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在火车上喝着白酒,啃着猪蹄的人是什么心理,大家出门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晓晓笔记


现在旅游做火车遇到这样的少很多了。毕竟火车提速了,高铁、动车、飞机,出游方式多了。甚至还有的自驾游,包括出行的人可选择多了,绿皮火车越来越少了,仅有的几条线路也是回忆了。

做火车喝白酒、啃猪蹄只有长途旅客才会有这样的,以前火车慢,基本上都是一两天的行程,现在想一想那时候是怎么坐车的。漫漫长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没有杜康二锅头、花生米、猪蹄、鸡爪、还有时令小青菜同样让你旅途惬意。

火车上看到这样的人,我会眼馋流口水的,会埋怨自己怎么忘记带了。其实我坐火车回首先选择猪蹄,毕竟解饿、吃起来比较久,能消磨时间。酒量有限,最多会带点啤酒,白酒就免了。

以前的火车不仅速度慢,再就是在车上消磨时间的方式也少。现在人手一部手机,刷头条、刷抖音、看小说、看电影。不知不觉中时间就过去了。

啃着猪蹄、喝点小酒时间慢慢过去,吃饱喝足在睡一觉,这样已经过去大半天时间了,再等等就下车了。

游草原网,分享最美的草原自然景色风光。
关注【游草原网】,让我们一起自驾游草原。
游草原网,专注于草原旅行,分享最美的草原风景。
有不同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游草原开通【相约游草原】圈子,草原旅游爱好者一起加入共同探讨草旅游的线路攻略美景。如果需要定制呼伦贝尔草旅游也可以加入【呼伦贝尔定制游】圈子。


游草原网


有一次从天津到秦皇岛的高铁上,有三四个东北的大哥,上车后就拿出一袋子煮好的鸡腿儿,花生米等食物,喝着白酒,吃着鸡腿儿,这鸡腿儿呀,色香味俱全,关键的是这些人一口鸡腿儿,一口酒,吧唧着嘴,声音巨响,滋喽一口酒,喧哗的声音很大。吃的特别特别香,那个一瞬间,我馋了………


心灵苦旅


八几年我到上海公出,临回来时感冒了,浑身不舒服,一点食欲也没有。上车前我强侹着去上海北站后面一个农贸市场买了几个大西红柿,一盒白斩鸡等食品预备车上吃。好像中午乘上回沈阳的客车。列车快要发车时急急忙忙跑上一位中年旅客,看样子比我大几岁,他小心昜易把一个旅行袋放到行季架上,坐到我身傍,我上车后一直爬在小桌上,过不上一,二个小时他就要上去在旅行袋里摆弄一番,几次下来弄的我很烦,他看到后问我到那下我说沈阳,他说我比你远。晚上吃饭时他见我没动问我怎么不吃点东西,我说感冒了不想吃,他友好的说:多喝点水。过了一会他又上去摆弄,他看我一副不解的样子说:这不代表厂里到上海参加展销会展销香肠样品分给我带回家吃,怕坏了,上去翻翻个。他说要不行了咱俩吃了。第二天近中午他又要上去,我说不行你把它拿下来放在上卓上晾晾。他拿下旅行袋把香肠拿出大约有十斤左右放在桌上,一味有点异味,我说多长时间了,他说有20多天了,我用指尖点一下发现有点粘了。他总说不行就吃了它,一直到我下车也没有看他掰一点。


伯忠843


绿皮火车上的经历,七八个人带着被褥大包小包另加水盆水桶暖瓶,让车厢里显得更加拥挤了,晚饭时几人凑到一起拉开战场开了几瓶白酒配着猪脚,鸡爪,还有几样小吃,喝的不亦乐乎,周围人那个难受哇更奇葩的是几人喝美了直接钻到座位底下来了个超级大卧铺躺了一片,你们是舒服了可别人呢



工矿轮胎LZ岭


笔者没有遇到过,但笔者的母亲在2015年春节前夕,从北京到辽宁的列车上曾经见到过,精确地说,是几个来自东北到关里打工的50多岁的中年人,在火车上有过这样一种畅快淋漓的吃喝表演。



那一次是父母去北京看病,再返回辽宁的一辆K字打头的列车里,看到身边有这样几个人,上车时带了白酒烧鸡和火腿肠,一路上又吃又喝好不畅快,聊天的时候知道,这几个人早年都是下岗工人,下岗过后近些年一直在北京和河北周边打工,生活过的自然是又苦又累,但为什么在火车上这么“潇洒”,原因倒也简单,早年下岗失去了收入来源,就只能在外地打工补贴家用,那一段时间的日子很苦,而现在自己的孩子已经成家工作不需要自己再供养,可自己毕竟仍然没有固定收入,为了生活只能继续打工,不过这一时刻日子过得相对轻松,因为不需要再想着攒钱,每个月赚的钱只需要供自己吃喝,顺便再留下一些用于每年交养老保险,这样的日子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近几年他们的打工返程期间,也难得潇洒和奢侈一把,由于k字列车速度较慢在车上煎熬的时间也比较长,为了度过漫长的时间,也为了迎接春节,几个苦了大半年的下岗工人,在上车前买了点白酒火腿肠和熟食,在火车上搞了一场另类的聚餐,倒也成了一种难忘的回忆。

活了大半辈子,最后最大的梦想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最大的奢侈也不过是喝口白酒吃顿熟食,这种轻松的背后,其实也包含了太多的心酸。


辽宁资深球迷


以前没有动车,更没有高铁,都是绿皮车,卧铺票都不好买。坐十几个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不吃点喝点能坚持住吗?我一个人去拉萨、三亚旅游,还是坐的火车卧铺。整点下酒菜,喝点小酒,看着窗外的美景,时间过得很快。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经历,不觉得遗憾吗?话又说回来了,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


