能買就先不考慮這東西。買東西不要去糾結,過分糾結是會影響自己的心情、生活和工作的。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可以去幹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