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也是一次法治大考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阻击战,也是一次全民实战中的法治大考。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胶着对垒状态,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出台的防疫措施用力过猛,甚至越法而为:无理由截胡其它地区的过境防疫物资;防聚治赌“一刀切”从麻将馆砸到普通居民家中;随意“封村”“封小区”限制普通居民正常出行;出台红头文件禁止一切民用车辆上路……这些看似“越狠越正确”的防控措施,不但不利于全国疫情防控大局,还容易引起民众反感,伤害政府公信力。

依法防控,才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依法防控,是防控疫情关键时期的关键之举。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依法实施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理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稳定人心。只要依法防控的各个环节落细落实,“疫情”终将战胜。

依法防控,才能筑牢全民“法治”信念。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应急管理时期虽然不同于常态下的社会治理,政府公权力可以加强和放大,但如果这个权力脱离法治的轨道,即使暂时取得了成效,有利于当前,那也是弊大于利。疫情过后,对法治的伤害将无法修补。越是在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头和关键时期,越要坚持依法防控,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法治手段开展全程、全域的疫情防控,才能在实践中筑牢全民“法治”信念。

疫情当前,只有以法律为准绳,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既有效率又可持续,才能圆满完成这次突如其来、前所未有的法治大考。

疫情防控,也是一次法治大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