春歇处


在我的感觉中,在火车上喝着白酒,啃着卤猪蹄,我更喜欢啃的是烧鸡,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儿。当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日子里,这种感觉尤为明显。那时候,坐在拥挤的绿皮硬座车厢里,依在靠窗口的座位上,拧开一瓶白酒对着嘴慢慢品着,面前的茶桌上摊开着油浸着纸张,上面摆着的卤猪蹄或烧鸡散发出阵阵的诱人香味,与周围啃着干粮或吃着车上出售的盒饭比起来,这要算是很奢侈的旅途生活了。记得在上世纪那个年代,月收入只有40多元的我,在乘绿皮车的旅途中,由于囊中羞涩而从来没有敢这样享受过。但是,每次在火车上看见有人在自己身边品着小酒,啃着猪蹄或烧鸡什么的,脑海里总爱泛起以前阿尔巴尼亚的黑白影片《海岸风雷》的一个场景:身无分文的老大,眼巴巴地看着一个大腹便便的水手尽情地啃着烧鸡,直吞口水。每逢此情此景,让自己也感到些许落魄。现在已是二十一世纪了,大家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在乘车旅途中仍有人在啃猪蹄或烧鸡什么的,但已经被许多人视为是很low的生活水平,是上不了台面的事儿。然而,在旅途中还坚持这种饮食习惯的人,多半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估计,他们仍旧还好这一口,这完全是对过去生活习惯的一种坚持,是一种难以舍弃的怀旧,是对过去一种美食享受的眷恋,也是一种颇有滋味的回忆。


一线天


以前跟朋友一起去深圳打工,坐的绿皮车,最便宜的那种,运气好可以抢个座位票,运气不好只能站18个小时到深圳,途中看到一对男女,大概五十左右,是不是夫妻就不知道了(我感觉夫妻如果结婚二三十年了,应该没有那么亲热)那大婶拆开一袋比较有名的鸡腿,啃了起来,咬了一口说好好吃,硬塞到大叔的嘴边,要大叔咬一口,那个鸡腿上的牙齿印是弯的,有一坨肉是她咬后可能没有咬断嘴巴里带出来的,关键是把自己咬的那个地方塞到大叔嘴里咬,大叔咬了一口大婶又接着咬,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的把整个鸡腿都啃完了,老两口啃得好开心,笑得也开心,我也是醉了,虽说感情好,亲吻互换口水就算了,老夫老妻这样吃东西还是膈应了点吧


飞飞145207274


前我当兵的时候,每年回家探家,从乌鲁木齐坐绿皮火车到济南,要整整的走三白天两整夜,火车上时间比较难熬,像这样的长途车上,很多人就喜欢喝点小酒解解闷,特别是大家一起乘车,彼此间熟识了,聊得来,就会一起打打牌,相互间再整点酒喝一喝。只要是到了差不多饭点的时候,车厢里就会飘满酒味,喝酒是很正常的事儿。虽然喝酒的比较多,但喝大了闹事的真没有,不像现在有些人,一言不合就开干。

和以前相比,现在在火车上喝酒的要少很多,主要是交通工具更快更便捷,飞机寻常百姓也坐得起,还有高铁、特快等火车,坐火车的时间大大减少,有些即使是想喝酒的人,也会稍稍控制一下。而且乘务员也会提醒尽量不让喝酒,现在的车厢也不像以前,可以打开窗户透透气,车厢里有了酒味不容易散开。

实际上,在火车上喝酒啃猪蹄子也没有什么特殊心理,而且能有什么心理呢?就是想喝点想啃点,这种现象在火车上并不少见,而且火车也没有明令禁止不允许喝酒啃猪蹄子。

一次夏天从烟台坐火车回西安,上车前在市场买了两个酱卤的火鸡腿和几瓶青岛啤酒,开车不久就开始啃起来,一口鸡腿一口啤酒,吃的那个香啊。旁边铺上几个女大学生也拿出方便面开泡,等了一会其中一个女学生对我说:大哥看你吃的快馋死我啦!我听了一愣,旁边老婆反应快,赶紧拿出另外一个鸡腿说:来来你们都尝尝,我们也是第一次吃这个火鸡,让了半天最后几个小姑娘接了鸡腿分了。我和老婆还有孩子都感觉挺高兴的,其中一个小姑娘也拿出几个烟台本地产的苹果给我们。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我们给她们介绍着西安,她们也向我们介绍着山东。

沒啃过猪蹄!但啃过羊腿。

二十年前了,从乌市坐绿皮车到青岛,四天四夜的旅程,太无聊了。

可巧有新疆到青岛上学的三个学生同车邻座,一路狂聊,后来有一个人拖出一条羊腿共享,扑克打累了,就开始喝酒,口对瓶轮流吹,拿小刀割肉下酒。

大约喝了两个小时,四个人弄了三瓶纯粮酒,都喝大了,跑到两节车廂摘头处去吐。完了躺到地板上一直睡到第二天上午!

虽然头昏脑胀,但还是觉的很爽!到现在也忘不了那局特殊的酒!


农村315


这话题让我想起了一位北京至郑州的旅客朋友,当时我去石家庄买了K字的列车卧铺(只有卧铺有票),那位旅客朋友是去郑州带着他的老婆孩子,上车后他从包里掏出了凉菜,鸭脖,鸭翅,啤酒等一些实物,用买鸭脖送的手套抓着凉菜吃,吃一口喝一口,看着喝着那个香啊,真想我也来一罐,中途好像有工作要处理,拿出电脑直接床上解决,IT行业的,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那个场景很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